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黄郁文;王锦萍;郑国强;谷长英

关键词:诊断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 临床实验室,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临床医学检验, 基础与临床, 临床应用, 教学改革, 检验技术, 自动化, 医学生, 检测仪, 组成, 时代, 普及, 配备, 纽带, 连接, 窗口
摘要:实验室教学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亦是医学生了解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临床实验室的普及应用,特别是临床实验室配备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各种自动化检测仪,使临床医学检验的面貌日新月异,使临床检验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性的超声显像特点.方法总结分析11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100%.二维超声病变区域表现为蜂窝状无回声暗区,CFI表现为暗淡血流充盈无回声暗区.结论超声可以显示门静脉系统及其属支的走行状态、血流充盈状态,便捷、无创、价廉,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冬艳;王辉;陈丽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致面部水肿1例报告

    病人徐某,女,38岁,HBV携带20余年,近两年间断出现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来我院门诊检查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DNA 1.6×107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U/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二个月,ALT正常,HBV复制指标阳性.自此以后,病人多次出现停用降酶药ALT升高.于2004年7月病人自觉症状加重,ALT再次升高至246 U/L,HBeAg阳性,HBV-DNA 2.15×106拷贝.

    作者:李玲;王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分析

    多发性硬化(Multipie Sclarosis)简称MS,是原发获得性脱髓鞘疾病中常见也是有代表性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的病程为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生,并不断进展.本文欲通过对MS的影象学分析,探讨MRI在MS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共分析34例MS患者.

    作者:马旭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APP、MAO和ADA在肝酶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实验室反映肝功能的酶学指标在肝病的诊断治疗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酶学指标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许多医院检验科常规检验项目.我们共收集102例肝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的血清,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单胺氧化酶(MAO),腺苷脱氨酶(ADA),探讨3种酶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改变和应用价值.

    作者:周泽云;崔健丽;王照敏;朱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PRL性垂体腺瘤术后动态垂体激素观察与MRI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术后MRI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PRL腺瘤患者术后有无肿瘤残留及评估预后.方法对18例垂体泌乳素性腺瘤患者的术前及肿瘤切除后泌乳素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对肿瘤切除后血清激素水平与术后MRI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切除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切除后24小时及以后各时点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激素评定方法和MRI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一致性好.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术后早期连续动态血清PRL监测结果对判断术后有无肿瘤残留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兴利;赵丛海;苗壮;赵航;李东原;崔勇;高中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红景天对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红景天(Rhodiola)对体外培养肺腺癌SPC-A-1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液体培养法、克隆形成法、3H-TdR掺入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给药后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克隆形成率、DNA合成抑制率及生存率来探讨红景天的抑瘤效应.结果与红景天共育24小时的细胞伸展不良.胞体回缩,贴附型细胞不贴壁,胞质粗糙,有大量颗粒状物堆积,而且药物浓度越大,形态学改变越明显.给药组肿瘤细胞增殖缓慢甚至停滞,出现细胞脱落、胞浆内颗粒状物堆积等形态学改变,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H-TdR掺入率减少,生存率下降.结论红景天对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均具有直接杀伤作用.红景天可能通过干扰细胞代谢、改变细胞外衣的性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盛辉;苑春莉;李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测定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损害诊断的价值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的首位[1].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及其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2],早期轻微肾脏损害时,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很难发现早期肾脏损害.而尿微量蛋白Alb、β2-MG可灵敏地反映HSP患儿早期肾脏损害.为此我们总结了我院收治的尿常规、肾功能正常的48例HSP患儿,测定其尿Alb、β2-MG含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柔;赵学良;匡维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类风显性关节炎(RA)是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畸率高.目前尚无理想的RA治疗药物,本文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中药复方合剂对RA患者的疗效.

    作者:季守贤;包洪;张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bFGF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关系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伴有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和59.6%,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2.581,P<0.01)、(χ2=12.581,P<0.01);VEGF和bFGF表达阳性率均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025,P<0.05)、(χ2=4.712,P<0.05).结论VEGF、bF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密切相关,VEGF、bFGF表达升高能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刘瑞江;田晓丰;张信;林洋;姜儒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分离的12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2].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我们对临床分离的12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黄昭华;曹壮;朱洪权;苗艳波;王力平;杨文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是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新的独立危险因素[1~3]它,对UA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HCY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旨在探讨HCY对UA的致病机制.

    作者:王建春;邹安;张秀岭;江华;夏礼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β-FBG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异常的关系

    目的分析中国血栓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β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分析100名血栓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DNA样品的βFG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FBG水平.酶法测定TC和TG,选择遮蔽法直接测定HDL-C、LDL-C,ApoA1、ApoB,Lp(a)用双波长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血栓组血清TC、TG、LDL-C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和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2H2组、H1H2组血清TC、TG、LDL-C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H1H1组(P<0.01),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ApoA1和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FBG启动子HaeⅢ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脂质密切相关是血栓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建时;刘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比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顺行静脉造影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顺行静脉造影两种方法,对45例肢体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了解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顺行静脉造影两种检查方法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因及瓣膜的功能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为99.23%,特异性为95.1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因诊断的可靠检测手段,较顺行静脉造影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彩超可为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提供较充分的信息,但对于多普勒超声不能确诊的病例仍需结合顺行静脉造影.

    作者:祁巍;赵一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育患者精子活力、精液粘稠度与精浆Zn、PSA含量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不育患者精子活力、精液粘稠度与精浆Zn、PSA含量关系.方法采用精子自动分析仪进行精液参数分析,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精浆锌含量,采用酶标法检测精浆PSA含量.结果精子活力异常组精浆Zn、PSA含量明显低于活力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精液粘稠度增高组精浆Zn、PSA含量明显低于精液粘稠度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Zn、PSA含量与精子活力、精液粘稠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候毅;江露;刘睿智;许宗革;薛百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颅内胶质瘤伽玛刀治疗后LDH同工酶的特征

    胶质瘤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与周围脑组织无边界.在临床疗效的判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讨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胶质瘤的疗效及CSF-LDH同工酶在脑脊液中的表现特征.

    作者:李兴华;郑权;张广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检测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过去诊断ALD常用的生化指标如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缺乏特异性.近来国内外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研究较多.本研究用免疫抑制法对ALT患者血清中m-AST进行了检测,并与GGT、AST、ALT、TBA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评价其对ALD的诊断价值.

    作者:荆成宝;赵斌;沈锋;程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诊断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实验室教学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纽带,亦是医学生了解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临床实验室的普及应用,特别是临床实验室配备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各种自动化检测仪,使临床医学检验的面貌日新月异,使临床检验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作者:黄郁文;王锦萍;郑国强;谷长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血管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而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瘤的破裂.传统的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一直作为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达到了各向同性的体素采集效果,为原始图像的二维和三维无失真重建提供可能,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有可能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水平.笔者初步总结16层螺旋CT用于脑动脉瘤诊断的经验,并与DSA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黄兴;陈志仁;毛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IgA抗体.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gM,IgA搞体分别为69.2%和28.8%,明显高出对照组人群,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

    作者:孙福山;孙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的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而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各不相同,至今尚缺乏对降压疗效有预报价值的生理、生化参数可供临床应用.有研究报道,个体间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的差异可能与遗传素质的不同有关[1].本研究旨在讨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型G894T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一厄贝沙坦降压效应之间的关系.

    作者:孟祥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