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志;翟淑波;魏永康;孙景辉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高发地区,近3年每年发病人数达1.5-2.5万人,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90%[1].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V对人体全身的组织、器官呈泛嗜性,以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损伤为基本病理特点.在HFRS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高,且与其它病毒性肝炎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就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920例HFRS就其肝功能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齐晓艳;高润平;金清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先天性胆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 CCC),患者常常并发胆结石、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等,且癌变率为2.5%-15%[1],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是改善CCC预后的关键.临床确诊需要影像学检查,B超、CT、MRI和ERCP都可作为诊断方法,而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对CCC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2].
作者:毛海英;梁妍;方浩;姜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吉林省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GJB2基因的突变状况.方法 抽取静脉血,应用酚-氯仿抽提法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GJB2基因的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是否有异常带型.结果 扩增的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均获得了约为724 bp的特异扩增条带,41例NSHI患者中GJB2基因的PCR扩增产物无呈异常带型者.结论 吉林省内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中GJB2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可能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作者:金慧;张桂茹;王晓明;张宝林;陈金霞;孙乐;王海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科学选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使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bbott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日立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CK-MB进行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T、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一致(P>0.05),而均高于CK-MB(P<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2.6%、95.7%、43.5%,UA组中上述3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2.2%、38.9%和11.1%,明显低于AMI组(P<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较好地用于AMI与UA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两者临床使用价值基本一致,而均优于传统心肌酶CKMB;但在AMI早期,cTnI水平变化幅度比cTnT大,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冯品宁;刘敏;崔颖鹏;叶曼曼;张式鸿;姜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 cell,AST)在防御病毒感染,肿瘤发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检测细胞的活动以鉴别淋巴细胞对特异刺激的反应,在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相关功能分子的活性状态将有助于更全面的分析细胞的活性状态[1].一些新方法已经建立,这使得抗原反应性T细胞可直接检测而无需通过体外扩增[2],新一代的T细胞分析使得直接定量或鉴定特异性T细胞反应更为方便.本文主要就有关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方法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房国祥;虞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确诊的患儿65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的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肝脏CT或MRI平扫加增强和肝脏穿刺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平均直径为6.53 cm)患者(n=112),入院后每天1次血常规,3天1次 B超,应用血小板的动态检测研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预后. 结果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值≥400×109/L共45(36.89%)例,<400×109/L共22(20.49%)例,>1 wk达到高值≥400×109/L共31(25.41%)例,<400×109/L共21(17.21%)例.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峰值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1 wk的患者(P<0.05),≥400×109/L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400×109/L的患者 (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衡量细菌性肝脓肿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英平;施丽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9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ECT)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人均做ECG、Holter、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肌肌钙蛋白或心肌酶.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或Holter.结论 联合应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不典型病例.
作者:国志;翟淑波;魏永康;孙景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弓形虫淋巴结炎的病理诊断.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7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切片中的弓形虫.结果 在71例中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弓形虫阳性病例分别为17例(23.94%)、35例(49.30%)、41例(57.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中,部份为漏诊的弓形虫淋巴结炎病例.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均能显示淋巴结组织切片中的弓形虫,但弓形虫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间接原位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
作者:卢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3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324株鲍曼不动杆菌有246株来自痰液(占75.9%),来源于咽拭子及伤口分泌物的分别为28株(8.6%)和22株(6.8%),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占95株 (29.3%)、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2 株 (16.0%)、血液内科占49株 (15.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较为敏感,其中敏感的是亚胺培南93.5%,其次是美洛培南86.4%.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液标本和呼吸科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作者:詹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脸(ELIS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IIF和ELISA方法联合对12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ANCA检测.结果 在120例检验标本中C-ANCA阳性与PR3-ANCA阳性是一一对应的;而在37例SLE患者中,有7例P-ANCA阳性,1例a-ANCA阳性,1例C-ANCA阳性,MPO-ANCA阳性者6例,PR3-ANCA阳性者1例;在31例RA中4例P-ANCA阳性,而5例MPO-ANCA阳性.结论 IIF法一般情况下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ANCA的筛选试验,ELISA法可作为特异ANCA确证试验,但在血管炎中ELISA方法是必须的,仅靠IIF法有可能引起ANCA的漏检.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ANCA的检出率,减少ANCA的误诊率.
作者:李贵玲;郑岚;谢风;周劲松;李威;刘鹏;宋丽娜;何成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氨茶碱对正常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及不同浓度氨茶碱组,分别予不同浓度氨茶碱灌胃、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0天,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自噬及凋亡变化.结果 ①各浓度氨茶碱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②25 mg/kg浓度氨茶碱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所上升,P<0.05,其余浓度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氨茶碱体内干预可诱导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率下降,凋亡率增加,表明氨茶碱可能通过T淋巴细胞的不同程序性死亡方式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叶于阗;郑晓滨;周文英;黄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儿童抽动症(Transient tic disorder,TIC)是指身体某些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收缩运动,常见于儿童至20岁以前青年,近年来随着神经生化、生理及影像学的发展,对该病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观察60例TIC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检查结果,以探讨TIC患者的脑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
作者:闫威;张薇;杨玉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变化与慢性肝病、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对128例慢性肝病(慢性肝炎92例、肝炎肝硬化23例、肝硬化并发肝癌13例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和催乳素(PRL)等进行了测定.结果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各组血清T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肝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E2含量与慢性肝病、肝癌及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随着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进展,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各组血清E2/T、E2/PRL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慢性肝病T水平降低及E2、PRL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作者:陈永胜;关丽;邱冰;段立伟;田月丽;李东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1-2007.9住院的UAP 患者46例,按照冠脉狭窄程度累计积分法分为轻度狭窄组(n=14)、中度狭窄组(n=14)和重度狭窄组(n=18),健康对照组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窦性心率震荡的参数TO、TS.结果 UAP 患者TO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S较正常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减弱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冠脉狭窄程度与TO正相关,与TS负相关.结论 HRT可作为检测UAP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尤其是迷走神经反射功能受损,以及判断UAP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有用参考指标.
作者:郑菊;尤华;吴雁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条形码(barcode)是由一组不同宽度、不同反射率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图形信息技术,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其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1].
作者:武永康;王兰兰;张子彤;徐航艇;王林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机制.方法 应用窄德国全身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机(舱),治疗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每周照射3次,连续治疗9周为1疗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前患者血清TNF-α(1.07±0.15 ng/ml)及IL-8(412.56±77.37 pg/ml)水平较健康志愿者TNF-α(0.31±0.07 ng/ml),IL-8(76.03±20.75 pg/ml)水平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0.42±0.08 ng/ml)及IL-8(86.87±24.94 pg/ml)水平仍高于较健康志愿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比较:NB-UVB照射后血清TNF-α及IL-8 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NB-UVB治疗寻常斑块状银屑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NB-UVB对寻常银屑病(斑块状)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有抑制作用.
作者:修志民;刘杰;何勇;刘静平;白亚菲;吉晓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胃液稳定微泡实验(stable microbubble test,SMT)早期诊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方法 选取39例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取羊水吸入综合征23例和湿肺1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胃液做SMT,比较SMT在各组中的阳性率,并计算SMT在早期诊断早产儿HM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结果 SMT在HMD中的阳性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SMT早期诊断HM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92.3%(36/39)、87.5%(35/40)、87.8%(36/41)、92.1%(35/38).结论 SMT操用简便、结果快速、成本低,敏感度高,特异性好,能早期诊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对是否选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和录;刘镇平;窦宇红;吴雄君;韩杰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概述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抗体介导的高凝状态,为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
作者:龚岩;王建中;屈晨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定量组织成像(QTVI)技术分析室壁的运动速度指标,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80例,按CAG结果分为无狭窄组(正常人组)、单支狭窄组、多支狭窄组,比较侧壁、室间隔、下壁、前壁的基底部及中间部8个点的Vs、Ve、Va峰值速度,并对三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单支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病人的Vs、Ve峰值速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多支狭窄组各组值均较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而Va的峰值速度在三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QTVI技术能准确测定心肌局部运动速度,对无创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艳艳;王辉;马晓梅;孙志霞;刘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