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君;孙鹤;杨璇;滕孝宇
目的:探讨该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 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1000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 DDDs)及同期院内感染(入院>48 h获得) 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的用量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3,P<0.000);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726,P<0.001、r=0.725,P<0.002);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的用量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0.824,P<0.000;r=0.562,P<0.024)。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PA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PA的耐药率。
作者:林志航;庄权权;明德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首先推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虽然手术创伤小、无需全麻,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和手术应激等多因素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发生率增加〔1〕。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交感神经阻滞、镇静等功效。大量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2〕。本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TURP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王宏宇;陈晓宇;王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艾灸组(M组)、力竭组(E组)、艾灸力竭组(ME组)和艾灸力竭+PKC抑制剂组(ME+CHE组)5组。在一次性游泳急性力竭模型的基础上,用艾灸预处理进行干预,并注射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PKC蛋白水平及其活化情况。结果①E 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明显,ME 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 E 组轻,而ME+CHE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与E组相似。②与C组比较,M组和ME组PKC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E 组和 ME+CHE 组 p-PKC 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ME组PKC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ME+CHE组水平无明显变化;与 ME组比较,ME+CHE 组PKC水平有明显上升(P<0.05)。③与C组p-PKC水平比较,M组无明显变化,E组、ME组和ME+CHE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ME组p-PKC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与ME组比较,ME+CHE组P-PKC水平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急性力竭运动所致的心肌损伤与PKC的过度表达和活化有关,艾灸预处理对急性力竭所致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阻止PKC的过度表达和活化可能是其起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熊英;顾一煌;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对辽宁省134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病情况在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得分方面差异显著( 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程度有待提高,制定改善措施要有针对性,需要考虑农村留守老人的特征。
作者:杨夙;高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辅助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 T2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血糖波动组大鼠MDA水平、SOD活性与正常组、持续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小肠上皮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糖波动组凋亡阳性细胞较持续高血糖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血糖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ax显著升高(P<0.05),血糖波动组Bcl-2的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进一步下降,Bax进一步升高( 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血糖波动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Bcl-2/Bax参与氧化应激的过程。
作者:李胜男;李伟;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世界2型糖尿病( T2MD)发生率越来越高,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但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甚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T2 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AS)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1,2〕。据报道,T2MD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非T2DM患者的2~4倍〔2〕,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亦可升高2~4倍〔3,4〕。但许多患者在AS的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探讨T2 DM合并AS患者的形成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而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可进一步地对T2DM合并AS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诊断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石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韩社区朝鲜族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QOL)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460名中韩社区朝鲜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ADL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作为调查工具。结果中韩社区在QOL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ADL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中国社区朝鲜族老年人在性别方面有差异,而韩国老年人在早餐营养膳食方面有差异。结论韩国社区老年人ADL及QOL高于中国,两国家社区朝鲜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差异。
作者:曹辉;闫鑫;柳明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对于患者术后细胞免疫、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各组麻醉用药不同:单独使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泵注20 min (右美托咪定组);单独使用氟比洛芬酯(氟比洛芬酯组):总剂量为100 mg;联合应用浓度为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和100 mg氟比洛芬酯(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上四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术后3 d,采取患者静脉血3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右美托咪定组、氟比洛芬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整体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氟比洛芬酯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氟比洛芬酯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三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组的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抑制型T细胞百分比降低( P<0.05),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P<0.05)。结论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比洛芬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牛惠;周研;孔渊;刘馨;张慧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 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应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血糖,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 mg口服,3次/d〕及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基础加丹参滴丸(10粒,口服,3次/d)治疗,对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 TCSS)、电流感觉阈值( CPT)进行对比,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TSCC、CPT值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DPN患者TSCC评分,并可降低CPT。
作者:田秀娟;刘玉佳;赫广玉;肖显超;王桂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于世界第二位。胃癌的发病率65岁后人群中显著增高,发病率达到28.5%〔1〕。老年胃癌以男性为主,研究表明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有关。胃癌好发于胃窦部,但老年胃癌常见于贲门胃底部,考虑可能与老年患者因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胃腺体上移有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但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小于30%。所以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极其重要的。以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简单叙述。
作者:金红顺;徐红;王京;宋洁;侯雯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原代腹膜间皮细胞( PMCs)对不同浓度脂多糖( LPS)刺激的反应效果,探讨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佳造模方法。方法运用不同浓度LPS于不同时间点刺激PMCs,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 IL)-1β、IL-6蛋白含量,qRT-PCR检测 IL-1β、IL-6 mRNA水平,扫描电镜观察LPS刺激前后PMC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ELISA测得各组大鼠PMCs培养上清液IL-1β和 IL-6浓度随着培养时间推移和 LPS浓度增加而表现出明显差异(P<0.01),尤其以24 h、10μg/ml为LPS佳刺激时间和佳刺激浓度;qRT-PCR实验中 LPS佳刺激时间为24 h,但是佳刺激浓度为5μg/ml;正常PMCs扫描电镜下表面被丰富的微绒毛覆盖;LPS刺激后 PMCs剥脱、肿胀明显,具有细胞间隙,偶见基底膜。结论LPS能够刺激大鼠PMCs诱发炎症损伤,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模拟术后腹腔粘连微环境,作为术后腹腔粘连体外细胞模型。
作者:曾莉;乐音子;李文林;颜帅;卞尧尧;宗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板党多糖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臭氧( O3)损伤小鼠衰老模型,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6组( n=10):空白组,模型组,香菇菌多糖组和板党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行板党多糖灌胃20 d。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取血、肝、脑测定丙二醛( MDA)、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结果板党多糖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降低 MAD含量并提高SOD、GSH-Px和CAT活力。结论板党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直接清除自由基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钟灵;王振富;杨付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因胸痛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患者150例,其中AMI患者75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狭窄程度≤25%患者75例。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cTnI、血脂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随访3个月观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①AMI组患者cTnI浓度与血浆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cTnI与和肽素二者无相关关系( P>0.05)。②三支冠脉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均显著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及二支冠脉病变组( P<0.05);三支病变组与左主干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与二支病变组和肽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MI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AMI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各组间和肽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④随访3个月MACE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显著升高,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和肽素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HF)及死亡的预测因素,可以用于AMI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血浆和肽素水平可能成为 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隋希喆;吕田;杨明晖;李真;于红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细胞应激因子GRP94及GRP78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64例NSCLC患者,应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和生存期;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病理切片标本中GRP78和GRP94的表达水平。结果 GRP94与GRP78蛋白在 NSCLC肿瘤细胞中明显高表达状态;GRP94、GRP78蛋白的表达与 NSCLC病理类型有关,与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WHO临床分期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也与肿瘤的大小、浸润、转移有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GRP94及GRP78蛋白的高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其蛋白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生存率越低。结论 GRP78和GRP94是NSCLC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子,可作为肿瘤分期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钟鸣;于杜娟;靳荣辉;谭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PLID)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老年PL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在显微内镜下行后路腰椎间盘切除( MED)治疗,观察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主诉疼痛分级法( VR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RS评分和VAS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86.89%)与对照组(8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技术治疗老年PLID患者创伤小,并可改善术后疼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时愔;王开化;田全良;汪涛;王启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作者:兴然;柳克祥;张伯民;张秀和;姜亦忠;林柏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9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CR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23例患者的 CXCR7呈强阳性染色(),24例呈中度阳性染色(),17例呈弱阳性染色(+),25例呈阴性染色(-),且CXCR7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较强的 CXCR7染色患者的存活时间较短。结论 CXCR7可以做为胶质瘤病理级别分类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李新星;陈亮宇;王文卿;刁宏宇;刘云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及发展规律。方法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分析1012例上海市老年男性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回顾性分析其中452例甲状腺结节病变的发展规律。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总体患病率为81.1%,且与年龄有非常明显的关系,结节以双侧和多发结节为主,多为直径<1 cm的结节。5年随访过程中,甲状腺结节大小有不同程度地小幅度的增加,部分单发结节发展为多发结节(15%)。结论老年男性甲状腺结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患病率增加,增长缓慢,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作者:徐兰;赵霞娟;刘婵娟;周厚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PC)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该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21例 SPC 患者,对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0~75岁,其中>60岁为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例。以乳房肿物就诊的16例,行以乳头溢液就诊为5例。根据Luminal分子分型,其中 LuminalA 型为14例,LuminalB 为7例。21例中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的1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5例,行乳房切除+腋结活检+内分泌为2例,乳房单纯切除+内分泌和腺体切除+假体+内分泌的各1例。结论 SP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癌,通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以乳房肿物及乳头溢液就诊,经过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预后较好。
作者:常鑫;常伟东;鹿洪勇;王新宇;王莹;徐景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生理性衰老过程的地域特征。方法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两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地域人群的衰老特征。结果平凉地区人群的总体衰老程度高于上海,无论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还是自我体认,衰老程度都高于上海。结论衰老过程明显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与不同地区的综合人文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胡燕;梁治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