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影响及其关系

吴晓燕;许继芹;朱立梅;刘亚琼;洪颖

关键词:宫颈病变, 阴道微生态,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宫颈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富颈病变组,另取同期体检无宫颈病变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宫颈正常组.检测两组阴道微生态情况,同时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宫颈病变组乳酸杆菌阳性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宫颈正常组,阴道清洁度3~4级、念珠菌阳性人数占比均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均P<0.05).宫颈病变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乳酸杆菌、阴道清洁度、念珠菌及高危型HPV感染均为影响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宫颈病变患者具有明显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情况,乳酸杆菌、阴道清洁度、念珠菌及高危型HPV感染均为影响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乡60~69岁老年人身体形态、功能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城乡老年人口体质差别,促进老年人口体质健康.方法 采用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城市和乡村低年龄组(60~ 64岁)和高年龄组(65~ 69岁)男、女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60~64岁男性城乡老年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和腹部皮皱厚度差异显著(P<0.05,P<0.01),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布兰奇指数差异显著(P<0.05,P<0.01);女性城乡老年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皱厚度、体质指数异显著(P<0.05,P<0.01),收缩压、脉压、布兰奇指数等差异非常显著(P<0.01).65~ 69岁男性城乡老年人身高、腰围及胸腰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收缩压、肺活量、脉压、布兰奇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女性城乡老年人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皱厚度及体质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收缩压、肺活量和布兰奇指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乡村老年人应强化健康意识;老年人要注意合理锻炼,科学锻炼.

    作者:王祥全;王晓峰;冯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BPV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26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形组、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评估BPV.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三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24 h动态BPV、LVMI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颈动脉IMT与BPV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杓形组比较,非杓形组和反杓形组LVMI明显增高(P<0.05],且反杓形组LVMI明显高于非杓形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颈动脉IMT与24 h SBPCV及nSBP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和0.51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压病程、dSBPCV和nSBPCV有关(OR分别为1.077、0.090、1.011、1.181及1.132).结论 SBPBPV变化越大,颈动脉IMT增加越明显,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作者:杨斌武;韩冰;张璐;杨彩兰;邓爱云;雷鹏;吴增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老年人生活习惯对居家不出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地域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习惯对居家不出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省,安徽省和河北省,再从河北省中随机抽取两个城市保定市和唐山市,然后利用相同的方法从上述两个城市中各抽取一个社区;用同样的方法从安徽省随机抽取一个市蚌埠市,再从蚌埠市随机抽取一个社区.对符合条件的2 180名老年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包括居家不出状态、生活习惯),以入户的方式逐个面对面进行调查.结果 河北省社区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5.8%,其中经常锻炼身体、吸烟、饮酒者居家不出发生率较低(P<0.05);安徽省社区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4.9%,其中经常锻炼身体、有爱好者居家不出发生率低于不经常锻炼身体、无爱好者(P<0.05).结论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家不出有预防作用.

    作者:杜晓菲;张小丽;张盼;汪凤兰;邢凤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SpO2及pH指标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其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及pH指标的影响.方法从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14例老年重症患者,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啰音的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SpO2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与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改善PaO2、PaCO2、SpO2及pH等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焕根;陈伟文;黄幼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

    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治疗效率、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力农组和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率、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米力农组,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显著小于米力农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米力农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米力农组(均P<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红;张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70岁及以上Ⅱ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70岁及以上Ⅱ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2015年就诊的89例70岁及以上接受根治性手术的Ⅱ期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其中术式为Dixon式68例(75.6%),Miles 21例(24.4%);通过观察总生存(OS)及无病生存(DFS),分析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纳入了T分期、瘤体大小、术式、病理类型、淋巴结检出数、肿瘤大体形态、分化程度、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糖链抗原(CA)199、术后辅助放化疗.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89例中位OS期为52.6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8.35%、86.80%、69.91%;中位DFS期为47.15个月,l、3、5年DFS率分别为94.40%、82.00%、75.65%.分析影响因素对患者总体OS均无明显获益(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P=0.004)、肿瘤大体形态(P=0.042)、淋巴结检出数(P=0.004)、术前CEA(P=0.042)、术前CA199(P=0.025)对DFS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检出数目(P=0.016)及T分期(P=0.030)为影响老年Ⅱ期直肠癌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分期、肿瘤大体形态、淋巴结检出总数、术前CEA、术前CA199等因素可作为70岁及以上老年Ⅱ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DFS的预测因素,但不能作为长期预后的观测指标.此类患者OS及DFS并未从辅助治疗中明显获益.

    作者:孔祥泉;唐黎瑞;马礼钦;林亚来;杜开新;彭清琴;吴君心;李金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7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症状376例(55.87%);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睡眠问题是影响患者患病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程时间长、有睡眠问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是抑郁患病的保护性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混合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进行社会支持及心理干预.

    作者:苏晓丽;徐彩霞;马琴;刘海宏;余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连云港50岁及以上居民不动行为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5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分析睡眠时间和看电视时间与代谢综合征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连云港市城区≥50岁居民进行随访,终纳入2 196名受调查者进行分析.测量受调查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收集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和饮酒史、每日总睡眠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的资料;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受调查者中患代谢综合征516例,发病率为23.50%;其中男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各年龄段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民族、家族史、教育程度、有无工作、吸烟和饮酒史、静坐相同条件下,男女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者中每日睡眠时间≤7.0h或≥9.0 h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7.1~8.9 h,每日看电视时间2.1~4.0 h或>4.0h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2.0 h(P<0.05).与每日睡眠时间7.1 ~8.9 h相比,≤7.0 h或≥9.0 h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女性0R(95%CI)分别为:1.325(1.044 ~1.692)、1.731(1.142 ~ 1.905);男性分别为:1.182(0.856 ~1.639)、1.528(1.163 ~1.896).与每日看电视时间≤2.0h相比,2.1 ~4.0 h或>4.0 h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女性0R(95% CI)分别为:1.452(0.947 ~1.731)、1.905(0.996~1.730),男性分别为:1.095(0.746 ~ 1.602)、1.470(0.831 ~1.769).结论 连云港市≥5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较高;每日睡眠时间≤7.0h或≥9.0 h、看电视时间>2.0 h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作者:郭素娟;马丽;卢义芳;杨敏;张珊珊;沈莎莎;王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BF组).RF组:0.75%罗哌卡因2 ml+芬太尼1ml(25μg),BF组:0.50%布比卡因2ml+芬太尼1 ml(25μg).观察两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RF组感觉阻滞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长于BF组(P<0.01);RF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恢复时间短,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短,Bromage评级效果更好(均P<0.05);BF组较RF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腰硬联合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感觉阻滞充分,运动阻滞恢复快.

    作者:夏秋;杜奕鹏;张旭;李春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治疗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目的 探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在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需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7例,根据受试者个人意愿分为研究组(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12例和对照组(经典Pinnaele臼杯)15例.分别与术后1 w、3个月、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骨性关节炎(WOMAC)指数,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估,使用DeLee和Chamley分区法检测髋臼假体位置;Anderson骨长入影像学评价标准对骨长入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平分、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WOMAC指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WOMAC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D<0.05).术后研究组臼杯未出现外展角变化和移位,10例术后1w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与骨面接触紧密且无透亮线,2例臼杯植入后1 w时可见透亮线,术后6个月时透亮线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新的透亮带;术后随访期间1区无骨质增生,2区无应力遮挡,两个区均无髋臼表面辐射状排列的骨小梁,4例术后6个月3区出现骨质增强.对照组臼杯与关节面接触紧密,随访期间未出现透亮线,其中4例2区存在应力遮挡,均未出现骨质增强.结论 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的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优于传统材料,短中期预后效果较佳,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世柱;文永安;岳基锋;张自飞;董鸿智;薛少驰;武忠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对认知功能障碍(POCK)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简易健康状况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皮质醇、CRP、IL-6、IL-8、TNF-α水平在术后1、3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SS评分在术后1、3d显著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患者IL-6、IL-8、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张岳农;肖光文;张伟强;林伟雄;陈枝;罗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水平.方法 骨内科住院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有无痛风性关节炎分为研究组35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平均年龄(70.94±14.32)岁;对照组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平均年龄(67.54± 12.9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S-CTX、血清OC、BAP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两组骨密度,并测定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OC、S-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P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高、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ESR、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及骨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处于高转化状态,可为临床用药及用药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马伟凤;王亮;张妍;宋晓艳;陈立英;苏天娇;王天天;翟武杰;王春;李丹;孙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法 选择中青年PPH手术者47例为青年PPH组,老年PPH手术者40例为老年PPH组,老年传统外剥内扎术者36例为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和老年传统手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6个月后感染、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随访情况;同时比较老年PPH组和青年PPH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青年PPH组比较,老年PPH组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有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白金权;李柏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实施PCI术后再次入院行冠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拟行复查的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于手术前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测量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57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6~24个月后复查造影,11例(19.3%)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46例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相比,术前PCI患者hs-CR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7d、3个月、6个月,血栓形成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血栓形成组(P<0.001),Δhs-CRP(术前及术后6个月hs-CRP的差值)血栓形成组显著低于无血栓形成组(P<0.001).结论 PCI术后血清hs-CRP增高并可能参与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可能更好地预测PCI术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张叶萍;刘波;刘国宏;张晓成;李俊华;杨新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细胞癌中富半胱氨酸蛋白61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中富半胱氨酸蛋白(Cyr)61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61例经病理医师确诊为肝细胞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15例距肿物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肝组织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yr6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Cyr61的阳性率、PCNA和Ki67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yr61的阳性率、PCNA和Ki67增殖指数均与肿瘤大径密切相关,观察组中Cyr61阳性率与肿瘤转移和血管侵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yr61和PCNA、Cyr61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中Cyr61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荣师;蔡洁;范蓉;岑妍慧;赵飞兰;何国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LncRNA差异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和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电针组用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穴5d,比较各组心电图ST段偏移幅度;采用LncRNA芯片检测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Lnc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电针治疗心肌缺血相关的LncRNA.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ST段偏移较小;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的LncRNA共153条.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LncRNA表达谱变化显著.结论 LncRNA可能在电针治疗心肌缺血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萨喆燕;潘晓华;黄倩茹;万隆;董亚琴;许金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与5-Fu联合用药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独应用及其与传统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膀胱肿瘤T-24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TRAIL作用不同时间后T-24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单独或10 ng/ml TRAIL联合不同浓度5-Fu不同时间后T-24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单独应用时对T-24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有限,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作用72 h后1、300、1 000 ng/ml组细胞生存率分别(92.52±3.60)%,(84.63±5.93)%和(79.45±2.04)%;单用200、400、600、800及1 000 μmol/ml 5-Fu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76±1.78)%、(14.17±2.75)%、(28.01±1.66)%、(20.17±1.68)%和(32.53±3.65)%,联合10 ng/ml TRAIL处理后0、200、400、600、800及1 000 μmol/ml 5-Fu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分别为(3.85±0.88)%、(8.41士0.74)%、(16.39±2.72)% 、(26.27±1.72)%、(28.99±3.36)%和(30.18±1.34)%;10、100、1 000 ng/ml TRAIL处理48 h后的细胞平均凋亡率为(3.75±0.31)%、(7.82±1.07)%、(7.78士3.15)%.结论 TRAIL单用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对124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有限,同5-Fu联合应用时不能明显增加T-24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肖建华;董自强;游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老年汉族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中老年汉族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0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汉族T2DM男性患者115例(T2DM组)及50~ 79岁健康男性汉族体检人群148例(对照组).观察T2DM组、对照组的OP发病率的关系.比较T2DM腰椎1~4、股骨颈、全髋部位的骨密度(BMD)与龄、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关系,同时进行T2DM组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中老年汉族男性T2DM患者OP的发病率是13.8%,明显高于对照组(2.7%,P<0.05).T2DM组腰椎1~4、股骨颈、全髋的BMD与年龄、BMI分层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饮酒史与BMD独立正相关(P<0.05);BMI、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BMD独立负相关(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BMD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BMI、糖尿病病程延长、长期饮酒及高水平FT3、TgAb、HDL-C是中老年汉族男性T2DM患者发生OP的重要风险因素.

    作者:崔丽梅;刘翠平;吕纳强;刘凤娟;严晔华;陶静;郑晓敏;李彬;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DEACMP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BO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且观察两组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1、2个月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I和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BI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HBO治疗DEACMP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李秀娟;周景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对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蒙特利尔认知(MoCA)量表在筛查脑白质疏松(LA)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LA患者113例为L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7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oCA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除命名和视空间执行功能外,LA组MoCA各分项得分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A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和MMSE评分对比,MoCA灵敏度80.53%,特异度76.63%:MMSE灵敏度22.12%,特异度88.78%.MoCA灵敏度显著高于MMSE(P<0.01).结论 MoCA量表在诊断LA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及早发现LA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王利军;王建平;牛延良;姜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