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探讨其潜在作用.方法检测35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钙、镁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a2+、Mg2+含量减少(P<0.05);大片梗死患者血清Ca2+、Mg2+含量下降显著(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血清Ca2+、Mg2+含量减少,大面积梗死者血清Ca2+、Mg2+含量下降明显;揭示钙镁参与了缺血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结肠癌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肠癌相关的肿瘤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检测,将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的评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甲胎蛋白mR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肝细胞癌和40例癌旁组织中甲胎蛋白mRNA.结果第一轮PCR扩增AFP mRNA,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5%和20%,第二轮PCR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0%和50%,癌组织AFP mRNA检出率高于癌旁组织.结论AFPmRNA的含量是判断肝癌预后的较好指标.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及健康人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158例乙肝患者和1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抗CMV-IgM和抗CMV-IgG检测.结果乙肝患者血清抗CMV-IgM阳性率为22.15%(35/158),抗CMV-IgG阳性率为78.48(124/158);而健康对照者血清抗CMV-IgM阳性率为2.5%(4/160),抗CMV-IgG阳性率为86.25%(138/160),两者抗CMV-Ig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抗CMV-IgM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CMV-IgM在乙肝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可能因HBV感染诱导机体出现免疫应答低下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使机体对CMV易感或激活体内原已潜伏的CMV,从而使乙肝患者伴有活动性CMV感染,加重肝细胞活动性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醇(ethanol/alohol),分子量为46.07,是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具有成隐性,酒滥用(alcobol abuse)和酒依赖(alcoholism)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问题,饮酒对健康的损害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西方国家,酒精相关性肝病已成为死亡的第六位原因[1].为了预防和治疗酒精中毒性肝病以及及时判定和处理饮酒后交通肇事,急需快速准确地测出血乙醇浓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及显微镜辅助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优点和适应症.方法对怀疑垂体腺瘤的334例患者先行常规MRI平扫,对未见垂体腺瘤的患者再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垂体腺瘤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经单鼻孔-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334例患者经MR平扫或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发现垂体腺瘤326人.其中,MRI常规平扫后发现垂体腺瘤297人,MRI常规平扫后未发现垂体腺瘤的37人经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垂体微腺瘤29人.发现垂体腺瘤的326人中,手术316例.手术患者中,252例近全切除,50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16例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引流治愈,余无手术并发症.结论MRI平扫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肿瘤的方法相结合,可取得垂体腺瘤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Osf2)调控骨髓间充质于细胞(MSC2s)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OB)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大鼠的MSCs,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鉴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sf2,通过脂质体系统转染传代培养后的MSCs,用Northern Blot检测三种OB细胞外基质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的MSCs都表达OB特异性基质蛋白骨钙素、骨桥接蛋白和Ⅰ型胶原.结论Osf2在转录水平定向调控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可应用于骨质疏松、骨缺损等疾患的基因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前白蛋白(Prealbumin;Pre-Alb)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因其电泳迁移在白蛋白之前,故名前白蛋白(PA).半衰期2 d,比白蛋白17~21 d短,是体内蛋白更新转换的良好指标.血清中的PA浓度比Alb更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机体营养状态,是肝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兔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的定位.方法应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兔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分别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VEGF抗体为一抗;羊抗兔IgG-Cy3、马抗鼠IgC-FITC为二抗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在糖尿病兔动物模型视网膜中,GFAP与VEGF共同表达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结论糖尿病兔模型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通过表达VEGF发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utoagglutins syndrome,CAS)是由冷反应性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常在淋巴瘤、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出现.国内有散在报道[1],但是其发病率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2型糖尿病合并冷凝集素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性传播疾病病人念珠菌菌型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 32 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的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趋势.结果临床155例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者中自念珠菌110例(70.97%)、近平滑念珠菌22例(14.19%)、光滑念珠菌12例(7.74%)、热带念珠菌6例(3.87%)、其它念珠茵5例(3.23%),其药敏结果总体趋势为制霉菌素(100%)、伊曲康唑(89.03%)、氟康唑(95.48%)和酮康唑(96.13%)较为敏感,而益康唑(58.70%)和咪康唑(56.13%)的中介度和耐药性较高.结论唑类抗真菌药存在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念珠菌药敏谱存在差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从人的骨肉瘤细胞中钓取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热休克蛋白,为进行热休克蛋白的功能试验提供抗原.方法热休克人骨肉瘤细胞后,采用0ne-Step,RT-PCR方法从人骨肉瘤细胞中钓取HSP70基因,DNA测序正确的HSP70基因和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后,构建成功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人骨肉瘤细胞HSP70基因的PCR产物约为1.9 kb,DNA序列测定结果证实,所获目的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仅有两个碱基的差异.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论从人骨肉瘤细胞中成功地钓取了HSP70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HSP70蛋白,为研究人骨肉瘤细胞HSP70的结构、功能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thy,HCM)是常见的一种心肌紊乱疾病,大约每500人中有1人患病.首例对HCM的描述是在1869年,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才被系统描述,定为遗传学上的紊乱,自此开展了许多临床和病理学研究[1].多数病例中HCM是呈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5岁,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降糖药(中药复方制剂)不祥.因上呼吸道感染,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四肢强直抽蓄30min送往我院急诊科.当时查体:血压:160/100 mmHg,中度昏迷状态,双瞳孔针尖样缩小,深大呼吸,去脑强直样抽搐,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酷似脑干出血.但头部CT未见异常,血糖汇报0.9 mmol/L.立即给于50%葡萄糖100 ml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 ml静点,1 h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细菌性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各细胞因子的表达的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抗炎抗感染组,每组10只.经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建立脓毒症模型,15 h后取单侧颈总动、静脉血标本测定IL-10、TNF-α、IL-1β,锌金属蛋白酶,溶细胞素的水平以及在不同时间测定PMN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严重脓毒症大鼠的确存在PMN凋亡滞后的现象,合用乌司他丁的抗炎抗感染组较单纯氧氟沙星抗感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TNF-α、IL-1β,锌金属蛋白酶,溶细胞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中性粒细胞凋亡时间明显提前.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严重脓毒症大鼠的预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各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并改变PMN凋亡滞后的现象.从而减轻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的病现损害而起保护作用,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向MODS发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血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患者存在高血脂的倾向[1],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与一些癌症的发生及其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2,3].为了解血脂参数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变化及与疗效、病情的是否具有相关性;本文测定肺癌放疗过程各个时段的血脂参数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旨在探讨血脂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Induced Delayed Polyneuropathy,OPIDP)为有机磷中毒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是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经抢救治疗病情平稳,症状缓解后出现的一种神经肌肉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克隆中国株TTV样微小病毒(TLMV)的基因序列,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取门诊及住院患者和健康献血员151例,采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电泳图在GIS凝胶成像系统上分析.结果提示健康献血员、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LMV含量较高.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炎患者体内TLMV含量较低.结论中国人群体内存在TLMV感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手术切除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联合基因产物表达检测对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手术切除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产物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4%~46.7%,c-erbB-2为33.3%~56.8%,p21为35.1%~56.7%,nm23为30.0%~70.5%.在非胃癌组织中(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未见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p53、c-erbB-2、p2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肿瘤转移程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nm2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肿瘤转移程度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63、c-erbB-2、p21、nm23四种肿瘤蛋白在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检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2%、91.0%、93.7%和89.3%.结论对胃癌组织p53、c-erbB-2、p21、nm23基因表达检测在胃部良恶性肿瘤鉴别,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多基因表达检测对胃癌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单基因表达检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