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谭延国
我国在1984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1].但是医学检验技术已进入全新的时代,医学检验学的内涵、发展领域、性质以及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并对现有检验学科建设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者:张继瑜;王前;郑磊;包杰;李海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变化与慢性肝病、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对128例慢性肝病(慢性肝炎92例、肝炎肝硬化23例、肝硬化并发肝癌13例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和催乳素(PRL)等进行了测定.结果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各组血清T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肝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E2含量与慢性肝病、肝癌及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随着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进展,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肝硬化并发肝癌各组血清E2/T、E2/PRL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慢性肝病T水平降低及E2、PRL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作者:陈永胜;关丽;邱冰;段立伟;田月丽;李东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肝脏CT或MRI平扫加增强和肝脏穿刺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平均直径为6.53 cm)患者(n=112),入院后每天1次血常规,3天1次 B超,应用血小板的动态检测研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预后. 结果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值≥400×109/L共45(36.89%)例,<400×109/L共22(20.49%)例,>1 wk达到高值≥400×109/L共31(25.41%)例,<400×109/L共21(17.21%)例.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峰值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1 wk的患者(P<0.05),≥400×109/L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400×109/L的患者 (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衡量细菌性肝脓肿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英平;施丽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这三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100例各级PH患者血浆中的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D-D测定采用比浊法,hs-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法.结果 血浆Fib水平在Ⅰ级PH时升高不明显(P>0.05);Ⅱ级PH和Ⅲ级PH时显著升高(P<0.01),Ⅱ级PH时Fib的水平与Ⅰ级P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Ⅰ级P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各级PH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PH患者血浆中三项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8,r=0.831和r=0.734,P<0.01).结论 各级PH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变化比Fib和D-D明显.血浆中的Fib、D-D和hs-CRP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PH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洪权;徐传和;郑连荣;梁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胃液稳定微泡实验(stable microbubble test,SMT)早期诊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方法 选取39例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取羊水吸入综合征23例和湿肺1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胃液做SMT,比较SMT在各组中的阳性率,并计算SMT在早期诊断早产儿HM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结果 SMT在HMD中的阳性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SMT早期诊断HM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92.3%(36/39)、87.5%(35/40)、87.8%(36/41)、92.1%(35/38).结论 SMT操用简便、结果快速、成本低,敏感度高,特异性好,能早期诊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对是否选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和录;刘镇平;窦宇红;吴雄君;韩杰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RSA)和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及与5种生殖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RSA患者及正常早、中、晚妊娠期妇女血清中MBL的含量,同时检测RSA患者血清中抗弓形虫抗体(ATAb)、抗人巨细胞病毒抗体(HCMV-IgM)、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结果 RSA组(n=51)、对照组(n=55)、正常早孕(n=32)、中孕(n=34)和晚孕(n=28)妇女组的血清MBL浓度分别为1.40±0.63 mg/L,2.03±0.89 mg/L,2.47±0.85 mg/L,2.73±1.07 mg/L和3.22±1.08 mg/L.RSA组血清MB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4.15,P<0.01).正常妊娠妇女血清MBL浓度随妊娠时间逐渐增高,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RSA组血清中4种生殖相关抗体(ATAb、ASA、EMAb和ACL)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RSA组MBL浓度<1.0 mg/L者27.5%(14/51),抗体总阳性率为85.7%(12/14)显著高于MBL浓度≥1.0 mg/L患者的抗体阳性率32.4%(12/37)(P<0.01).结论 部分RSA患者血清MBL浓度降低与免疫调理功能缺陷和感染率增加有关,这可促使发生RSA.
作者:张金蓉;王艾丽;党洁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 (NF-κB)表达水平,来探讨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依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3组:①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5例),UAER<20 μg/min;②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15例),20 μg/min≤UAER<200 μg/min;③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10例),UAER>200 μg/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NF-κB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内,与A组比较,B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水平也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15,r=0.701,r=0.514,P均<0.01;r=0.308,P<0.05).结论 NF-κB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作者:隋蕾;李素梅;叶山东;翟志敏;陈超;陈若平;荆春艳;何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PreS1)由S基因的前S1区编码,PreS1含有数个能影响HBsAg分泌的调节序列,其特定氨基酸序列可参与HB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1].而机体对PreS1免疫应答可为清除肝细胞内HBV及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提供重要的防御作用.本文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PCR法(FQ-PCR)定量测定HBV DNA,以此作为病毒复制和传染的直接依据,来探讨HBV感染者PreS1作为病毒复制标志物的意义.
作者:赵娟;谭延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Rh血型D抗原是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抗原.D抗原有多种变异体,如弱D型、部分D型、D放散型(Del)等.Del红细胞膜D抗原非常弱,常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测定为阴性,只有通过敏感的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出.Del在不同民族中表型频率差别较大.目前,全国大部分血站提供给临床的RhD阴性血液,都没有检测Del或用PCR方法检测RhD基因及Del基因型,因此对RhDel血液的继续研究就显得由为重要.
作者:于晓丽;刘玉洁;门小菲;赵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连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评价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B超及病史诊断为NAFLD患者132例与健康体检者157例,对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FLD观察组血清FBG、ALT、AST水平升高(P<0.05),FINS、TNFα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TNFα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0.61,P均<0.01).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
作者:方继伟;尹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高发地区,近3年每年发病人数达1.5-2.5万人,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90%[1].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V对人体全身的组织、器官呈泛嗜性,以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损伤为基本病理特点.在HFRS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高,且与其它病毒性肝炎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就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920例HFRS就其肝功能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齐晓艳;高润平;金清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们收治1例先天性心脏血管起源异常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类型青年患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白欧;尚佩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弓形虫淋巴结炎的病理诊断.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71例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切片中的弓形虫.结果 在71例中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弓形虫阳性病例分别为17例(23.94%)、35例(49.30%)、41例(57.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中,部份为漏诊的弓形虫淋巴结炎病例.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间接原位PCR均能显示淋巴结组织切片中的弓形虫,但弓形虫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间接原位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
作者:卢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吉林省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GJB2基因的突变状况.方法 抽取静脉血,应用酚-氯仿抽提法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GJB2基因的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是否有异常带型.结果 扩增的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均获得了约为724 bp的特异扩增条带,41例NSHI患者中GJB2基因的PCR扩增产物无呈异常带型者.结论 吉林省内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中GJB2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可能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作者:金慧;张桂茹;王晓明;张宝林;陈金霞;孙乐;王海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定量组织成像(QTVI)技术分析室壁的运动速度指标,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80例,按CAG结果分为无狭窄组(正常人组)、单支狭窄组、多支狭窄组,比较侧壁、室间隔、下壁、前壁的基底部及中间部8个点的Vs、Ve、Va峰值速度,并对三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单支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病人的Vs、Ve峰值速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多支狭窄组各组值均较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而Va的峰值速度在三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QTVI技术能准确测定心肌局部运动速度,对无创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艳艳;王辉;马晓梅;孙志霞;刘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了解青壮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葡萄糖耐量异常情况,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住我院的52例青壮年冠心病患者和56例正常体检青壮年进行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杨青;文莉;陈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9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ECT)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人均做ECG、Holter、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肌肌钙蛋白或心肌酶.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或Holter.结论 联合应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不典型病例.
作者:国志;翟淑波;魏永康;孙景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临床免疫学检查不仅是实验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免疫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应重视与加强临床免疫学检查的教学,而且由于临床免疫学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内容丰富,但是也显得琐碎[1-2],因此应结合临床免疫学检查的自身特点,围绕疾病整合进行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的实验诊断学教学.
作者:李一荣;胡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概述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抗体介导的高凝状态,为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
作者:龚岩;王建中;屈晨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早孕人工流产(正常早孕)及早孕自然流产(早期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HB-EGF在早期流产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正常早孕妇女及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B-EGF的表达.结果 正常早孕组与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内均有HB-EGF表达,各组HB-EGF均表达于绒毛组织滋养细胞细胞膜和细胞浆内.灰度测定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内HB-EGF表达明显减弱(t=2.48,P=0.02).结论 绒毛组织产生的HB-EGF在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的表达有明显差异,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内HB-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早孕,HB-EGF在自然流产的发病及病理生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绒毛组织滋养细胞内HB-EGF的减少有可能是发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巍;岳瑛;李杰;鲍俊兰;丁丽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