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戴桃李;陈粲;潘娅
目的 调查经回肠造口术的中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回肠造口术的中老年患者进行现场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89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7.75%.回肠造口患者总体自我管理能力得分(98.27±15.34)分,其中造口护理管理得分(36.21±5.85)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24.75±3.89)分、症状管理得分(14.23±2.70)分、信息管理得分(12.33±3.68)分、心理管理得分(11.08±3.36)分.自我管理能力差者10例(11.49%),中等者71例(81.61%),好者6例(6.9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以及造口接受程度是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P<0.05).结论 接受回肠造口的中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泽霞;符岸秋;罗香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东;强晓玉;张妍;安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3、7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勇;杜晓红;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卢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正五聚蛋白3 (PTX3)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高血压心脏病HFNEF患者9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就诊的高血压心脏病无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PTX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脏超声指标,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PTX3、NT-pro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其水平随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或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血浆PTX3水平与NT-proBNP、LVDd、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14、0.562、0.528,P<0.01),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657,P<0.0l),与LVEF、LVST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PTX3水平高低可以特异性地反映高血压心脏病HFNEF患者心脏局部炎症程度,并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
作者:罗波;何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关节软骨变性硬化增生和关节腔长期磨损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1,2].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微波消融术(MWA)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0例,MWA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增强CT.比较MWA后病灶组织TIC参数变化情况,比较单纯超声造影、超声造影结合TIC和增强CT在肝癌MWA后疗效评估方面的能力.结果 完全灭活组术后1、3及6个月病灶的TIC均为一平直线条.部分残留或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肿瘤组织的上升时间、平均通道时间、达峰时间均小于周围肝组织(P<0.05),内洗斜率均大于周围肝组织(P<0.05).MWA术后1、3、6个月单纯超声造影与超声造影结合TIC评估肝癌MWA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结合TIC与增强CT评估肝癌MWA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TIC能准确反映肝脏肿瘤、肝实质、残留或复发肿瘤以及无活性肿瘤组织间的差别,为肝癌TIC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章春泉;皮小兰;叶艳艳;吴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噪声聋患者的客观听阈评估工作中听性稳态反应(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BR)的临床意义.方法 31例老年噪声聋患者为观察组,18例正常听力者(共40只耳)为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纯音听阈在3 000、4 000及6000 Hz的频率与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50、500、1 000及2000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频率的纯音阈值与ABR反应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250、500 Hz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频率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000 Hz频率处的纯音听阈与ASSR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R频率特异性较好,在噪声性聋的客观评估及伪聋的鉴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峰;李冬梅;杨锐睿;苏玉静;费秀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出现了历史上人口流动范围较广的时代.现在的流动人口中家庭整体流动越来越多,老年人会随着子女流动到他们所生活的城市,能够就近照顾.流动老年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值得关注的.
作者:孙克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1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地尔硫(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NP和CRP水平变化及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和CRP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有效降低BNP和CRP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余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5例,其中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60例(对照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7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x2=3.846,P<0.05).观察组出现二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脑卒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x2=4.606,P<0.05).对照组左心室破裂及低心排血量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x2=3.836、3.836,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DD、LVESD、LVEF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LVEDD、LVESD、LVEF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36、1.83、2.98,均P<0.05).结论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方便、快捷,疗效确切,促进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蒙俊;何建超;陶杰;李家宇;杨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再进行外固定.治疗组采用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分别于治疗后3d、1 w、2 w、3w复查,检查骨折有无移位,检查有无压疮及神经血管有无受压,患肢手指的肿胀及血运情况,有无张力性水疮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3w据复查X线片情况改换功能位三黄散和石膏,4~6w后根据复查情况拆除三黄散和石膏托固定,随访至3个月.结果 在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方面,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3d、1 w、2w时差异显著(P<0.05);3w后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判定方面,从3d后,两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能快速减轻中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作者:饶科峰;陈建章;付抚东;王燕萍;汤群珍;范伯曾;喻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随访20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下肢缺血坏死、骨恢复畸形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术,而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尚红涛;王泉;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对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抗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6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n=55)、安慰剂组(n=54)、优甲乐组(n=57),治疗90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甲状腺功能、抗体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三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F=8.27,7.17,8.71;均P<0.01),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无统计学差异(F=0.13,P>0.05).中药组与安慰剂组TPO-Ab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FT4、TS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优甲乐组TPO-Ab、FT4、T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安慰剂组与优甲乐组TPO-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T4、TS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中药组TGAb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1).中药组治疗后梗阻感、颈前疼痛、乏力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安慰剂组治疗后乏力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梗阻感、颈前疼痛积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甲乐组三症状治疗前后积分无差异(P>0.05).结论 与安慰剂和优甲乐比较,中药可明显降低HT抗体水平,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对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曹惠红;赵辉;付敏;何燕铭;杨宏杰;盛昊丰;郑敏;李昀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焦虑等.而这些症状将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终生.本文就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官燕琴;龚黎民;俞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白血病患者Survivin基因表达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老年白血病患者41例,其中初治患者22例,缓解患者12例,复发患者7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Survivin基因表达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 对Survivin基因在不同白血病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和比较,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测各组及对照组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初治组和复发组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和85.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和缓解组的41.637% (P<0.05).经白细胞计数和检测,处于正常水平11例,其余30例均存在计数异常.分析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情况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白细胞计数异常组的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86.67%)显著高于正常组(45.45%,P<0.05).结论 对老年白血病患者而言,其体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娜;姜丽波;张淑英;姚宇宁;许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0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结合蛋白(IGFBP)-3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68例OP老年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正常骨密度、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伴有骨折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不伴有骨折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O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低表达,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均具有协同作用,三种细胞因子均参与病变形成及进展.
作者:张楠;周永焘;刘金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调节素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精神障碍患者211例(精神障碍组)和老年健康者211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神经调节素1基因多态性、韦氏记忆量表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精神障碍患者韦氏记忆量表结果及P300结果,比较精神障碍组和对照组P300结果.结果 三种基因型患者的理解记忆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基因型G/G组的理解记忆分高于基因型T/T组和基因型G/T组(P<0.05),基因型G/T组的理解记忆分高于基因型T/T组(P<0.05);三种基因型患者的联想分、经历分、顺数字广度分、倒数字广度分和总数字广度分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患者中,基因型T/T组、基因型G/G组和基因型G/T组P300各位点的波幅和潜伏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2点,精神障碍组N1、N2和P2的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障碍组和对照组N1、N2和P2的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组P3的波幅和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z点,精神障碍组N2、P2和P3的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障碍组和对照组N2、P2和P3的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组N1的波幅和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调节素l基因多态性和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评分及P300结果相关,神经调节素1基因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郑存庆;孔令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时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微小RNA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心胸外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在阻断主动脉后立即实施下肢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放置止血带但不进行充气.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及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5 min内剪取右心耳组织作为检测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和验证miR-1,miR-21,miR-24和miR-195的表达情况,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远隔缺血时处理组中miR-1和miR-195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miR-24和miR-21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翻译水平,远隔缺血时处理组的Bcl-2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而BAX,PD-CD4的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心肌缺血前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心肌凋亡细胞数目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3)%vs(4.1±0.2)%,P>0.05].心肌再灌注后两组心肌凋亡细胞均较缺血前显著增加,且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心肌凋亡较对照组减轻明显(P<0.05).结论 远隔缺血时处理可以调控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MicroRNAs的表达,使miRNA-1和miRNAs-195表达下调,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心肌细胞凋亡减少.
作者:邢杰;谢霆;吴朝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五鹤续断(WHDA)注射液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5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按500 mg·kg-1·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注射等量D-半乳糖.高、中及低剂量组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按7.2、3.6及1.8 g·kg-1 ·d-1腹腔注射WHDA,模型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饲养30 d后处死小鼠,取出胸腺、脾脏测定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C3及C4,采用细胞流式仪分析脾细胞主要T细胞亚群.结果 模型组小鼠胸腺、脾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WHDA高、中剂量组明显增大(P<0.05);模型组血清中IgG、IgM及补体C3、C4含量减少显著(P<0.05),WHDA高、中剂量组增加明显(P<0.05);模型组CD3+、CD4+及CD44+细胞数量减少显著(P<0.05),CD8+数量明显增加(P<0.05),WH-DA高、中剂量组CD3+、CD4+细胞数量增加明显(P<0.05),高剂量组CD8+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CD44+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WHDA对衰老小鼠胸腺、脾脏萎缩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能提高血清中IgG、IgM、C3及C4含量,改善脾脏功能,影响T细胞亚群的比例,对免疫所致衰老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王先丽;陈龙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23例.入院后1h内取静脉血行UA、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生化、血常规等检测,根据UA水平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就诊5d及30 d后随访的死亡率,探讨UA对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1)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就诊5d及30 d死亡率,发现患者5d、30 d死亡率在低UA组与正常UA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正常UA与高UA组间有显著差异(9.4% vs 19%,P=0.018;21.3% vs 35%,P=0.010).(2)应用ROC曲线分析UA的评估价值:①UA对于患者就诊5d、30 d死亡率的AUROC分别为0.662和0.588,具有轻度的预测价值;②UA联合NT-Pro BNP对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UA联合NT-pro BNP对患者就诊5d、30 d死亡率的AUROC分别升至0.701和0.702.结论 虽然UA对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仅有轻度预测价值,但其预测价值与NT-pro BNP相当;将UA联合NT-pro BNP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NT-pro 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征;刘芳艳;曹涛;贺明轶;秦俭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