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煜;张雪松;高晶
目的:探究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因素。方法42例老年 LA 患者为 LA 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LA 组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5.814,P<0.001);MMSE 量表检查中的视空间和执行力、命名能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定向能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和中度 LA 患者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 LA 患者(P<0.05);重度 LA 患者 MMSE、MoCA 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度 LA 患者(P<0.05);LA 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 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LA 组 MMSE 与 TG( t =0.436,P =0.004)、CRP( t =0.703,P <0.001)、Hcy(t =0.759,P<0.001)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 LA 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与 TG、CRP、Hcy 的水平升高正相关。
作者:付慧霄;张建;任兆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黏着连接分子(JAM)-A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livision法检测 JAM-A 蛋白在82例 NSCLC 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JAM-A 主要定位于细胞膜,82例 NSCLC 组织中,30例(37%)为高表达,在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为低表达。 JAM-A 膜高表达同肺癌 pTNM 分期(P =0.012),局部淋巴结转移(P =0.007),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P =0.02)。结论 JAM-A 的高表达与 NSCLC 的进展密切相关,检测 JAM-A 可为监测 NSCLC 预后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珉;黄波;邱雪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厦门市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建立多因素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文化程度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1259名老年人中,文化程度为“不识字/识字很少”者占43.1%,“大学及以上”者仅占7.5%;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者分别占70.1%、21.0%和8.9%;与“不识字/识字很少”的老年人相比,“高中”、“大学及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 OR(95%CI)分别为2.06(1.13,3.75)和2.46(1.20,5.05),选择机构养老的 OR(95%CI)分别为3.36(1.34,8.46)和4.52(1.58,12.92)。结论厦门市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占多数,养老意愿以家庭养老为主,文化程度对养老意愿有影响,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蔡婷;韩耀风;陈炜;韦兴良;滕伯刚;方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 RLU 治疗;对照组采用 URL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以及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 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PGE)2、PGF2a 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的内皮素(ET)-1、前列腺素( PG) E2、PGF2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LU 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URL,且对患者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也明显小于 URL,手术过程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术后尽早康复。
作者:李中学;孙强;姜威宏;席国旺;韩新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 MS 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 MS 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 MS 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 MS 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 MS 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 MS 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 MS 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 与 MS 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 MS 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 MS 的发生。
作者:雷鸣;周权;汤兰桂;张艳;曾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远端保护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次全闭塞32例资料。结果31例小球囊预扩张后成功植入支架,1例失败。无死亡及心肌梗死发生。术后血压、心率改变10例,多在48 h 内恢复正常。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6年,随访期间仅1例半年内再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支架内再狭窄,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治疗后2年无症状复发。结论小球囊预扩张后远端滤器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次全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广泛的临床运用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朝贵;瞿昌华;杨华;郑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纳入44例诊断为 RA 合并 EH 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2例仅诊断为 EH 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2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入组者均进行24h无创动态血压检查。24h血压水平指标包括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BPV 参数包括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h舒张压标准差( D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和舒张压标准差( nDBP-SD)。根据 dSBP 和 dDBP 的差值与 dSBP 的比值判定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血压昼夜节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 nSBP、nDBP、nSBP-SD 和 nDBP-SD 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正常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nSBP-SD 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nSBP-SD 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存在昼夜节律异常者占95%(42/44),其中反杓型及浅杓型发生率分别为55%(24/44)、41%(18/44);对照组中昼夜节律异常占57%(24/42),均为浅杓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 合并 EH 的老年患者夜间 SBP 及 DBP 的 BPV 较 EH 患者明显增大,同时该组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更易出现异常,提示自身调节功能损害更大。
作者:王文菁;彭欣;梁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近年来发现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能够在表观遗传学水平如染色体重塑、转录及转录后调控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lncRNA 与多种疾病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发现大量与肿瘤相关的 lncRNA,在已知的 ln-cRNA 中,部分发挥原癌基因功能,部分发挥抑癌基因功能。本文就 lncRNA 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安;杨家进;左为汉;卢燕君;蒋为民;吴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鸡尾酒疗法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女比例1∶1。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完成缝合前在关节腔周围组织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不进行相关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24、48 h 各时间点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首次按压与术毕时间差,PCIA 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8、12、24 h 时间点静息及运动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 PCIA 首次自控追加药物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与 PCIA 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VAS 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和功能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金洁;王云芸;赵英;潘振祥;李仁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某职工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的损伤部位分布及预后特征。方法整群抽取甘肃省某医院老年伤害住院患者病历,对不同损伤类型分布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伤害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43∶1。跌倒/坠落、交通事故、机械性损伤为主要伤害类型。老年人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下肢、头部、腰腹、脊椎和盆骨。机械性损伤主要损伤部位为腰腹、脊柱、盆骨;交通事故主要损伤部位为头部;跌倒/坠落主要损伤部位为下肢。头部病死率高,为6.79%。结论老年伤害人群在伤害类型、损伤部位较其他年龄组人群具有特殊性,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丁娜;白亚娜;李海燕;苏辉;赵辉;王梓江;李军;陈日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窦镰旁脑膜瘤术前影像评估的价值和手术策略要点。方法对 CT、MRI 扫描诊断为窦镰旁脑膜瘤的23例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的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情况,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23例肿瘤患者术前影像评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按 Simpson 切除分级:Ⅰ级切除15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窦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升吉;徐广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外源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对老年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分为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干预组(n =25)、空转载体组(n =5)、生理盐水组(n =25)3组,取肝前2 d 自颈背给予 hTERT 干预组供者静脉注射1 ml 3×109 pfu /ml 携带 hTERT 的病毒悬液,给予空转载体组供者静脉注射1 ml 3×109 pfu /ml 空病毒悬液,给予生理盐水组供者静脉注射1 ml 生理盐水。结果再灌注后3、6、12 h,1、2 d hTERT 组血清谷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均显著低于空转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 P<0.05),凋亡阳性细胞均显著少于空转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凋亡指数也均显著低于空转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转染1 d 后 hTERT 组肝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P<0.05)。结论外源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能够有效防护老年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王鑫;王忠臣;黄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肌中的变化以及在继发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 =48)、脑缺血组(n =80)、再灌注组(n =80),通过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缺血及再灌注0、6、12、24、48、72 h 的脑缺血区域面积、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心肌中 ET-1、CGRP 含量变化,比较各指标在同一时点及不同时点间的变化以及分析 CK-MB、ET-1、CGRP 之间关系。结果脑缺血组血 CK-MB、心肌 ET-1均逐渐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心肌CGRP 于6 h 开始下降,12 h 达低值,其后逐回升。再灌注组 CK-MB、ET-1均于12 h 达到峰值,其后下降,CGRP 于12 h 达低值,其后回升。缺血组、再灌注组 ET-1/CGRP 均在6 h 开始升高,12 h 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在72 h 仍明显高于0 h(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再灌注组脑缺血面积在24、48、72 h 明显减少(P<0.05),CK-MB、ET-1在6、12 h 明显升高(P<0.05),CGRP 在6、12 h 明显降低(P<0.05)。血 CK-MB 与心肌 ET-1/CGRP相关(r =0.5477,P<0.05)。心肌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炎、肌纤维变性、灶性坏死等。结论心肌 ET-1、CGRP 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继发心肌损伤过程,心肌损伤程度与心肌 ET-1升高程度、CGRP 降低程度有关。
作者:符少萍;王吉文;黄子通;陈焕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伴发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饮食调剂及运动管理对营养状态、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66例心脑血管疾病伴发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饮食调剂和运动管理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 BMI)、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情况。结果饮食调剂、运动管理干预后,BMI、TSF、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好转(P<0.05)。 TC、TG、LDL-C 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HDL-C 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总体健康感6个维度改善明显(P<0.05);角色受限、社交功能2个维度方面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 NIHSS)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和听觉性语词学习测验(AVL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伴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饮食调剂及运动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营养状态、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琼;吕春美;颜青松;刘继荣;林娟;马婷;龚凤翔;雷芬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围术期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老年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观察组)及开放性输血组(对照组),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术中输血前(T2)、手术结束前(T3)血红蛋白( 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及脑氧耗〔C(a-jv)O2〕、脑氧摄取率(CEO2)和乳酸(Lac)含量,并在术前、术后1、7 d 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Hb 在 T2、T3均降低明显,Hct 在 T3降低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在 T2时间点的 C( a-jv) O2、CEO2均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7 d 的认知功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可较好地改善老年围术期患者的脑氧代谢,维持脑氧供需平衡,但对术后认知功能无影响。
作者:邹薇;马春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 CAG 患者采用双盲按就诊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药物配合原络通经针法30例)和对照组(单纯口服维酶素30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体征、症状积分数值以及镜下胃黏膜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体征与症状积分总数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胃镜下治疗组 CAG 胃黏膜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络通经针法配合药物治疗 CAG 脾胃虚弱证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 CAG 的胃黏膜情况。
作者:李崖雪;李晓陵;张帆;刘潇;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在不同时间段(12、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小分子抑制剂 VLT 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48 h 作用为明显;VLT 2000μg /ml 组与正常对照组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G0/G1期细胞显著升高,S 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VLT 2000μg /ml 组分别与空白对照及 VLT 1000μg /ml 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分子抑制剂 VLT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的改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关瑜;周翔宇;陈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诱导人结肠癌 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测定 B 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 X蛋白(Bax)的表达,荧光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氧化苦参碱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Western印迹方法显示氧化苦参碱可抑制抗凋亡蛋白 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 Bax 的表达,同时激活凋亡效应分子 caspase-3。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抑制结肠癌 SW480细胞的增殖,通过提高 Bax 的表达、抑制 Bcl-2的表达、激活 caspase-3发挥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新星;张璐;顾清;代小松;陈和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心肌病心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组和 JAK 通路抑制剂 AT9283组(n =12)。采用束缚加点击符合应激法制备应激性大鼠模型,并进行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分析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变化及 JAK 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激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压、心脏指数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凋亡蛋白 Bax、Caspase3和 Caspase6及 JAK1、JAK2、JAK3、TIMP1、TIMP2、TIMP4、GRP78和 CHOP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1),TGFβ、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经灯盏花素干预后上述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P<0.01)。结论灯盏花素改善应激性大鼠心肌病心功能异常可能与其调控 JAK 通路异常激活和细胞凋亡过程有关。
作者:石建;曾安宁;熊德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帕金森病(PD)与癌症是常见老年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P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手段,因此对 PD 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课题;同时对癌症的研究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PD 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具体关系尚不明确〔1〕。多数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PD 患者的癌症发病风险降低,主要包括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恶性血液病、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等〔1,2〕。也有少数癌症在 PD 患者中发生风险高于普通人。
作者:樊开阳;张瑜;张文利;马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