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正

关键词:
摘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croRNA-135 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135a(miR-135a)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使用实时定量 PCR检测痴呆期AD(DAT)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表面健康受试者血清和脑脊液中miR-135a含量。结果 MCI和DAT患者血清 miR-135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P<0.05);MCI和DAT患者脑脊液总体miR-135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P<0.05);且miR-135a对于早期AD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Aβ42。结论血清miR-135a可能为AD,特别是早期AD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刘辰庚;孟双;张跃其;王培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 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 SD大鼠165只,3月龄,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55只,适应性培养1 w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 kg-1· d-1,3次/w,持续12 w,构建GIOP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2 w后行手术造成大鼠左侧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治疗组给予复古方药液10 ml/kg灌胃,1次/d,持续8 w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测量12、20 w 末时大鼠骨密度、血清 Ca、P 含量、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骨钙素( BGP)活性。结果实验12 w末,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大鼠 GIOP模型构建成功。20 w 末,模型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12 w末,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0 w末,模型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0.05)。结论中药复骨方能够提高GIOP骨折大鼠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中Ca、P含量,提高ALP、BGP活性,改善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徐进;丁任;石晓兵;马台;王宇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质指数、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和骨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POP)患者骨转换指标、体质指标与骨密度(BMD)和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48~74岁 POP妇女,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1~4(正位)、股骨颈及髋部BMD,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集空腹血后测定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结果①年龄与 CTX、ALP、身高和 BMI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 r)分别为0.302、0.334、-0.229和0.325。②年龄与腰椎、股骨颈及髋部 BMD 间均存在负相关, r分别为-0.280、-0.364和-0.390。③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PINP 与股骨颈和髋部 BMD 间存在负相关, r 分别为-0.434和-0.304;ALP 与股骨颈 BMD 存在负相关, r 为-0.209。④脆性骨折组腰椎BMD、体重和BMI较无骨折组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⑤脆性股骨颈骨折组PINP和 ALP均显著高于无骨折组、脆性非股骨颈骨折组。结论年龄是影响BMI、BMD和骨转换指标的重要因素,骨转换指标和BMD间存在负相关。肥胖、腰椎BMD降低及PINP和ALP等骨转换指标的升高都可增加POP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

    作者:李恒;赵曙光;刘克臻;陆金红;王毅;张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铁超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铁缺乏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小板聚集等。然而,不适当的补铁,会引起机体铁的分布和代谢异常,引起铁超载。机体铁超载时同样会影响组织器官正常功能〔1〕。铁超载是指机体内铁含量过高。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与铁结合的蛋白,其可以反映细胞内铁的多少。目前,铁的代谢水平已成为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为明确铁超载致动脉粥样硬化( AS)可能机制,指导临床规范用药,本文就铁超载与 AS 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伟伟;王晓晶;魏晓慧;张美微;苏亚乐;王晔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 DCE-MRI)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8例,均在治疗前、化疗中进行MRI平扫和增强序列检查,计算放疗50 Gy肿瘤消褪率(RS 0~50),分析DCE-MRI半定量参数与RS 0~50及评价对肿瘤组织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肿瘤面积平均为(790.52±230.68)mm2,放疗50 Gy后肿瘤面积平均为(576.23±167.88)mm2, RS 0~50平均为(55.25±16.53)%。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20.83%,部分缓解者62.50%,稳定或者进展16.67%。肿瘤区 TTP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PEI、MSI、MSD大于癌旁组织(均P<0.05)。 TTP、PEI与RS 0~50呈负相关,MSD、MSI与RS 0~50呈正相关(均P<0.05)。 DCE-MRI半定量参数ROC分析显示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预测价值:灵敏度99.45%,特异度86.23%,阳性预测值65.16%,阴性预测值96.78%。结论 DCE-MRI半定量参数可以较好地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RS 0~50进行预测,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

    作者:李洲;李建军;陈旺生;李长清;王飞;陈峰;王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以800例合并T2 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0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研究对象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患者血糖水平与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舒张标准差、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增大,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昼夜血压调节损害较大并可能与血糖水平有关。

    作者:张涛;黄巍;彭睿;唐遇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在大肠癌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eregulin、ErbB-2及MMP-7在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ErbB-2及MMP-7在三组的mRNA表达;比较分析三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egulin和ErbB-2在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多(P<0.01),而癌旁组织比远癌组织的表达也有所增加(P<0.05)。 MMP-7在肠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多,差异显著(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肠癌组织中heregulin、ErbB-2及MMP-7的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ErbB-2在肠癌组织的 mRNA表达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5);MMP-7的mRNA表达在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 heregulin、ErbB-2及 MMP-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heregulin、ErbB-2及MMP-7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heregulin磷酸化激活ErbB-2后可能通过复杂的下游信号通路介导MMP-7表达上调,三者共同在大肠癌的浸润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heregulin及 ErbB-2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冬芽;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钠肽联合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钠肽( BNP)和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行血液滤过治疗患者30例,当血滤后患者生物电阻抗值与健康人对比无差异时,设为患者达到容量平衡。分别检测患者血滤前、后血清BNP水平,记录血滤前、后生物电阻抗值;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血滤前、后的左心房内径( LAD)、左心室内径( 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①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清BNP水平差异显著(P<0.01),尿毒症患者血滤后BNP水平仍高于正常。②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IVST、LVPWT、LVEF的差异显著(P<0.05)。③尿毒症患者血滤前、后细胞外液和总体液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多存在左室肥厚,BNP 水平升高;BNP联合生物电阻抗能准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左心结构。

    作者:万美燕;邹作君;崔永军;夏平;韩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在老年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中流行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近年 e 抗原( HBeAg)阴性乙型肝炎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其中HBV-DNA阳性患者不在少数。慢性乙型肝炎迁延不愈,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标准方案中的基础药物,其主要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抗病毒疗效〔1〕,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多,在老年人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探讨Peg-IFN在老年患者抗病毒、抗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康海燕;王琳;李铁牛;许文进;赵子龙;耿惠杰;王建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缺氧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了解缺氧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ON)组、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组( EE)组、缺氧预处理+离心跑台运动组( HCP)组,4月龄大鼠作为成年对照组( ADU)组。 HCP组大鼠进行1 w的缺氧预处理。将EE组及HCP组大鼠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后处死,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含量、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石蜡切片观察肌纤维细微结构;取肌肉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EE 组及 HCP组大鼠运动后均出现骨骼肌损伤现象,EE组损伤较HCP组严重。与EE组相比,HCP组血清IL-6、CK及LDH水平明显降低,比目鱼肌 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缺氧预处理可提高老年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骨骼肌损伤后炎性反应,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邓文骞;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嘉祥县乡镇和邹平县乡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526名,按乡镇进行分层,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二阶段抽样;采用MLwiN2.02软件进行多水平模型拟合。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5.4%;多水平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慢性病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拟合二分类双反应变量模型得到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两指标在村落水平上呈负相关(r=-0.237,P<0.01)。结论农村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不同村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更为合理。

    作者:贾改珍;赵延延;徐天和;王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病毒感染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是一种累及脑与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及锥体束征,多数患者在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ALS其确切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线粒体功能缺陷、细胞凋亡、病毒感染等有关。近来,ALS病毒致病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外源性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1、泡沫病毒(FV)〕、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及肠道病毒( EV)与ALS之间的关系。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致盲原因

    目的:探讨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60岁及以上居民5872例为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结果实际共检查5520名调查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单眼低视力患者290例(5.25%),双眼低视力患者243例(4.40%),单眼盲患者266例(4.82%),双眼盲患者145例(2.63%)。盲和低视力患病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亲属是否患病等因素有关;单眼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45.17%),屈光不正(22.07%)、黄斑变性(8.28%),双眼低视力患者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50.62%)、屈光不正(19.75%)、黄斑变性(11.11%),单盲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54.51%)、眼球萎缩/缺如(9.77%)、屈光不正(9.02%),双盲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44.82%)、青光眼(10.34%)、黄斑变性(7.59%)。结论天津地区老年人群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较高,白内障为老年人的常见眼病。

    作者:孟艳菊;尹则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封堵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675例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大小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力组、轻度肺高压组、中度肺高压组。经导管测定术前及术后即刻肺动脉收缩压( PASP)及肺动脉平均压( PAMP),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VSD患者术后3 d、1、3、6个月的PASP与 PAMP。结果①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术后即刻后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PASP与术前及术后即刻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 PAMP在术后即刻升高,但是该升高在术后得到抑制,术后1、6个月与术后即刻比较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术后即刻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随访期较术前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个月较术后即刻降低(P<0.05)。④PASP和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 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作者:唐峰;刘晓桥;杨龙;杨永耀;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ZNF282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意义

    目的:探讨ZNF282蛋白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和93例食管鳞癌中ZNF28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学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ZNF282蛋白主要表达于基底层细胞核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ZNF282蛋白表达于鳞癌细胞核,表达较强,其阳性表达率为47.3%;ZNF282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有复发的鳞癌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1),死亡的鳞癌组明显高于生存组(P<0.001);ZNF282阳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1);ZNF282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T分级、肿瘤的远处转移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ZNF282蛋白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鳞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及患者的生存率有密切关系,可以成为诊断及判定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王丽强;金连花;张佰玲;玄延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CF/c-Ki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再生中的作用

    干细胞因子( SCF)是一种低氧诱导细胞因子,在心肌缺血、脑卒中和动脉闭塞等病理损伤后大量上调。 SCF因能通过与受体c-Kit结合促进造血干细胞( HSCs)/内皮祖细胞( EPCs)生存、黏附、动员〔1〕。脑缺血后EPCs参与的血管发生在促进血管、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已证实脑缺血后SCF/c-Kit信号通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 NSCs )在脑内的动员、迁移及归巢,利于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2〕。但关于SCF/c-Kit信号通路促进骨髓EPCs动员到外周血,迁移及归巢到脑内等过程尚未有文献报道。本文就SCF/c-Kit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可能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卢桃利;罗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用ROC曲线确定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的佳临界点

    目的:探讨使用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胱抑素( Cys)-C检测在早期肾病诊断中诊断价值,确定其佳临床诊断临界点。方法应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79例和各种肾病患者88例的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 Scr),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Youden指数。结果 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ROC 曲线下面积为0.906,并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采用Youden指数大的切点为临界点,确定诊断临界点为0.91 mg/L,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7.3%、96.2%、95.3%、81.0%和86.8%,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Cys-C 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能为临床及时发现早期肾病并对其作出诊断提供判断依据;使用ROC曲线评价简单有效,并可用来客观确定佳临床诊断临界点。

    作者:黄海樱;陈波;周强;嘉红云;冀天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交流、行动能力、思维、手部功能、力量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都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血清IL-6、hs-CRP、IL-10、TNF-α水平。

    作者:戴德孟;马维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肥厚型心肌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厚型心肌病( HCM)是一种以左心室室壁增厚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病,其中遗传因素是致病原因之一〔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是一种在成年人中相对常见的疾病〔2〕,该疾病以睡眠过程中出现间歇性上气道阻塞、低通气、低氧、高碳酸血症、睡眠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3〕。 OSA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HCM和OSA均是引起心脏性猝死( SCD)的独立危险因素〔4〕。 HCM合并OSA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心功能恶化、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增大,增加心房颤动、SCD的发病率。本文对HCM合并OSA的发病率、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进行论述。

    作者:付灵华;洪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