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中腧穴的应用规律

吉思;马秋平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针灸, 腧穴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中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有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针灸主穴进行统计,计算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经络使用频率、所有腧穴的使用频次,分析其针刺部位分布情况.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有44篇,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涉及的主穴共89个,以百会、太冲、神门、内关、印堂、合谷、三阴交、神庭、四神聪、水沟、心俞、足三里、膻中等腧穴使用频次位居前10,其中心包经的使用率高,针刺部位选择,以头面部取穴居多.结论 目前临床医生多选用百会、太冲、神门、内关四大腧穴,注重头面部腧穴的运用,多倾向于从脑神、心神、肝等方面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KT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内p-AKT的功能和作用.方法 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内p-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p-AKT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中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AKT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一个新的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郝鑫;张刚;李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的意义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3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肌钙蛋白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再次入院与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T的检测,有利于指导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

    作者:邵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去神经化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去神经化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骨科应用TKA治疗后出现膝关节顽固性疼痛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取去神经化治疗,选取同期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 w、4 w和6个月时,应用健康生存评分(HSS)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同时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HSS、VAS评分改善和患肢ROM得到显著缓解,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明显(均P<0.05),但是HSS和患肢ROM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和患肢RO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去神经化治疗能够有效减轻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肢ROM和功能.

    作者:胡海清;张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抵抗素上调脂肪酸转位酶表达对HepG2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棕榈酸诱导下对HepG2肝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及其对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50 ng/ml重组人抵抗素及0.5 mmol/L棕榈酸孵育HepG2肝细胞,之后用100 nmol/L胰岛素处理,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 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膜CD36表达,尼罗红(Nile Red)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脂质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增加胞膜FAT/CD36含量(P<0.05),促进HepG2细胞SREBP1 mRNA表达(P<0.05),使胞内红色脂肪小滴增多(P<0.05).结论 在高浓度游离饱和脂肪酸环境中,抵抗素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状态下通过上调HepG2 的CD36 表达,刺激SREBP1转录,导致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

    作者:罗招凡;李芳萍;程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入院早期血清D-二聚体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入院早期血清D-二聚体(D-D)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相关性.方法 137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时血清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 μg/L,n=42)及D-D正常组(≤400 μg/L,n=9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术后HF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D与HF发生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D-D正常组比较,D-D升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血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HF发生率较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D水平与反映心功能指标NT-proBNP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D-D水平 (OR=1.810,95%CI:1.572~3.235,P<0.05)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佳诊断截点值为432.67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3% 和80.7%.结论 血清D-D水平增高显著增加了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风险,可能是H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医师应当密切监测入院时D-D水平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近期预后做出临床参考.

    作者:陈东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求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大五人格量表(BF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工具,对12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心理韧性水平评估,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5.350±15.050)分;心理韧性水平与病变部位、入院次数有相关性(P<0.05).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因子、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正相关,共解释了心理韧性总变异的34.2%.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低于一般成人水平,责任感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倪敏;李伦兰;章靓;韩江英;倪倩倩;骆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P+HD组和HD组各35例.治疗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蛋白(a)[Lp(a)]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患病率.结果 治疗12个月后,HP+HD组脱失3例,完成32例;HD组脱失5例,完成30例.HP+HD组患者的血磷、PTH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t=5.633 8,30.291,9.668 3,均P<0.01);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HP+HD组患者的血磷、PTH及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均P<0.01);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HP+HD组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Lp(a)]水平均显著低于HD组(t=8.353 5,7.311 3,4.638 8,3.534 1,均P<0.01)及其治疗前(均P<0.01);HP+HD组患者的心脏瓣膜钙化患病率显著低于HD组(x2=6.452 4,P<0.01).结论 HP+HD能有效地清除血磷、PTH、β2-MG及炎症因子,降低心脏瓣膜钙化患病率,其疗效优于单纯的HD治疗.

    作者:周进;唐前容;敖利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p38MAPK和MIP-T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信号通路和肿瘤相关因子受体因子MIP-T3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入加烟熏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为期30 d.从造模第8天开始,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腹腔注射(2 mg/kg),贝母瓜蒌散组给予贝母瓜蒌散灌胃(20 ml/kg),1次/d,连续22 d,模型组予0.9% 生理盐水灌胃(20 ml/kg).Western印迹检测p38MAPK蛋白和MIP-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和MIP-T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贝母瓜蒌散组可降低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和MIP-T3的表达(P<0.05);而地塞米松组和贝母瓜萎散组p38MAPK和MIP-T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贝母瓜蒌散有抑制p38MAPK和MIP-T3表达的作用.

    作者:吴忠练;黄学宽;骆言;张超男;蒋娟;万磊;王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17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目的 关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观察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17A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2次/d,共治疗14 d.均留取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表达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明显,同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IL-1、IL-17A和HMGB1的水平,对微环境的调节作用理想.

    作者:啜红斐;郎桂艳;田步先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钙透析联合磷结合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联合磷结合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钙透析液及醋酸钙口服治疗,研究组采取低钙透析联合醋酸钙治疗,两组均进行12个月治疗;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对血清钙、 磷、甲状旁腺素进行检测,并采用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血清钙及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钙透析联合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延缓冠状动脉钙化进展,有效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适用于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

    作者:何敬东;田中;李萃萃;谢嘉平;李会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双侧上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肌群表面肌电的影响和疗效

    目的 考察双侧上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肌群表面肌电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上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角速度为60°/s时,两组治疗后三角肌和冈肌积分肌电值(iEM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角速度为90°/s和120°/s时,两组三角肌和冈肌iEMG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增高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肩峰至肱骨头间距明显减少(P<0.05),两侧肩胛下角顶点间距明显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显效例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双侧上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有确切疗效,可能与影响肩关节肌群表面肌电有关.

    作者:陈锡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肤乐颗粒对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拮抗效应及机制

    目的 观察肤乐颗粒对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拮抗效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观察肤乐颗粒对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肤乐颗粒对颅骨Syk、Fyn和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 肤乐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肤乐颗粒高剂量组颅骨Syk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肤乐颗粒高、中剂量组颅骨Fyn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肤乐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颅骨COX-2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肤乐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rc家族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激活有关.

    作者:代渊;任波;陈欢;魏江平;任香怡;付文君;徐世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重组pIRES-AD7c-NTP质粒对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将构建好的重组pIRES-AD7c-NTP质粒转染至PC12细胞内,探究AD7c-NTP上调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方法 MTT实验检测重组pIRES-AD7c-NTP质粒转染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受损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重组质粒转染组可见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NOS活性明显增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 结论 重组pIREs-AD7c-NTP质粒可导致神经细胞发生氧化损伤.

    作者:白春艳;孙宏侠;胡轶虹;刘敏;周艳;李宗树;张明明;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不同时间段营养状态及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术后1、2 w机体营养状况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5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前1 w、术后1、2 w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测量体重指数(BMI)、上臂中围(M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测定机体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营养风险为79.31%,术后1 w营养风险显著升高至94.83%;而术后2 w较术后1 w营养风险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 、HGB、TLC、ALB、PAB、CRP则有显著差异(P<0.05,P<0.01).营养风险与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前1 w营养风险与BMI、MAC、AMC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术后1 w营养风险与ALB、PAB、TSF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后2 w营养风险与HGB、BMI、ALB、PAB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即存在营养风险,术后1 w营养风险为严重,应重点关注ALB、PAB、CRP、TSF的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预后.

    作者:刘春芳;王万霞;黄兰;叶枫林;崔苗;董慧明;李秀川;顾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满足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社区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满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南京市鼓楼区198名老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老人抑郁量表(GDS-15)及社区老人需求满足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人至少有1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或工具性ADL(IADL)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发生率为44.4%,其中ADL需求未满足的发生率为3.54%~15.66%,IADL需求未满足的发生率为9.24%~15.1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年龄、经济状况及自评健康状况对需求满足有显著影响.结论 日常生活中所得到帮助不足老人比例较高,可能带来看急诊及跌倒发生的概率增高,可采取措施调动老人内在的健康潜能,增加居民收入和建立护理保障制度等,提高老人需求满足度,减少不良后果.

    作者:孟娣娟;徐桂华;田然;张霜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因多态性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

    创伤性脑损伤(TBI)治疗中仅依靠其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来精准预测预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尽管有相似的损伤也能有不一样的结果.人体中存在许多影响TBI预后的基因多态性,并且在预测TBI预后中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就目前成人TBI预后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作一概述.

    作者:朱效伟;杨明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苦参碱通过PKA/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苦参碱通过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组.处理7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放射免疫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如离子钙结合蛋白(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能力明显下降,Iba-1、GFAP的表达显著增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含量明显增多,p-PKA及p-CREB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能力显著增强,Iba-1、GFAP的表达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明显下降,p-PKA及p-CREB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苦参碱组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苦参碱能显著改善AD大鼠认知障碍,抑制神经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与PKA/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作者:吕路;梅蕊;王昉;彭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急性肾损伤(AKI)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采用皮下连续3 d注射庆大霉素制备中毒型AKI大鼠模型,20只AKI大鼠于第4天接受10 mg/kg Ato灌胃处理,1次/d,连续7 d(Ato组);20只AKI大鼠(AKI组)及正常SD大鼠(对照组)仅接受同等量蒸馏水灌胃1 w.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液、尿液用于检测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胱抑素C(Cys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取肾组织用于检测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及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AKI组的Scr、CysC、BUN、尿NGAL及肾组织NO、ET-1及MDA水平均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以上提示AKI造模成功,AKI大鼠肾损伤严重.Ato组的肾功能指标、尿NGAL及肾组织NO、ET-1和MDA水平均低于AKI组(P<0.05),肾组织SOD活性高于AKI组(P<0.05);但与正常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o能改善庆大霉素制备中毒型AKI大鼠模型的肾功能,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且Ato在改善AKI症状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宋小红;李承旭;吴扬;蔡源;董骏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黄葵胶囊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的机制

    目的 研究黄葵胶囊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的肾间质纤维化情况.方法 将54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8只,分为对照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的肾纤维化模型组(UUO组)和模型+黄葵胶囊治疗组(HK组),UUO组及HK组大鼠进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建模,术后1 d起,HK组按照1 g/kg的剂量用黄葵胶囊进行灌胃,1次/d;Sham组及UUO组每天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9只大鼠,取左侧肾脏组织,HE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检查及损伤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UUO组与HK组术后均出现了肾脏局部的病理损害,但HK组肾损伤明显较轻,各时间点HK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与UUO组相比显著降低;术后7 d与14 d,UUO组及HK组中的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而HK组中的HIF-1α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UUO组.结论 黄葵胶囊可以通过降低肾纤维化模型中HIF-1α的水平缓解病情,修复肾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抗肾间质纤维化药物.

    作者:钟正霞;裘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管炎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及胆囊切除(LC)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近年收治的部分老年CBDS患者72例根据有无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37例)及非胆管炎组(35例),并比较两组特点.结合围术期综合治疗.四孔法完成经胆总管切开的LCBDE、T管引流及LC.结果 两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相当;无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术后胆管炎、胆漏组4例,非胆管炎组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管炎组、胆道残余结石4例,非胆管炎组2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炎组术后胆管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结论 LCBDE及T管引流术治疗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把握好胆管炎LCBDE的指征、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治疗、熟练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

    作者:李凯;朱斌;任宇;宫轲;阿民布和;张能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