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晖;高云荷;郭钰珍
2003年9月,新版WHO肿瘤分类的<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出版,其中卵巢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由Tavassoli和Devilee主编[1].新版分类反映了2002年1月12~16日和3月16~20日在法国里昂召开的本书编辑工作小组的共识.这次WHO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1999年第2版内容并无重大改动[1].现将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相关组织学分类和遗传学的变化部分简介如下.
作者:张建民;杨幼萍;朱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组织学分类兼顾了病理学及遗传学的特征,简化以往庞大而重复的分类,并大幅度地补充近年出现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新类型及遗传学研究结果,进而又重视结合临床,使分类能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另外,对传统观念进行更新,对常见肿瘤组织学类型均能系统阐述: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肿瘤扩散及分期、组织来源、遗传易感性,其中对重要类型肿瘤又增添病理巨检及组织学(免疫组化)、体细胞遗传学及易感性、预后及预测因素等内容,并选择性附设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流式细胞术测定等,配有彩色图片、表格及索引编码等,各器官肿瘤分类均附设TNM/FIGO分期系统,远比1994年分类详尽,现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范嫏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p16、p2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二步法对88例宫颈鳞癌组织,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15例宫颈炎组织进行p16、p21WAF1、Rb、cyclinE 4种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16、p21WAA1、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0.05);Rb在宫颈癌的表达少于宫颈炎(P<0.05);Rb与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周期G1期中,由于Rb蛋白的缺失,使cyclinE表达升高,致使癌细胞增生;同时,p16、p21WAF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高,并失去抑制作用.
作者:董磊;宋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嗜酸细胞(oxyphil cell)是指体积大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其核常位于中央,核仁明显,并有丰富、致密或颗粒状嗜酸性胞质,如电镜下胞质中有多量大的线粒体则称oncocyte.在人体的许多肿瘤中都会出现嗜酸细胞,有的肿瘤以这种嗜酸细胞为主要成分,卵巢肿瘤也不例外(表1).
作者:张建民;杨幼萍;朱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女,70岁,丧偶多年,绝经17年.因阴道排出水样液20天伴出血5天入院.妇检:宫颈口见一5.0 cm×4.0cm×4.0 cm菜花状赘生物,形态不规则,表面颗粒状,质硬稍脆,有接触性出血,宫颈口触诊不清.妇检时赘生物部分脱落.
作者:李巧云;徐如君;吴能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受益匪浅,对免疫组化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检测系统的选择和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奎;周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男,60岁.因吞咽痛、左颈部包块半年就诊.体检: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可扪及2.0 cm×2.0 cm质硬包块.间接喉镜检查:会厌喉面左侧见大小2.0 cm×2.0cm×1.5 cm肿物,表面不光滑,左披裂黏膜肿胀.喉部CT扫描:左侧会厌披裂、皱襞软组织块影向喉腔内突入约1.2cm×0.6 cm,左侧梨状窝变小,两侧会厌披裂皱襞增厚.行点刀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会厌左侧喉面.另有颈动脉三角区淋巴结2枚.
作者:李晓楠;孙雷;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女,32岁.因下腹部疼痛6天,加重1天并昏倒1次急诊入院.伴有肛门坠胀感.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贫血貌.下腹部压痛.宫颈举摆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临床诊断:宫外孕.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伞端有赘生物.腹腔内有约500 ml不凝血;其中可见一灰白、质偏硬组织.有血凝块约200 g.经仔细探查,双侧卵巢及子宫表面光滑、形态结构正常.盆腔无其它病灶.切除右侧输卵管伞端并将质硬组织送病检.病人于术后第5天出院.
作者:韩爱军;吴红樱;何德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及产生分化谱系后裔能力的细胞.干细胞的委任(commitment)是指干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后裔被严格预定向特殊谱系发育.分化(differentiation)则指委任干细胞后裔向预定特殊谱系发育程序的顺序执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委任是预定产生外胚层、内胚层与中胚层.继而,各胚层细胞不断繁殖、委任与分化,形成不同谱系和功能的细胞群.这种按不同胚层委任的、细胞命运限制性演进程序,称组织发育的胚层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干细胞可分为3种类型:(1)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3)专能干细胞.第2、3类见于成体,称为成体干细胞.
作者:张众;李连宏;翟静;谢丰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slymphoma,NLPHL)是一独立特征性病变的肿瘤[1],其组织学形态和预后不同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前者较少见,极易误诊.
作者:黄渊;周丽菲;朱忆凌;郑旭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RT)的表达及其与凋亡基因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卵巢肿瘤组织中TRT及p53、bcl-2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T在不同卵巢肿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卵巢上皮组织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7%、57.2%和85%,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与恶性的阳性表达为10%和81.8%,TRT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呈现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递增现象,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恶性上皮组织肿瘤中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80%,相关分析显示TRT与p53和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TRT的高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卵巢肿瘤组织中TRT与p53、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TRT可作为卵巢肿瘤恶性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海燕;方军;谢丽微;高宝辉;谢小志;王宗敏;赵志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和CD44v6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分期和预后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8例CCRCC标本中VHL基因和CD44v6的表达,比较两者同Fuhrman分级、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HL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6.9%(33/58),为胞质染色;CD44v6表达阳性率为44.8%(26/58),为细胞膜染色.两者表达与病理核分级(P<0.001)和患者生存率(P<0.001和P<0.01)均相关.与病理分期无关(P>0.05).两者相互之间也相关(P<0.001).结论VHL基因和CD44v6表达可能在CCRCC进展中发挥作用,并为判断预后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作者:汤中林;李如昌;陈刚;桂律;罗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检测72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中p5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53基因3种基因型Arg/Arg、Pro/Pro、Pro/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1.0%,39.5%,39.5%,对照组为38.2%,14.7%,47.1%,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6.01,P<0.05),Pro/Pro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没有发现Arg/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在HPV16、18阳性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2.2%(4/18)、50.0%(9/18)、27.8%(5/18),Pro/Pro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两型.结论p53 Pro/Pro基因型可能是新疆汉族女性宫颈癌主要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王晓凌;潘晓琳;高志斌;陆天才;李锋;郑兴征;蒋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病人病理诊断的有关问题.方法通过HE染色、胆色素和黏液组织化学染色以及CD34、cytokeratin(H)、HCG-β免疫组化染色,对死于围产期的13例尸检资料及1例抢救成功的外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尸检中明确诊断为羊水栓塞的5例,在其HE染色的肺组织切片中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都看到了长梭形,三五成团或散在分布的鳞状上皮,其中4例观察到胎粪小体的存在,经胆色素染色证实,3例观察到黏液,2例经黏液染色证实.1例外检诊断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病例在子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也看到了鳞状上皮,并经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其他8例病例,无1例观察到明确羊水成分,其中6例在肺小血管内发现红染、丝状细胞团,但量少且无其他羊水成分证据,cytokeratin(H)全部阴性,CD34染色有3例阳性,3例在肺血管或子宫血管内看到了大细胞,HCG染色均为阴性.结论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应该以HE切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为主,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辅助诊断,但不应完全依赖于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作者:刘莹;柳红;金淑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目前低年龄组宫颈癌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倍受关注.宫颈癌中很少见到p53基因改变,检测p16、p27蛋白在宫颈癌及其周围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有利于探讨它们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王利霞;楼善贤;施红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与组织芯片中其他类型淋巴瘤进行比较研究,1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11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均见穿孔素和颗粒酶B过度表达.以60例淋巴瘤制成组织芯片的42例B细胞淋巴瘤中见11例少许穿孔素和14例少许颗粒酶B阳性表达细胞散在分布于瘤细胞间,10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8例少许表达穿孔素和9例少许表达颗粒酶B.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见少许穿孔素和颗粒酶B阳性表达细胞.2例霍奇金淋巴瘤阴性.NK/T细胞淋巴瘤的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程度与T、B淋巴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穿孔素和颗粒酶B是鉴定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的免疫标记物,可作为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性标记物;其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反映了机体存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机制.
作者:石群立;周晓军;孟奎;陈琴;盛春宁;李军;陈鑫;刘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2、p5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OX-2、p5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COX-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2表达阳性组p5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P<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相对应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COX-2、p53、E-cadherin可能起重要作用.COX-2通过使抑癌基因p53失活,降低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的水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吴卉娟;刘少扬;江大琼;曾俊;龚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女,37岁,因下腹区隐痛2年余入院.平时偶有阵发性隐痛,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后减轻.16岁初潮,周期28~37天,持续3~6天,尚规律,G3P1.查体:中年女性,消瘦,心肺检查正常,肝脏锁骨中线肋下2 cm,质软,脾脏未触及,腹区未触及肿物,肾区扣击无疼痛.心肺X线、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液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正常,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后位,2个月妊娠大小,活动度可,质硬,表面不光滑.左侧卵巢增大,可扪及一肿物,囊性,7 cm×5 cm× 5 cm大小,与周边组织有粘连,轻压疼.右侧附件正常.CT扫描为囊性肿物阴影,界限尚清.临床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作者:张祥盛;王新营;吕增华;朱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