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杨青;文莉;陈璇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高发地区,近3年每年发病人数达1.5-2.5万人,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90%[1].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V对人体全身的组织、器官呈泛嗜性,以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损伤为基本病理特点.在HFRS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高,且与其它病毒性肝炎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就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920例HFRS就其肝功能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齐晓艳;高润平;金清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这三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100例各级PH患者血浆中的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D-D测定采用比浊法,hs-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法.结果 血浆Fib水平在Ⅰ级PH时升高不明显(P>0.05);Ⅱ级PH和Ⅲ级PH时显著升高(P<0.01),Ⅱ级PH时Fib的水平与Ⅰ级P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Ⅰ级P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各级PH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PH患者血浆中三项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8,r=0.831和r=0.734,P<0.01).结论 各级PH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变化比Fib和D-D明显.血浆中的Fib、D-D和hs-CRP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PH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洪权;徐传和;郑连荣;梁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确诊的患儿65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的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吉林省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GJB2基因的突变状况.方法 抽取静脉血,应用酚-氯仿抽提法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GJB2基因的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是否有异常带型.结果 扩增的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均获得了约为724 bp的特异扩增条带,41例NSHI患者中GJB2基因的PCR扩增产物无呈异常带型者.结论 吉林省内先天性耳聋散发病例中GJB2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可能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作者:金慧;张桂茹;王晓明;张宝林;陈金霞;孙乐;王海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银染法与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株生物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方法 对经Vitek-2鉴定的150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生物膜形成实验,分别经银染和结晶紫染色,再随机挑选20株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 15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银染法生物膜检出率为38.7%.其敏感性为83%,特异性100%.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10株菌中生物膜检出率为45%.其敏感性100%,特异性7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染法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均可用于生物膜的检测.
作者:杨朵;张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多个临床常规检查结果,探索诊断渗出性胸水良、恶性质的简便方法.方法 收集首次就诊时发现渗出性胸水的23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有助于诊断的性别、年龄、有无发热、有无异常包块、有无5年以上吸烟史以及胸水中CEA水平等6个指标分别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异常包块、吸烟史和胸水CEA具有统计学差别,但诊断价值有限.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异常包块和胸水CEA水平是恶性胸水的预测指标.异常包块的预测能力强(OR=10.5,95%可信区间7.8-12.4).对没有异常包块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和胸水CEA水平仍然是有意义的预测指标.结论 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性别、年龄、异常包块、吸烟史及胸水CEA等常规临床指标,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郑晓滨;叶于阗;邬伟明;黄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手术对垂体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及对临床综合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2000年-2007年在我院接受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患者153例手术前后的垂体激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术后3天内PRL和GH的下降与肿瘤的切除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行全切手术的病例术后1天血清PRL和GH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次全切除病例术后1天血清PRL和GH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至3个月的动态检测发现,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故可以用术后3天内的垂体激素水平反映手术疗效.结论 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高激素水平状态,手术治疗有着肯定的治疗价值;垂体激素水平的动态监测可以作为评估肿瘤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复发的重要指标,对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洪发;马程远;别黎;蔡柳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RSA)和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及与5种生殖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RSA患者及正常早、中、晚妊娠期妇女血清中MBL的含量,同时检测RSA患者血清中抗弓形虫抗体(ATAb)、抗人巨细胞病毒抗体(HCMV-IgM)、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结果 RSA组(n=51)、对照组(n=55)、正常早孕(n=32)、中孕(n=34)和晚孕(n=28)妇女组的血清MBL浓度分别为1.40±0.63 mg/L,2.03±0.89 mg/L,2.47±0.85 mg/L,2.73±1.07 mg/L和3.22±1.08 mg/L.RSA组血清MB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4.15,P<0.01).正常妊娠妇女血清MBL浓度随妊娠时间逐渐增高,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RSA组血清中4种生殖相关抗体(ATAb、ASA、EMAb和ACL)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RSA组MBL浓度<1.0 mg/L者27.5%(14/51),抗体总阳性率为85.7%(12/14)显著高于MBL浓度≥1.0 mg/L患者的抗体阳性率32.4%(12/37)(P<0.01).结论 部分RSA患者血清MBL浓度降低与免疫调理功能缺陷和感染率增加有关,这可促使发生RSA.
作者:张金蓉;王艾丽;党洁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及GMP-140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GMP-140的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小板、平均血小板容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大血小板比率均有显著性变化(MPV分别为12.11±1.21 fl和11.07±0.96 fl,PLT分别为182±54×109/L和225±59,P-LCR分别为41.25±9.55%和32.14±8.77%,PDW分别为17.06±4.26 fl和14.85±3.12 fl,P均<0.01),GMP-14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9.1±9.8 ng/ml和9.3±6.7 ng/ml,P<0.01),GMP-140含量与MPV为正相关关系(r=0.59,P<0.01).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GMP-140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凝血活性增高的现象,血小板活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 cell,AST)在防御病毒感染,肿瘤发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检测细胞的活动以鉴别淋巴细胞对特异刺激的反应,在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相关功能分子的活性状态将有助于更全面的分析细胞的活性状态[1].一些新方法已经建立,这使得抗原反应性T细胞可直接检测而无需通过体外扩增[2],新一代的T细胞分析使得直接定量或鉴定特异性T细胞反应更为方便.本文主要就有关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方法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房国祥;虞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与HBV DNA含量检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25例辽宁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志物检测,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HBV DNA含量.结果 各组之间DNA含量有差异(P<0.001).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除HBsAg(+)、HBeAb(+)、HBcAb-IgM(+)组(P=0.232)以外的其他各组(P<0.001).HBeAg阳性和HBV DNA阳性有较高的相关性(P<0.001).各组之间ALT含量无差异,而ALP、GGT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辽宁地区各模式分组中大三阳组患者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及HBV DNA的平均含量高,HBeAg检测和DNA定量检测两者呈正相关,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的损坏程度可能相关.
作者:董西华;吕丹;周立平;赵连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了解青壮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葡萄糖耐量异常情况,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2月收住我院的52例青壮年冠心病患者和56例正常体检青壮年进行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杨青;文莉;陈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 (NF-κB)表达水平,来探讨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依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3组:①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5例),UAER<20 μg/min;②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15例),20 μg/min≤UAER<200 μg/min;③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10例),UAER>200 μg/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NF-κB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内,与A组比较,B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水平也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15,r=0.701,r=0.514,P均<0.01;r=0.308,P<0.05).结论 NF-κB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作者:隋蕾;李素梅;叶山东;翟志敏;陈超;陈若平;荆春艳;何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32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324株鲍曼不动杆菌有246株来自痰液(占75.9%),来源于咽拭子及伤口分泌物的分别为28株(8.6%)和22株(6.8%),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占95株 (29.3%)、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2 株 (16.0%)、血液内科占49株 (15.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较为敏感,其中敏感的是亚胺培南93.5%,其次是美洛培南86.4%.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液标本和呼吸科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作者:詹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氨茶碱对正常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及不同浓度氨茶碱组,分别予不同浓度氨茶碱灌胃、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0天,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自噬及凋亡变化.结果 ①各浓度氨茶碱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②25 mg/kg浓度氨茶碱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所上升,P<0.05,其余浓度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氨茶碱体内干预可诱导小鼠脾T淋巴细胞自噬率下降,凋亡率增加,表明氨茶碱可能通过T淋巴细胞的不同程序性死亡方式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叶于阗;郑晓滨;周文英;黄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儿童抽动症(Transient tic disorder,TIC)是指身体某些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收缩运动,常见于儿童至20岁以前青年,近年来随着神经生化、生理及影像学的发展,对该病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观察60例TIC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检查结果,以探讨TIC患者的脑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
作者:闫威;张薇;杨玉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9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ECT)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人均做ECG、Holter、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肌肌钙蛋白或心肌酶.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或Holter.结论 联合应用9mTC-MIBI灌注断层显像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不典型病例.
作者:国志;翟淑波;魏永康;孙景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腰腿痛的主要病因,MRI及CT是明确诊断及责任节段的首选辅助检查,但是对于微小的(≤5毫米)游离脱垂型的腰椎间盘突出,CT检查常常漏诊[1、2],在MRI 出现以前,主要靠有创的椎管造影来明确诊断和治疗.随着MRI技术的普及,诊断率逐渐提高,此类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MRI成像质量及扫描和读片水平的限制仍然存在漏诊问题[3].
作者:丁军;刘鹏;赵继红;高忠礼;杨海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多项血脂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探索血脂水平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194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123例健康查体者血脂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2(ApoC2)、载脂蛋白C3(ApoC3),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TG、Lp(a)水平高于正常人群(P<0.01),ApoA1、ApoA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在女性观察对象中,疾病组ApoB、 ApoC2、ApoC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男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poC2、CH、Lip(a)、年龄、TG、性别是本研究对象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水平的监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秋霞;陈英剑;胡成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Rh血型D抗原是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抗原.D抗原有多种变异体,如弱D型、部分D型、D放散型(Del)等.Del红细胞膜D抗原非常弱,常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测定为阴性,只有通过敏感的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出.Del在不同民族中表型频率差别较大.目前,全国大部分血站提供给临床的RhD阴性血液,都没有检测Del或用PCR方法检测RhD基因及Del基因型,因此对RhDel血液的继续研究就显得由为重要.
作者:于晓丽;刘玉洁;门小菲;赵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