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卫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27例宫腔积脓患者.结果 27例患者中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4例,其中3例子宫穿孔,1例合并盆腔积脓,均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23例行宫腔引流冲洗,其中3例行宫腔镜下诊刮,结果为子宫内膜癌.结论 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易误诊,超声是重要的辅助检查,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预后良好,必要时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作者:朱翠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马蹄内翻足Ponseti治疗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199例骨外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病例为观察组,依据Pirani分型中度异常126例,严重异常73例,其中男147例、女52例.选取我院2010年4月前采用相同方法治疗,且Pirani分型类似,患者男女比例类似的19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只应用传统护理方式.两组选取病例类似,具有统计分析价值.结果 让患者家长了解相关知识,以及配戴支具注意事项,记住复诊时间,根据事后回访1年,应用Pirani方法评分,观察组总体优良率90%,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使依从性增加,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增强了家长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渠道,减少了术后复发率,肯定了健康教育路径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谭炯;张妮;吴丽霞;董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临床医师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Ⅰ组70例,Ⅱ组40例,Ⅰ组以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Ⅱ组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效果.结果 Ⅰ组患儿总有效率94.29%(66/70),显效39例,有效27例,Ⅱ组患儿总有效率72.50%(29/40),显效13例,有效16例,Ⅰ组患儿总有效率与Ⅱ组患儿比,明显大于Ⅱ组,P<0.05.本次治疗中,Ⅱ组患儿有3例出现腹泻症状,Ⅰ组中0例.结论 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为消化不良患儿施治,可确保用药疗效与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高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将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与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有泌尿外科疾病的18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92例,其中采取肾上腺手术的患者有47例,行肾脏切除术的患者有43例,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有57例采取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有37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后腹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需要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的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 手术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需要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住院的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患者都没有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 治疗泌尿外科疾病采取后腹腔镜的方式安全性较高,手术以后患者恢复的较快,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作者:游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DCTP)与无痛胃镜在诊断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分级、分型的一致性,并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16例经内镜证实为肝硬化合并胃静脉曲张患者先后行无痛胃镜检查(胃镜组)和MDCTP检查(MDCTP组),以无痛胃镜结果为金标准,对MDCTP与无痛胃镜判断的食管静脉曲张有无、分级、分型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胃镜组行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序贯治疗,MDCTP组则行CT门静脉诚成像下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复发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诊断胃静脉曲张阳性数、分级和分型Kappa值分别0.741、0.750和0.754,P<0.01,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MDCTP诊断胃静脉曲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分别为86.7%、78.0%和83.6%.无痛胃镜下治疗在远期效果上要好于MDCTP.结论 MDCTP诊断肝硬化合并胃静脉曲张与无痛胃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无痛胃镜在治疗远期效果和安全性上要优于行MDCTP下手术.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60例,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分组的方法为随机抽取.对观察组采用积极与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是采用简单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通过全面积极的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症状发病率要显著低于采取简单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心理、身体和自我管理等各个方面比较对照组都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熊凤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许昌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现状,为制定合适的听力筛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的7180例正常新生儿和本科室住院患儿5792例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听力初筛、复筛均采用TEOAE,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42 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新生儿行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和声导抗进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 可接受筛查的18270例新生儿,初筛率71.11%,初筛未通过618例,初筛未通过率4.77%.复筛率67.96%,复筛未通过率14.7%,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体重和新生儿疾病是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主要因素.结论 许昌地区新生儿的初筛率和复筛率较低,失访严重,应加强听力筛查的普及工作,完善随访制度,减少致残率.
作者:李怀营;孙元红;王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提高患者插入胃管的成功率,寻找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插入胃管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60例脑血管疾病需下胃管患者分A、B两组,分别以常规法及旋转法插入胃管,并对A组1次性插管不成功后,再采用旋转方法进行插管.结果 A组30例中,有14例采用常规法1次性不成功,成功率53.3%.而采旋转的方法插胃管,30例仅1例未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6.7%.结论 采用旋转技术的胃管置入术,能提高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为灭菌实施更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供应室收取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手术器械包300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等分为若干份,在灭菌器维护上、器械包装上、灭菌结束后冷却时间上设置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比较各自研究对象在不同对照组因素影响下合格例数、湿包例数、湿包率情况,综合以上数据结果探讨手术器械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结果 各个对照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灭菌器维护得当与否、器械包装合格与否、灭菌结束后冷却时间合适与否均是手术器械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加强灭菌器维护、提高灭菌业务水平是减少灭菌后湿包发生的关键.
作者:韦敏;李淑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的13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使用责任助产方式分娩,观察组使用传统服务方式分娩,对两组产妇在分娩的方式以及母婴结局上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胎吸助产率和剖腹产率明显比观察组低,产程持续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生产之后的出血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与观察组相比,优势明显,观察组产妇下肢麻木和疼痛的人数比研究组明显要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将产科护理的质量提升,并且减少剖腹产人数,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冯景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脊柱创伤手术中,微创技术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我院就诊的72例脊柱创伤患者.并按照入院就诊的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微创组).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微创组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较之常规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脊柱创伤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创伤小、疼痛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应该在临床手术治疗中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一方;黄庆华;吴罗根;曹华敏;袁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医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肿吸收情况,进而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很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震宇;刘晶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观察其临床效果,并积极有效的开展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并根据其患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保乳治疗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每组各30例.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并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情况、激素受体情况等辅助以术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结果 经治疗后,保乳治疗组30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1例发生骨转移,1例患者于术后25个月发生局部复发而转移至改良手术组,30例患者均保留乳房外形满意.改良治疗组30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发生腋窝复发,2例发生肺转移.两组均于术后随访3年,其随访结果为,保乳治疗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术后一年生存率分别为93.3%、96.7%;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93.3%;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3.3%.结论 改良根治术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保乳治疗组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等综合措施治疗后,也可以产生很好的临床效果,且能较好的保留女性的特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尹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15例患者为家属送往医院,未进行院前急救,为对照组;另外15例在拨打120电话之后,开始进行院前急救,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生存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成功抢救率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观察在计划生育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法(transvaginal ultr-asongraphy,TVS)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准备进行计划生育手术3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TVS检查,再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 TAS检查有173例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7.67%,而TVS检查有271例呈阳性,阻性检出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可清晰观察盆腔器宫,并有效对卵巢、子宫血液情况进行探测,尤其对早期异位妊娠、节育器异位以及早孕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VS可作为计划生育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谢晓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研究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注射液对于进展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将他们分为尤瑞克林组、巴曲酶组、尤瑞克林和巴曲酶联合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不同组别用药分别为组名所列药品,分别在治疗14 d后、21天后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结果 在规定的治疗周期结束后,对照组与各观察组无显著差异.而尤瑞克林组、巴曲酶组、尤瑞克林和巴曲酶联合组组间虽无显著差异,但三组在治疗14 d和21d后显效率分别为12%、6%、24%和32%、28%、72%.结论 尤瑞克林和巴曲酶对于进展型脑梗死均能显效,但二者联合使用对于进展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徐国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我院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死亡率及术后ADL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臻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疗效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意见.方法 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60例列入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后60例列入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引流管留置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护理应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在外科护理学的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以真实的临床手术病例为题材,模拟手术的进行过程进行剖析和讲解,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
作者:张元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手术(对照组)与肝部分切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残石术分别为5%、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肝部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良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