李恩佑;戴传强;李佳蔓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是治疗结核病的三种主要药物.肝损害是这些药物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对63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ADA、总胆汁酸.TBA等指标的检测以调查肝功能的损伤情况.
作者:何菊芳;董梅;朱蕾;匡铁吉;孙彬;解国清;许桂颖;肖漓;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疾病,是导致新生儿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晓军等报道广东省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为9.85%[1].为了解新生儿窒息时心肌受损的情况,对新生儿窒息患者心肌酶进行检测分析,为新生儿窒息心肌受损状况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辉;李勤;龚志伟;赵剑书;毛荷莲;侯万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DM)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使糖尿病肾病(DN)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尤为重要.因此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准确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十分重要.本研究组检测了86例糖尿病患者4种尿蛋白:尿微量蛋白(MA)、a1-微球蛋白(a1-M)、转铁蛋白(TRU)和免疫球蛋白(IgG)及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同步测定60例对照组,比较Cyst和Scr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中的价值.
作者:梅丽萍;孙星达;叶一冰;卢国光;金高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eal urethritis,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中以解脲脲原体(Ureaph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为常见.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及大量使用,导致支原体耐药株出现,给临床经验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状况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来我门诊就诊的疑似NGU的43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魏灵荣;康熙雄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文总结7年来参加全国微生物细菌学室间质量评价的体会.7年收到卫生部检验中心99株菌,其中两株死亡,共鉴定97株,鉴定符合率90.91%,41株细菌做了121种药敏试验,符合率77.7%,室间质控的开展能提高各级医疗单位微生物监测水平并对抗生素的选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晓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成年人横结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罕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1、2].本文报告横结肠系膜淋巴管瘤1例,术前误诊.为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就其有关问题,结合近期文献,予以简要讨论.
作者:杨永平;刘铜军;张万和;于凌云;李红;武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发病率极高,多为食用某些食物及接触或吸人空气中某些物质所引起,为了寻找可以致敏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我科使用德国Mediviss公司产品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320例于我科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及总IgE水平检测.
作者:夏迎华;贾丽君;王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银屑病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其主要组织病理特征表现为表皮过度增生及真皮慢性炎症浸润、血管生成显著.在其病理机理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某些细胞因子与表皮细胞间信号传导、慢性炎症浸润及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本文测定了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元林;徐文;鲁祖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室性早搏是小儿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密切的关系.室性早搏可发生于健康小儿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的小儿[1].前者无明显症状,多于常规体格检查中发现,而后者可影响心室射血功能,伴有明显临床症状.二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不同,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明确室性早搏的性质,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室性早搏的心率变异分析与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探讨上述检查方法对判定小儿病理性室性早搏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圳;张金鑫;孙景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体重、血压、血脂、动脉内膜的变化及干预治疗的影响,发现早期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肥胖组干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流速度(PSV和EDV),并检测血压、血脂.肥胖组给与综合干预治疗.结果 肥胖组儿童动脉内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毛糙、不光滑、连续性差、限局性增厚的回声,有的甚至形成局部强回声斑块,动脉IMT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血压升高(P<0.01),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升高(P<0.001).干预治疗后动脉内膜变化明显改善,与干预前对比IMT厚度降低(P<0.01).结论 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早期干预治疗可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君;单鸣凤;王常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VEGF-C/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恩佑;戴传强;李佳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IZ)注射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模型鼠胰岛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 STZ对清洁级雄性7周龄Balb/C小鼠胰岛细胞的直接细胞毒试验;应用小剂量STZ、多次腹腔注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脱颈处死1型糖尿病模型鼠,无菌制备模型鼠脾淋巴细胞与无菌制备的预先小剂量STZ致敏的同系鼠正常胰岛细胞体外混合培养,以同系正常鼠脾淋巴细胞为对照,观察模型鼠脾淋巴细胞及STZ对胰岛细胞的影响,MTT法检测OD值,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量.结果 细胞毒试验显示以0.2 mg/ml STZ与正常Balb/C小鼠的胰岛细胞混合培养后,胰岛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可用于体外胰岛细胞致敏;在脾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 个/ml时,混合培养72h和144 h的结果:无SYZ致敏组、24hSTZ致敏组和48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胰岛细胞的损伤及胰岛素的分泌量均无明显变化.而混合培养216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和24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48hSTZ致敏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脾淋巴细胞浓度分别为5×107/ml时,混合培养72 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和24 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48h STZ致敏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混合培养144 h和216 h的结果:无STZ致敏组、24 h STZ致敏组和48 hSTZ致敏组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T1DM模型鼠脾淋巴细胞对同系正常鼠的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损伤作用;糖尿病模型鼠脾淋巴细胞明显加强对低剂量STZ致敏的同系正常鼠胰岛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胰岛细胞的免疫损伤的程度与1型糖尿病模型鼠激活的脾淋巴细胞数量、低剂量STZ致敏同系鼠胰岛细胞的时间以及上述两者混合培养的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吴凤丽;潘兴瑜;马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侯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聚集,其主要组分是腹型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1].初步统计我国MS患病率已达14%-18%[2],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MS的患病率日趋上升,且各地区、各行业息病率明显不同,为了解北京某集团公司工作人员这一特殊脑力工作者MS患病率和流行特征,提供预防和控制MS依据,我们对20岁以上北京某集团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梁国威;徐旭;王新华;刘耘;王树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经CT、核素扫描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病例,同时行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右房或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像,58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及肺动脉压升高等间接征像.周围血管超声检出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52例.结论 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或间接征像可以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所以对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必须做具有诊断和筛查临床价值的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作者:殷哲煜;卫丽;连杰;张毅红;白云燕;董晓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何种麻醉方式能大限度的降低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从而对眼科手术中预防眼心反射的发生给予指导.方法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40只家兔均分为4组:A组:未干预组;B组:表面麻醉组,C组:球后麻醉组,D组:氯胺酮全身麻醉组.牵拉兔内直肌,以心率下降至基础心率的10%作为发生了眼心反射,记录此时数显拉力计数值为引起兔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不同麻醉方式之间有差别(P<0.01).表面麻醉组牵拉阈值高于未干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球后麻醉组牵拉闭值高于表面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胺酮全身麻醉组牵拉阈值高于球后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氯胺酮全身麻醉与球后麻醉及表面麻醉比较,可显著提高牵拉兔内直肌引起眼心反射的牵拉阈值.
作者:左玲;隋桂琴;梁玲玲;赵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T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来探讨其在结核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TB)组(15例),血行播散型结核(Ⅱ型,IB)组(15例)、正常对照组(25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记:CD4、CD8、CD3、CD69、CD25、CD16+CD56、CD19.结果 Ⅰ型结核病人的T细胞亚群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T细胞(Tc)、总T细胞的分布比例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活化的Th,Tc比例都比正常组高(P<0.05).调节性T细胞(Treg)高于正常组(P<0.05),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B细胞都无显著性差异.Ⅱ型TB组与对照组比较Th减少(P<0.05),Tc增加(P<0.05),总T细胞无差异,NK细胞减少(P<0.05),NKT细胞增加(P<0.05),B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活化Th,Tc和Treg高于Ⅰ型IB组(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分布失衡,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
作者:施华萍;蔡龙;周红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免疫金标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同时检测结核抗体IgM、线式(活动性)和非线式(非活动性)结核杆菌抗体IgG,为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启军;胡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被认为是判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的敏感方法,可作为反映人体植物神经活动的定量指标,正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本文观察60例急性颅脑损伤HRV变化,以评价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作者:张薇;闫威;白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每年10万人口的发病率在0.9-2.5人之间,可发生于脊髓和马尾神经的任何节段.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0-60岁之间,而以20-40岁之间的成年人居多.研究表明[1],胸椎管内肿瘤约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50%,与胸髓占脊髓的长度相对应(占全长58%).
作者:季晓风;刘鹏;孙庆;高忠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病患者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使其红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抵抗溶血素的能力增强,形成难溶性红细胞,从而影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正确分析和处理肝病患者的全血细胞检测结果,将对其诊断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对60例肝病患者的异常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昂;陆婷婷;黄贵才;刘铁牛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