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杨夙;高秀梅

关键词:农村, 留守老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对辽宁省134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病情况在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得分方面差异显著( 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程度有待提高,制定改善措施要有针对性,需要考虑农村留守老人的特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多糖对原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原代腹膜间皮细胞( PMCs)对不同浓度脂多糖( LPS)刺激的反应效果,探讨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佳造模方法。方法运用不同浓度LPS于不同时间点刺激PMCs,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 IL)-1β、IL-6蛋白含量,qRT-PCR检测 IL-1β、IL-6 mRNA水平,扫描电镜观察LPS刺激前后PMC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ELISA测得各组大鼠PMCs培养上清液IL-1β和 IL-6浓度随着培养时间推移和 LPS浓度增加而表现出明显差异(P<0.01),尤其以24 h、10μg/ml为LPS佳刺激时间和佳刺激浓度;qRT-PCR实验中 LPS佳刺激时间为24 h,但是佳刺激浓度为5μg/ml;正常PMCs扫描电镜下表面被丰富的微绒毛覆盖;LPS刺激后 PMCs剥脱、肿胀明显,具有细胞间隙,偶见基底膜。结论LPS能够刺激大鼠PMCs诱发炎症损伤,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模拟术后腹腔粘连微环境,作为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模型。

    作者:曾莉;乐音子;李文林;颜帅;卞尧尧;宗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冠心病风险比较

    目的:比较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风险,筛选出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的人群。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利用“Framingham 10年冠心病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总共分析2000例,其中糖尿病164例,非糖尿病对象1836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冠心病(疑似)比例为15.2%和12.0%( P=0.232)、可进行生活方式治疗的比例39.6%和39.16%( P=0.905)以及需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20.12%和23.26%( P=0.361)。两组风险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组,两比较组的风险比例差异不显著。

    作者:杨舒尧;王珍;沈旭慧;叶翎;孙国艳;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同步治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给予个体化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程过后获取患者癌组织的病理标本,并通过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 EGFR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19例,比较两组同步放化疗的完全缓解率。结果 EGFR阳性组完全缓解率为28例(68.29%),EGFR阴性组完全缓解率为3例(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同步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EGFR的表达程度与治疗结果明显相关,EGFR可作为判断癌细胞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作者:姚忠彬;何明远;赵红福;赵志鹏;程光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年龄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年龄与其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各年龄段影响心理资本的主效应因素。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P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04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人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位置。②不同性别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韧性因子、乐观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P>0.05),但在自我效能、希望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 P<0.001)。③年龄与老年人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因子之间几乎呈零相关,与希望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韧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乐观因子呈正相关。④随着年龄升高,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乐观因子得分上呈“波浪”分布,在自我效能得分上呈“U”字分布,在希望因子得分上不断上升,在韧性因子得分上不断下降。⑤老年人所处年龄段不同,影响心理资本的主效应因素不同。结论老年人年龄虽然与心理资本不相关,但与心理资本各因子间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心理资本随年龄增加所呈现出的规律性,主要受不同年龄段主效应因素控制。

    作者:刘连龙;郭薇;田梦瑶;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老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OCP)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与传统的心肌受损标志物肌红蛋白( Myo)、心肌肌钙蛋白( 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含量变化及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低,探讨 H-FABP在老年AOCP心肌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老年AOCP患者为观察组,另选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患者的静脉血,取血清进行H-FABP、Myo、CK-MB及cTnI的检测,随后对两组H-FABP、Myo、CK-MB及cTnI四项指标情况、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 AOCP患者血清中 H-FABP、Myo、CK-MB以及cTnI四项指标的水平在不同时间段(<3 h,3~8 h,>8且≤12 h 及12 h 以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老年AOCP患者在中毒后的早期(<3 h和3~8 h),H-FABP 和 Myo 对 AOCP 患者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均高于 CK-MB 和 cTnI(P<0.05),H-FABP 对老年AOCP患者心肌损伤的敏感度略高于Myo(P>0.05)。 H-FABP和cTnI对AOCP患者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均高于 CK-MB 和 Myo(P<0.05)。结论 H-FABP作为一种新型心肌损伤生化指标,在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晓婷;李敬;李佳;王霞;王维展;李雅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加用多西环素的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近、远期疗效

    目的:观察加用多西环素的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Hp )感染的近、远期疗效,并与传统三联疗法进行对比。方法接受治疗的Hp感染相关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片+埃索美拉唑),观察组73例(三联疗法加用多西环素)。分析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8%,67/73 vs 70.77%,46/65;χ2=10.230,P=0.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 w,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Hp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96%,6/67 vs 23.91%,11/46;Log-rank χ2=4.922,P=0.027)。结论加用多西环素的四联疗法根治Hp感染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

    作者:陈静;戴宁;夏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青年人口血压健康状况的分布规律

    目的:研究中国正常人血压正常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揭示出中国正常人血压正常值的地域分布规律。方法使用 ArcGIS10.0软件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块的插值模块、选择克里格方法来生成我国区域地理因素的插值图。采用质底法,根据各个省区的预测值分布值在区域范围内普染颜色,采用质底法以显示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全国范围内人口血压正常值分布的状况和差别。结果精确地绘制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值的地理分布专题图。结论通过所生成的专题图,能够清楚的显示各个省区人体血压正常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各个省区之间血压正常值的差异。

    作者:张明鑫;王学忠;张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通天草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和机制

    目的:探讨通天草提取物( AEWH)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LF)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秋水仙碱0.001 g/kg),AEWH高、中、低剂量组(AEWH 3、1.5、0.75g /kg)。采用40% CCl4(1ml /kg)腹腔注射诱导LF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蛋白( TP)和白蛋白( ALB)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组织镜下形态结构并计算肝脏脏器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EWH 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HA 、LN 、PCⅢ、CⅣ、ALT和 AST 明显降低(P<0.05),TP和ALB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明显减轻,肝脏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 TGF-β1和TNF -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AEWH可减轻CCl4诱导LF大鼠肝脏损伤,降低LF程度。 AEWH治疗LF的机制与抑制大鼠肝脏TGF-β1和TNF-α表达有关。

    作者:李林;孙超;郭家;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 PCI)治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NST-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量组、半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加PCI术治疗,全量组与半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静脉给予全量及半量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三组PCI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1)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三组患者 TIMI血流分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术后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TIMI 3级血流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3)三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与半量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半量替罗非班与PCI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NST-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区血流,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

    作者:张学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照顾者分类系统

    近二十年来,关于照顾者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对象主要有病种照顾者〔1〕、老年人照顾者〔2,3〕和主要照顾者〔4〕。由于照顾者的定义不统一且分类单一,这些研究总体来看内容有些局限且零散,研究焦点多为照顾者的心理感受和压力负担,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何整合多渠道、多层次的照顾力量来完善老年人照护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阐释照顾者的定义和现有分类,并构建新的照顾者分类系统。

    作者:韦凤美;李惠菊;赵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脓毒症患者均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其中有活动性出血者60例行无肝素治疗(无肝素组),有出血倾向者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检测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血小板(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g),并于治疗后3 d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估健康状况,依据APACHEⅢ预测死亡率并统计28 d存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LT、PT、APTT、TT、INR和F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死亡率和28 d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疗效影响不明显。

    作者:代庆春;李娜;回志;苗晓云;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POD)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81例〔血红蛋白( Hb)维持在8~10 g/dl〕,开放性输血组84例( Hb维持在10~12 g/dl)。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围术期Hb浓度、术中输血量、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及POD发生率,并分析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Hb浓度、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PO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龄<9年、ASA分级≥Ⅲ级、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分及术中输血量>500 ml是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 POD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用血量,因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曾庆玲;唐培佳;徐月秀;梁勇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死亡临床风险分析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作者:兴然;柳克祥;张伯民;张秀和;姜亦忠;林柏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 CAG)检查确诊的86例 CHD合并DM 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HbA1c、空腹血糖(FPG)和DM病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bA1c、FPG和DM病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中Hb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 CHD合并 DM患者,HbA1c判断价值优于 FPG水平及DM病程;Hb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赵璐;赵航;李付勇;温滨红;王瑛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8-桉油素预处理对Aβ25~35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1,8-桉油素预处理对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组。采用噻唑蓝( MTT)还原反应观察神经元损伤;以 Aβ25~35处理24 h 诱导神经元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释放水平。结果20μmol/L的 Aβ25~35处理神经元细胞24 h可显著降低神经元活性,增加TNF-α、IL-1β及CysLTs的释放,1,8-桉油素10μmol/L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 Aβ25~35引起的细胞毒性效应,并抑制上述炎症因子及 CysLTs的释放。结论1,8-桉油素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抑制TNF-α、IL-1β及CysLTs的释放有关。

    作者:王琳;赵春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硫氢化钠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及血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糖尿病(DM)大鼠视神经病变(DON)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氧化应激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的影响。方法在5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另40只建立DON模型,对32只造模成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各16只。 NaHS处理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aHS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00μmol/kg体重),对照组和DM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 ,共8 w。对三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切片行劳克坚牢蓝染色,观察三组切片中视神经髓鞘结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比较髓鞘所占比率的差异,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H2S水平,分别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酶联免疫法(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CNTF水平。结果8 w 后三组大鼠血浆中 H2 S水平比较差异显著,且 NaHS 处理组高于DM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显微镜下可见DM模型组与NaHS处理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结构出现明显溃变,NaHS处理组溃变程度较DM模型组明显减轻,两组髓鞘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ROS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水平低于DM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SOD水平及CNT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NaHS 处理组水平高于DM模型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NaHS可作为外源性H2S供体,提高体内的H2S水平,而H2S可以防治DON,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血浆中CNTF水平有关。

    作者:冉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认知干预对首发老年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认知干预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ERPs)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6例及40例健康老年人,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8例)和抗抑郁药结合综合认知干预组(干预组,38例),治疗12 w。治疗前后分别进行ERPs,SSR测量。结果治疗前干预组与药物组ERPs电位成分中N1、P2、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 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SSR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P<0.05);干预组与药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ERPs电位成分中N1、P2、N2、P3潜伏期较药物组缩短,P3波幅较药物组升高(P<0.05),SSR潜伏期较药物组缩短,波幅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综合认知干预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裴丽粉;马振武;穆俊林;潘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5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

    为满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健康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分关键〔1〕。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提出近年发展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八大任务、七项举措”,明确指出通过开放市场准入、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加大财政和土地支持政策等方式完成大力发展医疗服务,积极发展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由此可以预见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势必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为保障〔2〕。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极度紧缺、教育水平良莠不齐,重视和加大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莎;何国平;姚菊琴;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酒精肝、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不良饮食、e抗原阳性等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饮酒(OR=10.274,95%CI=2.886~30.891)、未抗病毒治疗(OR=9.366,95%CI=1.373~14.119)、糖尿病史(OR=1.218,95%CI=1.104~4.860)和乙肝病毒载量阳性(OR=4.382,95%CI=1.368~7.096)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期饮酒史、HBV DNA阳性、糖尿病史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以上因素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作者:黎莉;杨卫文;魏涛;刘正勇;何天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