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胡志;张冬梅;马颖;秦侠;汪琦;陈若陵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胃癌患者外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取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经研磨法获取肿瘤浸润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染色的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CD 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情况。激活Tim3信号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的方法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穿孔素的能力。结果与胃癌患者外周血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相比,胃癌患者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浸润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且与胃癌患者癌旁组织浸润CD4+/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相比,胃癌患者癌组织浸润 CD4+/8+T细胞表面 Tim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激活Tim3信号后,CD 4+T细胞分泌 TNF-α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同时 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能力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胃癌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胃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冯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60.5±7.3)岁,应用降纤、扩张血管、抗凝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 PAF 浓度、足背温度变化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治愈15例(23.08%),显效27例(41.54%),有效20例(30.77%),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不同分期患者的PAF含量,2期患者明显高于1期,3期患者明显高于2期,而且治疗后PAF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结论 PAF 含量可反映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对病情评估也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吕勃川;石光煜;赵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自我超越理论是指处于特殊状态的人们,不断扩展个人上限,以调整个人看法、目的、行为从而超越现状,但并不否认自我和现存价值〔1〕,可概括为4个方面内容:内心活动;关心他人;总结过去,放眼未来;个人的精神力量〔2〕。 Reed〔3〕还主张超越是一个人的本能资源,可用来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重建自我价值,是一种发现人生意义和生活真谛的能力。该理论自提出便引起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护理领域中,国外学者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针对老年人群的干预研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国内报道较少。现将老年人自我超越干预研究进展做详细综述。
作者:张红;孙建萍;牛桂芳;张晶;陈勇;田蕊;杨支兰;李东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入选老年性痴呆患者160例,分析患者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的影响。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其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NSE、S100β、Aβ、白细胞介素(IL)-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和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患者记忆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及计算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上述因子水平明显恢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可能与调控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异常有关。
作者:邸杰;崔春霞;刘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药组62例和联合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强心治疗等)相同,西药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等炎症细胞因子、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 CRP、白细胞介素(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和肌钙蛋白( CTn) 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血脂及心肌酶水平。
作者:鲁玉明;金燕;唐艳;涂琳;沈祥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现病灶转移、复发等疾病进展现象;其中73例(94.81%)单个病灶部位疾病进展,4例(5.19%)全身多处转移复发;49例(63.64%)出现新病灶导致疾病进展,28例(36.36%)原有病灶出现进展;肺部病灶进展34例(44.16%),肺外病灶进展40例(51.9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20例(25.97%),骨肿瘤病灶进展13例(16.88%),肝脏病灶进展2例(2.60%),肾脏病灶进展3例(3.90%),其他部位2例(2.60%)〕,肺内及肺外病灶进展3例(3.90%)。肺外病灶进展患者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显著长于肺内病灶进展(7个月)和肺内+肺外病灶进展患者(6个月)( P<0.05)。结论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是EGFR-TKIs治疗NSCLC患者失败的主要模式,肺部进展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作者:李斌;邢凌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 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作者:李大成;王振光;于明明;刘思敏;马蕾;于倩;薛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骨关节炎( OA)常累及的是膝关节〔1〕,它是影响台湾老年人的第二大慢性疾病,是引起欧美女性第四位和男性第八位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影响着5000万的美国人(约占总人口的10%)和1400万的澳大利亚人(约占总人口的7.3%),在我国约3%的人患有OA,而膝骨关节炎( KOA)占大部分比例〔2〕。 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病理性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其病因是生物力学、遗传因素、环境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3〕报告中国人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高于西方人群,也是国内骨关节病患病率高的,台湾及香港的研究也提出中国人膝关节疼痛常见而髋关节疼痛却相对少见。 KOA患病率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疼痛、功能障碍,还导致社会心理层面的焦虑、无助、抑郁、社交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医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2009年,仅仅在美国几乎有100万人因为OA住院,OA也是引起关节置换的根本原因,为此花费达到423亿美元〔4〕。本文总结国内KOA的流行病调查。
作者:吕苏梅;张瑞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生物学网络调控机制及关键节点在痴呆早期的病机机制。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在线分析软件STRING和PANTHER对表达明显差异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调控网络分析,寻找关键节点基因。结果在40个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中,有19个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TBP、AKT1、CS、HSPB1及PARD6A蛋白为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蛋白。差异明显的基因主要涉及分子结合、催化活性及转录调节活性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关,参与了颞叶皮层的细胞间通讯、糖脂代谢、细胞转运等生理学过程。结论 AD颞叶皮层的发病与TBP、AKT1、CS、HSPB1及PARD6A等基因密切相关,主要涉及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和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利于针对性的采用具有调节相应网络功能的药物进行早期干预,保护AD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虞雪云;牛吉攀;张占军;王磊;白卫国;卫东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 IB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IBS患者和对照者血清中25( OH)维生素D水平,将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IB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BS组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17.9±9.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3.2±14.7)ng/ml(P<0.05);IBS组血清25(OH)维生素 D 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 BMI)均无相关性。结论 IBS患者存在血清维生素D缺乏。
作者:于惠玲;李田阳;尹玲;王阳阳;鲁素彩;常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转凝蛋白(transgelin)基因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例肠上皮化生、4例非典型增生及39例胃癌患者的胃组织,提取及纯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transgelin mRNA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ransgelin mRNA在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分别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的4.06倍、73.11倍、13.21倍(均 P<0.05);Ⅳ期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表达增加,是Ⅰ~Ⅱ期的2.54倍;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是无淋巴结转移组的3.35倍(均P<0.05)。结论 transgelin基因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促进因素。
作者:潘科;张人弘;郑娟;黄匀;张丹丹;蒙韬;吴小艳;赵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随机抽取宁波市8个社区约400名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老年人文化水平高者、经济收入多者、生活能力强者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P<0.05)。性别与社会参与差异不显著(P>0.05)。文化水平高、月收入高、生活能力强者其生活质量水平较高(P<0.05)。性别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社会应更加重视老年人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高飞;张红;岑爱飞;阎道武;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对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2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进行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体重指数(BMI)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 SBP、DBP 和 BMI分别为(136.50±11.51)mmHg、(86.28±7.33)mmHg和(23.06±3.75)kg/m2,均低于对照组〔(141.64±10.18)mmHg、(90.47±7.89)mmHg 和(24.19±4.08)〕kg/m2(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生气或活力、睡眠状况、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69.17±5.37)分、(27.24±4.85)分、(8.35±0.91)分、(10.57±0.84)分、(12.23±0.79)分和(15.91±1.23)分,均高于对照组〔(67.29±5.60)分、(25.48±4.91)分、(7.22±0.76)分、(8.78±0.71)分、(10.96±0.93)分和(14.78±1.20)分〕(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能够显著降低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BMI,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佳萍;毛立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胱抑素( Cys) C、游离脂肪酸( FF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短暂性脑缺血( TIA)组、57例缺血性脑卒中组及51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Hcy、CysC和 FFA浓度水平。结果 TIA组 Hcy、CysC、FF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cy(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Hcy、CysC、FFA,与健康对照组Hcy(P<0.01);TIA组CysC、FF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组CysC、FF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两组Hcy水平比较无差异。 TIA患者Hcy与CysC呈正相关(r=0.607,P<0.01),CysC与 FFA呈正相关(r=0.324,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与CysC呈正相关(r=0.469,P<0.01)。结论 Hcy、CysC、FF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冰;初开秋;任立晟;张少燕;王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β对老龄脓毒血症大鼠模型肺部炎症、炎症指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4月龄雄性SD大鼠,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建立脓毒血症模型,予GW5015160.25、0.75 mg/kg为低、高剂量组。分别液体复苏CLP术后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单纯CLP手术组比较24、48 h死亡率,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等方法了解肺组织中PPAR-β及Akt-1、核转录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结果(1)24 h 死亡率:单纯手术组42.1%,低剂量组10%,高剂量组20%;48 h 死亡率:单纯手术组27.3%,低剂量组16.7%,高剂量组50%。(2)RT-PCR:CLP术后24 h PPAR-β表达下调,使用GW501516后上调PPAR-β表达。 CLP手术打击可上调IL-6、NF-κB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GW501516后IL-6、NF-κB表达量下调,Akt-1表达量上调。(3)HE染色:CLP手术打击后肺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充血,GW501516处理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减轻。(4)免疫组化:使用 GW501516后肺组织中 PPAR-β阳性细胞增多。结论低剂量GW501516(0.25 mg/kg)可降低脓毒血症老龄大鼠早期死亡率,其机制与激活Akt-1、下调NF-κB有关。
作者:曾增;周国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6例中老年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36条项目简明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老年RA患者生活质量与负面情绪的关系。结果156例 RA 中,SAS标准分为(47.12±7.35),有焦虑症状者51例(32.69%);SDS标准分为(52.83±8.12),有抑郁症状者79例(50.64%),其中轻度抑郁44例(28.21%),中度抑郁29例(18.59%),重度抑郁6例(3.85%);同时有焦虑、抑郁症状者29例(18.59%);与国内常模组标准分比较,RA患者SAS、SDS评分显著增高(P<0.05)。 SAS、SDS标准分均与疼痛、睡眠、饮食和疲劳四项VAS指标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无关(P>0.05)。结论中老年RA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与类风湿病情及生活质量有关。通过改善负性情绪可能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丽;石香花;孙仕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 Solitaire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 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赵均峰;潘德旺;李闯;张宪坤;孙正伟;李志国;郑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绝经后期是指女性终一次月经之后的全部时期〔1〕。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脂异常、骨质疏松、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中血脂异常常见,发病也为隐匿。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多在体检或常规检查时发现。血脂异常是绝经后期女性罹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本文对绝经后期女性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柳威;付姝菲;樊官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佳时机。方法选取肝硬化出血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180例)和非急诊组(60例),其中急诊组又分为A组(入院≤6 h行胃镜检查)60例、(入院6~12 h行胃镜检查) B组60例和C组(入院12~48 h行胃镜检查)60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胃镜治疗,比较各组入院后患者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急诊组,A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 B组,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其他组,输血量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其他组,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急诊组,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非急诊组,C组输血量显著少于非急诊组(P<0.05),B 组和 C 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影响肝硬化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婷;张杰伟;杜修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直接组),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延迟组),未行任何冠脉治疗40例(对照组)。急性心梗后1 w和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 LVSEd)、左房内径( LAd)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结果三组患者急性心梗后1 w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 mMPG、mPA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低于延迟组(P<0.05)。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LVDEd、LVSEd、LAd均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优于延迟组( P<0.05)。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67%、5.00%和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率,不同手术时机可以影响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覃智芳;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