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华;周启深;严艳萍
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性,各种相关的青霉素的制剂都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且表现为交叉性.继发性的不良反应很难判断,且非常少见.青霉素属于一种应用广泛、低毒且高效的重要的抗生素.本文针对青霉素发展、分类、药理、作用和产生的各种的过敏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恒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采用常规护理,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气管套管护理、细谈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入选的50例行气管切开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2例(84.00%)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4例(8.00%)发生肺部感染,4例(8.00%)因效果不佳自动出院.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治愈率,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与赖诺普利单独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例,先用安慰剂洗脱两周,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替米沙坦40 mg/d和对照组(58例)予以赖诺普利10 mg/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79.3%及血压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和赖诺普利单独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但替米沙坦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医院资产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资产管理水平较高才能保障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医院的资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医院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并分析了我国医院当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后从制度、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如何做好医院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提取纯化芹菜籽中的黄酮成分.方法 采用醇提法提取芹菜籽中的黄酮成分,利用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进行检测.结果 芹菜籽黄酮黄酮成分主要存在于40%乙醇洗脱液.结论 结果说明此提取纯化方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姜笑寒;孟青;刘莉兰;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GKS双叶式机械心脏瓣膜临床应用经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313例患者植入GKS双叶式机械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5例,女188例;年龄13~72 (38.23.11.3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293例,心功能YNH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01例,Ⅲ级167例,Ⅳ级27例.手术植入GKS人工瓣膜382枚,其中二尖瓣255枚,主动脉瓣127枚.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4例,以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常见,各种并发症47例,以各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部并发症多见.晚期并发症以慢性充血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在瓣膜置换术中,GKS人工瓣安全、有效,更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度的术后抗凝治疗是提高近中期疗效的关键.
作者:胡振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诊的40例剖宫术中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例患者为实验组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20例患者为对照组术中出血行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通过统计学卡方分析,选择止血时间和术后体温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术中止血的效果.结果 在术中止血方面实验组平均值为(2.05± 1.40) min,对照组为(4.52±2.23) min,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宫体均按期复旧,仅早期有少量淡血清样阴道流出液,无发热、感染发生,体温平均值为(37.21±0.43)℃;对照组术后患者有阴道少量出血,需小剂量宫缩剂维持治疗,体温偏高平均值(38.16±0.22)℃,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两组术后恢复过程中体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止血效果快,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的优点,是剖宫术中出血有效止血方法.
作者:黄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的烧伤油改进药物配伍及基质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80例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分别应用原烧伤油和改进后烧伤油,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率、入院后第1天更换外层敷料率,分析改进后烧伤油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使用原烧伤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8.4 d,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10.8 d;使用原烧伤油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80%,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21.5%;使用原烧伤油患者入院后第一天更换外层敷料率为50%,使用改进后烧伤油为1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烧伤油显著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改进后烧伤油还显著降低了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和入院后第一天更换外层敷料率.
作者:罗成;熊惠江;何天勇;邓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对于小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进行探讨,制定出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人的生命危险,减少后遗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该院自2005年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了颅内出血的患儿6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得出相关结论.结果 在60例颅内出血的患儿当中,有40例婴儿以不足3个月的婴儿为主,其颅内出血原因主要是脑血管破裂、外伤、脑肿瘤等,经过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之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回访,结果发现有24例患者出现后遗症,其中大脑发育不良12例,智力低下6例,语言和运动障碍6例.结论 对于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进行正确判断,早期给出诊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彭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就我院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中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教学的大纲、内容、模式、方法、考核方法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医学影像学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上得到全面培养.
作者:童娟;王黎洲;焦俊;沈桂权;王波;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明确在医院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以此作为改善的参考标准,从而能将医院管理工作提升一个层次,促进医院长远发展.方法 在2012年6月对来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医院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在调查后对欠缺的地方进行改进,并在改进后重新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比两次调查结果.结果 医院管理工作改进之前患者满意度调查仅74.6分,在改进之后患者满意度调查为95.3分,差距较大.结论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帮助医院改善管理工作中的欠缺和不足,为医院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龑;岳宇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针对手术室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于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该院手术室行手术的84例患者,并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包含42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方法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干预.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掌握健康知识78.57%,对护理满意程度88.10%;而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5.24%,对护理满意程度是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成效显著,不仅增加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还能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将治疗小儿哮喘疾病的空气压缩泵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与治疗小儿哮喘疾病的氧驱动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并评判出优的治疗小儿哮喘疾病的方法.方法 从2010年3月20日开始,截止到2013年3月20日,诊断小儿哮喘患儿60例,为了找到佳的治疗小儿哮喘病的办法,将60例发生哮喘病症的小儿分为两班.班名不同,但是人数相等,并且在班组的划分中没有任何偏差,均是随机划分.每班30个小儿.班名是哮喘吸入班和哮喘治疗班.然后,治疗哮喘吸入班的小儿的办法是:氧驱动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治疗哮喘治疗班的小儿的办法是:空气压缩泵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两班小儿所要吸入的药物都是相同的,分别是0.9%的生理盐水2 mL、特布他林0.25 mg和地塞米松3 mg.每天让两班小儿吸入两次.无论是哮喘吸入班,还是哮喘治疗班,在治3.5 d以后,对效果进行细致的查看比较之后,对两班的60名小儿在使用空气压缩泵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与氧驱动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后的SaO2的改变状况进行查看和对比.结果 诊治3.5 d以后,在哮喘吸入班中的30例有哮喘疾病的患儿有疗效的有9例,明显已经快康复的小儿有19例,剩下的2例小儿用吸入治疗法没有效果,基本上全部有效.在哮喘治疗班中的30例有哮喘疾病的小儿有疗效的有5例,明显已经快康复的小儿有14例,剩下的11例小儿用空气压缩泵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没有效果.较之哮喘吸入班的30例小儿,哮喘治疗班的成果略逊一筹.结论 将治疗小儿的哮喘疾病的空气压缩泵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与治疗小儿的哮喘疾病的氧驱动形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前者要略逊一筹.氧驱动类型的雾化吸入治疗法能使有哮喘疾病的小儿的SaO2得到提高,因此在治疗小儿的哮喘疾病时,应选用氧驱动类型的雾化吸入法.
作者:胡礼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通过对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强化对患者的饮食调护与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患肢末梢血液的循环,使用0.1%浓度的雷夫努尔纱布加中成药对患肢进行外敷或者对患肢进行浸泡的方法,对下肢溃疡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使得下肢溃疡的172例患者张共有136例患者病愈出院,有36例患者好转.由此可以证明防止下肢溃疡的关键是健康指导、控制血糖以及细心的患部护理.
作者:何倩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主要论述慢性子宫内翻一例及临床分析,探讨子宫内翻是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症,应重视第三产程处理.慢性子宫完全性内翻手术,凡产科医务人员,应重视第三产程处理,尤其第三产程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腹部剧痛伴休克,应考虑本症的可能.
作者:张凤一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玉女煎与百合固金汤合剂加减治疗阴虚燥热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阴虚燥热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治疗组6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玉女煎与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止咳化痰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女煎具有清胃滋肾、泻火增液功能,百合固金汤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功能,两方合用酌情加减,对治疗阴虚燥热咳嗽效果明显,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根据肺癌的虚实盛衰分为4组,40例患者依据临床症候及病情采取辨证论治和化疗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有9例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有21例患者的症状得到部分缓解,进展中的患者有10例(其中死亡3例),疗效显著,有效率为77%.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结合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可得到明显的疗效,大部分肺癌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化疗、放疗配合中药比单纯的放、化疗治疗的效果好,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途径.
作者:罗文;幸程涛;熊汉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8例高龄产妇行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发生产后出血2例,血栓静脉炎1例,因瘢痕子宫妊娠腹部切口二次缝合3例,早产儿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101例,母亲与新生儿均健康,心情平稳、快乐,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母乳喂养有很好的依从性,满意度为100%.结论 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实施全方位、细致的护理,对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母婴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支架引流管在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患者取截石位,局部麻醉后,会阴部常规消毒铺洞巾,将斑马导丝放入F5~F6双J管,经尿道置入膀胱镜,将双J管逆行放入患侧输尿管内,留置长度满意后,退出膀胱镜.结果 25例孕妇经过放置内支架引流管后肾盂积水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内支架引流管可以用于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肾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冠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对比开放式吸痰(OS)和密闭式吸痰(CS)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密闭组各30例,对开放组运用开放式吸痰,对密闭组运用密闭式吸痰,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2 min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等指标.结果 密闭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 min患者的Cst、Ppeak、Pplat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min患者的Cst、Ppeak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lat水平明显升高,和吸痰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开放式吸痰会使患者气道平台压力升高.密闭式吸痰能够保持良好的气道压力,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吸痰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东华;周启深;严艳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