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组织常规制片的改进

魏艳华;曾铮

关键词:脂肪组织, 常规制片, 环保脱蜡液, 无水乙醇
摘要:脂肪组织因其细胞内含有较多的油脂成分,其组织制片一直困扰着许多病理技术人员。不少科室把脂肪组织与其它组织采用同一运行程序,致使切出的片子不完整,呈碎渣样,有大空洞。蜡块在室温下放置,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即出现凹陷。有些切片在漂片时,要快速裱片,否则放入水中后蜡片会炸开,无法得到完整的切片[1-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摸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摸索出既能处理好常规标本,又能处理好脂肪组织标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T细胞性淋巴瘤诊断中TCR基因重排检测的应用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 T cell receptors, TCR)基因重排检测对T细胞性淋巴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T细胞性淋巴瘤30例和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30例,提取DNA,应用BIOMED-2引物系统中的56条引物进行PCR扩增,核酸分子异源双链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结果30例T细胞性淋巴瘤标本中TCRβ、TCRγ、TCRδ的检出率分别为83.3%(25/30)、93.3%(28/30)、13.3%(4/30),三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为96.7%(29/30),30例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中均未检测出TCR基因重排。结论利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CR 基因重排可作为T细胞性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工具。

    作者:潘鑫艳;杨长绍;黎贵芸;杨举伦;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结直肠癌转移中Tiam1相关基因

    目的:筛选在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中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1(T-cell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1, Tiam1)相关基因并鉴定其表达。方法腹腔注射二甲基肼( dimethylhydrazine, DMH)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收集Tiam1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结直肠癌原发灶新鲜组织5对,应用Affymetrix小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两组的差异表达基因,qRT-PCR技术验证部分差异基因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差异在3倍以上的基因共794个,有远处转移的Ti-am1转基因小鼠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共400个,下调基因共394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GENEMANIA共表达网络构建,筛选3个(PIK3R5、FIGF、RPS6KA6)特异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qRT-PCR技术验证,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检测相符。结论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鉴定结直肠癌转移中Tiam1相关基因,建立了特异性结直肠癌转移表达谱,为寻找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

    作者:肖雨;于莉娜;丁彦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位于6 q21染色体上的潜在肿瘤抑制基因 HACE1并不参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致病过程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NKTCL)是由自然杀伤细胞或较少见的T细胞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 NKTCL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侵袭性淋巴瘤。尽管有关NKTCL的致病过程知之甚少,然而近几年从全基因组的研究中,发50%以上的患者存在染色体6q21的缺失。有趣的是,这些缺失区域包括4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PRDM1、ATG5、AIM1和HACE1,且已证明它们在mRNA水平的表达减少。 NKTCL细胞系中存在PRDM1、ATG5和AIM1的突变和甲基化。作者研究NKTCL致病过程中HACE1的所扮演的角色。尽管位于HACE1上游区域CpG-177的甲基化能够导致HACE1在mRNA水平的下调,但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几乎处于正常水平,并且在NKTCL细胞系中不管是否存在6q21缺失,HACE1蛋白是有功能的(确实无双重6q21缺失和无功能突变的报道)。此外,与以前的报道相反,通过重组蛋白的转导导致HACE1的过表达,并不影响NKTCL细胞系的增殖和生存,因此作者推断HACE1并不直接参与NKTCL的致病过程。

    作者:魏建国(摘译);刘勇(审校);Bagot M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8例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分析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法检测208例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IHC 2+胃镜活检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并对相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Lauren分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8例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HER-2 IHC 3+阳性率为7.7%(16/208),IHC 2+为13.5%(28/208),IHC 1+为45.7%(95/208),IHC 0为33.2%(69/208)。 IHC 2+的胃癌活检组织中 FISH 阳性率为14.2%(4/28)。 HER-2总体阳性率为9.6%;HER-2蛋白过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 P>0.05),与发生部位及Lauren分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内镜活检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过表达与胃癌发生部位、Lauren分型密切相关。

    作者:王双双;李惠;王剑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建立科研使用FFPE肿瘤组织库的几点建议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formalin fixed paraffn embed-ded, FFPE)是病理科普遍采用的组织处理和保存方法。组织标本经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以及包埋等程序处理之后,可长时间保存[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以下简称《操作规范》)要求, FFPE 组织需保存15年[2]。该操作由于流程简单,易于掌握,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处理,且代价低廉,适合大多数医院病理科开展。目前, FFPE组织已广泛应用于病理科的常规病理工作中。

    作者:程凯;章如松;余波;马恒辉;石群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显示肥大细胞快捷简便的染色方法

    目前关于肥大细胞的染色方法很多,如经典的甲苯胺蓝染色、阿尔辛蓝-番红花红染色、硫堇染色、地衣红染色等,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无法广泛应用,本文现介绍一种显示肥大细胞的染色方法,该方法安全、简便、快捷,并且可用于新鲜或固定的组织标本。

    作者:陈洪勋;王骋;任兴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5岁,胸部CT示胸腺侵袭性占位伴左上纵隔淋巴结增大。镜检: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圆形,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深染,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脂肪组织内有肿瘤细胞累及。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一致性表达 CD99、CD34和 CD43,不表达 TdT、MPO、CD117、CD1a、CD2、CD3、CD4和CD8等。基因重排检测结果显示存在IGH-B和TCRD基因重排。结论 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学检测。

    作者:涂频;程静;周晓蝶;时姗姗;刘标;徐艳;石群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关节弥漫型巨细胞肿瘤4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骨关节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弥漫型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2例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男女比为1∶1.2,发病年龄8~69岁,平均37.6岁。临床首发症状为局部疼痛8例,肿胀34例(其中合并功能障碍18例)。发生部位:膝关节30例(71.4%),髋、踝关节和足部各3例(21.4%),腕、肘关节3例(7.1%)。27例行MRI检查,诊断为弥漫型巨细胞肿瘤者9例(33.3%),关节腔积液5例、滑膜病变3例以及其他非肿瘤性病变。镜检:滑膜细胞弥漫性增生、绒毛结节状生长,肿瘤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细胞排列密集,但无肿瘤性坏死和核分裂;常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的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反应;17例(40.5%)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6例复发(20%),其中2例复发2次。结论弥漫型巨细胞肿瘤好发于膝关节,其次是髋和踝关节;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组织学呈现富于滑膜肿瘤细胞的弥漫性增生和细长绒毛结构者更易复发;侵袭性生长为其主要生物学特征,易侵袭关节周围软组织。

    作者:姚丰;陆珍凤;周晓军;印洪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噬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激活情况,探讨其对肾脏I/R损伤发挥保护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 Sham)、I/R组、氯喹干预组( I/R+CQ)和雷帕霉素干预组( I/R+Rap)。常规方法建立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留取各组大鼠血和肾脏标本。血标本用于尿素氮( BUN)和血肌酐( Scre)含量检测;肾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损伤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自噬泡的形成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I/R+CQ组BUN和Scre明显升高(P<0.05,P<0.01),肾组织损伤积分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Beclin-1蛋白表达减弱(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P<0.01),电镜下自噬泡数量较少(P<0.05);I/R+Rap组BUN和Scre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积分减低(P<0.05),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增强(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P<0.01),自噬泡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自噬激活在肾脏I/R损伤过程中可通过抑制凋亡而发挥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Beclin-1及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调控。

    作者:张雅丽;崔丽艳;杨硕;周剑锁;张文静;张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石蜡切片常规制片中预防“跳片”的体会

    在制片过程中,较硬的组织蜡块如子宫平滑肌瘤、胃肠道间质瘤、纤维瘤、腱鞘巨细胞瘤等在切片时常常出现“跳片”现象,即切片时蜡带厚薄不均匀,染色时容易掉片,影响镜下诊断。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工作中对各个操作环节进行仔细分析,摸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陈雪;魏永敬;汪兆亮;邱文鹏;杨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脂肪组织常规制片的改进

    脂肪组织因其细胞内含有较多的油脂成分,其组织制片一直困扰着许多病理技术人员。不少科室把脂肪组织与其它组织采用同一运行程序,致使切出的片子不完整,呈碎渣样,有大空洞。蜡块在室温下放置,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即出现凹陷。有些切片在漂片时,要快速裱片,否则放入水中后蜡片会炸开,无法得到完整的切片[1-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摸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摸索出既能处理好常规标本,又能处理好脂肪组织标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艳华;曾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核孔蛋白88的研究进展

    核孔蛋白88(nucleoporin88, Nup88)是位于细胞核膜表面的核孔蛋白,与其他蛋白一同构成核孔复合体( NPC)。NPC作为调控细胞膜内外物质转运的重要结构,对生命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 Nup88作为核孔复合体中的一员,不仅参与细胞内核质转运,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适度表达是防止非整倍染色体的形成及肿瘤发生的关键。研究发现,多数恶性肿瘤中Nup88表达较正常组织高,且其表达部位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相关。该文就Nup88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浩;王大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肠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小肠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 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小肠KHE患儿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以肠梗阻、肠套叠为主要表现,不伴有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或多小叶状排列,向肠壁浸润生长,可见梭形细胞区、毛细血管瘤样结构和特征性的肾小球样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中CD31、CD34均强阳性, SMA 灶阳性, GLUT1、D2-40、S-100、CKpan、CK5/6、CR、desmin、DOG1和CD117均阴性。结论小肠KHE是一种罕见的中间型血管肿瘤,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应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丛状血管瘤、卡波西肉瘤、胃肠道间质瘤和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等鉴别,诊断依靠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完整切除是治疗小肠KHE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红霞;陈昊;闫蓉;张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Syn及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KX2.2蛋白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在7个原发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4例正常胰腺胰岛细胞中弥漫强阳性表达, NKX2.2、Syn及CgA在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100%、46.7%;NKX2.2在前肠、中后肠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01)。 NKX2.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级、肿瘤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KX2.2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上明显优于CgA,联合检测NKX2.2、Syn、CgA可提高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彭李博;吴楠;王璇;周晓军;吴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阴及直肠阴道隔胃肠道外间质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外阴及直肠阴道隔胃肠道外间质瘤(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外阴及2例直肠阴道隔EGIS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基因突变、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59岁,右侧外阴见一肿物,4.4 cm ×3 cm ×3 cm大小,术后6个月复发。例2,58岁,直肠阴道隔见一7.3 cm ×6.1 cm ×4.6 cm大小肿物。例3,41岁,直肠阴道隔见一8.6 cm ×7.4 cm ×6.7 cm大小肿物。镜下见瘤细胞梭形,呈编织状、漩涡状及栅栏状排列,核分裂象均易见。免疫表型:3例CD117、CD34、NES及H-Caldesmon均阳性,SMA、desmin及S-100均阴性;例1和例3 DOG-1呈阳性。3例均存在c-Kit基因11号外显子突变。结论外阴、阴道及直肠阴道隔均可发生EGIST,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作者:李杜娟;赵跃武;付芳芳;谢瑞刚;孔令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癌中PD-L1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 PD-L1)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浸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NSCLC组织中PD-L1表达和Treg浸润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2.5% vs 6.4%),肺癌组织中 Treg浸润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8.63±16.67)个/HPF vs (2.96±2.97)个/HPF]。晚期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高于早期肺癌组织(70.0% vs 41.7%),晚期肺癌组织中Treg浸润亦明显高于早期肺癌组织(73.3% vs 35.4%),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D-L1表达和Treg浸润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D-L1表达和Treg浸润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肺癌组织中PD-L1表达和Foxp3+Treg的浸润密度呈正相关(rs =0.611,F=78.82,P=0.023)。结论肺癌微环境中PD-L1表达和Treg浸润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肺癌的进展和免疫逃逸。

    作者:沈吟芳;穆传勇;陈延斌;郭凌川;朱晔涵;黄建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iR-339-5 p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miR-339-5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的表达,探讨miR-339-5p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3例 DLBCL 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RH)组织中miR-339-5p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DLBCL组织中Ki-67和BCL-6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39-5p与BCL-6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DLBCL组织中miR-339-5p的阳性率(39.8%,49/123)显著低于RH组织(90.0%,18/20)。活化的B细胞型(ABC型)DLBCL组织中miR-339-5p阳性率(31.0%,22/71)明显低于生发中心的次级B细胞型(GCB型)(51.9%,27/52)。 miR-339-5p在DLBCL中表达降低与Ann Arbor分期晚以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高有关(P均<0.05)。 ABC型、GCB型DLBCL中miR-339-5p阴性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miR-339-5p阳性患者(P均<0.01)。 DLBCL中miR-339-5p与BCL-6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iR-339-5p低表达可能与DLBCL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涂义姚;张瑰红;丁凯阳;吴正升;王昭晖;杨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ymphony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全自动染色机逐步被引入了病理科,因其具有以人为本的智能化设计理念,周到而完善的处理程序,提高切片染色的高效性,保证切片染色质量稳定性的同时还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改善工作环境[1]。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自2013年将Symphony 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应用于常规染色以来,切片的染色效率明显提高,染色质量持续稳定。使用该染色封片工作站克服了人工操作不良因素对染色的影响,达到了染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朱小兰;骆新兰;武鸿美;姚军;刘雪峰;豆文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级别(WHO G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中形态学和生物学的异质性:包括分化好和分化差的肿瘤

    WHO(2010)分类推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NETs)的分级建立在核分裂象和 Ki-67增殖指数的基础上,2级(G2)PanNETs定义为核分裂象2~20个/10 HPF 或 Ki-67增殖指数在3%~20%之间,3级( G3)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NEC)定义为核分裂象>20个/10 HPF或Ki-67增殖指数>20%。然而一些PanNETs在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上存在不一致性,通常Ki-67增殖指数在G3范围,而核分裂象属于G2范围,这就促使我们在核分裂象属于G2 PanNETs的临床大样本中检测Ki-67增殖指数的临床意义。作者复习了经外科切除的核分裂象G2、分化好的PanNETs。其中19例PanNETs Ki-67增殖指数>20%,被选定为级别不一致性研究组(核分裂象计数G2/Ki-67增殖指数G3)。另选53例级别一致性的PanNETs(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指数均属G2),和43例形态学分化差的(小细胞或大细胞型)胰腺NEC作对照。在圈定的图像“热点区域”通过人工计数至少500个细胞来量化Ki-67阳性肿瘤细胞的百分比。级别一致性和级别不一致性PanNETs及差分化NEC的平均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8.1%(3%~20%)、40%(24%~80%)、70%(40%~98%)。总体上,级别不一致性 PanNETs患者比差分化NEC的患者有显著长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54.1个月 vs 11个月,5年生存率29.1% vs 16.1%;P=0.002)。另外,级别不一致性PanNETs患者的生存时间比级别一致性PanNETs患者的短(中位生存期67.8个月,5年生存率为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0)。研究发现支持以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为基础的PanNETs分级可能不一致的观点,当Ki-67增殖指数指示G3时,临床预后相对更差。更重要的是,该组研究证实:通过 Ki-67分级的 G3期中,分化好的PanNETs与真正分化差的NEC相比,其侵袭性明显较弱,提示目前WHO G3分类存在异质性,包含两种不同的肿瘤,应该进一步分类为伴高增殖指数的高分化PanNETs和低分化NEC。

    作者:魏建国(摘译);许春伟;邰艳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原发性肌上皮癌1例

    患者男性,47岁,因“无明显诱因咯血4天”入院。咳鲜红色血,约150 ml,当时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止血,外院胸部CT示:左下肺门影增大,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闭塞,局部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7.5 cm ×6.1 cm,可见分叶,密度不均,其内散在片状、结节样钙化影,肿块部分突入舌叶,包绕邻近支气管(图1),考虑肺癌可能性大。骨扫描正常,头颅正常,腹部CT正常,逐行手术切除术。

    作者:肖兰;刘汉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