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帅峰;王继红;刘莉;杨升东;杨耀玮;孙丽君;文童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记忆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主要采取记忆障碍训练、心理沟通和个性化服务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记忆能力与病情控制情况。结果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平均空腹血糖与 HbA1c 控制良好,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记忆能力,改善其用药记忆障碍,保障其血糖控制平稳。
作者:丁建红;姚永芳;于莹;杜鹃;邱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室肌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0.2、0.4 g /kg 决明子蒽醌苷组及佐芬普利(0.01 g /kg)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 w。给药后第57天测量大鼠颈动脉平均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压力大下降速率(LV-dp /dtmax)及左室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 LVW /TL)。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放免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含量。结果决明子蒽醌苷能明显抑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与模型组比较,LVW /TL、LVEDP 值明显降低、LV-dp /dtmax 值明显升高(P<0.05或 P<0.01),该作用与其抑制心内AngⅡ、ALD 及 ET 表达有关(P<0.05或 P<0.01)。结论明子蒽醌苷能抑制肾源性高血压所致心肌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且其能够有效降低心脏局部 AngⅡ、ALDAET 分泌有关。
作者:于海荣;王一帆;陈建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山东省社区养老居民的生命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内的12个地市抽取730名60岁及以上社区养老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社区养老居民生命质量的平均得分为(61.95±16.5)分,性别、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参与性、养老服务满意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社区老人生命质量需要从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着手,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
作者:董毅;胡善菊;郭继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部住院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应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150例40~80岁我院干部住院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发病危险进行评估。结果老年患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高于中年;老年患者未来10年 ICVD 发病的绝对危险明显高于中年患者(χ2=61.422,P =0.000,P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未来10年 ICVD 发病绝对危险逐渐升高(χ2=21.658,P =0.000);中年患者未来 ICVD 发病绝对危险高于平均危险及低危险的比例较高(34%、89%)。结论我院中老年干部住院患者未来10年 ICVD 发病危险较高,中年干部住院患者应关注心血管发病相对危险,应该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干部住院患者进行干预。
作者:赵卫刚;胡世莲;丁西平;殷实;方向;刘卉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居丧是指任何丧失事件,通常指经历某个人(亲人、爱人、亲密朋友)的死亡的一段经历或体验感受。居丧风险指一个人经历他重要的人的死亡后,对其负面结果易感性的程度。“风险”特指导致负面健康结果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指定的原因和结果〔1〕。丧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震撼心灵的应激事件,丧亲之痛导致老人健康问题增多,适应晚年生活的能力下降〔2〕,甚至增加其死亡风险。近些年,科学预测丧偶老年人的居丧风险逐渐成为老年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
作者:马翠翠;宋洁;张成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清 IL-8和 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χ2=4.406,P =0.036)。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好转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1)。两组血清 TNF-α、IL-8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 AECOPD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表达。
作者:景璇;郭洁;张嘉;王石红;赵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综合评价人脑脊液α-synuclein(α-syn)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 Meta 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人脑脊液α-syn 水平与 PD 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6篇,累计病例共1337例,对照共1045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PD 患者脑脊液总α-syn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5.66,P<0.001,合并效应值为-0.89,95%CI =-1.20~-0.58,位于无效竖线左侧);PD 患者脑脊液α-syn 寡聚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6.20,P<0.001,合并效应值为0.73,95%CI=0.50~0.96,位于无效竖线右侧);PD 患者脑脊液α-syn 寡聚体/总α-syn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4.51,P<0.001,合并效应值为1.22,95%CI =0.69~1.75,位于无效竖线右侧);漏斗图分布呈倒漏斗形,近似对称,发表偏倚较小;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可靠。结论脑脊液总α-syn、α-syn 寡聚体、α-syn 寡聚体/总α-syn 表达水平与 PD 密切相关,脑脊液α-syn 寡聚体、α-syn 寡聚体/总α-syn 的变化更适于作为 PD 的诊断标记。
作者:李宏伟;文敏;芶云;杨铁;徐利;赵文静;张春林;周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苦荞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用饮用酒灌胃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苦荞组、葛根素组、曲克芦丁组、模型组,同期设立空白对照组。苦荞组用苦荞粉灌胃8 w,葛根素组和曲克芦丁组分别给予葛根素腹腔注射8 w。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并计算肝脏指数。 HE 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中 AST、γ-GT、ALT 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且苦荞组效果优于葛根素组( 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药组由脂肪蓄积导致的气球样变细胞明显减少,肿胀细胞数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肝窦内无瘀血。结论苦荞和曲克芦丁可以减少脂肪在大鼠肝脏中的蓄积,改善肝功能,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闫帅峰;王继红;刘莉;杨升东;杨耀玮;孙丽君;文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蝙蝠葛苏林碱(DS)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影响及机制。方法C57BL /6小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001 g? kg-1)及 DS 高、中和低剂量组(1.08、0.54、0.27 g /kg)。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1~42(80 pmol /μl)脑室注射诱导 AD 模型。治疗30 d 后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 CA3区,测脏器指数和脑伊文氏蓝(EB),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Aβ1~42、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 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S 改善 AD 小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和海马结构,明显升高脾和胸腺指数(P<0.05),其他脏器指数改变不明显(P>0.05),EB、APP、Aβ1-42、IL-1β、TNF-α和 MDA 明显降低(P<0.05),T-AOC、SOD 和 GSH-Px 明显升高(P<0.05)。结论DS 改善 AD 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结构,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抑制 APP、Aβ1-42、IL-1β和 TNF-α可能是抗 AD 机制。
作者:费洪新;高音;张英博;张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身体脂肪指数在预测老年人高血压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对盐城市767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分析比较身体脂肪指数(BAI)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WC)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结果男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BMI、WHtR 和 WC,女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WC;无论男女,除 WHR 外,各指标对高血压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 AUC =0.5相比差异均显著,但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I 可以作为反映肥胖、预测高血压风险的指标,特别是在老年人体重无法测量的情况下,但不能说明 BAI 比其他指标在预测高血压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赵雅宜;丁亚萍;李现文;崔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影响。方法收集实施危险因素管理体系前后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菌群种类及数量比较,感染持续时间和感染率及其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药物种类和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满意度评价等。结果对照组培养阳性患者共37例,总感染率74.0%;实验组培养阳性患者共21例,总感染率42.0%,两组差异显著(P =0.024)。对照组患者的相对感染持续时间〔(28.6±3.4)d〕与实验组〔(9.5±3.1)d〕比较显著较长(P<0.01);总菌株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种病原菌的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单一样本平均感染菌株数(72.6±5.4)与实验组患者(31.3±6.1)比较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种类〔(2.3±0.4)种〕与对照组〔(3.1±0.8)种〕比较显著减少(P =0.006);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17.6±1.4)d〕与对照组〔(29.3±2.1)d〕比较显著缩短(P =0.034)。通过实施感染危险因素控制管理体系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出院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91.6% vs 94.0%,P =0.036)。结论实施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患者烧伤创面菌株种类和数目,有效降低患者感染事件和感染率,从而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和使用时间,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张云;张霞;姚望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南京市社区老年人空腹血糖与血压、体质指数和运动时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社区60~79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测量空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等生理指标,调查每天平均运动时间。根据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三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这三类人群的血压、体质指数和运动时间;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血糖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问卷空腹血糖水平和血压呈正相关;糖尿病组的血压、体质指数均高于正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的血压高于正常组。调整年龄、性别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升高与高血压、平均每天运动时间有关。结论血压异常、运动时间与老年人血糖升高有关。
作者:吴振春;巢健茜;徐辉;纵蒙蒙;杨靓;陈黄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手术切开皮肤前10 min 开始按15 mg /kg 氨甲环酸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则输入100 ml 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 PT、APTT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显著性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刘金望;林炎水;蒋涛;向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快步走对高校退休老年2型糖尿病( T2DM)教工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为期16 w 快步行走对14例高校退休教工T2DM 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对比实验前后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老年 T2DM 患者采用快步行走运动干预16 w 后,受试者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未出现运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应在高校退休教工老年 T2DM 患者中大力提倡类似的运动疗法,倡导“运动即药物”的理念。
作者:费加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检索 Pubmed、万方等数据库中 PKEP /PKRP 治疗 BPH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 Cochrance 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 RevMan5.0进行 Meta 分析。结果与 PKRP 组比较,PKEP 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0.17 min,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缩短22.30 h、1.33 d,术中出血量减少47.34 ml,腺体切除量多10.76 g(P<0.05)。术后3个月 PKEP 的 IPSS 评分低于 PKRP,术后6个月 PKEP 的生活质量( QOL)评分、残余尿量(RUV)较 PKRP 低,术后3、6个月 PKEP 的大尿流率(Qmax)较 PKRP 高(P<0.05)。术后随访1、2年,PKEP /PKRP 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QOL、Qmax、RUV、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无统计学差异。 PKEP 组输血、包膜穿孔的发生率较 PKRP 组低,但术后短暂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高于 PKRP 组。结论PKEP 与 PKRP 相比,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包膜穿孔率低,前列腺切除更彻底,但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较高;术后短期疗效优于 PKRP,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马明;龚彬彬;杨小荣;谢文杰;黄永明;孙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3种姑息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恶性胆管梗阻患者88例,分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56例,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32例;另收集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胃镜检查时钳取8块肠黏膜组织,分别行 HE 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AB-PAS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黏蛋白-2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患者分为采取 Roux-en-Y 吻合术(胆肠吻合组)、ERCP 并胆管支架置入术( ERCP 组)、PTCD 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体能、并发症情况。结果HE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绒毛完整性部分破损。电镜下观察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微绒毛变短、稀释、排列不齐,杯状细胞经复合胞吐释放出大量黏蛋白。 AB-PAS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黏膜-蛋白2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 3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移酶( G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3组间 TBIL、ALT、γ-GT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ERCP 组和 PTCD 组(P<0.05)。 ERC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PTCD 组和胆肠吻合组,PTCD 组明显低于胆肠吻合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黏蛋白-2数量明显减少,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杯状细胞可通过复合胞吐释放大量黏蛋白-2修复受损的黏液层,维持屏障功能。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ERCP 胆道支架治疗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晓刚;程大铭;王利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 MMP 组织抑制物(TIMP)-1水平与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效果和牙周组织状况的关系。方法53例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49例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I)、探针出血(BOP)、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 GCF 中 MMP-1和 TIMP-1水平差异变化;分析观察组 GCF 中 MMP-1、TIMP-1与 PI 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牙周指标及 GCF 中 MMP-1、TIMP-1水平差异均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及GCF 中 MMP-1、TIMP-1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观察组 GCF 中 MMP-1(r =0.493,P<0.001)及 TIMP-1(r =0.515,P<0.001)与 PI 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经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效果显著,牙周组织现状好转改善,GCF 中 MMP-1、TIMP-1水平下降明显,炎症反应逐渐消失。
作者:张澜;江国庆;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离体细胞模型白细胞介素(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钠,1 h 后以10μg /L 的 IL-1β刺激,培养24 h 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膜 ATP, IL-1β和 TNF-α水平。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丢失较正常软骨细胞显著升高;IL-1β和 TNF-α水平在 IL-1β组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透明质酸钠干预 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后,H20组和 H40组的 IL-1β及 TNF-α水平明显低于 IL-1β组(P<0.05),而H10组中 IL-1β及 TNF-α水平与 IL-1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的丢失,下调 IL-1β和 TNF-α水平。
作者:何薇;赵峰;张国平;王辉;石硕;裴宏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积极有效手段,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老年人来说,体育锻炼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使其保持活力,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各省市的经济水平、文化、气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势必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代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健康人体内,镁离子的摄入和排出是一个平衡状态〔1〕,包括肠道吸收、骨骼的存储交换和肾脏的排泄。肾脏是调节镁平衡的重要器官,约95%的镁离子通过肾小管被重吸收,髓袢升支粗段可重吸收60%左右。正常成人血清镁水平在0.75~1.0 mmol /L,低镁血症定义为血清镁低于0.75 mmol /L,高镁血症即血镁含量高于1.0 mmol/L〔2〕。人体内50%~60%的镁位于骨组织中,其中约1/3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剩余2/3的镁离子存在于矿物质元素结构表面。镁离子在细胞外间质中小于1%,绝大多数的镁离子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位居第二的阳离子〔3〕,可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及离子通道的调节,在钾和钙进出细胞的跨膜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4〕。同时镁离子还在细胞生长、再生及维持人体内平滑肌兴奋性等方面发挥作用〔5〕。
作者:管文瑜;姜丽丽;魏玉丹;谭虹;王欣;杜玉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