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刚;刘蓉辉;管天媛;许静;董艳红;崔文柱;吕佩源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的围术期处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25例,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 w及末次随访时的Frankel分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Cobb角,评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大血管、神经、胸腹腔脏器损伤情况.患者结核均获临床治愈,Frankel分级:C级2例均改善至D级,D级13例改善至E级10例、不改善3例,E级10例无加重.术前Cobb角为15.12°±6.88°,VAS为(5.88±1.01)分,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5.16°±2.94°,VAS为(0.96±0.79)分,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VAS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
作者:刘键;王先安;陈科;林明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 DM )视网膜病变( DR )是DM 极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当前尚未完全阐明,经典机制包括多元醇途径、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 DR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壁周细胞丢失及形成微血管瘤、微血管堵塞和血-视网膜屏障受损等,上述变化导致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无灌注区视网膜缺血缺氧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与血管生长因子( VEGF)等,终致使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而功能不完善的新生血管易发生渗出和出血,引起视网膜血管纤维化,甚至继发性视网膜脱离以致失明. 可分为非增殖期DR( NPDR)和增殖期DR( PDR). 有研究结果表明趋化因子与DR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 本文主要综述细胞因子中的趋化因子及其基因与 DR 的关系.
作者:程艺;吴晓蓉;胡裕翔;许晓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依降钙素配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因OVCF行PKP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PKP术后当日给予依降钙素肌注)及对照组(68例,单纯予PKP).患者均进行不少于半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1±0.4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密度(BMD)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效缓解,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缓解更加明显.至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术后新发邻近椎体骨折2例,手术椎体再骨折6例;观察组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1例,手术椎体再骨折1例,两组骨折发生时间集中在术后(4.5±0.57)个月,两组早期术后再骨折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绝经后妇女OVCF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给予依降钙素肌注可减轻因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导致的腰背痛,并能有效降低早期再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雷宁波;彭冉东;邓强;赵军;李中锋;韩宪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可降解生物镁合金在动物体内的溶血及过敏试验.方法 通过制备可降解生物镁合金浸提液,设立实验组及对照组,通过肉眼分别观察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日本大耳家兔红细胞溶血反应.结果 生物镁合金浸提液的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皮肤反应计分为0,致敏率为0,表明其对皮肤表现为弱致敏性;生物镁合金浸提液体外溶血性试验未见明显溶血或凝聚现象,表明其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作用.结论 可降解生物镁合金浸提液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符合规定.
作者:崔志琼;杨滨;甘佼弘;林欣;徐晟;刘玺;张海娜;郭振;王晔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微波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IL-8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采用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积分指数(CPSI)评分评价临床症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PSI评分及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CPSI评分中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明显降低(均P<0.05),血清IL-6、IL-8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微波能显著提高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机体炎症反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崔伟;朱明兰;陈安健;罗旭;张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应激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曲马多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比较术后VAS、手术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12、24、72 h 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2 h 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且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
作者:王路平;王虎山;李淑娟;尹征;赫兰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普通级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SOD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OD组和阳性对照组制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后分别给予SOD生物胶囊溶液和蒸馏水灌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结果 空白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而CD8+T淋巴细胞少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为(41.33±4.82)%和(2.04±0.55),较阳性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为(20.44±3.10)%,较阳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空白对照组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TNF-α、IL-6和IL-8分别为(70.51±7.91)g/L、(160.40±9.33)pg/ml和(2.10±0.72)ng/ml,较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有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升高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CD8+T淋巴细胞及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发挥作用.
作者:甘成文;邓伟;廖天安;张熹;冯冬婵;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早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58例脓毒症MODS患者按投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遵从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E选择素(sE-selec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评价内皮细胞功能变化;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管活性药用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 治疗前,两组sE-selectin、vWF、HR、MAP、CVP水平、APACHE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2、96、120 h sE-selectin、vWF水平明显降低;治疗120 h观察组MAP升高,血管活性药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96、120 h观察组APACHE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老年脓毒症MODS患者内皮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患者转归.
作者:白静;张军伟;戈艳蕾;王宝华;程爱斌;王红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siRNA靶向干扰轴突导向受体蛋白(ROBO)1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将食管癌EC10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siRNA-ROBO1组,采用脂质体将阴性siRNA和siRNA-ROBO1转染EC109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OBO1、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EC109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干扰ROBO1表达后,EC109细胞中ROBO1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G2/M期细胞显著降低(P<0.05),且siRNA-ROBO1组细胞中Ki-67、PCNA、CyclinD1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ROBO1可能通过影响食管癌细胞增殖、周期相关蛋白水平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
作者:刘志广;刘芬;韩江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 3161 亿,占总人口的9. 7%,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1〕. 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慢性病高发〔2〕,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 2倍〔3〕,已达到61. 9% 〔4〕.
作者:李俊;王红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究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于食管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5篇文献,总共包含16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31,2.20),P<0.001〕;食管癌患者HLA-DRB1?15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2,95%CI(1.65,5.51),P<0.001〕;食管癌组HLA-DRB1?03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4,95%CI(0.43,18.96),P<0.001〕.结论 食管癌的发生与HLA-DRB1?0901、HLA-DRB1?1501与HLA-DRB1?0301基因有关.
作者:邓桃枝;韩向阳;蓝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帕金森病( 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还可伴有认知功能下降、心理困扰、神经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 新研究报道,PD患者在疾病的进展中,精神障碍( PDP )的发生率达50% ~70%,视幻觉是PDP 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患病率在30% ~60% 〔2,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的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帕金森视幻觉症状进行研究报道,本文将从PD患者视幻觉的概念和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汪亚男;徐娟兰;宋红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钾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27只大鼠随机分为枸橼酸钾组、肾结石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大鼠喂普通饮用水,肾结石组喂氯化铵和乙二醇混合液致石剂,枸橼酸钾组喂上述致石剂的同时给予枸橼酸钾液灌胃,共14 d.测定24 h尿钙离子和尿草酸浓度、血生化指标,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肾结石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组织Tamm-Horsfall蛋白表达.结果 枸橼酸钾组和肾结石组24 h尿钙离子和尿草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结石组24 h尿钙离子和尿草酸浓度高于枸橼酸钾组(P<0.05).肾结石组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枸橼酸钾组和对照组(P<0.05),枸橼酸钾组血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肾小管未见草酸钙结晶;肾结石组大鼠多数肾小管内见草酸钙结晶,肾小管扩张;枸橼酸钾组部分肾小管内见草酸钙结晶,肾小管扩张,但均较肾结石组轻.对照组肾小管无草酸钙结晶形成,枸橼酸钾组草酸钙结晶分级得分低于肾结石组(P<0.05).肾结石组Tamm-Horsfall蛋白表达强度低于枸橼酸钾组和对照组(P<0.05),枸橼酸钾组Tamm-Horsfall蛋白表达强度高于肾结石组(P<0.05).结论 枸橼酸钾能够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增强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组织Tamm-Horsfall蛋白表达强度.
作者:刘英;王志勇;杨德慧;刘晓伟;高旭红;徐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内隐情绪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ER-IAT)测定被试者内隐态度;采用负性影像或序列递减任务唤醒被试者负性情绪;采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测量被试者情绪水平.实验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又分情绪控制组和情绪表达组.结果 青年组实验组内数据、与标准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实验组内数据、与标准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各对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隐态度对老年人情绪调节的影响不显著;较于青年大学生,老年人更能控制并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
作者:陈乙嘉;岳鹏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10% ~5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依托,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同时依靠社会卫生服务开展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防治模式已成为慢性病管理的关键〔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发展,有氧运动及抗阻力运动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神经传导功能、身体活动水平及生活质量. 本文对有氧运动及抗阻力运动在DPN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伴有周围性面瘫的Avelli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分析1例伴有周围性面瘫的Avelli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脑桥的综合征可引起周围性面瘫,Avellis综合征为罕见的延髓受损综合征之一,如病变位置较高,累及脑桥,也可伴发周围性面瘫.结论 Avellis综合征伴有脑桥受损引起周围性面瘫更为罕见,临床应注意鉴别,减少误诊.
作者:刘卫刚;刘蓉辉;管天媛;许静;董艳红;崔文柱;吕佩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系统评价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选取关于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易感性的多态性研究,提取相关信息.利用SPSS19.0软件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剔除不符合哈温平衡的研究.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利用比值比(OR)和95%CI评价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基因模型采用等位基因模型(C vs T)、纯合基因模型(CC vs TT)、显性基因模型〔CC vs(CT+TT)〕和隐性基因模型〔(CC+CT)vs TT〕4种基因模型.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5项研究.在总体分析中发现,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亚组分析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和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C vs T OR=1.47,05%CI:1.21~1.78,P=8×10-5;纯合基因模型CC vs TT OR=2.01,95%CI:1.38~2.91,P=2.3×10-4;显性基因模型CC vs(CT+TT):OR=1.52,95%CI:1.11~2.10,P=0.01;隐性基因模型(CC+CA)vs AA:OR=1.72,95%CI:1.28~2.32,P=2.9×10-4〕.心肌梗死易感性与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的显著相关性存在于亚洲人群中(等位基因模型C vs T OR=1.21,95%CI:1.02~1.44,P=0.03;纯合基因模型CC vs TT OR=1.44,95%CI:1.01~2.05,P=0.04),在高加索人群中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与AMI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心肌梗死易感性与CD14 C(-260)T基因多态性在亚洲人群中存在显著关联性.
作者:李丽娟;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62. 6万,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三位〔1〕. 我国肝癌死亡率位居全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新发肝癌占全世界50%以上,而且处于逐年上升趋势〔2〕. 我国90%的肝癌是由乙型和丙型肝炎发展而来,这是中国肝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分布与流行的危险因素及肝癌的三级预防措施.
作者:张典;姜凤良;胡志芳;李爱连;王宁;高兴春;郭娜;姜朋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健康体适能变化的检测,探讨运动配合足反射区艾灸对T2DM疗效的影响.方法 39例T2DM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艾灸组和运动艾灸组,运动组和运动艾灸组在心率监控的前提下进行快步走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组运动后自行恢复,运动艾灸组运动结束20 min后艾灸足反射区约30 min,两组每周运动4次,共干预18 w.实验前后测试受试者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艾灸组和运动艾灸组体重指数(BMI)和糖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艾灸组明显优于T2DM组和艾灸组;运动艾灸组与运动组和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运动及足反射区艾灸均能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两者联合效果更加显著,说明运动配合艾灸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王会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榆林市农村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 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的健康量表对榆林市9个县(区)部分60~69岁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榆林市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榆林市农村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较差,指数较低.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缓解农村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姬乃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