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单层细胞侵袭实验中细胞染色方法的改进

高煜;山艳春;王继群;高岚

关键词:细胞染色, 单层细胞侵袭实验
摘要:侵袭性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恶性肿瘤,探寻其治疗方法,必须明确其侵袭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monolayer invasion assay,MIA)是体外研究肿瘤侵袭性的方法之一,因所需材料简单易得而常用.本研究在原单层细胞侵袭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细胞进行HE染色,获得清晰图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鳞状细胞癌HPV16/18、p53、p21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18型及p53、p21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中HPV16、HPV18、p53、p21的表达.肿瘤组分<60岁和≥60岁2个年龄组,观察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鳞癌中HPV16、HPV18、p53、p21表达分别为48%、20%、54%和50%,而正常宫颈黏膜中的表达分别为10%、0、0、10%,两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0岁组和≥60岁组HPV16阳性率分别为84.2%和25.8%,年青组明显高于年老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宫颈鳞癌的发生与HPV16、HPV18感染有密切关系,提示检测宫颈HPV16、HPV18感染情况对于宫颈鳞癌的随访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提示宫颈黏膜在HPV感染后,可能在p53、p21多种癌基因的共同作用导致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陆磊;陈秋勤;范娟;杨瑞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蜕膜组织MMP-9/TIMP-3水平与自然流产关系

    目的研究蜕膜组织中MMP-9/TIMP-3之间的平衡与自然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0例自然流产患者与20例正常妊娠者蜕膜组织中MMP-9/TIMP-3的表达.结果研究组蜕膜细胞MMP-9表达阳性率为76.7%,高于对照组(55.0%,P=0.02),两组蜕膜细胞TIMP-3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增高,TIMP-3表达正常所导致的MMP-9/TIMP-3比例升高,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晖;高云荷;郭钰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黏蛋白MUC1和MUC2联合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分型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例切端肠黏膜、31例癌旁组织及60例大肠腺癌进行黏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在上述3者中,黏蛋白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2%、25.81%、46.67%(P=0.019);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7.1%、58.33%(P=0.000).根据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把大肠腺癌分为4型:MUC2+/MUC1-、MUC2+/MUC1+、MUC2-/MUC1+、MUC2-/MUC1-,其中MUC2+/MUC1-型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以及生存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MUC2+/MUC1+型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MUC2-/MUC1+型与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MUC2-/MUC1-型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结论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各型大肠腺癌与肿瘤的发展、浸润及转移相关,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于秀文;李淑霞;冯美燕;王静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结肠囊样积气症1例

    患者男,18岁.因排便困难、间断性腹部不适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便无力,每次量较前次减少,每周2~3次,大便黄、软,不干结,无脓血及黏液,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性腹部胀痛不适,运动后加重,10~20 min自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临床诊断:结肠息肉病.行右半结肠部分切除术.

    作者:郑建云;闫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塑料切片技术介绍

    石蜡包埋切片技术是100多年来沿用于病理检查的主要手段.但对一些坚硬组织,如未经脱钙的骨组织,由于包埋剂和组织的硬度不一致,包埋后很难切片.只有用与组织硬度相近的包埋剂才能制备出较满意的切片.因此,Rosenberg等[1]于1960年首次将塑料切片技术加以介绍,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出现,要求能制作结构细致,图像清晰,人为损伤小的高质量切片,塑料包埋切片技术的相应发展,因其能切出1~2 μm厚的薄切片,供高分辨光镜的形态学研究也就成为可能.塑料切片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包括制作植物、昆虫及实验动物和人的组织切片[1~ 5].国内这一技术在起步较晚,仅少数单位开展了这一工作[6~15],但使用范围仍较局限.

    作者:梁化印;郭瑞峰;杜双存;田茹;董红梅;陈健;杨保凯;韩树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探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SHL)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和组织来源.方法对8例S-SHL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对其中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肿瘤由立方细胞及多角形细胞组成.立方细胞表达Sp-B、TTF-1、CK和EMA,不表达Vim.多角形细胞表达TTF-1和Vim,部分表达EMA、NSE、Syn、CgA和ACTH,不表达Sp-B和CK.两种细胞均不表达MC、CD34、FⅧRAg、CEA和SMA.超微结构特征是立方细胞部分胞质内可见板层小体,多角形细胞部分胞质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少数胞质内见神经分泌颗粒及板层小体.结论S-SHL的立方细胞来源于肺泡Ⅱ型细胞,多角形细胞可能起源于肺呼吸道上皮多潜能干细胞.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柯;潘美华;胡闻;王晓秋;丁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中抗体及检测系统的选择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受益匪浅,对免疫组化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检测系统的选择和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奎;周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RT)的表达及其与凋亡基因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卵巢肿瘤组织中TRT及p53、bcl-2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T在不同卵巢肿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卵巢上皮组织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7%、57.2%和85%,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与恶性的阳性表达为10%和81.8%,TRT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呈现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递增现象,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恶性上皮组织肿瘤中p53蛋白和bcl-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80%,相关分析显示TRT与p53和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TRT的高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卵巢肿瘤组织中TRT与p53、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TRT可作为卵巢肿瘤恶性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海燕;方军;谢丽微;高宝辉;谢小志;王宗敏;赵志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系膜内肾上腺皮质残留1例

    患者女,37岁,因下腹区隐痛2年余入院.平时偶有阵发性隐痛,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后减轻.16岁初潮,周期28~37天,持续3~6天,尚规律,G3P1.查体:中年女性,消瘦,心肺检查正常,肝脏锁骨中线肋下2 cm,质软,脾脏未触及,腹区未触及肿物,肾区扣击无疼痛.心肺X线、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液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正常,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后位,2个月妊娠大小,活动度可,质硬,表面不光滑.左侧卵巢增大,可扪及一肿物,囊性,7 cm×5 cm× 5 cm大小,与周边组织有粘连,轻压疼.右侧附件正常.CT扫描为囊性肿物阴影,界限尚清.临床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作者:张祥盛;王新营;吕增华;朱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软组织肿瘤新类型--脂肪平滑肌肉瘤

    脂肪平滑肌肉瘤(lipoleiomyosarcoma,L-LMS)又名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伴平滑肌肉瘤分化(well-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with leiomyosarcoma differentiation),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自1990年Evans[1]首次报道以来,迄今报道仅21例[2~8],国内尚未见报道.按Folpe及Weiss(2002)标准,将上述L-LMS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在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WDL)的内部出现成熟但有异型平滑肌成分,称L-LMS,共13例;也可在去分化脂肪肉瘤(DL)中的WDL区出现上述异型平滑肌成分,称DL-L-LMS,共3例.Ⅱ型为DL的去分化区出现上述异型平滑肌成分,称DL-LMS,共5例.严格而言,Ⅱ型不应列入本瘤内,故真正诊断为L-LMS仅有16例,均为Ⅰ型.笔者综述该16例L-L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期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关注.

    作者:唐涛;范嫏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及产生分化谱系后裔能力的细胞.干细胞的委任(commitment)是指干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后裔被严格预定向特殊谱系发育.分化(differentiation)则指委任干细胞后裔向预定特殊谱系发育程序的顺序执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委任是预定产生外胚层、内胚层与中胚层.继而,各胚层细胞不断繁殖、委任与分化,形成不同谱系和功能的细胞群.这种按不同胚层委任的、细胞命运限制性演进程序,称组织发育的胚层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干细胞可分为3种类型:(1)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3)专能干细胞.第2、3类见于成体,称为成体干细胞.

    作者:张众;李连宏;翟静;谢丰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喉类癌1例

    患者男,60岁.因吞咽痛、左颈部包块半年就诊.体检: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可扪及2.0 cm×2.0 cm质硬包块.间接喉镜检查:会厌喉面左侧见大小2.0 cm×2.0cm×1.5 cm肿物,表面不光滑,左披裂黏膜肿胀.喉部CT扫描:左侧会厌披裂、皱襞软组织块影向喉腔内突入约1.2cm×0.6 cm,左侧梨状窝变小,两侧会厌披裂皱襞增厚.行点刀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会厌左侧喉面.另有颈动脉三角区淋巴结2枚.

    作者:李晓楠;孙雷;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伤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例以肾脏损伤为主要症状,行肾活检术病理诊断为EHF病例进行光镜、免疫荧光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EHF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肾间质显著性灶性出血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伴有轻度增殖;免疫荧光显示IgM、IgG、IgA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形沉积.结论EHF临床上可仅表现为发热和肾脏损伤,易造成误诊、漏诊.其肾脏组织病理学表现对EHF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甄军晖;周庚寅;李红;刘文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颈鳞癌中p16、p21WAF1、Rb、cyclinE蛋白的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p16、p2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二步法对88例宫颈鳞癌组织,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15例宫颈炎组织进行p16、p21WAF1、Rb、cyclinE 4种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16、p21WAA1、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0.05);Rb在宫颈癌的表达少于宫颈炎(P<0.05);Rb与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周期G1期中,由于Rb蛋白的缺失,使cyclinE表达升高,致使癌细胞增生;同时,p16、p21WAF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高,并失去抑制作用.

    作者:董磊;宋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T辅助细胞1/T辅助细胞2)平衡、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率的影响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T).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检测大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水平及气道壁EOS凋亡率.结果A组大鼠BALF中IFN-γ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血中及BALF中的IL-4水平则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T组大鼠IL-4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IFN-γ的表达则明显高于A组(均为P<0.01).在A组,大鼠气道壁EOS的浸润明显增多,但凋亡细胞却很少看到,EOS凋亡率明显低于C组(P<0.01),T组EOS凋亡率则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纠正哮喘Th1/Th2失衡和促进气道壁EOS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胡晓光;李昌崇;罗运春;陈小芳;张维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宫颈癌相关性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检测72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中p5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53基因3种基因型Arg/Arg、Pro/Pro、Pro/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1.0%,39.5%,39.5%,对照组为38.2%,14.7%,47.1%,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6.01,P<0.05),Pro/Pro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没有发现Arg/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在HPV16、18阳性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2.2%(4/18)、50.0%(9/18)、27.8%(5/18),Pro/Pro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两型.结论p53 Pro/Pro基因型可能是新疆汉族女性宫颈癌主要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王晓凌;潘晓琳;高志斌;陆天才;李锋;郑兴征;蒋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特点

    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组织学分类兼顾了病理学及遗传学的特征,简化以往庞大而重复的分类,并大幅度地补充近年出现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新类型及遗传学研究结果,进而又重视结合临床,使分类能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另外,对传统观念进行更新,对常见肿瘤组织学类型均能系统阐述: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肿瘤扩散及分期、组织来源、遗传易感性,其中对重要类型肿瘤又增添病理巨检及组织学(免疫组化)、体细胞遗传学及易感性、预后及预测因素等内容,并选择性附设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流式细胞术测定等,配有彩色图片、表格及索引编码等,各器官肿瘤分类均附设TNM/FIGO分期系统,远比1994年分类详尽,现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范嫏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变异型与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恶黑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变异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130例恶黑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临床资料,并划分组织学变异型.结果根据病理形态学发现及免疫组化标记,1 30例恶黑组织学变异被分为上皮样型、肉瘤样型、癌肉瘤样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小细胞型、血管周细胞样型、假腺样型、浆细胞样型、横纹肌样型、巨细胞样型、印戒细胞型、透明细胞型、气球样细胞型及炎性MFH样型.结论恶黑的组织病理结构和形态变异复杂,细胞类型多,少色素、无色素及核仁模糊占大多数,有不同的病理类型,有时诊断很困难,应特别注意与多种类型肿瘤相鉴别.

    作者:叶明福;张哉根;王亚丽;汤金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单层细胞侵袭实验中细胞染色方法的改进

    侵袭性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恶性肿瘤,探寻其治疗方法,必须明确其侵袭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monolayer invasion assay,MIA)是体外研究肿瘤侵袭性的方法之一,因所需材料简单易得而常用.本研究在原单层细胞侵袭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细胞进行HE染色,获得清晰图像.

    作者:高煜;山艳春;王继群;高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透明细胞癌VHL基因和CD44v6表达及预后价值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和CD44v6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分期和预后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8例CCRCC标本中VHL基因和CD44v6的表达,比较两者同Fuhrman分级、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HL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6.9%(33/58),为胞质染色;CD44v6表达阳性率为44.8%(26/58),为细胞膜染色.两者表达与病理核分级(P<0.001)和患者生存率(P<0.001和P<0.01)均相关.与病理分期无关(P>0.05).两者相互之间也相关(P<0.001).结论VHL基因和CD44v6表达可能在CCRCC进展中发挥作用,并为判断预后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作者:汤中林;李如昌;陈刚;桂律;罗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