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男;李伟;周冬梅
目的:探讨综合认知干预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s)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6例及40例健康老年人,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8例)和抗抑郁药结合综合认知干预组(干预组,38例),治疗12 w。治疗前后分别进行ERPs,SSR测量。结果治疗前干预组与药物组ERPs电位成分中N1、P2、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 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SSR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P<0.05);干预组与药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ERPs电位成分中N1、P2、N2、P3潜伏期较药物组缩短,P3波幅较药物组升高(P<0.05),SSR潜伏期较药物组缩短,波幅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综合认知干预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裴丽粉;马振武;穆俊林;潘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PLID)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老年PL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在显微内镜下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MED)治疗,观察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主诉疼痛分级法( VR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RS评分和VAS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86.89%)与对照组(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老年PLID患者创伤小,并可改善术后疼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时愔;王开化;田全良;汪涛;王启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电针治疗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8、12 w后,观察组持续性应答数(RP)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12 w 后,观察组患者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6 w后,观察组错误应答数(RE)、RP、非持续性错误(NRPE)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16 w后,观察组画钟测验(CDT)、选择完成分类数(CC)、RFP都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联合电针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执行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德才;王少雄;黄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 OP)性骨折老年人在实施健康干预后疼痛和跌倒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1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给予群体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家庭访视和电话督导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分别在健康教育后的第1、6、8个月时比较两组OP性疼痛得分和跌倒人数。结果干预后的第1、6、8个月,两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OP性疼痛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第8个月,两组60~69岁年龄阶段老年人的OP性疼痛得分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的第1、6、8个月,干预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跌倒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第8个月,两组70~79岁、80岁以上年龄阶段老年人的跌倒人数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单纯发放宣传资料相比,综合干预可以减轻由OP导致的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症状和预防老年人跌到。
作者:王玉环;刘素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SF-12量表调查威海市文登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威海市文登区300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认知功能( SPMSQ量表)、自理能力( ADL&IADL)、抑郁状况(GDS-15)、生存质量(SF-12)。结果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总评分(PCS)与心理总评分(MCS)分别为(50.00±10.18)分、(50.00±9.89)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威海市文登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各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月收入、婚姻状况、患慢性病、IADL、抑郁、自评健康状况8个因素;心理各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居住方式、ADL、IADL、患慢性病、抑郁7个因素。结论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低文化水平与低收入的独居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差,身心健康状况差是主要影响因素。为全面提升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在加强老年人躯体功能康复的同时也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缓解抑郁情绪。
作者:董莉娟;刘娜;孙鹏鹏;王翠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该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 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1000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 DDDs)及同期院内感染(入院>48 h获得) 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的用量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3,P<0.000);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726,P<0.001、r=0.725,P<0.002);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的用量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4,P<0.000;r=0.562,P<0.024)。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PA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PA的耐药率。
作者:林志航;庄权权;明德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模型大鼠脑皮层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 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ACO)动物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Western 印迹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皮层TLR4、MyD8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IL-1β水平明显升高( P<0.01),缺血侧脑皮层组织 TLR4、MyD88蛋白水平均显示高表达( P<0.01);眼针组同模型组相比,血清IL-1β水平显著下降( P<0.01),缺血侧脑皮层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眼针抑制脑皮层组织中TLR4、MyD88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可能是眼针治疗CIRI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丹玉;苗兰英;曹阳;王德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酒精肝、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不良饮食、e抗原阳性等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饮酒(OR=10.274,95%CI=2.886~30.891)、未抗病毒治疗(OR=9.366,95%CI=1.373~14.119)、糖尿病史(OR=1.218,95%CI=1.104~4.860)和乙肝病毒载量阳性(OR=4.382,95%CI=1.368~7.096)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期饮酒史、HBV DNA阳性、糖尿病史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以上因素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作者:黎莉;杨卫文;魏涛;刘正勇;何天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满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健康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分关键〔1〕。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提出近年发展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八大任务、七项举措”,明确指出通过开放市场准入、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加大财政和土地支持政策等方式完成大力发展医疗服务,积极发展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由此可以预见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势必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为保障〔2〕。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极度紧缺、教育水平良莠不齐,重视和加大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莎;何国平;姚菊琴;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对辽宁省134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病情况在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得分方面差异显著( 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程度有待提高,制定改善措施要有针对性,需要考虑农村留守老人的特征。
作者:杨夙;高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二十年来,关于照顾者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对象主要有病种照顾者〔1〕、老年人照顾者〔2,3〕和主要照顾者〔4〕。由于照顾者的定义不统一且分类单一,这些研究总体来看内容有些局限且零散,研究焦点多为照顾者的心理感受和压力负担,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何整合多渠道、多层次的照顾力量来完善老年人照护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阐释照顾者的定义和现有分类,并构建新的照顾者分类系统。
作者:韦凤美;李惠菊;赵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同步治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给予个体化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程过后获取患者癌组织的病理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 EGFR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19例,比较两组同步放化疗的完全缓解率。结果 EGFR阳性组完全缓解率为28例(68.29%),EGFR阴性组完全缓解率为3例(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同步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EGFR的表达程度与治疗结果明显相关,EGFR可作为判断癌细胞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作者:姚忠彬;何明远;赵红福;赵志鹏;程光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首先推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虽然手术创伤小、无需全麻,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和手术应激等多因素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发生率增加〔1〕。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交感神经阻滞、镇静等功效。大量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2〕。本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TURP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王宏宇;陈晓宇;王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我国老年人非甾体类抗感染药( NSAIDs )的使用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用于抗风湿治疗、抗凝治疗、止痛、感冒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即使使用小剂量的NSAIDs也会使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加约3倍〔1〕。 NSAIDs 并发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剂量或应用多种NSAIDs;合并使用类固醇药物;合并使用抗凝剂;伴心血管病或肾病。 NSAIDs中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比例高〔2〕,目前尚无NSAIDs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共识,本研究旨在对 NSAIDs 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周长丽;白焕焕;程洪晶;张盼盼;白蔷薇;孙逊;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降糖解郁茶饮防治糖尿病抑郁症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 DMBG,100 mg/kg)、盐酸氟西汀(FH,10 mg/kg)联合用药〕和降糖解郁茶饮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连续灌胃(ig)给药21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进行糖水消耗实验( SCT)、开场实验( OFT)、强迫游泳实验( FST)和血糖测试。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显著升高、糖水偏爱显著降低、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OFT运动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糖解郁茶饮和DMBG+FH均可使以上异常指标显著改善,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降糖解郁茶饮具有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作用,且与阳性药DMBG+FH作用相当。
作者:王君明;王月;王沙沙;张月月;张敏杰;崔瑛;廖培培;杨月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长期接受非那雄胺(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并长期随访的离退休干部137例,每日服用保列治5 mg并长期治疗超过3年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与患有前列腺增生,旦未服用保列治的患者53例,定期观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浓度、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定期发放问卷统计患者自主症状变化情况。结果在实验开始后3个月的观察点,治疗组的血清 PSA与前列腺体积均较基线有显著下降(P<0.05),而未治组的两项指标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的前列腺体积变化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PSA浓度变化无明显差异。在6个月及以后的各观察点,这两项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而未治组前列腺体积持续增长,在组内与基线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未治组血清PSA浓度在各观察点无明显变化。主观症状方面,治疗组自诉主观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持续增加,而未治组自诉主观症状加重的比例不断增加。结论长期服用保列治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观症状,可有效减小前列腺体积,改善由于前列腺增生带来的尿路梗阻症状,用于老年患者时,药物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建;余微;廖桂华;张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外科手术是目前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食管癌手术时间长,麻醉、术中失血、手术对肺组织的牵拉挤压及胸腔胃的建立都对肺功能造成巨大影响。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 PPC)的发生率占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50%,占术后死亡原因的48.1%〔1〕。而在食管癌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改善肺功能,可有效降低PPC的发生率〔2,3〕。本文拟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娜;吕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于世界第二位。胃癌的发病率65岁后人群中显著增高,发病率达到28.5%〔1〕。老年胃癌以男性为主,研究表明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有关。胃癌好发于胃窦部,但老年胃癌常见于贲门胃底部,考虑可能与老年患者因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胃腺体上移有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但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小于30%。所以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极其重要的。以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简单叙述。
作者:金红顺;徐红;王京;宋洁;侯雯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世界2型糖尿病( T2MD)发生率越来越高,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甚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T2 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AS)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1,2〕。据报道,T2MD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非T2DM患者的2~4倍〔2〕,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亦可升高2~4倍〔3,4〕。但许多患者在AS的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探讨T2 DM合并AS患者的形成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而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可进一步地对T2DM合并AS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诊断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石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辅助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 T2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血糖波动组大鼠MDA水平、SOD活性与正常组、持续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小肠上皮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糖波动组凋亡阳性细胞较持续高血糖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血糖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ax显著升高(P<0.05),血糖波动组Bcl-2的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进一步下降,Bax进一步升高( 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血糖波动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Bcl-2/Bax参与氧化应激的过程。
作者:李胜男;李伟;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