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居家式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进展

徐萍;钟清玲

关键词:失能老人, 长期照护, 社区居家养老
摘要: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1〕。向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 LTC)服务项目,维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普遍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左室重构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共选取健康体检人群282例。根据血压分为正常血压组(n=78);正常高值血压组(n=122);高血压组(n=82);再将正常高值血压组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值分为正常构型亚组(n=101)、左室重构亚组(n=21)。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计算LVMI、RWT;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N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CaN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ET)-1,分析其与正常高值血压左室重构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中,左室重构发生率分别为7.82%、17.21%、22.35%;LVMI、RWT、血清CaN活性、ET-1水平依次升高( P<0.05)。相对于高血压组与正常高值血压组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②左室重构亚组血清CaN活性、ET-1均高于正常构型亚组( 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左室重构发生率、CaN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活化的CaN促进了正常高值血压左室重构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凌玲;雷梦觉;周桂秀;胡杰;龚爱斌;魏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 HFPE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的HFPEF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比索洛尔治疗2 w,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脑钠肽(BNP)、脂蛋白(L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疲倦,1例恶心,停药后症状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HFPE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

    作者:张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合肥市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 MHQ-50)调查合肥市189名60岁及以上城市老年人,比较分析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城乡老年人的综合幸福感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低于主观幸福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而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呈中度相关,其中生活满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相关大。相对而言,子女居住距离对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子女的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关系密切。

    作者:徐晓波;方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8、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脓毒血症患者89例,根据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8例)与病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10、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指标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5)。经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 ROC 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的 AUC 分别为0.723、0.916、0.851(P<0.05)。结论血清IL-18、IL-10与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IL-10预测价值佳。

    作者:覃红梅;甘枚;刘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可疑超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具有可疑超声特征的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术前误诊原因。方法选取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55例,其中术前超声误诊为甲状腺癌22例(29个结节),收集术前超声声像图,术中取甲状腺结节组织,术后复查病理切片,分析超声误诊病例的超声和病理表现。结果甲状腺结节大径≤10 mm组内部结构为实性、极低回声、纵横比>1的比例明显高于大径>10 mm 组,钙化率明显低于大径>10 mm组(P<0.05);29个术前超声误诊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27个结节),非典型腺瘤2例(2个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无具体结节);可疑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主要病理表现为广泛纤维化伴玻璃样变、钙化,出现比例明显高于浓缩胶质、骨化生等另外6种病理表现( P<0.01)。结论老年结节性甲状腺结节在退行性变中可能出现可疑超声征象,其病理基础为结节内广泛纤维化、钙化。

    作者:尹海霞;岳芮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SP-D浓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受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COPD 的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组(n=25),B组为COPD 稳定期患者组(n=25),C组为非 COPD对照组(n=25)。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CC16、SP-D 水平。检测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DLCO%)。结果 A组患者血清CC16和SP-D浓度高,其次是B组,C组浓度低。而且,三组COPD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与血清中CC16和SP-D浓度密切相关,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与患者肺功能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均呈现出高度的反向性,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CC16和SP-D浓度升高,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与患者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SP-D浓度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王秋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广场健身舞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广场健身舞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展开调查。根据健身及空巢与否分为空巢健身组、空巢对照组、非空巢对照组,同时将 SCL-90各指标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空巢健身组SCL-90各指标包括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显著低于空巢对照组(P<0.001);空巢健身组 SCL-90的一些指标如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显著好于非空巢对照组(P<0.001)。另外,农村空巢老人 SCL-90各维度得分如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均显著高于城市(P<0.05,P<0.01)。结论广场健身舞有益于增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但在农村小区中仍需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敏;杨钰潼;郭明阳;张俊;罗勇;晏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人生活信心、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以生活信心作为主观幸福感指标,考察生活信心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1~3〕,而探讨老年人生活信心、生活质量与抑郁三者关系的研究更是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生活信心、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凤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胃肠内科门诊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明确诊断为GERD的患者576例,分为非老年组与老年组,非老年组209例,年龄30~64岁;老年组367例,年龄65~80岁。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肥胖、饮酒、压力、质子泵抑制剂( PPI)药物的应用及更换频率、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的评估。对伴有焦虑或抑郁的 GERD患者给予口服PPI及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联合治疗,评估其疗效。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GERD患病例数明显增多,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患者更换PPI药物频繁,初有效后无效;老年患者因经济条件差,难以接受大剂量埃索美拉唑(40 mg,2次/d)的治疗;给予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GERD患者口服PPI(埃索美拉唑常规剂量20 mg,2次/d)联合抗焦虑、抑郁药黛力新(1片,1次/d),20 d为1个疗程,见效快、症状缓解明显。结论非老年组GERD患者男性较多(45~64岁期间尤为明显),多与肥胖、饮酒、压力大相关,减少这些相关因素可能降低非老年人走向老年人时 GERD的发生;老年组GERD患者中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PI药物更换可作为治疗选项。老年组GERD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较非老年组明显增多;患者经PPI(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见效快、症状缓解明显。心理障碍是难治性GERD(rGERD)的高危因素、治疗难点。

    作者:徐龙;王智昊;薛变变;王英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不同部位骨折阈值测定及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第7大杀手〔1〕,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患者骨密度( BMD)的下降是造成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文通过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不同部位的BMD计算男性和女性不同部位的骨折阈值。

    作者:侯海斌;史盛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93例,进行再程调强治疗,中位照射剂量是56.2 Gy(45~74.2Gy);中位随访时间25.6个月(5~47个月)。记录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并对患者3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1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62%、92.47%、90.32%、87.10%;2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32%、84.95%、84.95%、65.59%;3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7%、69.89%、77.42%、47.31%。93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后死亡47例(50.54%),其中局部进展15例(31.91%),鼻咽大出血10例(21.28%),远处转移9例(19.15%),再复发4例(8.51%),其他内科疾病4例(8.51%),原因不明5例(10.64%)。不同首程放疗方式、rT分期、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复发间隔时间、再程放疗剂量下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 P<0.05)。 rT分期、肿瘤体积、再程放疗剂量是影响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再程调强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再程调强放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其长期效果与rT分期、肿瘤体积及再程放疗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肖绍文;李运华;蒋静;孙艳;郑宝敏;张珊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 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CAD患者1344例按照性别和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各672例,研究早发CAD临床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TG)、高甘油三酯(TG)、高纤维蛋白原、高血红蛋白(Hb)及CAD家族史是早发CAD的危险因素;吸烟、高TC、高Hb及CAD家族史是影响早发CA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CAD具有较多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菅丽萍;孔庆滨;杨静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

    目的:采用无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真针刺和浅刺太溪穴对老年人脑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人12名,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真针刺和浅刺患者右侧太溪穴,针刺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来评估受试者的针感强度。在针刺的前后分别采集功能性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脑网络连接变化。结果真针刺组较浅刺组酸、麻、胀、温热的感觉强度更大。真针刺组与浅刺组相比,海马与尾状核之间连接强度大,其次为眼眶部前额叶皮质与海马之间的连接,以及大脑岛叶与壳核,颞中回与眼眶部前额叶皮质的网络连接较强。结论真针刺较浅刺组具有更强的针感,并且使大脑的网络连接的相互作用增强。

    作者:王单;吕敦召;帅记焱;温秀云;谭婷婷;黄居科;谢红亮;殷亮;梁久平;陈尚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及血清瘦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吸入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 BODE 指数、瘦素、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舒利迭(50/250μg),高剂量舒利迭(50/500μg)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行BODE指数、瘦素、氧分压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ODE指数、瘦素、氧分压均有明显改善( P<0.05),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高剂量舒利迭(50/500μg)的综合效果要优于低剂量舒利迭(50/250μg)。

    作者:崔金霞;关巍;冯喜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腺癌中PYGOPUS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14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YGOPUS2、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MMP-14的表达特点,关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二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 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YGOPUS2、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YGOPUS2和MMP-2、PYGOPUS2和MMP-1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YGOPUS2、MMP-2和MMP-14的表达均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YGOPUS2、MMP-2和MMP-14高表达,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PYGOPUS2、MMP-2和 MMP-14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爱东;马征;熊艳杰;刘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病人臂踝脉搏波速及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臂踝脉搏波速(baPWV)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MS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MS组32例,中重度MS组26例。另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MS人群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的baPWV及 hs-CRP、FIB水平,分析 bPWV与 hs-CRP、FI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MS、hs-CRP、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中重度MS组baPWV、hs-CRP、FIB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MS组( P<0.05);MS患者的baPWV值与血清hs-CRP、FIB水平呈正相关(r=0.579,0.463,P<0.05)。结论 MS患者baPWV值上升,与hs-CRP、hs-CRP水平呈正相关,可以采用无创的手段间接反映M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孟兆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增龄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硫化氢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增龄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硫化氢( H2 S)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碍( ED)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分别挑选3、9、18月龄雄性健康Wistar大鼠(相同月龄组体重相近)各10只并按3、9、18月龄依次分为A、B、C组。三组适应性喂养2 w后行阴茎海绵体内压/平均颈动脉压( ICPmax/MAP)值的检测,而后采血以测定血浆H2 S浓度,处死大鼠取阴茎组织以检测阴茎组织H2 S含量及生成率,各组阴茎海绵体组织内胱硫醚-β-合成酶(CBS)与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含量用 Western印迹法测出。结果随着月龄增长,ICPmax/MAP (5、7 V)值均依次显著减小(P<0.05),血浆H2S浓度、阴茎海绵体组织H2S含量及生成率均依次显著性降低(P<0.05),阴茎组织内 CSE和 CBS的含量也分别明显减低( P<0.05)。结论增龄中,大鼠阴茎组织内CSE和CBS表达减弱,内源性H2 S减少,这可能是大鼠老年性ED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曾锋;杜从林;海波;罗振国;迟宝进;桂士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居家式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进展

    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1〕。向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 LTC)服务项目,维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普遍受关注的问题。

    作者:徐萍;钟清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DNA连接酶4及热休克蛋白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DNA连接酶4(LIG4)和热休克蛋白B1(HSP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Taqman real-time PCR对193例鼻咽癌患者和21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结果 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的基因型分布在鼻咽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生风险无关。结论 LIG4rs1805388和HSPB1rs286837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

    作者:刘丹;赵玉霞;于洪;屈艳丽;高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危险度分层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中位发病年龄为67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化学毒物接触史增加及其他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期延长,老年AML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他类型肿瘤治愈率的增加导致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AML的发病率增加。尽管在过去数十年中,年轻AML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老年人(≥60岁)长期存活率仍很低,5年生存率仅5%~10%〔1~3〕。老年AML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为: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的发病比例更高(7号染色体单体,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及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白血病前体细胞克隆更不成熟;多药耐药基因(MDR)1/P-糖蛋白诱导的MDR及发病前造血异常〔4〕。此外,老年患者发病时的严重并发症较多,脏器储备功能较差导致治疗相关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年轻患者〔5,6〕。近年来研究证实,未治疗的老年AML患者的早期病死率高于同等条件的治疗后患者〔2〕。由此可见年龄并非决定老年AML患者治疗选择的绝对因素,从老年AML患者中筛选出适合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完成老年AML治疗导向的危险度分层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晟晔;江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