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雁;魏建宏;任旭;刘晗睿;琚小红;段圣杰;肖志杰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联合紫杉醇与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晚期 NSCLC 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乌苯美司胶囊30 mg /d,连续给药6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量表( KPS)评分与体重改善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疾病控制(DCR)25例(78.13%)、有效(RR)18例(56.25%);对照组 DCR 20例(66.67%)、RR 11例(36.67%);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Z =1.938;P =0.026);治疗后研究组 KPS 评分及体重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外周血 CD3+、CD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CD8+比例出现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研究组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联合 TP 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作为化疗的辅助性用药。
作者:麦泽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在不同时间段(12、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48 h 作用为明显;VLT 2000μg /ml 组与正常对照组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S 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VLT 2000μg /ml 组分别与空白对照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分子抑制剂 VLT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改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关瑜;周翔宇;陈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 D-半乳糖致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模型记忆能力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 KM 种 SPF 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散全方组、疏肝健脾组、疏肝养血组、健脾养血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 D-半乳糖复制拟 AD 小鼠模型并以逍遥散全方及各配伍药组进行干预,给药第41天进行学习能力训练,第42天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然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 SOD、ChAT、AchE 活性及 MDA 水平。结果逍遥散全方及各配伍药组皆可延长小鼠记忆潜伏时间,减少错误次数,提高血清 SOD、ChAT 活性,降低 AchE 活性与 MDA 水平,但记忆功能及血清 SOD、MDA、ChAT、AchE 的改善皆以逍遥散全方组明显。结论逍遥散能较好地改善拟 AD 模型小鼠记忆功能、抗氧化能力及中枢神经递质活性。疏肝、健脾、养血是有效防治 AD 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作者:王虎平;吴红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 OSAS 患者6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39例、中度组242例和重度组119例,另选取非 OSAS 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图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情况,应用 Pearson法分析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8.17%(3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67%(65/300)〕( P<0.05);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正相关(r =0.732,P =0.013)。结论老年 OSAS 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且 AHI 与老年 OSAS 心律失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黄树生;梁凯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CT 治疗组(CT 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S 组),CT 组和 NS 组采用改良 Hulth 法制备 KOA 模型,sham 组以同样术式进入关节腔但不做其他处理。术后第6周开始 CT 组每天皮下注射 CT 5 U /kg,sham 组和 NS 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4 w。观察 KOA 发病过程软骨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的变化、TUNEL 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S 组关节软骨损伤严重,Mankin 评分明显高于 sham 组,血清及关节液 IL-1β含量明显升高( P<0.05),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而 CT 治疗组关节软骨损伤较 NS 组减轻、IL-1含量、MMP-1活性和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CT 可能通过抑制 IL-1β分泌,恢复软骨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对关节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过程。
作者:尤笑迎;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的情况。方法运用养老担心调查表和自编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了江苏省城市独生子女父母300名。结果独生子女父母非常担心子女以后的工作、生活是否顺利,自己会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不能得到子女很好的照顾等。独生子女父母健康状况不好的对于养老问题普遍担心程度较高,担心年老时患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疾病等。结论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状况及婚姻状况对养老担心程度有影响,需要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自身、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构筑适合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从而减轻父母的担心。
作者:陆凯欣;何文俊;何贵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方法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 模型组、白藜芦醇组、康体训练组、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 VD 模型,各组大鼠按照分组原则进行处理。8 w 后对大鼠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同时对大鼠大脑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检测。结果通过大鼠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可观察到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跳台、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水迷宫平台次数增加明显(P<0.05)。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组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康体训练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对 VD 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作者:牛文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记忆损害与血清皮质醇的关系。方法对3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量以评定其记忆水平,同时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老年期抑郁障碍组韦氏记忆商数及心智、图片、再认、再生、联想、理解、背数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韦氏记忆因子中的心智、图片、再认、再生、联想、背数、理解、记忆商数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分及 HAMD 因子中的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皮质醇浓度与韦氏记忆因子中的心智、图片、再认、再生、联想、背数、记忆商数显著负相关(r 分别=-0.431,-0.411,-0.398,-0.424,-0.455,-0.471,-0.437,P<0.05);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韦氏记忆各因子得分与其年龄、病程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急性期存在记忆功能减退,并与血清皮质醇浓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周云;刘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骨量减少导致骨微结构改变骨折发生率增加的一种绝经后女性常见的骨代谢疾病。《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髓”的理论,从生理上详细描述了女子骨的强弱与肾气盛衰的关系,从病理上提出了肾虚骨痿的理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骨向分化的潜能,与女子骨的强弱关系密切。补肾中药能通过特发性促性腺激素低下(IHH)信号通路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生长,从而改善女性 PMOP,提示PMOP 肾虚证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1〕。
作者:李冠慧;黄明芳;李西海;梁文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口服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是否可减少造影剂所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0例急诊行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前给予服用 ACS 口服液;对照组50例,术前常规口服药物。对两组术后进行跟踪,评估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术前病变程度、发病-就诊时间、冠脉结果及静脉用药均、就诊时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d 实验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1);实验组术后无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 口服液可有效减少 PCI 中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损伤,带来更好的预后。
作者:郑民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某职工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的损伤部位分布及预后特征。方法整群抽取甘肃省某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病历,对不同损伤类型分布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伤害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43∶1。跌倒/坠落、交通事故、机械性损伤为主要伤害类型。老年人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下肢、头部、腰腹、脊椎和盆骨。机械性损伤主要损伤部位为腰腹、脊柱、盆骨;交通事故主要损伤部位为头部;跌倒/坠落主要损伤部位为下肢。头部病死率高,为6.79%。结论老年伤害人群在伤害类型、损伤部位较其他年龄组人群具有特殊性,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丁娜;白亚娜;李海燕;苏辉;赵辉;王梓江;李军;陈日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研究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均符合脑血管诊断标准〔1〕,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 确诊为首次发病,无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正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神经系统体征48 h无进展,病程2 w 以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病变部位、发病年龄、患病侧、性别无显著差异( P >0.05)。见表1。
作者:窦娜;李丹;马素慧;赵雅宁;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鸡尾酒疗法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女比例1∶1。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完成缝合前在关节腔周围组织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不进行相关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24、48 h 各时间点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首次按压与术毕时间差,PCIA 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8、12、24 h 时间点静息及运动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 PCIA 首次自控追加药物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与 PCIA 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VAS 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和功能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金洁;王云芸;赵英;潘振祥;李仁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3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及同期住院的30例肺腺癌胸膜转移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胸腔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同结核性胸膜炎及肺腺癌胸膜转移组患者相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中环状胸膜增厚,病侧肺容积小,纵隔固定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相对常见。实验室检查中恶性胸膜间皮瘤无特异性检查指标,肺腺癌胸膜转移患者血及胸水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胸水找肿瘤细胞阳性率高;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腺苷酸脱氨酶是相对特异性指标。胸腔镜下表现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表现为弥漫胸膜增厚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的呈大的肿块样改变,质地相对较硬。肺腺癌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及孤立或多发小结节,部分可融合呈桑葚或菜花状,易于取病理。结核性胸膜炎以充血、水肿,黏连和分隔,包裹为主要表现,可见有粟粒状小结节分布。胸腔镜多点取材并行免疫组化各组病例均明确诊断。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为肺腺癌胸膜转移及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检查可准确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减少误诊。
作者:吴小燕;于学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感染,采集标本分析其医院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结果61例患者检测到的病原菌共103株,30例为单种细菌感染,23例为两种细菌感染,8例为三种细菌感染;32.0%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0.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5.5%为大肠埃希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苯唑西林(OXA)及青霉素(PEN)等耐药性均为100.0%,对复方新诺明(SXT)耐药率为96.26%,对红霉素(ERY)耐药率为91.76%;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PIP)、亚胺培南(IPM)、SXT、头孢吡肟(FEP)及头孢派酮(CFP)耐药率均为100.0%,对 GEN 耐药率为96.45%,对头孢他啶(CAZ)耐药率为96.96%;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与 IL-23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老年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学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多样,因此需结合感染病原学对抗生素予以合理选择。
作者: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AC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水平,明确其与患者 hepcidin 水平是否相关,探讨血清 sTRAIL 与 ACD 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37例 ACD 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慢性炎症组19例及肿瘤组18例,测定其血清 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后予 EPO 治疗〔(3~6)万 U /w〕,血红蛋白升至120 g /L 停止治疗,治疗有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sTRAIL 水平、hepcidin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并行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及肿瘤组治疗前后血清 sTRAIL 差异显著。 ACD 患者治疗前后 hepcidin 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 sTRAIL 与 hepcidin 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两组治疗前血清 sTRAIL、hepci-din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 sTRAIL 可能与 ACD 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韩曦瑶;刘立根;李纲;孙丽华;詹其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NG)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T2DM 患者603例按照有无 NG 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及按照如上指标分亚组,分析 NG 患病情况,并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T2DM 患者 NG 的患病率为74.8%,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肥胖指数的增大、FPG 及胰岛素抵抗(IR)升高,T2DM 患者NG 的患病率增加。且性别、年龄、BMI 为糖尿病患者患 NG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T2DM 与 NG 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增强对于 T2DM 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作者:赵洪影;吴恩杰;杨艳;王瑞瑞;张秀珍;齐亚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本研究旨在了解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②头颅 CT 明确器质性颅脑损伤,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0~69岁41例,70~79岁14例,80岁及以上5例,平均年龄(67.34±8.49)岁。均在伤后3 h 内直接入院救治,无院外治疗史。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跌倒伤1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类型;GCS 3~5分28例,6~8分32例;无瞳孔散大13例,单侧瞳孔散大25例,双侧瞳孔散大22例;入院后急诊颅脑 CT 提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9例,脑挫裂伤19例,硬膜外血肿12例,其中合并颅骨骨折37例;合并双肺挫裂伤31例,一侧肺挫伤17例;合并高血糖19例;开颅手术39例,保守治疗21例。均完成治疗与观察,无意外脱落病例。
作者:张毅;侯文;柯尊华;方永军;畅涛;柏鲁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用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及凋亡相关蛋白 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雷米普利组、联合用药组,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 CHF 模型,另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10只大鼠。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心功能,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SP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 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用 RT-PCR 法测定各组大鼠 bax mRNA 及 bcl-2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凋亡指数明显降低,bcl-2阳性表达及其 mRNA 水平显著升高, bax 阳性表达及其 mRNA 水平显著降低,其中以联合用药组变化显著。结论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细胞凋亡、延缓 CHF,联合用药在抗心肌细胞凋亡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冯翔宇;李秀华;谢亚芹;彭玉娟;康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厦门市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建立多因素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文化程度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1259名老年人中,文化程度为“不识字/识字很少”者占43.1%,“大学及以上”者仅占7.5%;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者分别占70.1%、21.0%和8.9%;与“不识字/识字很少”的老年人相比,“高中”、“大学及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 OR(95%CI)分别为2.06(1.13,3.75)和2.46(1.20,5.05),选择机构养老的 OR(95%CI)分别为3.36(1.34,8.46)和4.52(1.58,12.92)。结论厦门市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占多数,养老意愿以家庭养老为主,文化程度对养老意愿有影响,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蔡婷;韩耀风;陈炜;韦兴良;滕伯刚;方亚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