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阳;刘芸;刑晓萍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与抑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T2DM患者与2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4+CD25+Foxp3+CD127-的Treg细胞的表达.采用磁珠分选分离Treg细胞,标记增殖染料CFSE,通过Treg细胞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其抑制功能.结果 T2DM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CD127-Treg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转录因子Fox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21.05±2.2)vs(32.43±3.12),P=0.023〕.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Treg细胞抑制功能也显著降低〔(31.17±3.78)%vs(58.62±4.98)%,P=0.019〕.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受到影响,表现为抑制功能及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能力受损,而其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王芬;朱红霞;高玉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MCAO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性性脑卒中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中选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与手术组相同.分别在治疗后3、7、14 d进行神经行为评分.于14 d治疗干预1 h后检测脑电活动,麻醉后取大鼠脑部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在第3、7、14天均显著增加;第14天脑电活动显著下降,脑部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可见神经细胞肿胀、浸润,神经元坏死凋亡、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溶解等,可见模型复制成功.而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组大鼠脑电的平均波幅显著增加,脑电活动显著增强,脑部梗死面积明星减少,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减少,脑部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元坏死减少,细胞凋亡也减少,病变范围缩小,其中以针刺+康复组效果佳(P<0.05,P<0.01).结论 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用于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局部组织损伤,增强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史华;何琦;娄元俊;邵素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多种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对中老年人心理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盲法抽检原则对开展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人155名作问卷调查,依据个人锻炼情况分组,太极拳组32例,五禽戏组31例,易筋经组26例,八段锦组29例,步行锻炼组37例,各项健体育项目的锻炼时间均>2年;另选取30名未开展活动锻炼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行简化版图形推理(瑞文)测验、划字测验、疮状自评量表(SCL-90)、BFS心境量表做心理情绪评估,检测免疫指标.结果 太极拳组、五禽戏组、易筋经组、八段锦组、步行锻炼组图形推理(瑞文)测验评分及划字测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五禽戏组、易筋经组、八段锦组、步行锻炼组SCL-90躯体症状、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太极拳组、五禽戏组、易筋经组、八段锦组、步行锻炼组BFS心境评分中活跃、愉悦、平静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思虑、愤怒、激动、抑郁、无活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对思虑、平静、愤怒、激动等情绪的调节效果明显,五禽戏与易筋经对活跃、愉悦情绪改善效果较良好;步行锻炼则能够调节思虑、愤怒、抑郁及无活力情绪;太极拳组、五禽戏组、易筋经组、八段锦组、步行锻炼组免疫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CD4+、NK指标提升效果明显,八段锦组对CD3+、CD8+改善效果良好.结论 传统保健项目锻炼能够调节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心理情绪.
作者:梁利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解剖锁定钢板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另外A组术后口服阿仑膦酸钠,持续1年.分析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术前及术后1年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结果 两组在术后3、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术后1年平均BMD及血清ALP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规范使用阿仑膦酸钠,能加快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增加BMD,安全有效.
作者:孙劲;宋爱波;付纳新;李慧琼;杨红;刘沛;黄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CTC的EGFR表达水平,根据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都给予TKI治疗至少1个月后与TKI疗效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EGFR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分期及功能状态(PS)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50%)及疾病控制率(70%)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35.7%,53.5%,均P<0.05).在TKI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KI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21个月)及无疾病进展期(11个月)均明显长于低表达组(10个月,4个月,均P<0.05);1年生存率(77.8%),2年生存率(38.1%)及3年生存率(22.2%)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63.3%,31.2%,3.3%,均P<0.05).结论 老年晚期NSCLC外周血CTC的EGFR高表达患者对EGFR-TKI靶向治疗反应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
作者:江波;金从国;杨承纲;涂长玲;朱颖;何文杰;刘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及环氧合酶(COX)-2在不同胃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胃正常组织、萎缩性胃炎、胃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胃腺癌组织中PTEN、COX-2蛋白及细胞增殖水平,分析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中PTEN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胃腺癌组织细胞增殖与PTEN及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胃腺癌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萎缩性胃炎及胃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正常组织、萎缩性胃炎及胃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而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萎缩性胃炎及胃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组织中PTEN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胃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指数与PTEN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及COX-2在胃组织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细胞异常增生,致胃细胞增殖旺盛,从而参与了胃组织癌变的早期发生及发展.
作者:刘亮;张建海;刘江惠;左连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FT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术后5 d疼痛数字等级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质量、角色质量、生理质量及社会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理念运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霄云;王英芝;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多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其中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95例为观察组;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及疗效,并分析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分期为Ⅱ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Ⅲ期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5年者的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时间≥5年者(P<0.05).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在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给予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聂双发;费建东;李磊;杜园;杨本鑫;郭迎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蜈蟾痛愈膏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在应用羟考酮缓释片的基础上加用蜈蟾痛愈膏(观察组)辅助止痛治疗与单纯应用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羟考酮缓释片的需求量明显较少,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蜈蟾痛愈膏联合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孙守坤;李明晶;陈卓;李众;王军;郭怀宇;张越;杨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具有IQ结构域的人RasGTP激活蛋白相关蛋白(IQGAP)1、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组织63例为观察组,子宫肌瘤术后留取的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组织35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IQGAP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两组IQGAP1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QGAP1和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IQGAP1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细胞增殖指数相关.二者阳性率与年龄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二者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QGAP1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且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作者:纪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及其受体(R)-3表达,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65例有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无转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正常对照组为3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留取术后的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VEGF-D和VEGFR-3表达.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浸润深度均密切相关,VEGF-D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观察组中VEGF-D和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VEGF-D和VEGFR-3水平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魏顺英;杨爱萍;汪祖春;赵俊哲;邱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入院时均抽取静脉血,检测CysC,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Cr)、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1)心衰合并房颤组患者CysC、CRP、ET-1均高于心衰未合并房颤组(P均<0.05).两组间GFR、Cr、BUN均无显著性差异.(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与房颤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1,P<0.01),CysC与年龄(r=0.310,P<0.01)、GFR(r=-0155,P<0.01)、Cr(r=0.377,P<0.01)、CRP(r=0.102,P<0.01)、ET-1(r=0.211,P<0.01)等相关,但与BUN、吸烟、高血压病史等因素无关.此外,而房颤还与CRP(r=0.234,P<0.01)、ET-1(r=0.381,P<0.05)等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校正年龄、性别、CRP、ET-1等因素后,CysC与房颤显著相关,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9.72,P<0.05).结论 血清CysC是心衰房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C水平上调的慢性心衰患者是房颤的高危人群.
作者:王锡惠;陶以嘉;腾名子;姜升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PcomAA)伴动眼神经麻痹(ONP)老年患者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1例PcomAA伴ONP高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组,观察组(神经内科收治)31例,开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神经外科收治)30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处理.观察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变化,检测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葡萄糖等生化指标,评估脑损伤改善效果,记录手术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乳酸、葡萄糖、NS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ONP完全恢复11例(35.48%),部分恢复4例(12.90%);对照组ONP完全恢复10例(33.33%),部分恢复5例(16.67%),两组ONP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PcomAA伴ONP疗效确切,对脑组织损伤小,促进机体恢复效果,改善ONP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强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彦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伴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5例DM伴OP的患者为观察组,25例DM患者为对照组,25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IGF-1和TNF-α表达.结果 3组血清IGF-1和TNF-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GF-1和TNF-α表达与性别无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GF-1和TNF-α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DM伴OP患者血清中IGF-1和TNF-α表达异常,对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IGF-1表达下降可能与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陈猛;刘澍;张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PR组以及UTI组各10只.应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进行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 h,检测各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水平及左心室压力上升(+dp/dtmax)、下降大速率(-dp/dtmax).ROSC后24 h处死大鼠后取出心、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并采用投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ROSC后6 h CPR组、UTI组LVSP及±dp/dtmax明显降低(P<0.05),LVEDP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OSC后6 h CPR组、UTI组LVSP、+dp/dtmax及-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而LVEDP显著上升(P<0.05);与CPR组相比,ROSC后6 h UTI组LVSP上升,LVEDP下降(P<0.05).CPR组、UTI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UTI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CPR组(P<0.05).结论 UTI可以抑制体内IL-1β和TNF-α的表达,同时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改善CPR后心功能.
作者:李江;贾宝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临床疗效及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法,将2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或观察组(桃红四物汤+常规治疗),每组119例.比较两组术后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OC)、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全甲状腺旁腺素(iPTH)、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ⅠN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RANKL、OPG、TGF-β1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6.6%(103/119)〕明显高于对照组〔76.5%(91/119),χ2=2.117,P=0.034〕.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3.2±1.3)w明显少于对照组〔(14.5±1.5)w,t=7.144,P=0.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OC、BLAP、tPⅠNP、VEGF、IGF-1、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PTH、β-CTX、BMP-2、IL-1、IL-6、IL-10、IL-18、TNF-α、RANKL、O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及骨折愈合微环境,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加速骨折愈合.
作者:李盼祥;刘晓峰;蒋亮;孙少松;梁志兴;杨兰;赵东志;孙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栓抽吸后即刻及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2 h后,两组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cTn)T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术后10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抽吸后直接行PCI治疗STE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短期预后.
作者:孟君;孙庆春;马维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诊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通气方案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34).研究组采用ASV方案,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方案,均同时机械通气直至撤机.观察对比两组成功撤机率及总通气时间,记录其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两组成功撤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两组除每分钟通气量(MV)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研究组呼吸频率(f)、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吸气阻力(Rinsp)、呼气阻力(Rex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潮气量(V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V模式相较于通气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功能,还可降低机械通气刺激致炎症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预后更理想.
作者:代涛;张秀春;孙颖;潘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IRV)对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比通气组和常规容量控制通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时,反比通气组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吸频率不变,潮气量7 ml/kg.观察并记录气腹开始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3)的气道压峰值(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测量T0、T1及T2的动脉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反比通气组T1、T2时间点Ppeak显著降低、Pmean、Cdyn显著升高(P<0.05),T2、T3时间点PaO2、OI显著升高(P<0.05).两组pH值、PaCO2及SaO2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的气道峰压,提高动态肺顺应性并改善氧合.
作者:徐云燕;张立新;周春燕;王立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及家庭结构的改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过渡. 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照料,提高老人生存质量,缓解家庭照顾负担;同时还为老人提供一个社交、娱乐的平台,丰富老人的生活,提供精神慰藉. 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激增,使各类型养老机构数量急增. 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养老机构在运行与管理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由于缺乏科学的调研为依据,大多数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成本、收费等方面缺乏必要信息支持,仅凭经验自主定价,缺乏科学指导,不仅会导致养老产业投资风险较大,不利于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政府对养老服务市场监管.
作者:马晓雯;谢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