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东;田中;李萃萃;谢嘉平;李会娟
目的 探讨入院早期血清D-二聚体(D-D)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相关性.方法 137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时血清D-D水平分为D-D升高组(>400 μg/L,n=42)及D-D正常组(≤400 μg/L,n=9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术后HF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D与HF发生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D-D正常组比较,D-D升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血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HF发生率较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D水平与反映心功能指标NT-proBNP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D-D水平 (OR=1.810,95%CI:1.572~3.235,P<0.05)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水平预测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佳诊断截点值为432.67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3% 和80.7%.结论 血清D-D水平增高显著增加了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HF的风险,可能是H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医师应当密切监测入院时D-D水平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近期预后做出临床参考.
作者:陈东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维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伤,还可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老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32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GLM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对其进行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乳腺超声分类并综合研究分析.结果 32例GLM病灶的声像图分为低回声团块型18例,混合回声结节型9例,弥漫散布型5例.BI-RADS 3类9例,4a类10例,4b类5例,4c类8例.结论 GLM超声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通过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和BI-RADS乳腺超声分级共同分析能提高GLM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林铭新;朱长富;侯秀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棕榈酸诱导下对HepG2肝细胞脂质积聚的作用及其对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50 ng/ml重组人抵抗素及0.5 mmol/L棕榈酸孵育HepG2肝细胞,之后用100 nmol/L胰岛素处理,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 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胞膜CD36表达,尼罗红(Nile Red)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脂质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增加胞膜FAT/CD36含量(P<0.05),促进HepG2细胞SREBP1 mRNA表达(P<0.05),使胞内红色脂肪小滴增多(P<0.05).结论 在高浓度游离饱和脂肪酸环境中,抵抗素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状态下通过上调HepG2 的CD36 表达,刺激SREBP1转录,导致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
作者:罗招凡;李芳萍;程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在老年风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134例老年风心病患者(风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正常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TN-C、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探讨血清TN-C水平与老年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风心病组患者的血清TN-C、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风心病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P<0.05),Ⅲ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P<0.05);风心病患者的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覃智芳;杨龙;夏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江苏省2012年和2014年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为江苏省所辖13个市(不含县级市)的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12年2 733人,2014年2 988人.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作为评定工具.结果 江苏省老年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ts>3.31,Ps<0.01).与2012年相比,在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男性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加;60~69周岁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南地区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北地区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结论 江苏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有不良心理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和心理健康状况呈逆行关系.
作者:王双双;陈庆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满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南京市鼓楼区198名老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老人抑郁量表(GDS-15)及社区老人需求满足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人至少有1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或工具性ADL(IADL)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发生率为44.4%,其中ADL需求未满足的发生率为3.54%~15.66%,IADL需求未满足的发生率为9.24%~15.15%,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年龄、经济状况及自评健康状况对需求满足有显著影响.结论 日常生活中所得到帮助不足老人比例较高,可能带来看急诊及跌倒发生的概率增高,可采取措施调动老人内在的健康潜能,增加居民收入和建立护理保障制度等,提高老人需求满足度,减少不良后果.
作者:孟娣娟;徐桂华;田然;张霜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创伤性脑损伤(TBI)治疗中仅依靠其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来精准预测预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尽管有相似的损伤也能有不一样的结果.人体中存在许多影响TBI预后的基因多态性,并且在预测TBI预后中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就目前成人TBI预后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作一概述.
作者:朱效伟;杨明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不同阶段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差异并探讨大血管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糖耐量受损患者97例,T2DM患者290例,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糖耐量老年人106例.进一步将T2DM患者分为新诊断的T2DM组(N1组)86例;T2DM达标组(N2组)101例;T2DM未达标组(N3组)103例.超声测定各组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率(FMD)、非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率(GTN)、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硝酸还原酶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含量.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胃蛋白酶原C(PGC)-1α mRNA、白细胞介素(IL)-1 mRNA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Akt(Ser473)蛋白表达.结果 T2DM组FMD值明显低于正常糖耐量组和糖耐量受损组(P<0.05);N2组和N3组GTN值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低于N1组、正常糖耐量组、糖耐量受损组(P<0.05).N1组基础NO、ET-1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T2DM组PGC-1α mRNA、IL-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5).T2DM组P-Akt(Ser47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糖耐量组与糖耐量受损组(P<0.05);N1组明显高于N3组(P<0.05).PGC-1α mRNA水平是FMD的独立影响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是GTN的独立影响因素;收缩压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FMD可敏感预测早期老年T2DM大血管病变,GTN、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偏重于病变进展;PGC-1α基因可经内皮依赖和非依赖两种机制保护糖尿病大血管.
作者:卢广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联合磷结合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80例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钙透析液及醋酸钙口服治疗,研究组采取低钙透析联合醋酸钙治疗,两组均进行12个月治疗;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对血清钙、 磷、甲状旁腺素进行检测,并采用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血清钙及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钙透析联合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延缓冠状动脉钙化进展,有效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适用于伴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
作者:何敬东;田中;李萃萃;谢嘉平;李会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腰肌劳损患者在肌力训练治疗下辅以电磁脉冲波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电磁脉冲波手段进行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9 w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治疗9 w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疼痛评定、腰部活动度评定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力训练联合电磁脉冲能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鲁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Harris-Benedict(H-B)公式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组采用H-B公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14 d,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IgA、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胃潴留、血糖控制差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高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arris-Benedict公式在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上,并不优于常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黄浩;陈湘平;李程锦;林立伟;张金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缓激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缓激肽作用于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VC)间紧密连接屏障模型,通过跨上皮细胞电阻(TER)值观察缓激肽对大鼠REVC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RT-PCR 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作用2 h的TER值小于测量前、作用4 h组和对照组(P<0.01);实验组作用4 h组和测量前、对照组TER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缓激肽可在转录水平上减少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能够开放大鼠REVC间的紧密连接,增加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
作者:蔡克瑞;刘志新;孙晓冬;梁军;闫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行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30例于行颅骨修补术前3 d及术后14 d行头部CT灌注成像检查以了解颅骨修补术前后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变化,并由专人分别于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颅骨修补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手术侧大脑皮层、基底节区域脑血流量(rCBF)明显低于健侧,术后14 d手术侧皮层rCBF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手术侧和健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颅骨修补术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手术侧皮层rCBF,进而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王金林;黄燕;王大永;尹立国;刘兴宇;魏建强;王凯杰;崔建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急性肾损伤(AKI)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采用皮下连续3 d注射庆大霉素制备中毒型AKI大鼠模型,20只AKI大鼠于第4天接受10 mg/kg Ato灌胃处理,1次/d,连续7 d(Ato组);20只AKI大鼠(AKI组)及正常SD大鼠(对照组)仅接受同等量蒸馏水灌胃1 w.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液、尿液用于检测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胱抑素C(Cys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取肾组织用于检测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及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AKI组的Scr、CysC、BUN、尿NGAL及肾组织NO、ET-1及MDA水平均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以上提示AKI造模成功,AKI大鼠肾损伤严重.Ato组的肾功能指标、尿NGAL及肾组织NO、ET-1和MDA水平均低于AKI组(P<0.05),肾组织SOD活性高于AKI组(P<0.05);但与正常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o能改善庆大霉素制备中毒型AKI大鼠模型的肾功能,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且Ato在改善AKI症状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宋小红;李承旭;吴扬;蔡源;董骏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老年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肺结核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在江西省贫困地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1个村(居委会)开展老年人结核病患病率筛查,描述性分析老年人中结核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s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拟合分析老年人患肺结核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5 268例老年人中共筛查出21例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12例肺癌患者,60岁及以上老年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98.6/10万,涂阳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132.9/10万.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体质指数(BMI)和既往史是其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肺结核既往史(P<0.05).结论 对既往有结核病病史老年人开展结核病筛查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嘉;孟旭;邱林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及胆囊切除(LC)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近年收治的部分老年CBDS患者72例根据有无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37例)及非胆管炎组(35例),并比较两组特点.结合围术期综合治疗.四孔法完成经胆总管切开的LCBDE、T管引流及LC.结果 两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相当;无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术后胆管炎、胆漏组4例,非胆管炎组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管炎组、胆道残余结石4例,非胆管炎组2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炎组术后胆管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结论 LCBDE及T管引流术治疗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把握好胆管炎LCBDE的指征、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治疗、熟练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
作者:李凯;朱斌;任宇;宫轲;阿民布和;张能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与非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日常活动、康复治疗过程及康复疗效上的差异,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特点.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n=40)和非老年组(n=40).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1次/d,每次4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 w.在治疗前及治疗4 w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及基本动作评定量表(ABMS)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在治疗期间通过自制的患者日常活动调查表对各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每日总活动时间及主动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被动+主动辅助活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康复积极性及配合度明显降低(P<0.05);家属对患者康复的期望值也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及B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ABMS评分非老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治疗4 w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而老年组BI和ABMS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5),但FMA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每日总活动时间少、主动活动时间少、被动及主动辅助活动时间长、康复积极性及配合度不高、家属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期望值较低,可能是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主要原因.
作者:尹昱;范莎莎;吕艳玲;贾子善;赵振彪;槐雅萍;闫彦宁;黄明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70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25例患者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2 w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评价结果,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搭建204支桥血管,包括65支动脉桥血管,139支静脉桥血管,动脉桥血管的通畅率明显高于静脉桥血管(P<0.05).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29%,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96.00%、94.44%、97.78%、88.89%,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可对其桥血管通畅情况予以清晰显示和准确评价,其评估效果较好.
作者:朱敏;王汝良;李强;宋先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早期鼻咽癌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分别制定双弧VMAT与九野IMRT两组放疗计划.比较靶区覆盖、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保护、计划设计时间、机器跳数(MU)和投照(delivery)时间.结果 PTVnx:VMAT的CI及HI与IMRT相似(P>0.05).PTVnd:VMAT的CI优于IMRT(P<0.05),HI差于IMRT(P<0.05).PTV60:VMAT的CI优于IMRT(P<0.05),HI与IMRT相似(P>0.05).VMAT的脊髓、口腔、正常组织区的剂量低于IMRT(P<0.05),而脑干计划区、喉、腮腺的剂量高于IMRT(P<0.05),脊髓计划区、脑干、晶体、视神经、视交叉剂量与IMRT相似(P>0.05).计划设计时间:VMAT[(181.6 ± 36.0)min]较IMRT[(68.1 ± 7.6)min]增多171%(P<0.05).MU:VMAT(609 ± 43)较IMRT(2 071 ± 262)减少70%(P<0.05).投照时间:VMAT[(2.2 ±0.11)min〕较IMRT〔(6.6 ±0.4)min〕减少66%(P<0.05).结论 早期鼻咽癌VMAT 能达到略优于IMRT 的靶区剂量分布,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不具明显优势,能大幅度减少MU 和投照时间.
作者:陆佳扬;张基永;黄宝添;张武哲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