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诊断

黄渊;周丽菲;朱忆凌;郑旭娟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slymphoma,NLPHL)是一独立特征性病变的肿瘤[1],其组织学形态和预后不同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前者较少见,极易误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黏蛋白MUC1和MUC2联合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分型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例切端肠黏膜、31例癌旁组织及60例大肠腺癌进行黏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在上述3者中,黏蛋白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2%、25.81%、46.67%(P=0.019);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7.1%、58.33%(P=0.000).根据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把大肠腺癌分为4型:MUC2+/MUC1-、MUC2+/MUC1+、MUC2-/MUC1+、MUC2-/MUC1-,其中MUC2+/MUC1-型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以及生存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MUC2+/MUC1+型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MUC2-/MUC1+型与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MUC2-/MUC1-型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结论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各型大肠腺癌与肿瘤的发展、浸润及转移相关,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于秀文;李淑霞;冯美燕;王静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塑料切片技术介绍

    石蜡包埋切片技术是100多年来沿用于病理检查的主要手段.但对一些坚硬组织,如未经脱钙的骨组织,由于包埋剂和组织的硬度不一致,包埋后很难切片.只有用与组织硬度相近的包埋剂才能制备出较满意的切片.因此,Rosenberg等[1]于1960年首次将塑料切片技术加以介绍,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出现,要求能制作结构细致,图像清晰,人为损伤小的高质量切片,塑料包埋切片技术的相应发展,因其能切出1~2 μm厚的薄切片,供高分辨光镜的形态学研究也就成为可能.塑料切片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包括制作植物、昆虫及实验动物和人的组织切片[1~ 5].国内这一技术在起步较晚,仅少数单位开展了这一工作[6~15],但使用范围仍较局限.

    作者:梁化印;郭瑞峰;杜双存;田茹;董红梅;陈健;杨保凯;韩树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单层细胞侵袭实验中细胞染色方法的改进

    侵袭性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恶性肿瘤,探寻其治疗方法,必须明确其侵袭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monolayer invasion assay,MIA)是体外研究肿瘤侵袭性的方法之一,因所需材料简单易得而常用.本研究在原单层细胞侵袭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细胞进行HE染色,获得清晰图像.

    作者:高煜;山艳春;王继群;高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版WHO肿瘤分类中卵巢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特点简介

    2003年9月,新版WHO肿瘤分类的<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出版,其中卵巢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由Tavassoli和Devilee主编[1].新版分类反映了2002年1月12~16日和3月16~20日在法国里昂召开的本书编辑工作小组的共识.这次WHO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与1999年第2版内容并无重大改动[1].现将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相关组织学分类和遗传学的变化部分简介如下.

    作者:张建民;杨幼萍;朱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2岁儿童大脑AT/R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含有横纹肌样细胞、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多向分化成分.肿瘤中网状纤维丰富.免忖疫组化染色Vim、EMA、CKpan、GFAP、Syn及CgA均呈阳性表达,PLAP、CD117、SMA及NF呈阴性反应.结论AT/RT为发生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数患者1年内死亡.肿瘤极易误诊为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脉络丛乳头状癌及生殖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对确诊AT/RT十分重要.本瘤的组织发生仍不清楚.

    作者:李南云;武海燕;金行藻;李苏健;孟奎;孙桂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颈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宫颈非B非T具有淋巴母细胞形态的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宫颈接触性出血半月伴早期妊娠,宫颈重度糜烂.B超示:宫颈22 mm×17 mm的低回声区;外周血WBC 4.3×109/L;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纵隔无块影,皮肤未见病损.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眼观:宫颈6 cm×6 cm,重度糜烂;镜下见宫颈组织弥漫分布相对单一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胞质稀少,核圆或稍不规则,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1~2个/10HPF.主要免疫表型:CD34+、CD7+、TdT+、CD56+、MPO+.随访8个月,体检无阳性体征,外周血无异型细胞,未行化疗.结论发生于宫颈的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极罕见,来自NK细胞的特殊类型,具有明确的临床病理实体;临床表现为侵袭性过程,病变局限于皮肤者预后较好.

    作者:赵敏;螘国铮;邢晓皖;丁敏;王晓秋;赵洋;邹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伴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对41例先心病患儿肺组织及肺各级小动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伴有PH的肺组织各级小动脉(包括部分肌型及肌型动脉)数量增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尤以中-重度PH患者显著,主要表现血管中膜平滑肌(SMC)和内皮细胞(EC)增生,内弹力膜增厚,外膜胶原纤维增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内无肌型小动脉肌化、部分肌型及肌型小动脉数量增加,随着PH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微结构改变包括:①肺泡隔纤维化逐渐明显,胶原纤维增生;②小动脉中膜SMC层数明显增加,SMC细胞面积增大,核染色质增粗,细胞间间隙明显增宽,血管外膜胶原纤维高度密集;③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高柱状,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吞饮小泡多见;④毛细血管充血、瘀血,基膜明显增厚.结论先心病引起缺氧导致肺血管重建,使肺血管阻力增加,是PH形成的关键因素,肺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病变所致微循环障碍更加促进了PH的发生、发展.

    作者:高宝辉;谢丽微;祁旦巳;赵志光;方周溪;胡型锑;项如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诊断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slymphoma,NLPHL)是一独立特征性病变的肿瘤[1],其组织学形态和预后不同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前者较少见,极易误诊.

    作者:黄渊;周丽菲;朱忆凌;郑旭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结肠囊样积气症1例

    患者男,18岁.因排便困难、间断性腹部不适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便无力,每次量较前次减少,每周2~3次,大便黄、软,不干结,无脓血及黏液,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性腹部胀痛不适,运动后加重,10~20 min自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临床诊断:结肠息肉病.行右半结肠部分切除术.

    作者:郑建云;闫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发性皮肤粒细胞肉瘤1例

    患儿男,2个月,因右胸壁肿物逐渐增大50天就诊.查体:右前胸乳头内侧见一暗红色包块,扁平状,界清,2 cm×2 cm×1 cm,与乳头及周围组织无粘连.细针穿刺考虑间叶性恶性肿瘤.外周血象:WBC 9.6×109/L,Hb 101 g/L,Plt 333×109/L.骨髓穿刺示髓细胞增生活跃,三系比例正常.行肿物切除并活检.

    作者:孟家榕;张闽峰;刘会发;郭以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滑膜肉瘤融合基因SYT-SSX的检测及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滑膜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SYT-SSX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20例滑膜肉瘤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R-PCR检测SY-SSX融合基因.看家基因PBGD作为内参照.结果所有标本均可检测到PBGD mRNA的表达.18例(90%)检测到融合基因SYT-SSX的表达.SYT-SSXl型占12例(66.7%),SYT-SSX2型占6例(33.3%).结论在经福尔马林固定经石蜡包埋组织的滑膜肉瘤用RT-PCR方法检测SYT-SSX融合基因是可行的,有较高的敏感性.融合基因亚型可能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杨翎;范钦和;张炜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颈鳞癌中p16、p21WAF1、Rb、cyclinE蛋白的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p16、p2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二步法对88例宫颈鳞癌组织,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15例宫颈炎组织进行p16、p21WAF1、Rb、cyclinE 4种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16、p21WAA1、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0.05);Rb在宫颈癌的表达少于宫颈炎(P<0.05);Rb与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周期G1期中,由于Rb蛋白的缺失,使cyclinE表达升高,致使癌细胞增生;同时,p16、p21WAF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高,并失去抑制作用.

    作者:董磊;宋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及产生分化谱系后裔能力的细胞.干细胞的委任(commitment)是指干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后裔被严格预定向特殊谱系发育.分化(differentiation)则指委任干细胞后裔向预定特殊谱系发育程序的顺序执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委任是预定产生外胚层、内胚层与中胚层.继而,各胚层细胞不断繁殖、委任与分化,形成不同谱系和功能的细胞群.这种按不同胚层委任的、细胞命运限制性演进程序,称组织发育的胚层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干细胞可分为3种类型:(1)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3)专能干细胞.第2、3类见于成体,称为成体干细胞.

    作者:张众;李连宏;翟静;谢丰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探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SHL)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和组织来源.方法对8例S-SHL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对其中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肿瘤由立方细胞及多角形细胞组成.立方细胞表达Sp-B、TTF-1、CK和EMA,不表达Vim.多角形细胞表达TTF-1和Vim,部分表达EMA、NSE、Syn、CgA和ACTH,不表达Sp-B和CK.两种细胞均不表达MC、CD34、FⅧRAg、CEA和SMA.超微结构特征是立方细胞部分胞质内可见板层小体,多角形细胞部分胞质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少数胞质内见神经分泌颗粒及板层小体.结论S-SHL的立方细胞来源于肺泡Ⅱ型细胞,多角形细胞可能起源于肺呼吸道上皮多潜能干细胞.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柯;潘美华;胡闻;王晓秋;丁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中抗体及检测系统的选择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受益匪浅,对免疫组化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检测系统的选择和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奎;周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RT)的表达及其与凋亡基因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卵巢肿瘤组织中TRT及p53、bcl-2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T在不同卵巢肿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卵巢上皮组织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7%、57.2%和85%,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与恶性的阳性表达为10%和81.8%,TRT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呈现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递增现象,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恶性上皮组织肿瘤中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80%,相关分析显示TRT与p53和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TRT的高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卵巢肿瘤组织中TRT与p53、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TRT可作为卵巢肿瘤恶性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海燕;方军;谢丽微;高宝辉;谢小志;王宗敏;赵志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发于输卵管伞端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患者女,32岁.因下腹部疼痛6天,加重1天并昏倒1次急诊入院.伴有肛门坠胀感.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贫血貌.下腹部压痛.宫颈举摆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临床诊断:宫外孕.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伞端有赘生物.腹腔内有约500 ml不凝血;其中可见一灰白、质偏硬组织.有血凝块约200 g.经仔细探查,双侧卵巢及子宫表面光滑、形态结构正常.盆腔无其它病灶.切除右侧输卵管伞端并将质硬组织送病检.病人于术后第5天出院.

    作者:韩爱军;吴红樱;何德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颈恶性苗勒混合瘤1例

    患者女,70岁,丧偶多年,绝经17年.因阴道排出水样液20天伴出血5天入院.妇检:宫颈口见一5.0 cm×4.0cm×4.0 cm菜花状赘生物,形态不规则,表面颗粒状,质硬稍脆,有接触性出血,宫颈口触诊不清.妇检时赘生物部分脱落.

    作者:李巧云;徐如君;吴能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肉瘤中p53、p21WAF1、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p53、p21WAF1、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骨肉瘤组织及正常软组织中p53、p21WAF1、cyclinA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软组织中p53表达均阴性,28%(14/50)骨肉瘤中可检测到p53蛋白的异常积累;正常软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52%(26/50)骨肉瘤p21WAF1阴性,骨肉瘤中p21WAF1的蛋白表达表现为p53蛋白依赖性的方式;正常组织中cyclinA为阴性,75.6%(28/37)骨肉瘤中存在cyclinA蛋白过表达,cyclinA与p21WAF1的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1);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分化呈正相关(r=0.687,P<0.01).结论p53蛋白的异常积聚、p21WAA1的失表达及cyclinA的过表达参与了骨肉瘤失控的增生及肿瘤的形成.

    作者:李扬;梁惠珍;罗灿峤;邓家德;朱全胜;丘钜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病人病理诊断的有关问题.方法通过HE染色、胆色素和黏液组织化学染色以及CD34、cytokeratin(H)、HCG-β免疫组化染色,对死于围产期的13例尸检资料及1例抢救成功的外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尸检中明确诊断为羊水栓塞的5例,在其HE染色的肺组织切片中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都看到了长梭形,三五成团或散在分布的鳞状上皮,其中4例观察到胎粪小体的存在,经胆色素染色证实,3例观察到黏液,2例经黏液染色证实.1例外检诊断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病例在子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也看到了鳞状上皮,并经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其他8例病例,无1例观察到明确羊水成分,其中6例在肺小血管内发现红染、丝状细胞团,但量少且无其他羊水成分证据,cytokeratin(H)全部阴性,CD34染色有3例阳性,3例在肺血管或子宫血管内看到了大细胞,HCG染色均为阴性.结论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应该以HE切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为主,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辅助诊断,但不应完全依赖于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作者:刘莹;柳红;金淑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