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卓琳;蔡卿卿;刘丁阳;汪秀英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 性别, 高龄, 高血压, 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索慢性肾脏病(CKD)在成人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检索2009~2013年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结果 26篇文献纳入研究,CKD平均患病率8.81% (95% CI 8.85% ~8.78%),共报道25个危险因素,其中超过半数文献支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无生活行为危险因素被报道.结论 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和CKD之间存在严重的因果滞后性,有因时无果、有果时无因.横断面研究方法在CKD病因研究中存在局限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共病抑郁症(MDD)的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9例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及PHQ-9 MDD自评量表调查,根据问卷及量表测评结果分析T2DM共病MDD可能因素,并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MDD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共病MDD患病率55.99%,女性高于男性.精神压力大、并发症、睡眠质量、食用新鲜蔬菜情况是M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压力大、出现并发症及睡眠质量差的T2DM患者易患MDD,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可预防MDD的发生.

    作者:李若男;赵洪影;王丹丹;王越;刘任通;张权峰;闫磊;孙楠;李曼;贾琳琳;郑斯阳;李毓昊;邱洪斌;杨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变化.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及血清 MDA、SOD、TAC 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TA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降低血清IGF-1、BNP、HbA1c水平.

    作者:陆锦昆;潘海林;苏宏业;黎英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药在脑缺血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脑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形式,占60% ~80% 〔1〕,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脑缺血疾病具有四高特征: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目前缺血性脑疾病尚无修复性治疗,功能恢复非常有限,许多患者可能会遗留有大脑某些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发生原因是脑动脉阻塞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开发解决脑缺血的有害影响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仍然非常有限,仅有的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可运用临床治疗的药物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狭小(脑梗死的症状开始发作在4.5h之内)与安全性的考虑(可能会引起颅内出血),不到5%的患者接受了tPA治疗〔2〕,大部分患者只能给予支持性护理,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策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生:来自侧脑室室管膜区(SVZ)的新生神经元可经嘴侧迁移流迁移到嗅球,海马齿状回(SGZ)不断产生新生神经元整合到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神经发生在脑的发育与脑的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到了成年阶段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比较微弱,但在脑缺血、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刺激下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发生现象立马增强.因此神经再生的定义为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病变后脑内的神经发生过程.神经再生包括受损细胞突起的再生长与神经纤维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重建.再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的微环境的建立、轴突芽生及延伸、靶结构的神经重支配形成突触联系、再生轴突髓鞘化和成熟.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再生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存在密切联系〔3〕,但是缺血皮层、侧脑室室管膜区或者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产生的新生神经元的数量难以完全替代凋亡的神经元,因而寻找到可加速脑内的神经再生方法或许能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贺旭;段筱妍;刘伏祥;赵宏;黄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宿主HeLa细胞Caspase-9和p-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宿主HeLa细胞后,测定促凋亡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病毒组,肉桂醛低、中、高浓度组.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直接灭活阶段、生物合成阶段、病毒吸附阶段、药物预处理作用)用肉桂醛处理,Western印迹法测定Caspase-9蛋白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肉桂醛组与病毒组相比(除药物预处理作用外),肉桂醛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肉桂醛能够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与促凋亡蛋白Caspase-9和抑凋亡蛋白p-AKT表达有关.

    作者:卫高;代立娟;宋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人跌倒的公共卫生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跌倒是全球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且它在老年人意外伤害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跌倒不仅造成老年人身体上的创伤和残疾,而且还将导致如抑郁、焦虑、活动限制、跌到恐惧等心理问题〔1〕.据统计,2008年美国老年人由于跌倒所导致的医疗费用是233亿美元,英国为16亿美元〔2〕.中国老年人每年发生跌倒的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人民币以上,疾病负担为(160 ~800)亿元人民币〔3〕.国内外关于老年人跌倒方面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国内外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后果、疾病负担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蔡伦;林岑;周鼒;方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强度有氧训练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目的 观察低强度有氧训练及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辅助治疗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 单纯性肥胖症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低强度有氧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以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进行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体脂含量及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体脂率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每天2 h以上持续3个月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但在电磁脉冲穴位刺激辅助治疗下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栗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组)和观察组(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组),两组均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不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1).结论 对于老年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采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可以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相较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具有优势.

    作者:程黎民;吕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DF-1/CXCR4生物学自噬轴与脑缺血损伤研究进展

    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和血管损伤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点.脑缺血发生时,在脑室下区、海马、大脑皮层等处的神经干细胞能够自主增殖、迁移、分化成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将神经缺损区填补,形成新神经环路,同时新神经元能够部分取代受损的神经元行使其功能,由此观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能够修复脑缺血损伤.但是,脑缺血之后被激活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数目极少,约有0.2%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新神经元;因而能够对新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及存活进行调节的因子分泌不够充足,导致该自身修复作用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近期发现小脑中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能够对突触传递进行调节, SDF-1 mRNA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神经元也在成人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被表达,此发现提示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SDF-1很可能发挥着神经调节的功效.神经再生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血管也在新生,因而SDF-1/CXCR4信号轴在脑缺血中对神经修复和血管新生都有着潜在的作用〔1~3〕.

    作者:仇志富;吴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周围动脉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疾病(PAD)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 PAD介入治疗的451例老年患者中发生23例VVR为发生组,其余42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1例肱动脉穿刺患者中VVR发生2例(1.65%),330例股动脉穿刺患者中VVR发生21例(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行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缝合157例,1例发生VVR(0.64%);股动脉单纯压迫40例,8例发生VVR(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R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VVR,提高对此症的认识,减少误操作及不必要的操作,加强介入的规范化培训,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预防VVR的关键因素.

    作者:裘霄雷;赵世光;刘卓;杜建时;韩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nephrin和WT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及二者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阿霉素肾病(B组)、贝那普利干预(C组)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干预(D组)各15只,实验开始后6 w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T-PCR方法对肾组织nephrin和WT1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D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5),D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1);C、D组与同时期B组比较病理变化明显减轻.C、D组肾脏nephrin、WT1表达较B组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变化与肾组织nephrin和WT1的表达改变有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WT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小球足细胞功能.

    作者:史亚男;王利军;胡志娟;冯珍;牛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分析患者SPB的影响因素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PB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对121例住院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2%患者存在SPB,中重度SPB占34.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程度SPB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能否承担医疗费用、照护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对患者SPB有影响(R2=55%).结论 SPB普遍存在于COPD患者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减轻COPD患者SPB.

    作者:梁敏余;陈沁;冯颖君;钟彤;王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TLR-MyD88通路在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

    目的 探讨TLR-MyD88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莱菔硫烷的抗感染效果.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4例为COPD组,另选同年龄段肺功能正常的体检者60名为非COPD组,分离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形成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进行鉴定.COPD组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终浓度为1 mg/L的脂多糖干预)、莱菔硫烷组(终浓度为30 μmol/L的莱菔硫烷干预)、联合干预组.非COPD组巨噬细胞不作任何干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现巨噬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表达量明显高于巨噬细胞(P<0.01).基础状态下COPD患者巨噬细胞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OPD组(P<0.05);COPD组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 TNF-α、IL-6浓度均明显高于非 COPD组(P<0.05);脂多糖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联合干预组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莱菔硫烷组与非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巨噬细胞TLR-MyD88信号通路活化,下游炎性因子分泌量增加,提示该信号通路参与COPD炎症过程;莱菔硫烷可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对COPD患者有抗感染作用.

    作者:王婧;王敏;范玉敏;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CAM、GDF-15、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蛋白(CAM)、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A组(≤15分)和B组(>15分),各4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CAM、GDF-15、ox-LDL的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M、GDF-15、ox-LDL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CAM分别为(235.26±61.85)ng/ml、(152.62±31.36)ng/ml、(87.85±22.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GDF-15分别为(967.22±75.28)pg/ml、(648.14±50.26)pg/ml、(417.14±47.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分别为(516.35±122.38)mg/L、(420.47±75.04)mg/L、(332.58±68.2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23.25±3.36)分、(12.73±2.28)分、(1.05±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CAM、GDF-15、ox-LDL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17、0.851、0.338,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AUC=0.956,95% CI:0.913~0.998)明显高于CAM(AUC=0.824,95% CI:0.731~0.918)、GDF-15(AUC=0.876,95% CI:0.800~0.952)和ox-LDL(AUC=0.709,95% CI:0.594~0.824).结论 血清CAM、GDF-15、ox-LDL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显增高,且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连江;亓法英;任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红花黄色素联用奥美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红花黄色素(SY)联用奥美沙坦(OM)与单药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Y组、OM组及联合用药组,疗程7 w,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内IL-6和IL-10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6和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 IL-6水平都明显降低(P<0.001),而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10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③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组心肌组织内 IL-6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01),但对IL-10及血清IL-6水平影响不大(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ELISA结果一致.结论 肾性高血压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明显降低循环和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持IL-10的水平,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对降低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汪汉东;周忠荣;张春天;徐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白细胞介素(IL)-8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8例CAP患者CAP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XCR1、CXCR2及IL-8水平.CAP患者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并分析PSI评分与CXCR1、CXCR2及IL-8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P组血CXCR1、CX-CR2、IL-8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校正年龄及性别后,CAP患者PSI评分与上述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XCR1、CXCR2及IL-8在老年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斐;徐志豪;董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目的 探索慢性肾脏病(CKD)在成人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检索2009~2013年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结果 26篇文献纳入研究,CKD平均患病率8.81% (95% CI 8.85% ~8.78%),共报道25个危险因素,其中超过半数文献支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无生活行为危险因素被报道.结论 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和CKD之间存在严重的因果滞后性,有因时无果、有果时无因.横断面研究方法在CKD病因研究中存在局限性.

    作者:卓琳;蔡卿卿;刘丁阳;汪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效果及对BMP、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老年H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的效果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HD合并CKD-MBD 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H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BMP、iPTH与甲状腺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3、BMP7及B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BMP3、BMP7及B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PTH、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老年HD合并CKD-MBD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BMP、iPTH及甲状腺素水平.

    作者:张灵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种Eclipse系统计划优化方法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的基底剂量补偿计划功能(BDP) 在胸腺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特性.方法 选取10例胸腺瘤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BDP-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OAR)等剂量参数和机器跳数(MU).结果 BDP-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2明显低于IMRT计划,D98明显高于IMRT计划,适形度指数(CI)(0.89±0.03)高于IMRT(0.82±0.06),剂量均匀性指数(HI)(0.05±0.01)明显低于IMRT(0.1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和脊髓计划区的大值近似;肺的V5 BDP-IMR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其余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的Dmean、V20、V30、V40 BDP-IMRT计划均显著低于IMRT计划(均P<0.05);BDP-IMRT计划的MU(590±41)较IMRT计划(522± 40)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较IMRT计划来说,BDP-IMRT计划提高了靶区覆盖率和适形度,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好地保护了部分OAR,其剂量学优势明显,MU略微增加.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林珠;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女性SUI患者200例作为SUI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50例作为POP组,选取无POP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对比ER、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在三组盆底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女性SUI盆底组织ER、TGF-β1、Col-lagen Ⅰ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年龄、产次、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TGF-β1、E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SUI组和POP组之间的TGF-β1、ER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POP组的Colla-gen Ⅰ灰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SUI组和POP组之间的Collagen Ⅰ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CollagenⅠ表达呈正相关(r=0.267,P=0.028).结论 TGF-β1、ER、CollagenⅠ的表达与SUI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兆春;刘晓婉;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相关性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g)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相关性.方法 OSAHS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采用放免法测定TNF-α,同时根据AHI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三组上述血清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Fg、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病例组不同AHI水平患者血清Fg、TNF-α水平存在差异,随着AHI的增加,血清Fg、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血清Fg、TNF-α水平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OSAHS患者睡眠障碍情况.

    作者:樊蕴辉;李立群;戈艳蕾;付爱双;王红阳;张嘉宾;张盼盼;庄雅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