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冷冻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叶敏;刘尽国;赵兰香;张杰

关键词:冷冻切片, 取材, 包埋, 发白, 染色
摘要:术中冷冻切片是目前临床病理检查中常用的快速制片方法之一.其是在低温下将新鲜组织冷冻至一定硬度,然后再进行切片的制片方法.由于低温时组织细胞会损伤、组织细胞着色力差及短时间内快速出片等因素的影响,制片过程中常会出现空洞和冰晶、组织细胞变形和皱缩、切片染色背景不清晰、颜色对比不协调、发白等问题.现将上述问题及处理方法讨论如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低分化腺癌和胃壁间质瘤并存1例

    患者男性,65岁,因呕血20天入院.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贲门部黏膜隆起伴出血,考虑贲门癌、胃底贲门静脉曲张出血,糜烂性胃炎(中度).考虑活检手术会加重出血,未行活检检查.临床诊断:贲门癌,高血压病.患者在气管内双腔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贲门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开胸探查术.术中所见:贲门部胃体后壁见一肿物,大小5 cm×3 cm×2 cm,贲门周围、胃左动脉周淋巴结肿大,粘连较重.切除带部分食管次全胃组织送病理检查.

    作者:刘洪博;贾斌;张清泉;侯素平;王林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差异及其与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目的 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对1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别行Her-2免疫组化法和FISH技术检测,比较两者差异,并分析其与ER、PR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68例乳腺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37.50%)Her-2蛋白呈阳性,FISH法检测69例(41.07%)Her-2基因扩增,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蛋白(0~+)中有3例基因扩增(6.38%)、Her-2蛋白(++)中有15例基因扩增(25.86%)、Her-2蛋白(+++)中有51例基因扩增(80.95%),与FISH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93.62%、74.14%、80.95%.Her-2基因扩增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与ER表达呈负相关(r=0.161,P<0.05),与PR的表达无关.结论 HER-2是乳腺癌独立预后的相关因素,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蛋白评分(+++)、(0~+)与Her-2基因扩增有较高的一致性,而Her-2蛋白评分(++)的病例需行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李峰;董赟;张宏;冯一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癌及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p57kip2、ER、P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57kip2、ER、P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增生性病变、20例增生期和20例分泌期组织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子宫内膜分泌期中表达高,在增生性病变中表达低,在EA中表达低于在EIN、分泌期中的表达,且高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p57kip2在分泌期中的表达与EA、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在EA中的表达低.ER蛋白在EA中的表达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高,在EA中的表达低,但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EA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与PR、ER与P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p57kip2、ER、PR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组织恶性转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孕激素可促进p57kip2蛋白的表达,协同负调控细胞周期、阻滞EA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可下调p57kip2蛋白的表达,推进细胞周期进程、促进EA的发生、发展.

    作者:罗祖强;周正平;格桑志玛;肖庆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HPV原位杂交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中HPV6/11和HPV16/18 DNA在人乳腺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标本是否存在HPV6/11和HPV16/18 DNA.结果 20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乳腺增生症中均缺乏HPV6/11、HPV16/18阳性信号.20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2例呈HPV6/11核阳性,有2例核、质同时见灶阳性颗粒.HPV16/18未见核杂交阳性颗粒,仅3例可见胞质阳性颗粒.结论 HPV6/11型感染可能与乳腺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作者:谢敏;石端博;刘伟;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D20+ 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观察CD20+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35例CD20+ T细胞淋巴瘤与该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 本例及文献报道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另6例性别不详,平均年龄58岁,中位年龄67岁,组织学类型为常见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CD5、CD8)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10、BCL-6、CXCL13、PD1),弱弥漫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4、PAX5.瘤细胞间散在转化的大B免疫母细胞EBER阳性.PCR法检测TCR基因单克隆重排.患者接受R-CHOP治疗.结合文献: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2~16个月,其中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死亡与存活病例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亚型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变异亚型,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能会与B细胞淋巴瘤混淆,形态学观察、多种抗体的联合使用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研究可避免误诊,部分肿瘤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提示二者可能是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或两者存在互相演进的关系.

    作者:李新霞;古丽那尔·阿布拉江;马志萍;张巍;周晓燕;盛伟琪;李巧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中CXCL12、CXCR7表达与骨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趋化因子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骨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CXCL12、CXCR7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XCL12、CXCR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3.02%、65.87%,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0.63%、22.22%,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组CXCL12、CXCR7阳性率分别为80.59%、76.12%,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64.40%、5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证实CXCL12、CXCR7在淋巴结转移组中高表达,CXCR7高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有关.CXCL12、CXCR7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 CXCL12、CXCR7高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7高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有关,选择性阻断CXCR7的作用对控制乳腺癌骨转移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凤磊;王金穗;赵凤辉;蔡玮;郭应芳;梁小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脏髓脂肪瘤伴多发性囊肿1例

    患者女性,18岁,未婚,因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10个月就诊,彩超示右肾多发结石伴重度积水.入院后行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全腹部CT平扫及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均提示右肾多发性囊性占位伴钙化,遂行手术切除右侧肾.

    作者:吴新武;余英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并随访.结果 患者年龄13~41岁,平均21.5岁,男女比为1:1,临床表现有癫痫、头晕、突眼等,MRI检查示DNT病变位于颞叶,RGNT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5例DNT 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3例RGNT的T1、T2加权呈混杂信号.组织学:5例有特征性的胶质神经元结构,病理诊断为DNT;3例第四脑室肿瘤有特异性菊形团结构,并有典型的毛细胞星形细胞和Rosenthal纤维,病理诊断为RGNT.8例免疫表型:GFAP和Syn不同胶质成分阳性.结论 RGNT是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提出的肿瘤,与DNT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上有异同.

    作者:马小梅;刘惠敏;何金;朱维健;徐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藜芦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ASPP1、ASPP2基因的表达

    目的 检测白藜芦醇作用MCF-7(野生型p53)和MDA-MB-231(突变型p53)乳腺癌细胞后ASPP1和ASPP2的表达.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CF-7、MDA-MB-231和MCF-7/Caspase3细胞株PARP的蛋白水平变化.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经白藜芦醇处理后,MCF-7、MDA-MB-231细胞中ASPP1和ASPP2的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MCF-7和MDA-MB-231细胞中ASPP1和ASP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低,与MDA-MB-231相比,MCF-7细胞中ASPP2的蛋白表达更低.白藜芦醇作用于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ASPP1和ASP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且随药物浓度增高而表达增高;ASPP1和ASP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呈正相关.结论 白藜芦醇诱导乳腺癌细胞ASPP1、ASPP2基因高表达.

    作者:史玉洁;龚智泉;宋晓霞;刘秋雨;孔令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干细胞研究及其再生医学

    关于乳腺干细胞及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本实验室前期做了较多探索性工作,包括乳腺癌干细胞的分选、特异性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筛选、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生长因子、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实验和临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李连宏;Xiao Gary Guishan;张众;谢丰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及靶基因预测

    目的 筛选子宫颈癌相关microRNAs(miRNA)并对选出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 891个miRNAs的表达,采用RT-PCR法验证miRNAs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应用软件对筛选出差异显著性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筛选获得 27个子宫颈癌异常表达miRNAs,其中表达上调超过1.5倍miRNAs有3个(hsa-miR-891a、hsa-miR-937、hsa-miR-F114);表达下调超过1.5倍的miRNAs有24个(hsa-miR-126、hsa-miR125a-5p、hsa-miR-26a、hsa-let-7c等).经RT-PCR检测证实其中hsa-miR-126和hsa-miR-26a表达明显下调,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hsa-miR125a-5p表达无明显下调.通过miRNA靶基因预测工具分析发现,miR-126有几百个靶基因.结论 筛选获得子宫颈癌相关miRNA差异表达谱,其中hsa-miR-126和hsa-miR-26a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朱正;刘巍;黄冠;赵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泛软骨化生型脑膜瘤1例

    患者男性,31岁,因头痛6个月伴左上肢无力2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体检:生命征平稳,意识清醒,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无抵抗,左侧上肢肌力4级,左侧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颅脑MRI平扫示:右侧额叶见有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呈低信号,T2FLAIR信号明显降低,有明显占位效应,右侧侧脑室受压,中线左移,中脑下移.颅脑MRI增强示:右侧额叶囊实性占位呈环状明显不规则强化,壁厚薄不均,其内可见囊状及网格状明显强化影,平扫示长T1长T2区无强化,考虑表皮样囊肿.术中于右侧额颞所开骨窗内见硬脑膜张力极高并与肿瘤粘连,肿瘤质地较硬,血流不丰富,肿瘤行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作者:安欣;路三军;魏娉;桂红武;尹峰;孙建;孙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病理学科管理与建设的体会

    2003年,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占地面积不足300 m2,设备总价值不到50万元,年业务总收入仅为98万元;病理诊断主要靠外聘教授完成,是医院等级低、效益差的科室之一.2012年,本病理科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近900 m2,设备总价值超过300万元,年业务总收入达1 008万元;科室员工22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全部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的诊断团队,是医院效益好的科室之一;本病理科还是武汉市级医院中唯一拥有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和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病理学)双资质的科室.发展的背后是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现将本科的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袁静萍;袁修学;梅启慧;黄晓东;孔庆志;杨月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冷冻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术中冷冻切片是目前临床病理检查中常用的快速制片方法之一.其是在低温下将新鲜组织冷冻至一定硬度,然后再进行切片的制片方法.由于低温时组织细胞会损伤、组织细胞着色力差及短时间内快速出片等因素的影响,制片过程中常会出现空洞和冰晶、组织细胞变形和皱缩、切片染色背景不清晰、颜色对比不协调、发白等问题.现将上述问题及处理方法讨论如下.

    作者:叶敏;刘尽国;赵兰香;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RABPⅡ和E-FABP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Ⅱ(cellular retinoic acid-binding protein Ⅱ,CRABPⅡ)和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piderm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E-FAB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ID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正常乳腺组织、152例乳腺IDC原发组织以及93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RABPⅡ和E-FABP的表达.结果 CRABPⅡ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乳腺IDC(P<0.05);E-FABP在乳腺IDC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其在乳腺IDC中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E-FABP阳性组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 CRABPⅡ表达的减弱或缺失、E-FABP表达的增强可能与乳腺IDC的发生和演进相关;E-FABP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对IDC患者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倩;吴宁;孟红;丁兀兀;何小艳;易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伴巨菊形团的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

    患者男性,26岁,因左下腹包块2周余入院.查体:左下腹可扪及一约小儿头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腹部CT扫描示:左下腹腹膜后脊柱左前方占位性病变.术中所见:肿瘤位于腹膜后、腰大肌间,9 cm×8 cm×8 cm大小,灰白色,质硬,包膜完整,将瘤体与其周围少量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中快速冷冻报告:梭形细胞肿瘤,细胞生长活跃,具体待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作者:马伶;李东海;闫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低级别浆液性癌)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9、48岁,肿瘤均发生于双侧卵巢.镜下见肿瘤形态相似,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在卵巢内和卵巢外均可见,低级别浆液性癌呈混合性分化好的乳头和腺样结构,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较少,无坏死和多核巨细胞.高级别浆液性癌呈乳头/微乳头/巢状乳头、不规则筛孔、裂隙样腔隙、实性和腺样结构,有中等至明显的非典型性核,核分裂象易见,其中1例可见良性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腺纤维瘤区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7、CA125、WT-1、PAX8,ER(+,1%~10%),低级别区p53和Ki-67表达均低于高级别区.结论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很少进展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和高级别浆液性癌同时发生可被认为发生了去分化.p53基因可能在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向高级别浆液性癌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岩;马洪军;李晓霞;郭静;袁传涛;刘飞飞;李磊;张仁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以尽早明确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0月病理确诊的10例NB,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复阅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观察其组织学及抗体表达.结果 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2岁6个月.10例中,5例主诉腹痛,4例主诉分别为发热,触及腹部包块,咳嗽、咳痰,颈部淋巴结肿大,另外1例1个月男婴系新生儿体检时发现肾上极占位而就诊.肿瘤原发于腹膜后7例,其中原发于肾上腺4例,肾上腺外3例;原发于纵膈1例,原发于盆腔1例,1例确诊为NB颈部淋巴结转移,但临床未发现原发瘤灶.肿瘤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大径3~12 cm,大部分包膜完整.病理学亚型:分化型6例,低分化型2例,未分化型2例.免疫表型:神经源性标记(NSE、CgA、Syn)大部分阳性,S-100、CD99灶状阳性,MyoD1、CD45、CK-pan均阴性.结论 NB是起源于神经嵴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男性多见,好发于腹膜后,尤其是肾上腺,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HE染色时与多种小圆细胞恶性肿瘤难以鉴别,需加做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田海萍;黑静雅;孙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Western blot、FCM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卵巢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和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 mRNA阳性率分别为46.7%和51.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6和0.18±0.08,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Western blot: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4.4%和53.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0.04和0.34±0.12;FCM: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蛋白FI值分别为0.930±0.020和0.908±0.023;免疫表型:高、低级别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蛋白阳性率为28.6%和60.0%,PTEN蛋白阳性率为33.3%和62.9%,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阳性率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结论 卵巢浆液性腺癌中WWOX和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提示WWOX和PTEN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二者在高、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进一步提示不同级别的浆液性腺癌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

    作者:张军;李月红;崔爱荣;王恒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胰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胰腺AML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影像学示胰头区可见类圆形占位,大小1.5 cm×1.5 cm×1.5 cm.病理形态学示肿瘤组织由脂肪细胞、梭形平滑肌样细胞及畸形的血管组成.免疫表型:梭形平滑肌样细胞HMB-45、Melan-A、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部分表达SMA、NSE、CD68,不表达CK、CD117、CK7、desmin、ER、PR等.结论 发生于胰腺的AML较罕见,其病理形态无特异性,熟悉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有助于临床及病理工作者对AM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建;张功亮;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