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

许国宇;李红;施兵;何宝明;许银伍

关键词:骨髓移植, 间质性肺炎,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 方法分析总结60例接受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的胸部CT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间质性肺炎15例,肺部表现主要有:(1)磨玻璃影,6例;(2)团片状影,6例;(3)小结节影,3例.结论 骨髓移植术后与其它病因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螺旋CT是评价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干新枝德医双馨(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科学技术全球化和卫生管理国际化对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和的科学运营模式给综合性大医院赢得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学科专业化建设和专医师制度的建立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加强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 方法分析总结60例接受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的胸部CT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间质性肺炎15例,肺部表现主要有:(1)磨玻璃影,6例;(2)团片状影,6例;(3)小结节影,3例.结论 骨髓移植术后与其它病因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螺旋CT是评价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作者:许国宇;李红;施兵;何宝明;许银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0例

    2000年5月,我科就诊一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50岁男性病人,检查:咽喉部(一),病人要求口服复方新诺明片.第三天,病人心前区不适、胸闷来我院内科就诊,以心肌梗死急诊入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该病人引起了我科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自此,我们先后发现了10例类似症状的病人,均由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碧颖;杨景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从检验报告展开病历讨论新模式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应用生物、化学和免疫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从而获得诊断疾病的客观资料,达到明确诊断和了解器官功能状态的目的.实验诊断学涉及面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只有学好实验诊断这门课,才能顺利进入临床课的领域.学与教关系非常重大,是否能学好这门课相当程度取决于老师是否教得好.一直以来,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牵涉广,实验诊断学教学负担重、讲得杂,从方法、原理、参考值到临床意义,从三大常规讲到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诊断,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完后一头雾水,感觉内容太多,根本掌握不了.

    作者:周迎春;李丽;吴婉青;黄建香;朱海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叶内型肺隔离症20例的诊治

    肺膈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病变肺组织是由主动脉的异常分支所供应的.根据异常肺组织有无完整的胸膜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界,分为叶内型与叶外型[1].本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同时由于其血供来自体循环术中容易误伤异常血管有意外大出血的危险.本科自1990年至2006年外科手术治疗2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现将诊治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平;陈树;王春光;杨志广;徐沛然;邵国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5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生活习惯测定仪,对BMI(体重kg/身高(m2)、标准体重、运动目标达成度、总能量消耗(kcal)、运动量(kcal)、运动步数、运动强度等级(0-9级)等进行了8周的全天候监控疗法,观察监控前后BMI、FBG(mmoi/L)、PBG(mmoi/L)、HbA1c(%)、TC(mmol/L)、TG(mmol/L)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监控实验前后比较除BMI以外,FBG(mmoi/L)、PBG(mmoi/L)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TC(mmol/L)、TG(mmol/L)也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的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糖、脂肪的代谢水平.

    作者:刘忠民;李顶;杨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钠血症在脑出血后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紊乱是脑出血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低血钠、低血钾较为常见,而高血钠较少见.为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4年8月资料完整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症脑出血202例,其中29例并发高钠血症,发生率14.3%.

    作者:杨立东;张永旭;张海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3种肝病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结果比较

    肝功能受损时,胆汁酸代谢发生了变化,使其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加,肝细胞受损后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进入血循环的ALT增加,但二者升高机制不同,故在不同的肝病中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观察了其在肝病中的不同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井丽;郑宏图;荣幸;闫东君;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麻醉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在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术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本实验选择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36例,分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每组18例,GE组病人先进行硬膜外穿刺(T10-11),给于2%利多卡因5 ml,测定有效的麻醉平面后,开始常规诱导.两组病人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醚为主,G组辅以单次静注维库溴铵2-4 mg,芬太尼0.05-O.1 mg,GE组术中每1 h硬膜外腔追加0.5%布比卡因5 ml.观测诱导前、插管2 min、探查时、关腹时的SBP、DBP、HR、SPO2,记录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和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2 min、探查时,GE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G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GE组SBP、DBP均比G组显著降低(P<0.01),除插管2min时,HR较明显升高外,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GE使用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应激反应小,清醒快,拔管早,不失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佳选择.

    作者:刘岩;王金兰;单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深入,超声诊断学教学课程体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宋军;高冬梅;刘庆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试验观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市县级医院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检验质量,但亦存有少许不足之处.我科使用的是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近的工作中,发现在使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结果极不稳定,经试验分析,发现由于仪器试剂盘加样针携带污染,造成血糖试剂对肌酐测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以下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锦宏;刘铁牛;陈要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研究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5年内手术治疗的312例胶质瘤中误诊的19例岛叶及岛盖胶质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CT显示岛叶及额、颞、顶的岛盖皮层低密度病变.MRI提示额、颞、顶岛盖区及岛叶/T1低信号区域,T2高信号区域,Flair像上环侧裂血管大脑皮层的高信号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典型的肿瘤团块,中线无明显移位.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肿瘤组织生长于额叶、颞叶、顶叶岛盖面及岛叶表面的软膜下或/和突破软膜到蛛网膜下腔,侵蚀皮层,肿瘤呈灰白色或灰紫色,质地较软,易于吸除,与正常组织边界模糊,肿瘤供血不丰富,肿瘤切除后可见动脉血管深穿枝向正常脑组织供血.手术后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瘤Ⅰ-Ⅱ级.手术后CT或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癫痫症状及头痛症状消失15例,改善3例,手术后1例患者增加对侧下肢力弱的症状.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仅1例失访,随访期限6个月-3年4个月,患者没有新增加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2例提示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能够正常生活,11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岛叶及岛盖胶质瘤有其独特的病史及影像特征,掌握其演变规律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庚;朴月善;孙力泳;明;赵瑞林;单永治;徐建坤;凌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型钠尿肽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B型钠尿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入选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即刻,心肌梗死后3天、7天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NP).检测入选患者入院次日晨检测hsCRP.观察入选患者的TNT和CK-MB的峰值,以及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 ①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高于入院即刻的BNP.②BNP与hsCRP无相关性.③第7天的BNP与TNT的峰值呈正相关.④住院期间ST段回到等电位性的患者各时间点BNP显著低于ST段持续抬高的患者.⑤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ST段迅速回落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低于ST段回复不良的患者.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第7天的BNP与预后相关.

    作者:王萍;王宇朋;贾三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单纯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与MMP-2的内在关系.方法 用酶谱分析方法检测62例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单纯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的表达.结果 单纯冠心病患者MMP-2活性(INT·mm2)(1634±27)高于正常对照组(1031±63)(P<0.05),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576±46)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的患者血清MMP-2正常或降低并不代表斑块稳定,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肾组织细胞基质的堆积与MMP-2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崔燕;孟晓萍;杨东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69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口服75 g葡萄糖粉测量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铁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C反应蛋白浓度.计算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BMI、WHR、FINS、TG、C-RP以及SBP水平(P<0.05);HOMA-IR明显升高(P<0.05);较低的HDL-C水平(P<0.05);而TC、LDL-C水平及DBP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不论男性与女性S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可知,经对数转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SF与TC、TG、LDL-C、C-RP呈正相关(P<0.05);与FBG、PBG、HOMR-IR及DBP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SBP、BMI、WHR、FINS非线性关系.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是参与HOMR-IR的独立变量.结论 本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铁超负荷;而铁超负荷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促进糖尿病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血清铁蛋白可以预测糖尿病代谢控制程度.

    作者:韩立坤;卢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也称生物膜,是单一或多种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其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复合物,将细菌自身包裹其中,使细菌相互黏连产生特定结构的细菌复合体,形如膜状并不可逆地附着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1].这是细菌为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命所发生的形态学的变化,从而增强了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形成细菌生物膜有关.

    作者:杨朵;张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核包膜蛋白gp210自身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核包膜蛋白gp21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表达、纯化和免疫学活性鉴定.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gp210蛋白中含优势表位的基因片段.将该段基因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NAT树脂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SDS-PAGE电泳及ELIS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在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ET30a-gp210重组体.重组体诱导培养后,SDS-PAGE电泳分析可见在相对分子量大约69 kD处有gp210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经纯化获得纯度达90%的表达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gp210重组蛋白,为检测抗gp210抗体提供了特异性抗原,也为临床将抗gp210抗体作为PBC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庆国;李永哲;刘镭;孙国军;李军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水平检测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评价柯萨奇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细胞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观察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果 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为288.58±256.36 pg/ml,IL-10浓度为28.68±4.72 pg/ml,均显著高于对S照组.结论 血清TNF-α及IL-10升高是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于侠;孙景辉;吕民;张金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astleman病1例报告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临床少见,诊断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CD及相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宫路路;房学东;曹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探讨PTEN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1-8、5-8、5-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胃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为:外显子1-8为0.71±0.21;外显子5-8为0.90±0.11;外显子5-9为0.83±0.15;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为:外显子1-8为1.29±0.18;外显子5-8为1.51±0.27;外显子5-9为1.38±0.22;两者相比差别显著(P<0.05);而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 mRNA全部阳性表达,与相应胃癌组织相比差别显著(P<0.05).胃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水平无性别、年龄特异性(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高和组织学分化的降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EN基因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和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的进展密切相关,提示PTEN mRNA的表达有望作为胃癌诊断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冯强;李毅;赵书平;罗兵;张军;樊祥奎;杨在启;叶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