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检验报告展开病历讨论新模式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周迎春;李丽;吴婉青;黄建香;朱海龙

关键词:检验报告, 病历讨论, 新模式, 实验诊断学, 诊断教学,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学教学, 实验室技术, 基础与临床, 脱落细胞, 三大常规, 明确诊断, 临床意义, 基因诊断, 基础知识, 功能状态, 方法, 学与教, 排泄物, 满堂灌
摘要:实验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应用生物、化学和免疫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从而获得诊断疾病的客观资料,达到明确诊断和了解器官功能状态的目的.实验诊断学涉及面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只有学好实验诊断这门课,才能顺利进入临床课的领域.学与教关系非常重大,是否能学好这门课相当程度取决于老师是否教得好.一直以来,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牵涉广,实验诊断学教学负担重、讲得杂,从方法、原理、参考值到临床意义,从三大常规讲到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诊断,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完后一头雾水,感觉内容太多,根本掌握不了.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式与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对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TVSH)26例和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TASH)30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VS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TASH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艳丽;张小猛;张松灵;李春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HLA-A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汉族人群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HLA-A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72例O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HLA-DRB、HLA-A各等位基因,探讨HLA-DRB、HLA-A基因多态性表达规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1*12(DR5)、HLA-DRB1*08(DR8)、HLA-A0203(A2)基因表达频率增加,而HLA-DRB1*53(DR4)基因表达频率明显降低;其表现型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受累部位无关,但与关节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结论 HLA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遗传易感倾向密切相关.

    作者:黄丽红;王江滨;武汉;孙晓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研究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5年内手术治疗的312例胶质瘤中误诊的19例岛叶及岛盖胶质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CT显示岛叶及额、颞、顶的岛盖皮层低密度病变.MRI提示额、颞、顶岛盖区及岛叶/T1低信号区域,T2高信号区域,Flair像上环侧裂血管大脑皮层的高信号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典型的肿瘤团块,中线无明显移位.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肿瘤组织生长于额叶、颞叶、顶叶岛盖面及岛叶表面的软膜下或/和突破软膜到蛛网膜下腔,侵蚀皮层,肿瘤呈灰白色或灰紫色,质地较软,易于吸除,与正常组织边界模糊,肿瘤供血不丰富,肿瘤切除后可见动脉血管深穿枝向正常脑组织供血.手术后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瘤Ⅰ-Ⅱ级.手术后CT或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癫痫症状及头痛症状消失15例,改善3例,手术后1例患者增加对侧下肢力弱的症状.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仅1例失访,随访期限6个月-3年4个月,患者没有新增加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2例提示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能够正常生活,11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岛叶及岛盖胶质瘤有其独特的病史及影像特征,掌握其演变规律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庚;朴月善;孙力泳;明;赵瑞林;单永治;徐建坤;凌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胰蛋白酶原-2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及早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以血、尿Amy的测定为实验室诊断依据,而一些疾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也可引起血、尿Amy活性增高.Kemppainen等[1]报道急性胰腺炎时尿胰蛋白酶原-2的含量明显增高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筛选.本文对快速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进行了观察,并与血、尿Amy进行比较.

    作者:张欣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 方法分析总结60例接受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的胸部CT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间质性肺炎15例,肺部表现主要有:(1)磨玻璃影,6例;(2)团片状影,6例;(3)小结节影,3例.结论 骨髓移植术后与其它病因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螺旋CT是评价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作者:许国宇;李红;施兵;何宝明;许银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5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生活习惯测定仪,对BMI(体重kg/身高(m2)、标准体重、运动目标达成度、总能量消耗(kcal)、运动量(kcal)、运动步数、运动强度等级(0-9级)等进行了8周的全天候监控疗法,观察监控前后BMI、FBG(mmoi/L)、PBG(mmoi/L)、HbA1c(%)、TC(mmol/L)、TG(mmol/L)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监控实验前后比较除BMI以外,FBG(mmoi/L)、PBG(mmoi/L)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TC(mmol/L)、TG(mmol/L)也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的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糖、脂肪的代谢水平.

    作者:刘忠民;李顶;杨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在PSA灰色区域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在血清PSA>4.0 ng/ml,并接受前列腺活检的14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椐病理学诊断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BPH组);血清PSA含量应用瑞典CanAG公司试剂盒;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癌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ASD)和PSAT.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受检者的前列腺移行区体积与前列腺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01).(2)BPH组与PCa组比校,总体积无显著差别(P>0.05),前列腺移行区体积、PSA、PSAD、PSAT均有显著差别.ROC曲线显示PSA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0771大于PSA、PSAD,且有显著差别(P<0.01).(3)在灰色区域,PSAT在BPH组和PCa组中存在显著差别;ROC曲线表明PSAT强于PSAD.结论 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是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效率的有效指标.

    作者:计国义;潘玉琢;王伟华;高洪文;孔祥波;张灵;桑原正明;赵雪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尾加压素Ⅱ与2型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UⅡ含量,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组血浆U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而糖尿病组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组在治疗前后,血浆UⅡ含量无明显变化.肾功能不全组在合并与否糖尿病时血浆U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空腹血糖、血肌酐的水平改变对UⅡ水平并无影响.结论 UⅡ可能在2型糖尿病和/或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明子;王继伟;刘政光;李春华;高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0例

    2000年5月,我科就诊一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50岁男性病人,检查:咽喉部(一),病人要求口服复方新诺明片.第三天,病人心前区不适、胸闷来我院内科就诊,以心肌梗死急诊入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该病人引起了我科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自此,我们先后发现了10例类似症状的病人,均由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碧颖;杨景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深入,超声诊断学教学课程体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宋军;高冬梅;刘庆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抗精子抗体对不孕不育和流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孕不育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快速抗精子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不育流产患者AsAb.结果 在不孕不育患者中AsAb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原发不孕不育患者中男性阳性率为12.59%(34/270),女性检出率29.62%(32/108);继发不育患者中男性阳性率为21.42%(3/14),女性检出率37.5%(6/16);多次流产患者中,男性检出率18.51%(5/27),女性为31.25%(5/16).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sAb检测对不孕不育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冬梅;赵丽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在血脂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血脂指标反映体内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评估.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60%死于心脑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1],其危险因素包括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腹型肥胖等.血脂代谢紊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及体积小而密度高的LDL(sLDL)所占比例上升.

    作者:宋醒良;胡冰;连金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探讨PTEN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1-8、5-8、5-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胃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为:外显子1-8为0.71±0.21;外显子5-8为0.90±0.11;外显子5-9为0.83±0.15;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为:外显子1-8为1.29±0.18;外显子5-8为1.51±0.27;外显子5-9为1.38±0.22;两者相比差别显著(P<0.05);而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 mRNA全部阳性表达,与相应胃癌组织相比差别显著(P<0.05).胃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无性别、年龄特异性(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高和组织学分化的降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EN基因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和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的进展密切相关,提示PTEN mRNA的表达有望作为胃癌诊断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冯强;李毅;赵书平;罗兵;张军;樊祥奎;杨在启;叶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也称生物膜,是单一或多种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其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复合物,将细菌自身包裹其中,使细菌相互黏连产生特定结构的细菌复合体,形如膜状并不可逆地附着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1].这是细菌为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命所发生的形态学的变化,从而增强了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形成细菌生物膜有关.

    作者:杨朵;张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试验观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市县级医院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检验质量,但亦存有少许不足之处.我科使用的是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近的工作中,发现在使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结果极不稳定,经试验分析,发现由于仪器试剂盘加样针携带污染,造成血糖试剂对肌酐测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以下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锦宏;刘铁牛;陈要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吉林地区女性尖锐湿疣疣体HPV基因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女性尖锐湿疣疣体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及分布.方法 收集女性生殖器肉眼可见的疣体1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DNA扩增技术检测疣体中感染HPV基因类型.结果 在112例标本中,疣体感染HPV6型48.3%(54/112)、HPV11型17.2%(19/112)、HPV16型14.3%(16/112)、HPV18型11.4%(13/112)、HPV42型8.8%(10/112).3.5%(4/112)为HPV6型和HPV11型混合感染.结论 本地区女性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HPV11型为主,少数为高危型,并且出现了两种型别的混合感染.

    作者:李明成;王跃钢;郑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叶内型肺隔离症20例的诊治

    肺膈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病变肺组织是由主动脉的异常分支所供应的.根据异常肺组织有无完整的胸膜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界,分为叶内型与叶外型[1].本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同时由于其血供来自体循环术中容易误伤异常血管有意外大出血的危险.本科自1990年至2006年外科手术治疗2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现将诊治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平;陈树;王春光;杨志广;徐沛然;邵国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104例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有资料显示[1]全世界共约有乳腺癌患者57万例.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异常增殖相关.传统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有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类、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临床分期高和有淋巴结转移是公认的预后不良指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预后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裴劼;翟笃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内细菌耐药监测及耐药谱研究

    当前,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现象极其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有5000万人携带耐药菌[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万古霉素是唯一治疗这种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近年来也逐渐增加;质粒介导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临床分离率在上升,且对所有的头孢菌素均耐药[2],使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手段[3].为了解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基础水平,我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首次开展了院内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军;黄晶;许建成;张传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研究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培养人牙周膜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表面,体外继续培养,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4、6、8 d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种植2 d后细胞呈梭形纤维细胞样,平均每100倍视野下,有生物材料的实验组与无材料的对照组胞数分别为(380±16)个和(80±20)个,二者比较具有差异性显著(P<0.01).MTT法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两组细胞均保持持续增殖.且实验组增殖快,接种后2、4、6、8 d光吸收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性均显著(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材料呈多孔网状结构,人牙周膜细胞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可沿材料的孔隙活跃生长.结论 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人牙周膜细胞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人牙周膜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作者:马宁;张莉;边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