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莉;吴强;杨枫;沈国栋;刘兢
目的 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87例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包括胃腺瘤27例、炎症性灶性异型增生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性增生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伴有异型增生20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CEA、PCNA、Ki-67、p53、LN抗原标记.结果 病理组织学上具有异性增生的畸形腺窝灶,又无明确的病因及炎症性改变.其细胞学特点有核间变:表现为核的体积增大及形态不规则,并出现1个或多个核仁,核分裂象≤2个/10 HPF.组织学上有腺体结构的异常,多数病例腺管比较规则,少数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分支状结构,显示出腺体的大小及轮廓不规则.基底膜尚完整.腺瘤的间质少而疏松,腺体排列密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EA弱或中等阳性表达,PCNA阳性细胞数30%~60%之间, Ki-67阳性细胞数20%~40%之间,p53呈阴性表达.结论 胃腺瘤的病理组织学是上皮内瘤变存在,但必须排除炎症引起的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引起的代偿性增生和胃腺癌.
作者:王仰坤;高春芳;杨成轩;闫辉;印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7~2008年我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医院(HUP) 病理科师从Dr. Paul J Zhang进修外科病理诊断,期间在费城儿童医院(CHOP)病理科跟从Dr. Bruce R. Pawel 学习访问2周.在这一年紧张的学习工作中,深深感到美国外科病理学发展的深入,尤其是诊断方面对形态学的把握以及各种辅助技术的应用,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美国病理医生敬业严谨、乐于教学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印象深刻.
作者:牛会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淋巴造血系统来源的细胞株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因细胞无法贴壁生长,只能采取悬浮培养的方式.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研究中,通常采用细胞滴片和细胞甩片技术,因获得的细胞为三维立体结构,故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欠清晰.
作者:王志强;黄学平;黎相照;李锋;陈小艳;张弓;吴自勍;赵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29岁,左侧腰部间歇性胀痛不适10个月余.既往有肾囊肿病史, B超复查肾囊肿时发现胰尾部约5 cm×5 cm占位性病变.其他体检正常.考虑胰腺肿瘤,剖腹探查行胰腺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与脾脏粘连紧密,连同脾脏一并切除.
作者:陈新皓;周绍弼;耿涛;赵芳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抑癌基因Runx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 (1) Runx3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3) Runx3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蛋白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 Runx3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兰建云;成秀梅;袁苏娟;陈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男,81岁,发现右腹股沟无痛性包块3个多月,进行性增大 .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扪及一大小9.0 cm×6.0 cm椭圆形包块,质地偏硬,移动度尚可,平卧位包块未消失,阴囊透光试验阴性.彩超:右侧精索及睾丸鞘膜腔内团块状回声.
作者:张国勇;唐雪峰;王亚丽;叶明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合适的一抗稀释度是获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满意结果的保证.影响一抗稀释度的因素很多,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是否进行高温高压抗原修复,也会对抗体稀释度产生一定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周航波;马恒辉;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子宫颈黏液腺癌病理诊断过程的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减少漏诊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颈黏液腺癌的病理诊断过程;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CEA及Ki-67的表达.结果 21例子宫颈黏液腺癌诊断中,漏诊3例(14.3%),其中1例为TCT漏诊,2例为子宫颈活检漏诊;4例(19.0%)子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原位腺癌、浸润不能除外,后经LEEP术确诊为子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4.8%)子宫颈活检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经LEEP术确诊为子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12例(57.1%)直接由子宫颈活检确诊为子宫颈黏液腺癌;1例(4.8%)经诊刮诊断为腺癌,无法确定组织学类型,术后确诊为子宫颈黏液腺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中10例CEA表达阳性(47.6%),Ki-67表达均升高(>20%).结论 从细胞学及组织形态学上,掌握子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要点,可以减少漏诊,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手术时间.
作者:车祺;周先荣;朱慧庭;王丽;曲玉清;宁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例1,女,27岁.G2P0,停经40周,无产兆入院.孕期顺利.入院后患者要求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见腹腔内约10个游离水泡状物,散布于子宫及腹膜.遂取出送病理检查.
作者:周晓红;罗晓青;曹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983年Artavanis Tsakonas研究组首次克隆了Notch基因,并发现其编码一类大的跨膜受体,即Notch受体.随后相继在线虫、爪蟾、鼠和人等多个物种体内发现其家族不同成员~([1]).Notch信号不仅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黏附和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 maltransition,EMT)等活动,在胚胎发育、造血、血细胞发育、血管生成、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作者:张娜;付欣鸽;孙振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转染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抗肿瘤作用以及是否增强紫杉醇敏感性.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脂质体组(Lip组)、正义寡核苷酸组(Sodn组)及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组).人工合成Asodn,经脂质体转染SGC7901细胞,MTT检测细胞增值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 荧光显微镜下Control组、Lip组及Sodn组细胞核呈均匀蓝色、圆形或椭圆形,而Asodn组细胞核染色增强,核质浓缩,核碎裂;② Asodn 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survivin 蛋白表达减低;凋亡率增高.与Control组、Lip组及Sodn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Asodn联合紫杉醇组其抑制率 (78.1±0.8)%明显高于单纯 Asodn组(54.9±1.6)%和紫杉醇组 (56.7±0.7)% (P<0.05).结论 转染Asodn 能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增强紫杉醇抗肿瘤作用.
作者:何金兰;孔庆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儿男,4个月.出生3个月时无明显诱因于颈后出现红色硬肿,突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大小1.5×1.5 cm,搔抓破溃后出现红色结痂,愈合后留下色素斑.皮损累及躯干、四肢,呈非对称性分布.患儿为足月顺产,发育正常.
作者:林建松;郑智勇;姚丽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41岁,发现左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半年,出现乳头溢液1个月,刚开始是淡黄色,后变为血性液体,乳头糜烂伴下陷.X线检查提示左侧乳腺实质性肿块,细胞学穿刺考虑为乳腺癌.后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临床诊断乳腺癌.
作者:姜云惠;肖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胃腺癌组织中p53、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它们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检测150例胃腺癌中p53、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它们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并比较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结果 150例胃腺癌中p53阳性率为31.3%;E-cadherin阳性率为91.3%.随访到的74例胃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83.8%,3年生存率为70.3%,5年生存率为63.5%.单因素分析年龄、分化程度、Laurén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pTNM分期是影响胃腺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p53、年龄、淋巴结状况为影响胃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53、年龄、分化程度、Laurén分类、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和pTNM分期是影响胃腺癌预后的因素,而E-cadherin和组织学分类不是影响胃腺癌预后的因素.
作者:敖洪峰;刘勇;袁晟;敖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一个体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epithelial dysplasia,EDYS)和贲门腺上皮不典型增生(gastric cardia dysplasia,GDYS)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同一个体同时发生EDYS和GDYS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b在EDYS组织中阳性率为70%(21/30),GDYS组织阳性率为80%(24/3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P>0.05);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有明显一致性(Kappa=0.561,P<0.01),25例(83%,25/30)同时出现EDYS和GDYS组织Rb表达的一致性改变,一致阳性率为67%(20/30),一致阴性率为17%(5/30);EDYS和GDYS组织中Rb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 Rb在同一个体EDYS和GDYS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一致性改变,进一步提示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作者:杜娴娟;王立东;李吉林;王能超;焦新英;李学民;韩锁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 JGC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本院诊治的8例J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进行随访获知其预后情况.结果 8例JGCT患者发病年龄6~21岁,平均15.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水及女性假性性早熟.巨检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片状弥漫性排列,部分可排列成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滤泡,少数可形成巨滤泡结构,有的滤泡腔内还可见均质红染物质.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中等大小或较大,胞质丰富,空淡或微嗜酸性,核圆形,染色质均质状,无明显核沟,有一定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inhibin-α、CD99、vimentin,部分病例Melan-A、calretinin、S-100阳性,瘤细胞不表达CKpan、EMA、PLAP、Syn和CgA.结论 JGCT非常少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确诊依赖于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病理诊断时要与卵巢的成人型粒层细胞瘤、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类癌、无性细胞瘤等肿瘤相鉴别.
作者:刘海燕;蔡颖;石群立;吴波;周航波;马恒辉;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女性生殖道主要是指外阴、阴道、宫颈和宫体等,这些部位发生的肿瘤一般情况下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肿瘤形态学特征相似,而有些病变良恶性难以明确,此时免疫标记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有关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已做了详细介绍~([1]).
作者:李青;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l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8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胰腺癌手术标本和11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随访2个月~6年的54例病例作生存分析.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6.1%(67/88),而caspase-3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11),显著高于胰腺癌组织(40.9%,3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aspase-3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学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livin和caspase-3在胰腺癌中有协同表达(P<0.01);在有随访结果的54例中,单因素COX分析显示,livin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相关(P<0.05),caspase-3表达及患者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只有livin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 livin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胰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caspase-3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和胰腺癌生物学进程.
作者:杜媛;冯一中;李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44岁.自1991年起无诱因出现左肋腹部不适,同时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症状,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2008年上述症状加重入院.
作者:刘凤磊;王金穗;蔡玮;赵凤辉;郭应芳;党雅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肾脏和1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6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形态相似,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和片状排列,围绕血管呈袖套状,瘤细胞体积大,形态单一,多边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呈空泡状.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HMB45、vimentin 和平滑肌特异性抗原(SMA,MSA)弥漫阳性;而EMA、CK(AE1/AE3)呈阴性.结论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形态学上常容易误诊,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燕;刘安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