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敏;赵建军;赵凤芹;王静
目的:探讨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以及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 NO)、神经肽Y( 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2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给予加味五磨饮子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 SP、VIP、NO及 NPY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燥结程度、排便费力程度等症状较治疗前均存在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IP、NO和NP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VIP、NO和NPY均低于对照组,S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清SP水平,抑制VIP、NO、NPY水平。
作者:张宇翔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 Solitaire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 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赵均峰;潘德旺;李闯;张宪坤;孙正伟;李志国;郑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预计从2000年到2025年间,高血压全球发病率将增加10%,增加约5.6亿患者〔1〕。在我国,估计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持续高压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及其他器官损伤或疾病,如心肌梗死( MI)、心衰( HF)、肾功能衰竭和中风,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3〕。
作者:王辉波;杨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对护理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老年人综合功能评估表发现护理问题,给予动态整体护理,观察入院时、入院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变化情况。结果75.73%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为好和较好,1.94%为较差,47.57%生活满意度指数A评分为好和较好,9.71%为较差;生活质量在长期护理1年时优于入院时( P=0.028)。结论护理院老年人生命质量较有保障,但其心理问题突出,需加强专科医护教育,提高医疗、心理护理服务水准,建立弱势老年群体低护理费用保障机制。
作者:刘丽萍;李英利;吴彬;蒋琛娴;何芹;陈志英;蓝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在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8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症组和重症组,同期其他科室治疗的48例老年非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和第8天(对照组只采集第1天)采用Brahms半定量快速法、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的PCT、VEG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组间比较,重症组入院第1天和第8天的PCT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中症组(P<0.05),而对照组和轻、中症组的PCT和VEGF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重症组第8天的PCT、VEGF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而轻、中症组第1天和第8天的PCT、VEGF及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入院第1天的 PCT、VEGF 及 hs-CRP 水平均与 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92、0.748、0.623,P<0.05),入院第8天仅VEGF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02,P<0.05);hs-CRP的灵敏度高(100.00%),其次为VEGF(90.00%);PCT特异度高(98.18%),其次为VEGF(60.00%);整体来看,VEGF 的正确指数高(50.00%),其次为 PCT(31.52%)。结论动态检测PCT和VEGF水平在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意义,PCT和VEGF水平(特别是 VEGF)可有效弥补 hs-CRP在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诊疗中过度治疗和漏诊的缺陷。
作者:张起;王力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43例,CIK细胞治疗4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2.24%。患者KPS评分在治疗前为(37.8±10.2)分,治疗后为(53.4±9.9)分。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细胞亚群变化无显著差异。143例患者中有10例(6.99%)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结论 CIK细胞治疗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王嵘;易敏;杨世荣;柴丽霞;肖菊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EH患者72例随机分为硝苯地平( NT)组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 TT)组各36例,疗程3个月;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20例为正常对照( N)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HGF和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治疗前NT组和TT组血清中HGF、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NT组和TT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NT组血清中HGF、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降低,与N组差异均显著( P<0.05);TT组血清中 HGF、VEGF蛋白含量及 mRNA 水平明显降低略高于 N 组,与 N 组差异均不显著( 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明显下调EH患者血清中HGF和VEGF水平,这可能是其有效治疗EH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瑞;段淑霞;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现病灶转移、复发等疾病进展现象;其中73例(94.81%)单个病灶部位疾病进展,4例(5.19%)全身多处转移复发;49例(63.64%)出现新病灶导致疾病进展,28例(36.36%)原有病灶出现进展;肺部病灶进展34例(44.16%),肺外病灶进展40例(51.9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20例(25.97%),骨肿瘤病灶进展13例(16.88%),肝脏病灶进展2例(2.60%),肾脏病灶进展3例(3.90%),其他部位2例(2.60%)〕,肺内及肺外病灶进展3例(3.90%)。肺外病灶进展患者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显著长于肺内病灶进展(7个月)和肺内+肺外病灶进展患者(6个月)( P<0.05)。结论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是EGFR-TKIs治疗NSCLC患者失败的主要模式,肺部进展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作者:李斌;邢凌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未治疗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中国广东、上海、黑龙江、山西、湖北、新疆及安徽七省(市)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757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询问是否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再调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否遵循医生的要求服药,以医院体检诊断记录作为依据。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28例,其中进行治疗(即服药)119例,未治疗(即不服药)189例(57.6%),20例未提供是否接受治疗的信息。控制年龄和性别后发现高年龄组(OR=1.67,95%CI=1.031~2.719),自认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OR=2.03,95%CI=1.001~4.235),农民、家族妇女等(OR=1.90,95%CI=1.079~3.335),有心脏病史的患者(OR=1.60,95%CI=1.002~2.550)更不愿意接受治疗。结论七省(市)老年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未接受治疗的比例占一半以上,年龄、自认健康状况良好、农民家庭妇女及有心脏病史是未治疗的影响因素,改善这一状况需要个人、家庭及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王晶晶;胡志;张冬梅;马颖;秦侠;汪琦;陈若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 B12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高,血清叶酸及VitB12水平较低(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高(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cy水平: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P<0.05)。不同颈动脉斑块数量患者血清 Hcy水平: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多发斑块组( 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 Hcy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 P<0.05)。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61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Hcy水平及颈动脉IM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Hcy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作者:宋成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56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CK)、CK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ST)等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毒第1天轻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血清CK、CK-MB、LDH、AST水平在第3天达峰值,但在第7天开始下降。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不断升高,在第7天达到峰值。第3、7天时,三组间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造成老年患者心肌损害持续性加重,且心肌损害程度与百草枯中毒程度相关。
作者:陆元兰;程云;王树洪;叶鹏;王瑜;周满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及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60只,前2组根据出血时间分12、24、36、48、72、120 h 6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饲养,用 Berderson 法评定大鼠神经症状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ELISA法测定IL-1β表达水平,分析大鼠血清IL-1β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12、24、36、48、72、120 h的Berderson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时间实验组Berderson评分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实验组在12、24、36、48、72、120 h的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IL-1β表达水平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指标均在48 h达到峰值。同一时间实验组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血清 IL-1β水平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56,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应尽量在48 h以内抢救,防止脑水肿形成。
作者:朱日磊;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转凝蛋白(transgelin)基因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例肠上皮化生、4例非典型增生及39例胃癌患者的胃组织,提取及纯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transgelin mRNA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ransgelin mRNA在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分别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的4.06倍、73.11倍、13.21倍(均 P<0.05);Ⅳ期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表达增加,是Ⅰ~Ⅱ期的2.54倍;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是无淋巴结转移组的3.35倍(均P<0.05)。结论 transgelin基因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促进因素。
作者:潘科;张人弘;郑娟;黄匀;张丹丹;蒙韬;吴小艳;赵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①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 P<0.01)。②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 P<0.05)。③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作者:杨平;黄照权;石武祥;康敏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灌注组和常规灌注组各42例。热灌注组接受持续热灌注化疗,常规灌注组接受常规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热灌注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66.67%,χ2=4.200,P<0.05)。热灌注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灌注组(t=7.183~8.912,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 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t=6.658~7.38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6.19% vs 64.29%)(χ2=1.424,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化疗有助于抑制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VEGF的生成,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刘扬帆;万里新;屈中玉;张永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E-钙黏蛋白( 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原生长因子Ⅱ( 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肝切除的老年肝癌患者78例为肝癌组,30例同期老年体检查体者为健康组。采用 ELISA法检测健康组入选次日以及肝癌组术前、术后7、14、28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肝癌组随访3年的生存情况,比较肝癌组不同预后情况患者围术期血清 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采用 Spearman 法分析老年肝癌肝切除围术期 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分析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血清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单独和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癌组围术期血清 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肝癌组术后7 d、14 d和28 d 的血清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均降低( P<0.05)。肝癌组3年生存率为84.62%,且肝癌组存活患者围术期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合并均低于死亡患者( P<0.05)。 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肝切除围术期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与其3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 r=-0.768,-0.779,-0.841,-0.855,P<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7 d、14 d和28 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均良好,其中以肝切除术后14 d的血清EC、VEGF、 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佳。结论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良好,其中以肝切除术后14d的血清EC、VEGF、IGF-Ⅱ、TGF-β1水平联合评估其预后的价值佳,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14d的血清EC、VEGF、 IGF-Ⅱ、TGF-β1可能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昭明;李祯;许丙辉;刘洋;齐双玉;李恒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62例,根据术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2例3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伤椎高度恢复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 VS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9.4%,双侧组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水泥脱离椎体后缘进入神经椎管,也未发现骨水泥渗漏引起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掌握好进针角度,并采用多次推注的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的经皮双侧PVP同样的临床效果,且经皮单侧PVP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术中 X线辐射剂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术者优先选择。
作者:王玺;寇剑铭;贾学军;侯建文;田伟;高冲;仇志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 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作者:李大成;王振光;于明明;刘思敏;马蕾;于倩;薛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具有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及老龄化等特殊情况,其胃肠道黏膜常充血、水肿,肠管分泌液减少,肠壁平滑肌功能减退,粪便的正常排泄功能受阻,因而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便秘〔1〕。便秘是以症状为基础的、多种机制导致的排便障碍。便秘根据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至少可分为3个亚型〔2〕:慢传输型( STC ),主要表现为粪便在结肠的通过时间延长;不协调排便,也称作排便梗阻盆底肌肉不协调收缩或松弛障碍所致的排便功能障碍或是出口梗阻,以粪便排出费力或不能为特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主要表现为便秘同时伴有腹痛及腹部不适症状。本文就COPD并发便秘常见、发病机制、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民;王格;张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入选老年性痴呆患者160例,分析患者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的影响。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其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NSE、S100β、Aβ、白细胞介素(IL)-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和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患者记忆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及计算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上述因子水平明显恢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可能与调控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异常有关。
作者:邸杰;崔春霞;刘鈡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