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垒;高茜倩;张月娇;王姗姗;孙珉丹
目的:了解中韩社区朝鲜族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QOL)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460名中韩社区朝鲜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ADL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结果中韩社区在QOL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ADL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中国社区朝鲜族老年人在性别方面有差异,而韩国老年人在早餐营养膳食方面有差异。结论韩国社区老年人ADL及QOL高于中国,两国家社区朝鲜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差异。
作者:曹辉;闫鑫;柳明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 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8),研究组给予MIPPO技术联合 LCP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接骨板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骨折功能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功能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出血量少,临床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泉;刘斌;尚红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脓毒症患者均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其中有活动性出血者60例行无肝素治疗(无肝素组),有出血倾向者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检测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血小板(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g),并于治疗后3 d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估健康状况,依据APACHEⅢ预测死亡率并统计28 d存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LT、PT、APTT、TT、INR和F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死亡率和28 d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疗效影响不明显。
作者:代庆春;李娜;回志;苗晓云;沈洪丽;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与超声造影( CEUS)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各30例,均为单发病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采用三维CDFI与CEUS对病灶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特点及符合率。结果①CDFI检查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②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的肝动脉峰值流速、肝动脉内径、阻力指数(RI)明显较高,而肝动脉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明显较低( P<0.05);③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的始增时间、增强速率、50%倾斜率明显较低,而峰值时间、峰值增强强度明显较高( P<0.05);④CEUS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DFI检查(P<0.05);结论与转移性肝癌相比,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及周围具有更丰富的血流信号,CEUS检查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符合率高于CDFI检查,更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MCI筛选。结果调查对象MCI患病率为17.6%,排除混杂后,高龄、经济不独立、较低文化程度是MCI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105、2.211、2.034,合居、离退休前从事脑力劳动是MCI的保护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554、0.670。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多读书看报、关注其精神需要、普及MCI防治知识,以减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爱民;黄灿;周颖;覃艳杰;屈昂;刘学秋;谭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世界2型糖尿病( T2MD)发生率越来越高,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甚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T2 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AS)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1,2〕。据报道,T2MD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非T2DM患者的2~4倍〔2〕,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亦可升高2~4倍〔3,4〕。但许多患者在AS的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探讨T2 DM合并AS患者的形成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而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可进一步地对T2DM合并AS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诊断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石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24~72 h给予5~10 mg/次,3次/d的尼可地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24 h和48 h的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表达水平,检测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的CD4凋亡和CD4+Foxp3+的水平,同时对PCI术后24 h患者hs-CRP、hs-TnT和vW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 PCI术后的hs-CRP和 hs-Tn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P<0.05),且治疗组的hs-CRP和hs-Tn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1),PCI术后24 h的 vW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尼可地尔能够减显著降低vWF水平( P<0.05);PCI术后24 h hs-TnT与hs-CRP呈正相关;对照组的 CD4+Foxp3+比例明显低于治疗组,而 CD4凋亡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 P<0.05)。结论择期行PCI术患者术前短期口服尼可地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抑炎作用的CD4+Foxp3+,从而减少PCI术引起的心肌损伤。
作者:莫凡睿;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因胸痛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患者150例,其中AMI患者75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狭窄程度≤25%患者75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cTnI、血脂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随访3个月观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①AMI组患者cTnI浓度与血浆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cTnI与和肽素二者无相关关系( P>0.05)。②三支冠脉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均显著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及二支冠脉病变组( P<0.05);三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与二支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MI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AMI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各组间和肽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④随访3个月MACE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升高,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和肽素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HF)及死亡的预测因素,可以用于AMI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血浆和肽素水平可能成为 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隋希喆;吕田;杨明晖;李真;于红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及发展规律。方法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分析1012例上海市老年男性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回顾性分析其中452例甲状腺结节病变的发展规律。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总体患病率为81.1%,且与年龄有非常明显的关系,结节以双侧和多发结节为主,多为直径<1 cm的结节。5年随访过程中,甲状腺结节大小有不同程度地小幅度的增加,部分单发结节发展为多发结节(15%)。结论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患病率增加,增长缓慢,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作者:徐兰;赵霞娟;刘婵娟;周厚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酒精肝、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不良饮食、e抗原阳性等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饮酒(OR=10.274,95%CI=2.886~30.891)、未抗病毒治疗(OR=9.366,95%CI=1.373~14.119)、糖尿病史(OR=1.218,95%CI=1.104~4.860)和乙肝病毒载量阳性(OR=4.382,95%CI=1.368~7.096)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期饮酒史、HBV DNA阳性、糖尿病史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以上因素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作者:黎莉;杨卫文;魏涛;刘正勇;何天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均会发生变化,如不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终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几方面〔1〕,通过自我效能的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 CAG)检查确诊的86例 CHD合并DM 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HbA1c、空腹血糖(FPG)和DM病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bA1c、FPG和DM病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中Hb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 CHD合并 DM患者,HbA1c判断价值优于 FPG水平及DM病程;Hb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赵璐;赵航;李付勇;温滨红;王瑛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Hole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合并大膀胱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Hole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78例高危 BPH 合并大膀胱结石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手术时间(68.47±14.53)min,术中失血(57.64±15.67)ml,术中及术后未发生电切综合征(TURS)、大出血等并发症,Na+,K+浓度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月(平均7.2)个月。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评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平片无膀胱结石残留及复发,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Hole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高危BPH合并大膀胱结石患者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树人;郑鸣;蒋庆详;何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 OP)性骨折老年人在实施健康干预后疼痛和跌倒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1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给予群体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家庭访视和电话督导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分别在健康教育后的第1、6、8个月时比较两组OP性疼痛得分和跌倒人数。结果干预后的第1、6、8个月,两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OP性疼痛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第8个月,两组60~69岁年龄阶段老年人的OP性疼痛得分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的第1、6、8个月,干预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跌倒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第8个月,两组70~79岁、80岁以上年龄阶段老年人的跌倒人数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单纯发放宣传资料相比,综合干预可以减轻由OP导致的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症状和预防老年人跌到。
作者:王玉环;刘素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外科手术是目前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食管癌手术时间长,麻醉、术中失血、手术对肺组织的牵拉挤压及胸腔胃的建立都对肺功能造成巨大影响。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 PPC)的发生率占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50%,占术后死亡原因的48.1%〔1〕。而在食管癌围术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改善肺功能,可有效降低PPC的发生率〔2,3〕。本文拟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娜;吕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年龄与其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各年龄段影响心理资本的主效应因素。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P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04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人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位置。②不同性别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韧性因子、乐观因子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P>0.05),但在自我效能、希望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 P<0.001)。③年龄与老年人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因子之间几乎呈零相关,与希望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韧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乐观因子呈正相关。④随着年龄升高,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乐观因子得分上呈“波浪”分布,在自我效能得分上呈“U”字分布,在希望因子得分上不断上升,在韧性因子得分上不断下降。⑤老年人所处年龄段不同,影响心理资本的主效应因素不同。结论老年人年龄虽然与心理资本不相关,但与心理资本各因子间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心理资本随年龄增加所呈现出的规律性,主要受不同年龄段主效应因素控制。
作者:刘连龙;郭薇;田梦瑶;赵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PLID)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老年PL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在显微内镜下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MED)治疗,观察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主诉疼痛分级法( VR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RS评分和VAS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86.89%)与对照组(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老年PLID患者创伤小,并可改善术后疼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时愔;王开化;田全良;汪涛;王启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风险,筛选出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的人群。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利用“Framingham 10年冠心病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总共分析2000例,其中糖尿病164例,非糖尿病对象1836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冠心病(疑似)比例为15.2%和12.0%( P=0.232)、可进行生活方式治疗的比例39.6%和39.16%( P=0.905)以及需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20.12%和23.26%( P=0.361)。两组风险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组,两比较组的风险比例差异不显著。
作者:杨舒尧;王珍;沈旭慧;叶翎;孙国艳;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我国老年人非甾体类抗感染药( NSAIDs )的使用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用于抗风湿治疗、抗凝治疗、止痛、感冒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即使使用小剂量的NSAIDs也会使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加约3倍〔1〕。 NSAIDs 并发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剂量或应用多种NSAIDs;合并使用类固醇药物;合并使用抗凝剂;伴心血管病或肾病。 NSAIDs中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比例高〔2〕,目前尚无NSAIDs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共识,本研究旨在对 NSAIDs 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周长丽;白焕焕;程洪晶;张盼盼;白蔷薇;孙逊;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非甾体抗感药( NSAID)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s)是世界范围内常用的药物, NSAIDs 的应用伴随着相关的不良反应, PPIs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也受到挑战。 PPIs对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或者PPIs是否为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存在很大的争议,其具体作用机制并未明确。本研究对PPIS与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贾二娜;高琛茂;张小禹;张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