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方元;李凤山;吴王飞;马邦磊;钱宁
病理科的质量管理是质量保证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包括严格遵循科学的工作流程,遵守各项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环境和生物安全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生物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病理科的生物安全是指在病理制片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甲醛、二甲苯、丙酮、氨水、冰醋酸、DAB显色剂等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及其废弃物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的不安全的防范,以及工作人员接触到的患者的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体液标本、尸体等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的不安全的防范 .这些不安全因素轻者造成对工作人员的伤害,重者殃及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大范围传染病的流行,都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病理科的质量安全体系.因此病理科生物安全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屯
作者:杨月红;袁静萍;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命名肿瘤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1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25岁女性患者因癫痫行MRI检查发现海马实性占位,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围绕血管排列,形成菊形团样结构,可见变性的神经元.免疫组化GFAP、vimentin、S-100阳性,EMA点状阳性,Syn、CgA和p53阴性,增殖指数约1%.患者术后癫痫消失,随访3个月,MRI复查无复发.结论 癫痫是血管中心性胶质瘤的常见症状,病灶位于大脑浅层,菊形团样结构和EMA点状阳性是其独特的组织学特点,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好,WHO分级为Ⅰ级.
作者:马小梅;刘惠敏;李玉莉;何金;夏春燕;王良哲;陈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确定TTF-1在肺内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TTF-1的表达.结果 18例肺外小细胞癌中TTF-1阳性表达率为44.4%,主要表达于食管小细胞癌.所有肺外类癌、恶性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Merkel细胞癌均不表达TTF-1.结论 TTF-1可在肺外小细胞癌中表达,TTF-1在区分肺内与肺外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没有价值,但可区分Merkel癌和内脏小细胞癌转移至皮肤.TTF1在肺原发性类癌和肺外类癌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童贤周;黄文斌;王劲松;陶自坚;凌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6岁,主述腹部包块25年伴间歇性下腹部疼痛2年及双下肢肿痛近2个月.遂来我院就诊,以巨大卵巢包块收住.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6岁,月经量中等,白带量中等,无异味,绝经后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异常阴道排液,一般情况良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体征无异常,腹部外形高度膨隆,剑突下可扪及一巨大实性包块,直径约40 cm,张力大、质硬、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发育无异常,阴道畅,阴道壁充血,宫颈未见,子宫及附件无法触诊(因盆腔巨大包块).盆腔CT提示:盆腹腔巨大包块,考虑为巨大子宫肌瘤,伴变性,子宫显示不清.
作者:田芳;周庆云;唐兆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改良Heidenhain偶氮胭脂红染色可以显示Reinke结晶,对于帮助病理医师确诊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是一种重要技术方法,现将该法的试剂配制和染色步骤及诊断特征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大体和组织形态学观察怀疑为睾丸间质瘤标本1例,进行改良Heidenhain偶氮胭脂红染色.
作者:曹永成;刘晓红;钟平;丁吉元;耿明;杨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全世界每年有1000000以上人死于肺癌.预计2030年,将有近10000000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其中1/4为肺癌.肺癌早期多无症状,临床诊断者大部分为晚期肺癌,手术切除加辅助治疗后易于复发.近数十年,虽治疗技术有明显进步,但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仅有很小改变(某些发展中国家5%左右;发达国家,如美国为15%左右).提高患者生存率需要进一步阐明肺癌起源,其焦点之一是肺癌干细胞与肺上皮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作者:张众;王华新;周春辉;谢丰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与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肺癌组织中MMP-9、TIMP-1和CD34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MMP-9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小细胞肺癌和腺癌显著高于鳞癌(P<0.01).肺癌MMP-9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肺癌组织TIMP-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MMP-9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高于MMP-9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 MMP-9促进肺癌血管生成,与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罗彬;秦蓁;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HPV16E6基因突变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探讨该突变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取汉族宫颈炎(含石蜡包埋组织及宫颈刷液基标本)125例,维吾尔族宫颈炎(含石蜡包埋组织及宫颈刷液基标本)124例;汉族石蜡包埋宫颈癌35例,维吾尔族石蜡包埋宫颈癌共109例.用以上HPV16阳性DNA模板PCR扩增HPV16E6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新疆女宫颈癌组织HPV16E6基因的突变.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汉族族宫颈炎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5.71%(15/42);维吾尔族宫颈炎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0.46%(14/46);汉族族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33.33%(2/6),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22.22%(12/54);宫颈炎与宫颈癌中HPV16E6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1份(上皮内低度病变1例,原位癌1例,低分化宫颈癌4例,中分化宫颈癌4例,高分化1例,轻度炎症4例,中度炎症3例,重度炎症1例,正常宫颈2例)HPV16E6扩增片段的双向测序,其中5例成功测序得到一级结构,并且序列分析表明,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低分化1例,中分化1例)其E6基因与原型相同,3例(汉族轻度炎症1例,汉族宫颈癌中分化1例, 上皮内低度病变1例)其发生了L83V突变.结论 中国新疆HPV16E6基因发生变异,其原型和变异型在该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分布可能与该地区宫颈癌高发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海米提·阿布都力木;米开热木·麦麦提;拉莱·苏祖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相邻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患者女,49岁,记忆力下降2个月,头痛3天,CT示左顶枕叶脑实质内占位,组织学观察见脑膜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两种肿瘤成分.免疫组化染色脑膜瘤成分EMA(+),GFAP、SMA、CD31、S-100均(-)、Ki-67阳性率约1%,电镜观察见细胞膜间有桥粒连接;胶质母细胞瘤GFAP(+).患者术后6个月因复发接受第二次手术,再6个月后死亡.结论 颅内相邻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为罕见病变,好发于老年女性,通常位于大脑实质,影像学上常见肿块密度不均,伴有强化和周边脑组织明显水肿.预后差.
作者:庞宗国;王影;徐泳;张尚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起源于不同神经内分泌器官的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从具有良好预后的经典类癌到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广泛谱系.Godwin[1]报道85%来自于消化道,10%源于肺,尚可见于喉、胸腺、肾上腺、卵巢、皮肤、前列腺等部位.消化道NETs以阑尾常见,占40%~50%,其次为空肠、回肠(20%~30%), 直肠和结肠较少见占10%.呼吸道NETs常见于肺,占肺肿瘤的2%.虽然NETs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但在生物学行为和疗效方面存在不同[2,3].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增加对该类肿瘤的认识,笔者就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的NETs综述如下.
作者:施靖;许志宏;王占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AL-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90例肺癌组织及163例癌旁组织中DAL-1、E-cadherin、Snail和vimentin表达,分析DAL-1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以及四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中DAL-1、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vimentin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L-1和E-cadherin表达降低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1、P<0.05);Snail、vimentin表达升高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0.01).DAL-1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viment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 E-cadherin与Snail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DAL-1可能参与了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过程,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绘宇;张惠球;林云恩;郑少秋;张雅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病理诊断是病理科的核心工作,而高水平的病理技术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病理技术的进步为病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近年来,浙江省病理技术发展迅速,在水平上有质的飞跃.
作者: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柯萨奇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 ,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在存档石蜡样本中研究CAR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4例非肿瘤肺组织全部无CAR表达, 51例鳞癌中42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5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20例(20/26)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17例(17/20)表达.在41例肺腺癌中仅有15例有CAR表达,不同病理分级肺癌细胞中(3例穿刺标本未作病理分级),CAR表达分别为分化好(Ⅰ~Ⅱ级)有8例(8/21)表达,分化差(Ⅲ~Ⅳ级)有6例(6/17)表达.结论 CAR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组织类型相关而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王仕忠;马玲娣;关乃富;鲍永仪;倪诚;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病理学T1(pathological-T1, pT1)期肺腺癌中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 MPP)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pT1期肺腺癌85例,根据肿瘤的间质浸润分级及MPP含量将其分为3组,即间质浸润0~2级组(0~2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阴性组(3级MPP阴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阳性组(3级MPP阳性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0~2级组、3级MPP阴性组及3级MPP阳性组的病例数分别为29例、30例及26例.肿瘤大小0~2级组小于3级MPP阳性组(P=0.024), 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及3级MPP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血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病理学分期均为3级MPP阳性组高于0~2级组(P<0.001)及3级MPP阴性组(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吸烟史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级MPP阳性组为18.9%,低于0~2级组的92.9%(P<0.001)及3级MPP阴性组的81.6%(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1期肺腺癌可根据肿瘤中间质浸润分级及MPP的含量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徐艳;周晓军;马恒辉;陆珍凤;何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4)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阅片分类.结果 CT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均匀一致,瘤体中央可见星状低密度区是该瘤的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肉眼观察肿瘤质均,无坏死、呈棕红色,部分肿瘤有中心瘢痕;光镜下胞质强嗜酸性,粗颗粒,巢状或实片状排列,无坏死,无核分裂象或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CK8阳性,vimentin阴性.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根据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与胞质嗜酸性肾癌鉴别.
作者:张丽华;杨树东;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软组织小圆形细胞肿瘤是指光镜下形态近似的原始或较原始的小圆形细胞(部分呈类圆形或短梭形)组成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一组恶性肿瘤.这组肿瘤涵盖的范围,各作者的意见尚不一致,一般认为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主要包括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pPNET)、骨外Ewing瘤、Askin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促纤维性小圆细胞肿瘤、肾外横纹肌样瘤、圆形细胞脂肪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低分化滑膜肉瘤、小细胞性间皮瘤、软组织淋巴瘤、粒细胞肉瘤和软组织转移性小细胞癌.上述肿瘤已在前文中[1]作了论述.从广义非传统上讲,另一类小细胞肿瘤大多发生在成年或老年,以内脏、皮肤为好发,但可发生在软组织或侵犯软组织.这些肿瘤具有分化差的特点,故光镜形态近似,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等方面出现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十分困难.而区别这些形态近似的肿瘤,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较大的价值.现就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加以叙述.
作者:赖日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5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入院,7~8次/日,偶有大便带血,大便成形,下腹坠胀感伴消瘦.入院体检:距肛门5~10 cm处可见1溃疡型肿物,大小4 cm×3 cm.血清学检查示:CEA 10.38 ng/ml (0~3.4 ng/ml),CA19-9 143.90 IU/ml(0~27 IU/ml),CA125 62.85 IU/ml (0~35 IU/ml), AFP 1.88 ng/ml(0~35 ng/ml).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4个月,右乳腺发现一肿块.乳腺超声检查:双乳结构清晰,内均探及散在片状低回声,左乳腺内未探及明显异常结节及团块回声,右乳外上象限探及低回声,大小0.9 cm×0.6 cm×1.0 cm,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双腋窝未探及异常肿大淋巴结,提示:(1) 双侧乳腺组织增生;(2)右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随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联系快速病理,考虑转移性腺癌而行单纯肿块切除.3个月后,因胸闷、憋喘,活动后加重入院.胸透示双肺转移瘤并右胸腔积液;彩超示肝、胆、胰、脾和肾正常.
作者:韩玉贞;吴淑华;张燕;田东;朱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46岁,右腰部隐痛不适3个月,在当地医院发现右下腹巨大包块,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而于2008年10月入我院治疗.体检:右侧腹可扪及20 cm×20 cm包块,右侧边界清,下方边界欠清.肝脾肋下未及,双肾无叩击痛.全腹部CT示:右侧肾区内可见一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影(图1),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匀, CT考虑:(1)肾癌;(2)马蹄肾并双肾旋转不良.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临床拟诊肾肿瘤,行肿块切除联合部分右肾切除.
作者:徐姗;梅金红;万红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检查技术中的佳制片技术,早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随着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日趋成熟稳定,可制出优质细胞薄层涂片,有效地提高了病变细胞的检出率,此类文献报道诸多.但对于非妇科标本因各种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不同及标本的多样性,造成了制片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细胞学的诊断.我院应用超柏TM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又称 LCT)制作非妇科标本,不断摸索总结,制出了较为满意的液基细胞涂片,现介绍如下.
作者:陶玉;何松;吉志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副脊索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报道的3例副脊索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副脊索瘤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大体呈分叶状或多结节状,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呈条索状或小巢状排列,胞质内含有空泡,间质富有黏液基质.免疫组化标记:CAM 5.2、EMA、S-100、SMA、ColⅣ阳性表达,CEA、CK19、Des阴性.结论 副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形态特点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作者:牛多山;杨杰;陈海玲;葛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