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利;潘正英;刘瑶;涂静秋
目的 对口腔就诊患者洁牙认知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洁牙卫生宣教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口腔门诊就诊患者248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洁牙的认知程度.结果 58.3%的患者从未洁牙;88.3%的患者不了解洁牙的目的 ;40.2%的患者认为洁牙会使牙齿变松、变疏.结论 认真做好洁牙的卫生宣传,提高患者对洁牙的认知程度,使其积极主动的定期洁牙,做好口腔保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尚治新;帅燕珍;区泳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特区糖尿病患者自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知识来源、就诊意向,为进一步制定科学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1~80岁糖尿病患者180人的知识来源、就诊意向及自护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及格率分别为71.11%、92.22%、68.33%,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其知识、行为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6.11%迫切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依次为紧急处理、家庭护理常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送院指征;患者知识来源依次为医护人员、科普书籍、自身经验.来自社区护士仅13例,占7.22%;患者认为佳的知识获取途径为社区健康中心热线电话、针对性科普手册等.结论 特区糖尿病患者需要获取糖尿病的自护知识.其知识、行为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多途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护知识与行为的教育.
作者:李丽娟;陶艳玲;杨毅华;陈丽璇;骆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恢复期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以避免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4例择期腹部手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分别监测术前和人麻醉复苏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结果 温度干预护理后低体温患者复温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缩短患者在PACU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减少低体温造成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薛广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探讨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22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并对其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治疗过程顺利,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有效率达90.9%,副作用少,无严重并发症.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作者:余祖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继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微创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置入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作者:胡艳娜;李青;张景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然而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我科2007年7月~12月,对30例穿刺局部渗血采用棉球压迫无效的患者,采用无菌棉纱线进行局部压迫止血,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方法 局麻下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 28例帕金森病病人中,显效22例,有效6例.病人肢体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术后明显改善,6例发生并发症,无l例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不仅定位精确,毁损灶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加强手术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程宗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 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密切观察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动态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血尿19例,血便6例,直肠动脉大出血4例.结论 通过术前预防措施,术后细致病情观察,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大出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曹群朵;陈月英;王芳;彭艳红;吴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系统对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5例截瘫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康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截瘫患者中,高家庭支持占68%,家庭支持程度对患者康复有影响(P<0.05).结论 家庭支持系统直接影响截瘫患者的康复.
作者:孙正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其死亡率逐步下降.营养治疗是SAP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之一[1],禁食、胃肠减压及抑制胃酸、胰液的分泌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的要点.
作者:陶苏红;许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我国常见的中毒类型,在基层医院占内科急性中毒的首位,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死亡率>21.8%[1].阿托品已成为抢救AOPP患者的特效解毒剂[2],但阿托品的用量、方法、阿托品化观察不当,极易引起阿托品中毒或其它副作用而导致抢救的失败.
作者:徐美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0例痊愈出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于患者入组时及出院后的第12个月末各进行1次BPRS、GAS、CGI-S1评定和比较.结果 两组于随访1年后的BPRS、GAS、CGI-SI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降低复发及住院的风险,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作者:王砚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准确的血糖检测结果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在其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血糖仪外观小巧、具有简便、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和喜爱[1,2].
作者:周先利;潘正英;刘瑶;涂静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佳护理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15例患儿术前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包括心理护理和肺、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估.术后给予整体护理,包括舒适的体位、严密观察各系统的并发症及健康指导等.结果 本组均治愈出院,13例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尿潴留,1例Ⅰ°难免性压疮.结论 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可以增进护患沟通,详细了解病情,减少护理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陈月香;丁晓媛;王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的广泛开展,传统的手术病人运送方式,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推床运送病人增加手术病人对手术的恐惧,运送时间长、手术延迟开始;人员紧张、推床数量有限、延误病人运送等[1],甚至发生因操作不当发生病人坠床事件.为了解手术病人护理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007年7月~8月对住院择期手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对手术病人不同运送方式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吸毒人数增加,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也较过去增加.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使病人在以后生活中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院2003年8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8例静脉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雪梅;杜威;林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全世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器质性疾病,是以脑萎缩、变性为主的脑部广泛性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进行性记忆、认知,智能障碍,其中激越行为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常见的行为问题[2],也是照顾者难以应付的问题之一.
作者:崔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 经过干预,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3.75%上升至85%(P<0.001).其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酒)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改善(P<0.001).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21.6mmHg, DBP下降15.3mmHg,血压控制率从41.25%上升至71.25%.结论 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作者:宋小林;宋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分析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和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对290例小切口和120例传统切口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对术中意外伤、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术后一般情况和护理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禁食时间等,小切口组(MCE组)均少于传统切口组(OCE组);术后血浆管引流量,MCE组亦少于OCE组,两组T管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CE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手术是一种有效、预后良好、恢复时间快的手术方式,密切观察T管、血浆管引流,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处理.
作者:刘惠蓉;郝芳;杨亚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LMWH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MWH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费瑞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