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任强
目的探讨溶剂类型和pH选择对动物体液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提取回收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连续2d每日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2mg/kg, 2d后每日采其血液和尿液,选择不同的试剂,缓冲溶液和pH用UV法测定其体液中药物浓度和计算回收率.结果实验一组和二组、三组大鼠体液中安定、利眠宁和硝基安定以乙醚溶剂和用pH8为缓冲溶液的提取回收率高.结论动物体液中苯二氮卓类药物提取回收率决定于提取溶剂的类型和提取时缓冲溶液的pH的选择.
作者:卢英强;宣兆艳;崔佰君;徐晶华;刘莉;祁柏宇;胥耘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明胶酶A(MMP-2)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移行细胞肿瘤(TCCB)中的表达规律,并探讨以MMP-2来判断TCCB进展情况的可能性及方法.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明胶酶谱等方法对47例手术切除的TCCB组织中MMP-2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取5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MMP-2蛋白在TCCB中呈阳性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不表达或呈微量表达;(2)随着TCCB临床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MMP-2表达量呈现增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蛋白表达与TCCB的恶性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将MMP-2作为判断TCCB进展情况的标志物.
作者:周洪澜;王医术;侯毅;李一雷;王心蕊;赵忠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形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诊断有一定困难,影像学上与肺癌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了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颖波;黄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尿中一种独特形态畸形RBC并结合尿红细胞平均容积(MCV)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壶腹周围癌是一组起源于瓦特氏壶腹,胰头部胰管上皮,胰头部胆总管以及覆盖于胆总管乳头上十二指肠黏膜或其腺体的肿瘤,其中前三者较常见.本文着重讨论前三种肿瘤,因其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且解剖部位毗邻,鉴别时困难,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清晰地显示各种肿瘤特征性CT表现,大大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淑华;张丽蓉;赵素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世纪起临床就开始用酶来测定人体中物质的含量,它在70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趋于成熟.随着蛋白质纯化技术的提高,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的商品酶制剂的大量供应得到保证,加上自动化分析仪在检验科的普遍应用,使得酶在临床化学测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几年来,基因重组技术在酶生产上也有应用,活力高,杂酶含量少且价格低廉的重组酶蛋白不久会面世,并应用于临床检验.传统的代谢物酶法测定分为终点法和动力学法,循环酶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又一种灵敏度高的方法.酶法分析的优点是特异性高,它在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和线性测定范围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化学法.由于酶作用的特异性,成份复杂的血清等体液样品往往不需进行预处理,简化了实验程序.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没有毒性,这样就避免了环境污染.酶促反应的条件温和,制成试剂盒可适用于自动分析.本文就代谢物酶法测定的基本理论及各类测定方法的特点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李志艳;徐国兵;夏铁安;朱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兴奋毒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在体外建立的谷氨酸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毒的损伤模型和Fura-2/AM检测海马神经细胞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方法,来探讨人参皂甙对兴奋毒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人参皂甙可明显降低谷氨酸引起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泄漏率的升高 (P<0.01),可以选择性降低大剂量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异常升高 (P<0.01).结论人参皂甙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胞内Ca2+浓度来对抗谷氨酸的神经性兴奋毒作用,进而保护神经细胞.
作者:咸云淑;熊文;程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MICM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Morphologic, M)、细胞免疫学(Immunologic, 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C) ,简称MIC分型的基础上补充近年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M)即基因水平的新分型.它是研究和了解白血病本质的重要方法,遗传学异常的分子水平表现在与白血病发病有关的基因重排及融合基因的形成上.由于不少融合基因在病程中比较稳定且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所以是比较可靠的分子标志.本文介绍近年发现以及较有代表的一些基因型(Genotype)及其特点.
作者:卢兴国;徐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dUTP/UDG反应体系在荧光定量PCR中抗PCR产物污染的能力.方法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含dUTP的HBV-DNA PCR扩增产物作为污染源,分别加至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和普通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得出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的抗污染能力.结果 1.佳抗污染实验条件:UDG酶含量0.05 U,消化时间37℃5 min,灭活时间92℃1 min;dUTP100%代替dTTP,四种底物浓度相等.2.含0.05 U的UDG抗污染反应体系对每管浓度为103拷贝/ml的污染物可完全消化,并随UDG含量的增高及消化时间的延长,抗污染能力增强.结论 dUTP/UDG反应体系的应用能有效防止PCR产物污染,但抗污染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尚需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才能真正达到抗污染效果.
作者:王忠永;吴文兵;陶志华;陈晓东;戴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O与癫痫的关系.方法选用SD大鼠56只,采用硫代氨基脲腹腔注射制作癫痫模型,分别取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三个脑区的脑组织制成1:10(重量体积比)的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及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上述各脑组织匀浆不同时点的亚硝酸根(NO2 )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癫痫初发、再发组中各脑区组织匀浆NO2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癫痫致死组中NO2 含量降至正常水平 (P>0.05);在癫痫初发组中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癫痫再发、致死组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NG位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干预组NO2 及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与相对应时点比较含量显著下降(P<0.01) 结论 NO参与了癫痫发作的起动、传播和继发性脑损害的过程.
作者:吴浪龙;李祖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性与60Co γ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300、600、900和1200 Gy四种剂量对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进行照射及在液氮中深低温保存三个月,观察不同剂量照射后同种带瓣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和内皮细胞活性.结果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动度与照射剂量有关.在接受300和600Gy照射时内皮细胞活动度分别为(85.67±2.58)% 和(83.55±2.75)%,但它们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900和1 200Gy照射时内皮细胞活动度分别为(72.29±1.96)% 和(32.57±3.48)%,它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同种带瓣主动脉内皮细胞活动度与60Co γ照射剂量有关,600Gy可作为参考剂量用于降低同种带瓣主动脉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袁茂昆;赵洪序;张秀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狼疮活动标准记分(LACC)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判断狼疮活动和活动程度,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5例活动、25例稳定SLE和20例对照血浆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 结果 SLE患者血浆sTNF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狼疮活动、稳定及对照sTNFR水平差异显著;SLE活动期sTNFR1、sTNFR2升高者显著多于稳定期.sTNFR2水平与SLEDAI显著正相关(r=0.40,P<0.01);sTNFR1与sTNFR2显著正相关(r=0.62,P<0.001). 结论 SLE患者血浆sTNFR1与sTNFR1显著正相关(r=0.62,P<0.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sTNFR1、sTNFR2均升高,狼疮活动时sTNFR1、sTNFR2升高的患者明显增多,可作为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
作者:汪国生;李向培;厉小梅;单曙光;钱龙;王玮;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睾丸肿瘤,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1],症状起初不明显,多为睾丸无痛性肿大数月至数年,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其恶性程度高,为青壮年男性因肿瘤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2].以往以触诊作出诊断,诊断率低.超声作为早期诊断睾丸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把睾丸肿瘤的超声影像改变与其病理学所见密切联系起来,不但可以准确判断睾丸肿瘤的存在与否而且可以初步判断其肿瘤类型及其良恶性.
作者:李彤;杨春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人血清假性胆碱酯酶速率测定方法.方法测定反应的初速度,对反应体系的佳pH、离子强度、底物用量进行选择,并对所建立方法的性能,包括试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测定假性胆碱酯酶的活性,试剂I的适组成:含0.25mmol/L DNTB的磷酸盐缓冲液(80 mmol/L,pH 7.7);试剂II的适组成为:含60mmol/L碘化正丁酰硫代胆碱水溶液.液体试剂于4℃储存至少可以稳定一年.本法测定线性可达12000U/L,批内和天间变异小于2.5 %,和Roche公司出品的假性胆碱酯酶测定试剂所测参考值和对患者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本法操作简便,试剂配制容易而且稳定性好,推荐作为常规测定的方法.
作者:杨宏云;徐国兵;夏铁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的实验监测价值.方法对LMWH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62份血浆标本进行了APTT和抗-Ⅹa的测定,观察不同抗-Ⅹa活性水平的LMWH对APTT的影响.结果当LMWH的抗-Ⅹa活性在0.8~1.2 U/ml时,APTT中度延长,当LMWH的抗-Ⅹa活性大于1.2 U/ml时,APTT明显延长.结论当使用治疗剂量的LMWH,特别是剂量≥1 mg/kg体重时,须常规监测APTT作为安全用药的实验检测指标.
作者:刘贵建;王静;张永宏;赵淑芳;刘锦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但因其早期发生隐匿,待患者自觉有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探讨食管癌的尽早期诊断相关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世界上尚无满意的检测方法,就肿瘤标志物方面,国内外主要报导Ft(铁蛋白)、CEA(癌胚抗原)、CA19-9(糖抗原19-9),SA(唾液酸)、S-100(酸性钙结合蛋白)及P53(抑癌基因)等[1,2]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对食管癌,尤其是早中期食管癌诊断的意义,采用德国Byk-Sangtec公司S3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LIA),对糖抗原(CA72-4、CA125、CA19-9)、组织多肽抗原(TPA)、CEA、和Ft六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章;郭伟;张平;殷先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由于甲状腺损伤释放出甲状腺成分刺激机体产生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素受体刺激抗体 (TSI),或病毒、细菌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与甲状腺组织成分发生交叉反应而引起发病,在其中,细胞因子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IL-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Th1相关性细胞因子,本文探讨了其在Graves'病患者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晋;俞伟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二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和骨髓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PTM.结果白血病和骨髓瘤PTM均显著升高(P<0.01),AL化疗缓解后PTM明显下降(P<0.05),复发时又复升高.AL的PTM与外周血白细胞,原幼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呈正相关,骨髓瘤的PTM与骨髓瘤细胞呈正相关.结论 PTM可作为白血病和骨髓瘤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方;黄连生;卢兴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小板计数升高或降低除与血液性疾病关系密切外,还和出凝血有关.近年来,人们对血小板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已越来越多.本文对恶性肿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及分析,讨论其变化与肿瘤病情及分期间的关系.
作者:王阳;任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肝脏脂肪酶(HL)是涉及血浆脂蛋白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代谢的脂溶酶.主要是由肝脏合成.肝细胞合成分泌后,HL结合到肝血窦内皮细胞的表面.HL由4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基因位于染色体 15q21位,35 kb,9个外显子.已有很多证据表明HL启动子区域基因突变与HL活性和HDL-C浓度有关.是注射肝素后血管床释放的主要脂肪酶之一.HL能水解磷脂和甘油三脂,是脂酶超家族(包括脂蛋白脂肪酶和胰脂肪酶)成员之一.HL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514碱基突变与血浆HDL-C浓度升高有关.HL缺乏者HDL-C明显升高,而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呈负相关,研究HL对于阐述AS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1].
作者:丁庆;黄锡全;邵启祥;许化溪;李良菊;孙惠华;傅翠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