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五腧穴对老年神经性失眠睡眠质量的影响

薛文雄;张金媛;葛玲玲

关键词:神经性失眠, 针刺, 五腧穴
摘要:目的 探究针刺五腧穴治疗老年神经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神经性失眠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五腧穴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神经性失眠患者针刺五腧穴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脑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研究.方法 高血压患者127例,根据服药依从性评分,把服药依从性不佳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予强化医护联合多重干预研究.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医护联合以及医护患沟通,强化众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华;吴晓晖;姜琴;严海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老年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进食训练、口腔肌肉锻炼等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咽部冰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咽部冰刺激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兰香;郭爱松;奚广军;朱振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全髋型骨水泥占位器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髋型骨水泥占位器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因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半髋型组和全髋型组各12例.半髋型组采用半髋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半髋型组采用全髋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比较两组旷置术前、旷置术后1、2 w、1、2、3个月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继发疼痛、髋臼骨缺损、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型组术后2 w、1、2、3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半髋型组.全髋型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半髋型组.全髋型继发疼痛、髋臼骨缺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髋型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脱位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髋型骨水泥占位器治疗能够明显缩短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期患者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减少继发性疼痛、髋臼骨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和二期翻修手术的难度,明显提高患者过渡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栢均;高大伟;吴宇峰;林志炯;唐剑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清除幽门螺杆菌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小气道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小气道参数的影响.方法 稳定期COPD患者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检测,选取40例13 C-UBT阳性患者,即Hp感染的COPD病例为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小气道参数〔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呼出用力肺活量50%时流速(FEF50%)、FEF75%〕.所有患者均进行Hp的根除治疗2 w.1个月后复查13 C-UBT,剔除阳性病例,重新测定小气道参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小气道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40例患者Hp均根除成功,根除率为100.00%;根除Hp后MMEF、FEF50、FEF25~75、FEF75分别为(2.68±0.71)ml、(72.52±22.52)%、(70.24±21.02)%、(67.74±20.08)%,均明显高于根除Hp前(1.85±0.62)ml、(22.52±15.23)%、(22.31±14.98)%、(18.56±11.25)%(P<0.05).结论 清除Hp可显著提高老年COPD患者小气道参数,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作者:戈改真;王慧敏;赵子龙;孙建芳;王文梅;田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微泡破坏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治疗犬心肌梗死

    目的 通过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探索新的方法.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造模成功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造模7 d后,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超声+微泡+PBS、BMSCs、超声+微泡+BMSCs.28 d后,评估心功能和灌注缺损区域占左心室灌注区的百分比(DA%),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心肌横断面面积的百分比,BMSCs分化的心肌细胞数量及是否出现α-肌动蛋白.结果 超声+微泡+冠状动脉移植BMSCs和单纯冠状动脉移植BMSCs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灌注缺损面积、改善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异常指数(WMSI)、促进BMSCs在心肌内存活,但前者效果更显著;两者均可表达α-肌动蛋白,但前者 α-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多于后者.结论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促进BMSCs归巢梗死心肌,使更多的BMSCs抵达梗死区域分化为有功能的心肌细胞,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常学锋;于淼;初贵富;马大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Creutzfeldt-Jakob病临床特点与随访

    Creutzfeldt-Jakob 病( 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属于朊蛋白( PrP )病的一种,包括散发型(sCJD)、遗传型(fCJD)、医源型、变异型(vCJD)等4种类型,临床上难以达到通过脑活检或尸检确诊,本文报道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至今收治的11例CJD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

    作者:胡丽;黄流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吉林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

    2000年底,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同1990年相比,上升了1.39%〔1〕. 2010 年底,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人,占8.87%.同2000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93%、1.91%〔2〕. 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94 亿,预计 2020 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 亿〔3〕. 本文探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多种路径,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者:肖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1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中8只为对照组,余16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DM大鼠模型,将血糖浓度大于16.7 mmol/L的大鼠定为DM模型,随机分为DM组8只,另外8只腹腔注射HO-1特异性诱导剂正铁血红素为实验组,对照组及DM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2 w后,HE染色观察RGC密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视网膜HO-1、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组RGC密度显著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HO-1在对照组仅微量表达于内核层,DM组阳性表达在节细胞层及内核层有所增加,而实验组阳性染色显著增加,特别是节细胞层.Caspase-3在对照组视网膜几乎无表达,而DM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多,主要分布于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实验组与DM组相比阳性表达有所减弱.与对照组相比,HO-1在DM组及实验组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且实验组增加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在DM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通过正铁血红素诱导HO-1在视网膜的高表达,下调了DM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抑制了氧化应激,恢复了视网膜RGC密度;提示HO-1可能对DM大鼠RGC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苏健;徐冰;王婧;刘学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癌BCPAP细胞转染Six1小干扰RNA(Six1 si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A control),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印迹检测Six1、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siRNA control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无变化.转染Six1 siRNA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敲低Six1可能通过影响E-cadherin、N-cadherin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

    作者:罗方;许玲玉;李清楚;康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B病毒X相关蛋白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B病毒X相关蛋白(HBXAP)基因对Hela和C-33A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及RNA干扰分别构建过表达HBXAP的Hela细胞株和低表达HBXAP的C-33A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CCK)8和Transwell实验研究过表达及低表达HBXAP基因对Hela和C-33A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过表达HBXAP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调ERK蛋白的表达,沉默HBXAP基因抑制C-33A的增殖、迁移及下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的表达.结论 HBXAP可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途径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

    作者:符婕;陈立平;宋立艳;王伟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方法 筛选在该院初诊的T2DM合并NAFLD 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M+P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Lira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2 w,观察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餐后2 h血糖(2 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γ-转肽酶(γ-G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D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脏超声肝肾回声衰减系数等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除FGF21外,Lir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M+P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拉鲁肽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肝脂肪变性,防治价值较高.

    作者:杜玉茗;张雷;郭宇;李可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益赛普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老年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药物与益赛普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2 w观察两组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8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ESR、CRP、抗CCP抗体、RF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 w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ESR、RF、抗CCP抗体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CRP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13.0%)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减低(P<0.05).结论 老年RA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可改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高.

    作者:张秋漪;刘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IL-11、VEGF和CE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70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术后第2天、第4天和第7天采集血液标本;同时选取健康人群25例采集血液标本.记录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肿瘤分期(TNM)等资料,检测血清IL-11、VEGF和CEA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平均年龄较大,TNM分期Ⅱ、Ⅲ期居多.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IL-11、VEGF和CE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且3者之间明显正相关(P<0.05).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后,未经放化疗,术后7 d患者血清IL-11、VEGF和CEA水平明显下降,且仍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可降低患者血清IL-11、VEGF和CEA水平,3者之间明显正相关,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黎耀东;李武军;燕普;蔡瑜;王敏娟;田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AECOPD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浓度组与大浓度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小浓度组应用小浓度布地奈德(2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大浓度组应用大浓度布地奈德(4 mg/次,20 min/次,2次/d)雾化吸入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疗程均为1w.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大浓度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小浓度组(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血氧分压(PaO2)高于小浓度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小浓度组(均P<0.05).治疗1 w后,大浓度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小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AECOPD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钰;毛旻;刘璐;魏巍;何灿明;陈志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据估计,15 %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且溃疡创面难以愈合〔1〕,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治疗是个系统工程,全方位统筹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的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这是治疗的重点〔2〕. 而纤维连接蛋白( FN)具有促进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粘连,维持细胞形态,促进细胞移动,引导分化,调理吞噬和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能显著促进溃疡伤口愈合. 因此探讨糖尿病足溃疡与FN之间的关系,能为糖尿病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线索.

    作者:肖赫;李雅嘉;王华;李强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调控趋化因子CXC配体10的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改善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TMZ)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制备HF大鼠模型,灌胃给予TMZ治疗4 w,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CX-CL10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LVDd、LVDs显著增大而EF显著降低(P<0.01).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EF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LVDd、LVDs差异无显著性(P>0.05).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Z可经降低血清CXCL10的水平而改善HF大鼠心功能.

    作者:王环宇;卢冬雪;张福宸;张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单中心血液透析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透析情况比较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和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情况的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透析室连续血液透析5年以上、资料完整患者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回顾性分析两组MHD患者的发病原因、转归、死亡原因、血压、体重指数(BMI)、血常规、血生化、甲状旁腺素(PTH)及达标率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个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钙离子(Ca2+)水平均高于中青年组,血磷(P)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均P<0.05);两组PTH、P水平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钾血症是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提高我透析中心,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维持检验率,严密检测患者透析相关指标水平,及时干预,提高达标率及生存率.

    作者:吕连杰;王杨威;王瑞霞;李文;王美霞;孙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后263例连续病例,记录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淋巴囊肿组囊肿较小者(<5 cm)口服中药加局部理疗,较大者(>5 cm)穿刺引流,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与淋巴囊肿发生有关的因素是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P=0.023)、是否关闭后腹膜(P=0.015).中药口服加局部理疗对<5 cm有效,>5 cm可行B超引导下穿刺或置管引流效果好.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较高,相关因素有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是否关闭后腹膜.多数盆腔淋巴囊肿可采用保守治疗,必要时可引流治疗.

    作者:马晓梅;魏林珍;甄洁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术中膀胱穿刺造瘘及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高龄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膀胱穿刺造瘘及冲洗液温度对高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TURP高龄患者100例.实验组50例,术中采用膀胱穿刺造瘘及温度35℃~36℃灌注液;对照组50例,术中未进行膀胱穿刺造瘘,采用常规灌注液(温度23℃~25℃).比较两组术后急性心力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膀胱痉挛、尿管堵塞及72 h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急性心力衰竭、下肢静脉血栓、膀胱痉挛、血凝块堵塞尿管及72 h内出血发生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龄BPH患者TURP术中采用膀胱穿刺造瘘及35℃~36℃灌注液,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声兴;梁培育;欧善际;周邦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称为酒精性肝病( ALD) ,由初期的酒精性脂肪肝( AFL)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 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HF)、酒精性肝硬化( AC)甚至肝细胞肝癌( HCC)〔1〕. 短时间内严重酗酒可直接诱发大量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ALD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的又一大损肝原因〔2〕. 肝脏是酒精和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长期饮酒可破坏糖脂代谢酶类的活性,造成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曹智丽;周俊英;王娟;王维;王艳;张文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