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

崔喜民;于吉平;辛颖波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摘要:回顾分析42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着重讨论了本病的诊断.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甲亢时的变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业已证实,甲状腺功能失调时,随着TH水平的变化,血脂水平也随之变化[2].

    作者:马景德;齐秀芬;刘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5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

    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曾经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5例,以吸取教训.

    作者:芦雅苹;杨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E-选择素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LISA)的方法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E-选择素的含量并将其与患者动脉血气中PO2、PCO2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E-选择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急性加重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对19例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均<0.∞1).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E-选择素与PCO2呈正相关,与PO2呈负相关.结论用F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选择素含量对于判断COPD的病情轻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景明;石玉枝;于世寰;刘静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生物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突出特点在于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已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了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在遗传病、肿瘤疾病、爱滋病及其他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已有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问世,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和实验室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毅;韩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颈静脉球瘤的影像诊断

    颈静脉球瘤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1],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于肿瘤细胞对铬酸盐不染色,有别于肾上腺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孔该部位解剖复杂,加之颈静脉球瘤血供丰富,临床手术对这一肿瘤的切除十分困难.因而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总结和分析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探讨其CT和MR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本谊;冯晓源;沈天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近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日益增多,临床上进行尿液培养、药敏试验以及L-型菌检查也随之增多.现对我院1998、1999两年间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陈镇海;李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88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作方法学的比较.结果DIGFA法检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AD-Ab阳性率分别为61.3%和19.3%,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ELISA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1型及有高度1型糖尿病倾向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糖尿病分型的依据,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简便、可靠,有实用价值.

    作者:邓德耀;韦丽华;赵金美;赵东岩;张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乙肝疫苗免疫前后淋巴细胞表型研究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HBsAg)免疫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分析表型变化和是否产生抗体应答或弱应答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和FACScan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免疫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同时应用ELISA原理,检测了免疫后HBV相关抗体.结果和结论免疫后CD3+细胞和CD4+细胞活化增生,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同时测定了HBsAb的阳性率.

    作者:李菁华;李长城;关显智;王长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K-MB大于总CK原因分析

    病例1:在对一病人的心肌酶谱检查中,得到结果为,总CK=774 IU/L,CK-MB=1L49 IU/L,其他指标无异常,如何解释CK-MB大于总CK的结果?

    作者:刘泽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RV5电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我们对133例心电图提示单纯性Rv5电压增高的成年人UCG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单纯性Rv5电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敏;王忠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4例2-DM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K组)sEPCP和sTM,并根据24h尿白蛋白(24hUAE)分为A组(n=36,24hUAE<30 mg)、B组(n=24,24hUAE30~300mg)和C组(n=14,24hUAE≥300mg).结果与K组比较,DM患者血浆sEPCR和sTM显著升高,P<0.05和P<0.01;分组比较,A组正sER和sTM水平无显著差异,B组显著升高(P<0.05和<0.01),C组更进一步升高,P值分别小于0.01和0.001;sEPCR与sTM、24hUAE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sTM与24hUAE(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0.05)呈显著正相关;sEPCR和sTM与DM病程、空腹血糖、血脂和年龄均无相关性.结论sEPCR和sTM升高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并可能参与其高凝状态的形成.

    作者:叶山东;李素梅;周志中;吴竟生;陈超;陈若平;莫蔚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果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总干祖细胞占0.16%±0.14 %,(2)髓系前体细胞CD34+/CD33+0.08%±0.06%、CD33+1.32%±1.28%、MPO+0 67%±0.88%,(3)淋巴系前体细胞CD45dim/CD19+0.75%±0.62%,CD45dim/CD10+0.45%±0.11%;CD45dim/CD7+0.24%±0.14%,CD45dim-/CD2+0.22%±0.13%.鉴别异常细胞的敏感度可达10-3,发现1例完全缓解期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髓系前体细胞有异常,3个月后临床证实复发.结论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系造血前体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可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复发.

    作者:翟志敏;吴竞生;潘理明;何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源性严重低钾血症18例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为我院急救中心及内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50±16岁(20~78岁).基础疾病:肝硬化腹水3例,肾病综合征2例,慢性肾炎、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2例,长期发热2例,慢性胃炎1例.

    作者:刘荷生;兰开荣;叶其旺;吴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且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上升趋势.但是细菌的耐药状况具有时间和地区间的差异,因此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了解本地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对流行病学及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秀;徐雪松;葛咏梅;金淑杰;赵俊杰;谢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FP、GPDA-F与GGT-Ⅱ对原发性肝癌的互补诊断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F(GPDA-F)和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T(GGT-Ⅱ)对原发性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肝癌和124例其他肝病患者血清AFP、GPDA-F和GGT-Ⅱ进行了同步检测,对比分析联合检测这三项指标对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结果AFP、GPDA-F和GGT-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3%、85.1%和66.3%;联合检测GPDA-F和GGT-Ⅱ或AFP可使敏感性提高至92,1%和93.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使肝癌的检出率高达97.0%.结论AFP、GPDA-F和GGT-Ⅱ之间存在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这三项标志物可提高肝癌尤其是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作者:倪润洲;肖明兵;黄介飞;李梅;孟宪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脾静脉血流变化的彩超评价

    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1],但缺乏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了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丽;王岩;李修范;高雁;吴晓燕;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喉腺样囊性癌1例

    喉癌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涎腺型喉肿瘤极少见,不足喉恶性肿瘤的1%.涎腺型喉肿瘤中的腺样囊性癌更是少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2000年4月收治1例喉腺样囊性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鹏方;杨蓓蓓;王以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血清Ⅳ型胶原的检测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份,与层粘连蛋白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维持基底膜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极低,如果机体合成增加或基底膜被破坏,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上升,在肿瘤转移时更为明显.研究Ⅳ型胶原在各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可疑肺癌患者纤支镜后痰液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纤支镜后痰液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对29例怀疑为肺癌患者的痰液标本行p53基因5-8号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8例患者有p53突变,突变率为27.6%,其中以6号外显子突变率高(17.2%).p53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细胞学阳性率(P<0.05).结论纤支镜后痰标本p53突变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倪培华;郭雪君;吴洁敏;邓伟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血脂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中山一院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的初治白血病病例,共107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27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并收集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检测TC、TG、HDL、LDL、ApoAⅠ、apoB和apoAⅠ/apoB.结果AL患者、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TC、HDL、LDL、apoAⅠ和apoB较正常或CML慢性期明显降低(P<0.05),TG和apoAI/apoB则明显升高(P<0.05),若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则各指标恢复正常水平(P>0.05),若复发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CML慢性期患者则各指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检测血脂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患者疗效判断、病情监测、追踪随访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敏感指标.

    作者:穆攀伟;罗绍凯;曾龙驿;穆曼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