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糖解郁茶饮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作用

王君明;王月;王沙沙;张月月;张敏杰;崔瑛;廖培培;杨月圆

关键词:降糖解郁茶饮,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糖水偏爱, 强迫游泳实验, 开场实验
摘要:目的:考察降糖解郁茶饮防治糖尿病抑郁症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 DMBG,100 mg/kg)、盐酸氟西汀(FH,10 mg/kg)联合用药〕和降糖解郁茶饮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连续灌胃(ig)给药21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进行糖水消耗实验( SCT)、开场实验( OFT)、强迫游泳实验( FST)和血糖测试。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显著升高、糖水偏爱显著降低、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OFT运动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糖解郁茶饮和DMBG+FH均可使以上异常指标显著改善,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降糖解郁茶饮具有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作用,且与阳性药DMBG+FH作用相当。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 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1000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 DDDs)及同期院内感染(入院>48 h获得) 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的用量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3,P<0.000);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726,P<0.001、r=0.725,P<0.002);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的用量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4,P<0.000;r=0.562,P<0.024)。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PA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PA的耐药率。

    作者:林志航;庄权权;明德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AQ服药依从性问卷对160例城镇高血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其中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病程、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健康教育来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君;孙鹤;杨璇;滕孝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予其他他汀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肌酐( SCr)、血浆胱抑素C( CysC)的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中 SCr峰值、△SCr、 CysC峰值及△CysC 均显着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SCr标准的CIN,对照组20例(22.2%),阿托伐他汀组10例(10.4%),CIN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CysC标准的CIN,对照组28例(31.1%),阿托伐他汀组14例(14.6%),对照组中CIN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 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中、重度CKD患者PCI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作者:陈晖;李顺辉;邓雨晴;熊强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9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23例患者的 CXCR7呈强阳性染色(),24例呈中度阳性染色(),17例呈弱阳性染色(+),25例呈阴性染色(-),且CXCR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较强的 CXCR7染色患者的存活时间较短。结论 CXCR7可以做为胶质瘤病理级别分类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李新星;陈亮宇;王文卿;刁宏宇;刘云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流行病学及发展规律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及发展规律。方法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分析1012例上海市老年男性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回顾性分析其中452例甲状腺结节病变的发展规律。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总体患病率为81.1%,且与年龄有非常明显的关系,结节以双侧和多发结节为主,多为直径<1 cm的结节。5年随访过程中,甲状腺结节大小有不同程度地小幅度的增加,部分单发结节发展为多发结节(15%)。结论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患病率增加,增长缓慢,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作者:徐兰;赵霞娟;刘婵娟;周厚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 CAG)检查确诊的86例 CHD合并DM 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HbA1c、空腹血糖(FPG)和DM病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bA1c、FPG和DM病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中Hb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 CHD合并 DM患者,HbA1c判断价值优于 FPG水平及DM病程;Hb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赵璐;赵航;李付勇;温滨红;王瑛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进行全麻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对于患者术后细胞免疫、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各组麻醉用药不同:单独使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泵注20 min (右美托咪定组);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氟比洛芬酯组):总剂量为100 mg;联合应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和100 mg氟比洛芬酯(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上四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术后3 d,采取患者静脉血3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右美托咪定组、氟比洛芬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整体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氟比洛芬酯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氟比洛芬酯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三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组的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 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牛惠;周研;孔渊;刘馨;张慧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997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该院肾病科住院患者65岁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65岁以上住院患者1435例,通过病案查询系统,筛选具有完整资料者997例,应用简化的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eGF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肾病科住院患者共6535例,其中老年患者1435例,占住院患者的22%。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慢性肾坟病( CKD)5期为主,共671例(67.3%);其次为 CKD4期160例(16.1%)。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为高血压肾病者共177例(17.8%),系主要病因;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共156例(15.6%),位居第2位。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发症状以水肿为主,共195例(19.6%);其次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共116例(11.6%)。结论住院患者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且CKD5期患者居多;病因以高血压肾病为主,糖尿病肾病位居第2位;首发症状以水肿、乏力及消化道症状为主,提示老年人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

    作者:杨洪垒;高茜倩;张月娇;王姗姗;孙珉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质子泵抑制剂与非甾体抗感染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非甾体抗感药( NSAID)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s)是世界范围内常用的药物, NSAIDs 的应用伴随着相关的不良反应, PPIs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也受到挑战。 PPIs对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或者PPIs是否为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存在很大的争议,其具体作用机制并未明确。本研究对PPIS与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贾二娜;高琛茂;张小禹;张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核心技术的佳优选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方法中核心技术的佳选择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200例(1200条下肢),随机均分为射频消融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A组)、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B组)、激光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C组)、传统手术组(D组),每组300例(300条下肢)。于术后5、20、120、360 d时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下肢皮肤淤血率、皮肤坏死率、疼痛率、麻木率、皮肤感染率、皮肤色素减退率、大隐静脉再通率、浅静脉曲张复发率等8项指标。结果术后5d:皮肤淤血率 A、B、C 三组较 D 组低(P<0.05);疼痛率、麻木率B组低于A、C、D三组(P<0.05);皮肤感染率及皮肤坏死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皮肤色素减退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0 d:疼痛率、麻木率B组较A、C、D三组低( P<0.05)。术后360 d:大隐静脉再通率B、D两组较A、C两组低( P<0.05);浅静脉曲张复发率B组较A、C、D三组低( P<0.05)。结论大隐静脉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联合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的组合方式可作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李国剑;杨镛;杨国凯;万嘉;马震寰;陆平;杜玲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5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辅助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 T2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血糖波动组大鼠MDA水平、SOD活性与正常组、持续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小肠上皮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糖波动组凋亡阳性细胞较持续高血糖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血糖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ax显著升高(P<0.05),血糖波动组Bcl-2的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进一步下降,Bax进一步升高( 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血糖波动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Bcl-2/Bax参与氧化应激的过程。

    作者:李胜男;李伟;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死亡临床风险分析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作者:兴然;柳克祥;张伯民;张秀和;姜亦忠;林柏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参益安神片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复方制剂参益安神片改善记忆作用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迷宫试验、避暗实验、跳台实验观察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制剂参益安神片高(1.607 g/kg)、中(0.536 g/kg)、低(0.269 g/kg)剂量组对小鼠改善记忆的作用;采用荧光法对小鼠脑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进行含量测定,初步研究复方制剂参益安神片改善小鼠记忆的作用机制。结果避暗试验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P<0.05),错误次数、进入暗室的动物数也明显减少( P<0.05);水迷宫试验高剂量、中剂量组小鼠2 min内到终点的动物明显增加(P<0.05);跳台试验潜伏期有明显延长作用(P<0.05);脑5-HT、DA、NE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增加。结论复方制剂参益安神片具有明显改善记忆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5-HT、DA、NE的相互调节有关。

    作者:宋媛;蔡广知;姜丽娇;张雪萍;张宇翔;王莎莎;庞宇涵;贡济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应用SF-12量表评价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

    目的:应用SF-12量表调查威海市文登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威海市文登区300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认知功能( SPMSQ量表)、自理能力( ADL&IADL)、抑郁状况(GDS-15)、生存质量(SF-12)。结果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总评分(PCS)与心理总评分(MCS)分别为(50.00±10.18)分、(50.00±9.89)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威海市文登区农村老年人生理各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月收入、婚姻状况、患慢性病、IADL、抑郁、自评健康状况8个因素;心理各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居住方式、ADL、IADL、患慢性病、抑郁7个因素。结论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低文化水平与低收入的独居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差,身心健康状况差是主要影响因素。为全面提升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在加强老年人躯体功能康复的同时也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缓解抑郁情绪。

    作者:董莉娟;刘娜;孙鹏鹏;王翠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

    目前,我国老年人非甾体类抗感染药( NSAIDs )的使用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用于抗风湿治疗、抗凝治疗、止痛、感冒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即使使用小剂量的NSAIDs也会使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加约3倍〔1〕。 NSAIDs 并发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剂量或应用多种NSAIDs;合并使用类固醇药物;合并使用抗凝剂;伴心血管病或肾病。 NSAIDs中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比例高〔2〕,目前尚无NSAIDs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共识,本研究旨在对 NSAIDs 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周长丽;白焕焕;程洪晶;张盼盼;白蔷薇;孙逊;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青果葛根配伍液对醉酒大鼠肝脏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青果葛根配伍液对醉酒大鼠肝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青果葛根配伍液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白酒灌胃造模,连续灌胃4 d后称大鼠重量,处死,取出肝脏后将大鼠肝脏制成肝匀浆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两项指标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青果葛根配伍液高、中、低、剂量组肝匀浆中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SOD则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醉酒大鼠肝脏组织MDA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则降低,青果葛根配伍液对上述指标有调控作用,对肝脏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张艺;何鸿雁;陈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酒精肝、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不良饮食、e抗原阳性等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饮酒(OR=10.274,95%CI=2.886~30.891)、未抗病毒治疗(OR=9.366,95%CI=1.373~14.119)、糖尿病史(OR=1.218,95%CI=1.104~4.860)和乙肝病毒载量阳性(OR=4.382,95%CI=1.368~7.096)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期饮酒史、HBV DNA阳性、糖尿病史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以上因素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作者:黎莉;杨卫文;魏涛;刘正勇;何天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 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应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血糖,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 mg口服,3次/d〕及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基础加丹参滴丸(10粒,口服,3次/d)治疗,对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 TCSS)、电流感觉阈值( CPT)进行对比,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TSCC、CPT值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DPN患者TSCC评分,并可降低CPT。

    作者:田秀娟;刘玉佳;赫广玉;肖显超;王桂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冠心病风险比较

    目的:比较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风险,筛选出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的人群。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利用“Framingham 10年冠心病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总共分析2000例,其中糖尿病164例,非糖尿病对象1836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冠心病(疑似)比例为15.2%和12.0%( P=0.232)、可进行生活方式治疗的比例39.6%和39.16%( P=0.905)以及需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20.12%和23.26%( P=0.361)。两组风险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组,两比较组的风险比例差异不显著。

    作者:杨舒尧;王珍;沈旭慧;叶翎;孙国艳;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