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韩社区朝鲜族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

曹辉;闫鑫;柳明仁

关键词:社区朝鲜族老年人,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中韩社区朝鲜族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QOL)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460名中韩社区朝鲜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ADL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结果中韩社区在QOL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ADL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中国社区朝鲜族老年人在性别方面有差异,而韩国老年人在早餐营养膳食方面有差异。结论韩国社区老年人ADL及QOL高于中国,两国家社区朝鲜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差异。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诊断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与超声造影( CEUS)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各30例,均为单发病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采用三维CDFI与CEUS对病灶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特点及符合率。结果①CDFI检查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②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的肝动脉峰值流速、肝动脉内径、阻力指数(RI)明显较高,而肝动脉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明显较低( P<0.05);③与转移性肝癌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的始增时间、增强速率、50%倾斜率明显较低,而峰值时间、峰值增强强度明显较高( P<0.05);④CEUS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DFI检查(P<0.05);结论与转移性肝癌相比,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及周围具有更丰富的血流信号,CEUS检查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符合率高于CDFI检查,更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硫氢化钠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及血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糖尿病(DM)大鼠视神经病变(DON)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氧化应激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的影响。方法在5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另40只建立DON模型,对32只造模成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各16只。 NaHS处理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aHS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00μmol/kg体重),对照组和DM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 ,共8 w。对三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切片行劳克坚牢蓝染色,观察三组切片中视神经髓鞘结构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比较髓鞘所占比率的差异,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的H2S水平,分别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酶联免疫法(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CNTF水平。结果8 w 后三组大鼠血浆中 H2 S水平比较差异显著,且 NaHS 处理组高于DM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显微镜下可见DM模型组与NaHS处理组大鼠的视神经髓鞘结构出现明显溃变,NaHS处理组溃变程度较DM模型组明显减轻,两组髓鞘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ROS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aHS处理组水平低于DM模型组(P<0.05);DM模型组和NaHS处理组大鼠的SOD水平及CNT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NaHS 处理组水平高于DM模型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NaHS可作为外源性H2S供体,提高体内的H2S水平,而H2S可以防治DON,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血浆中CNTF水平有关。

    作者:冉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冠心病患者心肌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24~72 h给予5~10 mg/次,3次/d的尼可地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24 h和48 h的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表达水平,检测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的CD4凋亡和CD4+Foxp3+的水平,同时对PCI术后24 h患者hs-CRP、hs-TnT和vW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 PCI术后的hs-CRP和 hs-Tn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P<0.05),且治疗组的hs-CRP和hs-Tn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1),PCI术后24 h的 vW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尼可地尔能够减显著降低vWF水平( P<0.05);PCI术后24 h hs-TnT与hs-CRP呈正相关;对照组的 CD4+Foxp3+比例明显低于治疗组,而 CD4凋亡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 P<0.05)。结论择期行PCI术患者术前短期口服尼可地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抑炎作用的CD4+Foxp3+,从而减少PCI术引起的心肌损伤。

    作者:莫凡睿;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予其他他汀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肌酐( SCr)、血浆胱抑素C( CysC)的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中 SCr峰值、△SCr、 CysC峰值及△CysC 均显着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SCr标准的CIN,对照组20例(22.2%),阿托伐他汀组10例(10.4%),CIN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CysC标准的CIN,对照组28例(31.1%),阿托伐他汀组14例(14.6%),对照组中CIN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 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中、重度CKD患者PCI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作者:陈晖;李顺辉;邓雨晴;熊强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 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应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血糖,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 mg口服,3次/d〕及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基础加丹参滴丸(10粒,口服,3次/d)治疗,对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 TCSS)、电流感觉阈值( CPT)进行对比,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TSCC、CPT值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DPN患者TSCC评分,并可降低CPT。

    作者:田秀娟;刘玉佳;赫广玉;肖显超;王桂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9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23例患者的 CXCR7呈强阳性染色(),24例呈中度阳性染色(),17例呈弱阳性染色(+),25例呈阴性染色(-),且CXCR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较强的 CXCR7染色患者的存活时间较短。结论 CXCR7可以做为胶质瘤病理级别分类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李新星;陈亮宇;王文卿;刁宏宇;刘云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障碍的预防作用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首先推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虽然手术创伤小、无需全麻,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和手术应激等多因素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发生率增加〔1〕。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交感神经阻滞、镇静等功效。大量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2〕。本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TURP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王宏宇;陈晓宇;王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 T2DM患者78例,根据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伴有血管病变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较好、无血管病变患者33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各凝血指标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Glu、HbA1c、F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与Glu和HbA1c水平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bA1c(OR=1.23,P<0.05)、Fg(OR=1.45,P<0.05)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水平APTT(OR=0.87,P<0.05)是 T2DM 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发生血管病变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其引起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水平 HbA1c、Fg及低水平APTT是T2 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品力;陈燕玲;王春城;宋军;赵占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 PCI)治疗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NST-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量组、半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加PCI术治疗,全量组与半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静脉给予全量及半量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三组PCI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1)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三组患者 TIMI血流分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术后全量组与半量组患者TIMI 3级血流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3)三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与半量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全量组与半量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半量替罗非班与PCI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NST-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区血流,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

    作者:张学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病理及诊疗特点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PC)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该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21例 SPC 患者,对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0~75岁,其中>60岁为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例。以乳房肿物就诊的16例,行以乳头溢液就诊为5例。根据Luminal分子分型,其中 LuminalA 型为14例,LuminalB 为7例。21例中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的1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5例,行乳房切除+腋结活检+内分泌为2例,乳房单纯切除+内分泌和腺体切除+假体+内分泌的各1例。结论 SP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癌,通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以乳房肿物及乳头溢液就诊,经过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预后较好。

    作者:常鑫;常伟东;鹿洪勇;王新宇;王莹;徐景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死亡临床风险分析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作者:兴然;柳克祥;张伯民;张秀和;姜亦忠;林柏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冠心病风险比较

    目的:比较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风险,筛选出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的人群。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利用“Framingham 10年冠心病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总共分析2000例,其中糖尿病164例,非糖尿病对象1836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冠心病(疑似)比例为15.2%和12.0%( P=0.232)、可进行生活方式治疗的比例39.6%和39.16%( P=0.905)以及需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20.12%和23.26%( P=0.361)。两组风险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组,两比较组的风险比例差异不显著。

    作者:杨舒尧;王珍;沈旭慧;叶翎;孙国艳;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定量超声测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骨质疏松临床决策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测量( QUS)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骨质疏松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测量的方法对169例接受稳定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骨密度的测量,同时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血清指标,分析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危险因素。结果25.4%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42.0%的患者出现骨量减少。血透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贫血及高水平甲状旁腺素( PTH)等。结论肾内科医护人员在制定防治骨质疏松的临床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是否高龄、是否贫血及PTH水平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

    作者:陶巍巍;朱宁;张枫;毕书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

    目前,我国老年人非甾体类抗感染药( NSAIDs )的使用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用于抗风湿治疗、抗凝治疗、止痛、感冒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即使使用小剂量的NSAIDs也会使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加约3倍〔1〕。 NSAIDs 并发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剂量或应用多种NSAIDs;合并使用类固醇药物;合并使用抗凝剂;伴心血管病或肾病。 NSAIDs中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比例高〔2〕,目前尚无NSAIDs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共识,本研究旨在对 NSAIDs 相关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周长丽;白焕焕;程洪晶;张盼盼;白蔷薇;孙逊;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运用自我效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均会发生变化,如不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终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几方面〔1〕,通过自我效能的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海马区酪氨酸羟化酶及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大鼠海马区酪氨酸羟化酶(TH)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和L-dopa干预组各32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 d和8 d两个亚组,各16只。对PD模型组和L-dopa干预组大鼠皮下注射鱼藤酮乳液(2 mg/kg)建立大鼠PD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剂量的葵花油。造模成功后对L-dopa干预组大鼠灌胃给予L-dopa干预治疗,对照组及PD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各组中两个亚组均分别持续4 d和8 d。采用Y型电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海马区TH和α-Syn的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的检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 Western蛋白印迹法。结果 P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dopa干预组较PD模型组明显提升( P<0.05);PD模型组及L-dopa干预组大鼠的TH阳性细胞数及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dopa干预组高于PD模型组,且L-dopa干预组的8 d亚组高于4 d亚组( P<0.05);PD模型组及L-dopa干预组的α-Sy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dopa干预组低于PD模型组,且L-dopa干预组的8 d亚组低于4 d亚组(P<0.05)。结论鱼藤酮可诱导大鼠发生PD,使其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下降,L-dopa可通过增强海马区的TH表达水平,抑制α-Syn的表达,从而治疗PD。

    作者:许文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核心技术的佳优选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方法中核心技术的佳选择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200例(1200条下肢),随机均分为射频消融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A组)、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B组)、激光腔内闭合术+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组(C组)、传统手术组(D组),每组300例(300条下肢)。于术后5、20、120、360 d时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下肢皮肤淤血率、皮肤坏死率、疼痛率、麻木率、皮肤感染率、皮肤色素减退率、大隐静脉再通率、浅静脉曲张复发率等8项指标。结果术后5d:皮肤淤血率 A、B、C 三组较 D 组低(P<0.05);疼痛率、麻木率B组低于A、C、D三组(P<0.05);皮肤感染率及皮肤坏死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皮肤色素减退率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0 d:疼痛率、麻木率B组较A、C、D三组低( P<0.05)。术后360 d:大隐静脉再通率B、D两组较A、C两组低( P<0.05);浅静脉曲张复发率B组较A、C、D三组低( P<0.05)。结论大隐静脉内翻腔内隔绝成形术联合经皮透光负压旋切的组合方式可作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李国剑;杨镛;杨国凯;万嘉;马震寰;陆平;杜玲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老年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2例直肠癌组织中HMGB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二者在直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 Kaplan-Meier法作生存分析,分析HMGB1和 VEGF 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HMGB1和 VEGF 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9%和59.02%,HMGB1的阳性表达率与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无关(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 HMGB1和 VEGF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r=0.576,P<0.01)。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MGB1和VEGF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直肠癌中HMGB1和VEGF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MGB1和VEGF对判断结老年直肠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文光旭;胡登华;张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辅助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 T2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血糖波动组大鼠MDA水平、SOD活性与正常组、持续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小肠上皮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糖波动组凋亡阳性细胞较持续高血糖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血糖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ax显著升高(P<0.05),血糖波动组Bcl-2的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进一步下降,Bax进一步升高( 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血糖波动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Bcl-2/Bax参与氧化应激的过程。

    作者:李胜男;李伟;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