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取材方法在胰岛细胞电镜定位及观察中的比较

张芳成;刘乐;肖艺;孙小玲;官阳

关键词:胰岛, 胶原酶P, 电镜
摘要:随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组织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已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检测必不可少的手段[1-2].胰岛为胰腺的内分泌部,由胰岛细胞聚集形成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在分布于胰腺各处;其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机体的血糖水平[3].胰岛细胞的结构改变对其激素分泌有较大影响,故观察胰岛细胞超微结构对了解胰岛功能状态有重要价值.健康成人体内大约分布有300万个胰岛细胞[4],占胰腺总体积的1%~2%[5].由于胰岛无固定形状,体积小,分布分散,肉眼无法识别.加之电镜取材小,可观察的范围有限.如采用常规的电镜取材方法直接取材,以半薄切片定位来寻找胰岛细胞,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还时常因定位不准确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寻找快速、精准地获取胰岛细胞的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十分必要.本实验通过比较直接取材法和胶原酶P灌注法的优良,旨在寻找高效、可行的胰岛电镜取材定位的方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holangio carcinoma,cHC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cHCC-CC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免疫表型特征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cHCC-CC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36 ~ 68岁,平均54.38岁.肿瘤位于肝右叶15例,肝左叶6例,肝左叶及右叶1例,肝尾叶及左外叶1例,弥漫性肝结节肿瘤1例.眼观:肿瘤质地和切面色泽与肿瘤所含成分有关.镜检:cHCC-CC经典型可见2个区域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胆管细胞癌(cholangio carcinoma,CC)区域相互混杂分布或移行分布,另见3例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cholangiolocellular carcinoma,CLC)型.免疫表型:HCC区域主要表达CD10、CK8、Hepatocyte及CD10,CC区域表达CK7及EMA,CLC表现为中间型肝细胞免疫表型.结论 cHCC-C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需结合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作者:余立权;万阳;陈江明;余忠山;李培坤;谢胜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睾丸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ZH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EZH2蛋白的表达、临床病理特征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Ventana Ultra View两步法检测17例睾丸原发性DLBCL中EZH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病理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采用Sanger法检测EZH2 641位点酪氨酸(Y641)突变.结果 11例肿瘤细胞类似中心母细胞,3例肿瘤细胞类似免疫母细胞,3例肿瘤细胞具有间变亚型特点.免疫组化标记显示14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re B cell like,non-GCB)型,3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re B cell like,GCB)型;其中15例肿瘤细胞核强阳性表达EZH2蛋白,2例约70%肿瘤细胞核中等强度表达EZH2蛋白;未检测到EZH2 Y641点突变.随访9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EZH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睾丸原发性DLBCL属于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绝大部分为non-GCB型;EZH2蛋白在睾丸原发性DLBCL过表达,其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马世荣;王映梅;刘杨;郭双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SOX4、EZ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调控因子SOX4和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241例乳腺癌组织及126例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SOX4、EZH2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OX4的高表达率为82.2%,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的高表达率(57.1%,P<0.05);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80.1%,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的高表达率(47.6%,P <0.05).SOX4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高分期、HER-2高表达相关(P<0.05);EZH2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高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EGFR阳性、Ki-67高增殖指数相关(P<0.05),并与SOX4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256,P<0.001).结论 EMT调控因子SOX4和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的转移,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甘艺;吴正升;吴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套细胞淋巴瘤中IgH/CCND1融合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16蛋白及IgH/CCND1融合基因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联合检测40例已利用基因重排技术及免疫组化确诊的MCL石蜡包埋组织(实验组)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石蜡包埋组织(对照组),并利用对照组建立MCL的IgH/CCND1融合基因阈值.结果 实验组中Cyclin D1蛋白阳性率为100%,CDK4蛋白阳性率为87.50%,p16蛋白阳性率为17.50%;实验组中IgH/CCND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为100%;对照组中IgH/CCND1融合基因均阴性.结论 MCL细胞周期调控中Cyclin D1-CDK4-p16通路关系符合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原理的阐述;采用FISH技术建立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阈值,为国内该融合基因的FISH法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陈顺平;吴文乔;沈洪武;邹宗楷;苏海燕;纪思灵;洪少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取材方法在胰岛细胞电镜定位及观察中的比较

    随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组织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已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检测必不可少的手段[1-2].胰岛为胰腺的内分泌部,由胰岛细胞聚集形成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在分布于胰腺各处;其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机体的血糖水平[3].胰岛细胞的结构改变对其激素分泌有较大影响,故观察胰岛细胞超微结构对了解胰岛功能状态有重要价值.健康成人体内大约分布有300万个胰岛细胞[4],占胰腺总体积的1%~2%[5].由于胰岛无固定形状,体积小,分布分散,肉眼无法识别.加之电镜取材小,可观察的范围有限.如采用常规的电镜取材方法直接取材,以半薄切片定位来寻找胰岛细胞,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还时常因定位不准确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寻找快速、精准地获取胰岛细胞的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十分必要.本实验通过比较直接取材法和胶原酶P灌注法的优良,旨在寻找高效、可行的胰岛电镜取材定位的方法.

    作者:张芳成;刘乐;肖艺;孙小玲;官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种脱钙液对骨组织HE和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骨是由黏多糖和蛋白纤维构成的有机质及沉积于其中的无机盐组成,无机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其中大部分为磷酸钙和碳酸钙;由于骨的特殊构成,使骨组织质地较硬,较难制成切片影响诊断工作,因此制片过程中必须对其脱钙.目前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脱钙液是复合酸类脱钙液,是将2种或2种以上酸类脱钙液联合使用,或在单纯酸内加入另一种脱钙液或少量的其他试剂配制而成,能使骨组织中难溶于水的羟基磷灰石快速转化为易溶于水的酸式磷酸盐、氯化钙等,从而使标本软化.本文参考文献报道1-4]配置4种不同成分的脱钙液,通过对舌骨及股骨头组织进行脱钙,比较4种脱钙液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病理技术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锐;金玉兰;韩一丁;刘红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xtrauterin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ES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EES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6例EESS中,低级别EESS 4例,高级别EESS 2例;镜下低级别EESS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经典形态相似;高级别EESS瘤细胞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浸润明显,伴坏死.免疫表型:6例均表达vimentin、CD10,3例低级别EESS表达ER、PR.结论 EESS是发生于子宫外的肿瘤,临床罕见,组织形态学多变,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诊断.CD10在诊断EESS敏感性高但无特异性,必要时可使用基因重排进一步佐证.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低级别EESS复发时间长,预后较好;高级别EESS预后较差.

    作者:王富强;谭改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及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及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等检测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并进行分析.结果 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均以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常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浆细胞比例均大于20%,且伴形态学异常;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显示7例PPCL均表达CD38及CD138,2例表达CD56,2例表达CD20,轻链(Lamda、Kappa)均呈单克隆限制性表达,符合PPCL诊断;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CD19、CD45呈弱阳性,CD38、CD138呈阳性,轻链IgL未见限制性表达,属于正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3例轻链(Ig)未见限制性表达,经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2例,CD30阳性窦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 PPCL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及相似的细胞形态学特征,PPCL的诊断需结合免疫固定电泳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而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还需结合淋巴结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张会超;黄晨;王芃堉;李宏;陈砚凝;张红;丁雅雯;高社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间质性肺炎误诊为肺癌3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间质性肺炎误诊为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1、68和59岁,其中例1有长期吸烟史,3例影像学均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表现,高分辨率CT示3例均为肺内散在网格状、蜂窝状高密度影,以下叶为主.镜下均可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增生的肺泡上皮TTF-1、CK7、Napsin A均阳性,p63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10%.3例首次病理诊断均被误诊为肺低分化腺癌,例1、3临床分别行2次活检,经临床反馈或多学科协作组讨论后,病理诊断均在第2次活检后得到更正.结论 间质性肺炎伴不同程度肺泡上皮异型增生时与肺腺癌在病理学形态上可有重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诊断时需密切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多学科协作讨论有助于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谢晓枫;侯英勇;宿杰阿克苏;曾海英;黄洁;徐一凡;张小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肉瘤中Axl抑制凋亡及与凋亡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在骨肉瘤中的抗凋亡作用,分析磷酸化Axl (P-Axl)与抗凋亡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常规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和U2OS,分别设立人重组蛋白Gas6刺激组、Axl siRNA转染组、Gas6刺激+Axl siRNA转染组及各阴性对照组,应用顺铂(DDP)或氨甲喋呤(MTX)致使细胞凋亡后,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MTT实验、Annexin VFIFC等检测法统计分析不同处理组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及不同浓度Gas6刺激后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1例骨肉瘤及1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组织中P-Axl、BCL-2及Bax的表达,分析患者预后与三者的相关性;应用TUNEL染色分析骨肉瘤组织中P-Axl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Hoechst 33258、MTT、Annexin V-FIFC等的实验结果一致,均表明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和U2OS中Gas6通过活化Axl降低DDP或MTX导致的细胞凋亡率(P<0.05),Axl siRNA则引起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在Axl siRNA干扰前Gas6预刺激有降低凋亡率的趋势.41例骨肉瘤组织中P-Axl、BCL-2、Bax的阳性率分别为85.4%、70.7%及36.6%;1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组织中三者阳性率分别为11.1%、22.2%及11.1%,两组相比骨肉瘤组织中P-Axl、BCL-2、Bax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CL-2表达与P-Axl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00 1);Cox单因素风险回归分析发现BCL-2和Bax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TUNEL结果显示P-Axl高表达的骨肉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骨肉瘤中Gas6/Axl活化后通过调节凋亡蛋白BCL-2,抑制由DDP或MTX诱发的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蒋念;王雪迪;田锐;谢显彪;赖英荣;彭挺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鼠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常规病理制片将脂肪组织和其他组织同时用手工或者自动脱水机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其它组织制成的蜡块切片完整,而脂肪组织制成的石蜡切片易空洞或缺损,较难切成完整的切片.优良的脂肪组织切片在病理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1-2],现阶段病理技术人员对脂肪组织切片存在困难[3].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小鼠的脂肪组织进行多次实验,获得较为满意的脂肪组织切片,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学易;孙慧誌;赵秀兰;赵楠;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颈腺癌组织中Nup88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核孔蛋白88(nucleoporin 88,Nup88)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20例子宫颈原位腺癌和60例子宫颈腺癌组织中Nup88蛋白表达;分析Nup88蛋白表达与子宫颈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up88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织、子宫颈原位腺癌组织、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3% (47/60)、45.0%(9/20)、10.0%(2/20),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P<0.05);Nup88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50岁或>50岁)、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无关(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Nup88蛋白阳性的子宫颈腺癌患者预后差.结论 Nup88蛋白可能与子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子宫颈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作者:敖梅红;孙仙娥;于小红;罗美;程晓晓;熊艳;李隆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62和XIAP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前后自噬的变化及其与XIAP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NCT前后94对乳腺癌组织中p62和XIAP的表达,观察NCT后p62和XIAP表达的变化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NCT前乳腺癌标本中,p62高表达率为51.1% (48/94),XIAP高表达率为84.0% (79/94);NCT后乳腺癌标本中,p62高表达率升高为81.9% (77/94),XIAP高表达率降低为35.1% (33/94).即NCT后p62高表达率明显升高,XIAP高表达率明显降低(P均<0.05).NCT前后相比,p62表达升高的样本率为73.4%,XIAP表达下降的样本率为75.5%,且p62表达变化与XIAP表达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NCT后自噬增强与XIAP下调共存,且XIAP可能参与NCT后自噬增强的负性调节.

    作者:韩颖;吴正升;吴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种痘样水疱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性质分析

    种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HV)是发生在儿童皮肤的类似于接种牛痘疫苗后皮肤变化的一种复现性疾病.有关HV的性质众说纷纭,包括增生性、增殖性和肿瘤性;WHO (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其称为HV样淋巴瘤,2016年修订版又将其改为HV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该文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实际病例,对HV整体特征作基本的总结,并分析和探讨HV的性质,支持HV属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的观点,建议将其命名为HV-LPD,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个级别:1级为良性增生性、2级为交界性、3级为肿瘤性.同时强调:(1)细胞克隆性绝不是判断HV-LPD良、恶性和分级的唯一指标,它只是多项指标之一,不可过度依赖,也绝非缺此不可.多数情况下,临床信息和形态学特征更为重要.(2)虽然HV-LPD的第3级已经达到肿瘤的阶段,但是否必须采用化疗以及采用何种化疗仍需斟酌.(3)尽管HV-LPD的分级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但对于如何识别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更为重要.

    作者:周小鸽;张燕林;谢建兰;黄雨华;陈浩;刘永霞;郑媛媛;韦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年龄62 ~ 75岁,平均67岁,临床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均为单发,呈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楚,有厚囊壁,内附细颗粒样或小乳头样物.该肿瘤的组织形态学以厚纤维囊壁、缺乏肌上皮的纤细乳头状结构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区域乳头分支呈筛状或实体状.肿瘤性乳头轴心及周缘的肌上皮细胞缺失是其主要形态特征.肿瘤细胞ER均强阳性,HER-2呈弱阳性,PR 2例呈阳性、1例呈阴性,Calponin、CK5/6、p63染色示肌上皮细胞在肿瘤的乳头轴心及周缘均完全缺失,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5% ~10%.结论 EPC属于厚的纤维囊壁且囊壁肌上皮缺乏特殊亚型浸润性癌,预后较好,临床治疗与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标准类似.

    作者:饶洁;阎红琳;刘琳;任家材;吴昊;余鑫鑫;袁修学;袁静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和p16INK4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HPV 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MCM5与p161NK4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 16感染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 1与CIN 2 ~3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p16INK4A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MCM5、p16INK4A 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x2=-6.589,P<0.001;《=-4.349,尸<0.001);且随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57.141,P<0.001;x2=47.628,P<0.01);子宫颈癌中MCM5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Ⅰa~ Ⅰb期明显低于Ⅱa~Ⅱb期(x2=-4.93,P<0.01),其表达随病理分级降低而降低(x2=-4.017,P<0.01);子宫颈癌中p16INK4A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降低而降低(x2=8.560,P<0.01);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497).结论 子宫颈癌中MCM5和p16INK4A高表达,MCM5可较好的反应子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作者:冯晓燕;何琳;孙志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B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 65岁,均有子宫肌瘤手术史;5例为肺转移,其中伴腹壁转移、伴脊柱转移各1例,另1例为腹股沟转移;镜下为梭形细胞肿瘤,部分病例富于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SMA、SM-MHC、desmin、vimentin、ER、PR均阳性,S-100、CD117、CD3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小于5%;随访患者3例带瘤生存、3例无瘤生存,分别随访18、28、40、31、36、80个月.结论 BML多发于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患者,肺是其常见转移部位,常同时伴其它部位的转移,病情进展较缓慢,大多数患者生存期较长.

    作者:赵利敏;江若霞;李姗;桂秋萍;王志永;杨元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长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骨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对4例骨内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IMT中女性1例,男性3例,发生于胫骨、股骨各2例,其中3例同时累及骨及软组织.组织学上由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增生伴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vimentin、SMA、actin、H-caldesmon、CD34均呈阳性,部分细胞表达CD68.结论 IMT是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交界性肿瘤,临床较罕见,应与一些良性及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鉴别.

    作者:宫丽华;刘巍峰;孙晓淇;张铭;丁宜;黄啸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FRK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磷酸化FRK(phospho-FRK,p-FRK)蛋白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62例NSCLC组织及其远端对照组织中p-FRK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FRK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价p-FRK在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p-FRK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端对照组织(51.9% vs 11.7%,P=0.001).p-FRK蛋白阳性水平与NSCLC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FRK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呈负相关(x2=17.849,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FRK蛋白是NSCLC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0.496,95% CI:0.295~ 0.836,P<0.05).结论 p-FRK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有望成为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新型标志物.

    作者:李丽;寇玉玲;陈菲;孙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巨细胞性动脉炎1例

    患者女性,7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伴轻触痛3个月就诊.查体:左侧乳腺扪及一大小2.5 cm×2 cm×1.5 cm的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欠清,轻触痛,挤压乳头无溢液,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超声示乳腺实质内不规则肿块,大小22 mm×18 mm×13 mm,界限模糊不清.患者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血清学检查乙肝、梅毒、HIV等均阴性,外周血T-SPOT阴性.入院后行微创手术切除肿物.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