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的失败模式及临床意义

李斌;邢凌霄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失败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现病灶转移、复发等疾病进展现象;其中73例(94.81%)单个病灶部位疾病进展,4例(5.19%)全身多处转移复发;49例(63.64%)出现新病灶导致疾病进展,28例(36.36%)原有病灶出现进展;肺部病灶进展34例(44.16%),肺外病灶进展40例(51.9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20例(25.97%),骨肿瘤病灶进展13例(16.88%),肝脏病灶进展2例(2.60%),肾脏病灶进展3例(3.90%),其他部位2例(2.60%)〕,肺内及肺外病灶进展3例(3.90%)。肺外病灶进展患者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显著长于肺内病灶进展(7个月)和肺内+肺外病灶进展患者(6个月)( P<0.05)。结论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是EGFR-TKIs治疗NSCLC患者失败的主要模式,肺部进展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的失败模式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现病灶转移、复发等疾病进展现象;其中73例(94.81%)单个病灶部位疾病进展,4例(5.19%)全身多处转移复发;49例(63.64%)出现新病灶导致疾病进展,28例(36.36%)原有病灶出现进展;肺部病灶进展34例(44.16%),肺外病灶进展40例(51.9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20例(25.97%),骨肿瘤病灶进展13例(16.88%),肝脏病灶进展2例(2.60%),肾脏病灶进展3例(3.90%),其他部位2例(2.60%)〕,肺内及肺外病灶进展3例(3.90%)。肺外病灶进展患者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显著长于肺内病灶进展(7个月)和肺内+肺外病灶进展患者(6个月)( P<0.05)。结论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是EGFR-TKIs治疗NSCLC患者失败的主要模式,肺部进展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作者:李斌;邢凌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老年 CHD 患者根据血红蛋白( Hb)水平分为IDA组46例和非IDA组54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结果 ID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非ID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前蛋白(PA)值显著低于非IDA组(P<0.05);IDA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 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合并IDA可能会加重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病情。

    作者:冀晓红;李健成;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10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9与 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各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AECOPD)和COPD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9与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1) AECOPD患者IL-9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AECOPD和IL-10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且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IL-9与IL-1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42,P<0.05)。结论 IL-9和IL-10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及判断病情发展和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晓东;胡大鹏;鲍文华;孙云晖;马雪梅;李树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EZH2抑制剂DZNeP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 DZNeP 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 MCF-7、MDA-MB-231,经2.5、51、0、20μmol/L DZNeP处理后(设不加DZNeP仅添加完全培养基组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24、48、72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24、48 h的凋亡率,收集20μmol/L DZNeP处理72 h的MCF-7、MDA-MB-231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和Wnt/β-连接素(β-catenin)通路中的蛋白变化。结果 DZNeP在2.5~20μmol/L范围内可抑制 MCF-7和 MDA-MB-231细胞增殖,且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率升高( P<0.05),该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 DZNeP处理组的凋亡率均升高(P<0.05),DZNeP 各浓度处理48 h 的凋亡率均高于24 h(P<0.05);PI3K/Akt 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 DZNeP处理72 h后MCF-7、MDA-MB-231细胞的 PTEN 水平均升高,Akt水平均降低(P<0.05);而在 Wnt/β-catenin 通路上,20μmol/L DZNeP 处理72 h后两细胞株中的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DZNeP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肿瘤恶性行为相关的PI3K/Akt、Wnt/β-catenin通路有关,在乳腺癌治疗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作者:迪力夏提·金斯汗;吐鲁洪·沙列尔;赵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6例中老年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36条项目简明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老年RA患者生活质量与负面情绪的关系。结果156例 RA 中,SAS标准分为(47.12±7.35),有焦虑症状者51例(32.69%);SDS标准分为(52.83±8.12),有抑郁症状者79例(50.64%),其中轻度抑郁44例(28.21%),中度抑郁29例(18.59%),重度抑郁6例(3.85%);同时有焦虑、抑郁症状者29例(18.59%);与国内常模组标准分比较,RA患者SAS、SDS评分显著增高(P<0.05)。 SAS、SDS标准分均与疼痛、睡眠、饮食和疲劳四项VAS指标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无关(P>0.05)。结论中老年RA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与类风湿病情及生活质量有关。通过改善负性情绪可能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丽;石香花;孙仕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Logistic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分析行手术切除的700例胃癌患者术前资料,对性别、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等10项术前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结果胃镜下Borrmann分型、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4项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P<0.01),称为“危险变量”,而病史时间、首发症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6项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69.3%,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根据4项“危险变量”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1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为70.4%,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全部术前资料建立的 ANN2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为75%, 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在术前资料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中,ANN诊断的准确率高于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且术前资料越多,准确率越高,有望应用于临床,帮助相关科室提高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作者:许人;石张镇;张文龙;黄元平;朱晓雪;金香;刘蕊;孙延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电针对特应性皮炎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及对强啡肽、P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特应性皮炎( AD)瘙痒模型小鼠搔抓行为、脊髓强啡肽( DYN)及血清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曲池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 AD动物模型,共刺激7次。内关组和曲池组在实验第5天开始分别给予电针内关、曲池穴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小鼠搔抓次数、腹部皮损改变,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DYN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显著升高,腹部皮肤产生AD样湿疹皮损改变,脊髓内DYN及血清S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曲池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显著降低,腹部皮损炎症略有减轻,脊髓DYN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SP水平显著降低( P<0.05);内关组和曲池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DNCB诱发的AD样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脊髓中DYN的含量、抑制SP水平而介导的。

    作者:蒋丽;谢长才;黄键澎;符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出生月份与寿命和疾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出生月份对寿命和疾病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与χ2检验对2011年北京大学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出生月份与寿命相关,秋天出生的人活到高龄的概率大;出生月份对绝大多数常见疾病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少数疾病因为与孕期光照关系密切因而影响显著。结论出生月份影响寿命,但与疾病相关程度有限,追求健康长寿需要合理的预防保健。

    作者:尹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究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5196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室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594例)和为观察组(2602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灯光对空气进行照射消毒,观察组采用洁净手术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对空气进行消毒;分别从手术类型、时间及性质方面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1型手术、2型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 h及>4 h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手术腹部切口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存在密切关系,层流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明显降低1、2型手术及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乐汉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源性死亡因素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的临床指标和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与患者早期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术的患者70例,根据术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死亡与年龄、性别、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 cTnT,proBNP)、发病到行PCI时间(开通时间≤2 h,开通时间>2 h)等参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参数有cTnT、proBNP、PCI开通时间、EDV、EF,其中预测准确性高的是 proBNP、EF、cTNT及 ED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8.79%(截断值>3145 pg/ml,AUC=0.943,P<0.0001),100%和87.88%(截断值≤49%,AUC=0.936,P<0.0001),100%和80.30%(截断值>4.5 ng/ml,AUC=0.894,P<0.0002),100%和78.79%(截断值>148 ml,AUC=0.871,P<0.0014)。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心收缩功能及构型变化与PCI术后死亡密切相关,提示超声心动图能客观、准确地预测梗死后心功能,提示临床积极干预避免 PCI术后早期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有望成为有效便捷的检查手段。

    作者:王迎春;尹小花;徐荣;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药组62例和联合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强心治疗等)相同,西药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等炎症细胞因子、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 CRP、白细胞介素(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和肌钙蛋白( CTn) 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血脂及心肌酶水平。

    作者:鲁玉明;金燕;唐艳;涂琳;沈祥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宁波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及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随机抽取宁波市8个社区约400名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老年人文化水平高者、经济收入多者、生活能力强者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P<0.05)。性别与社会参与差异不显著(P>0.05)。文化水平高、月收入高、生活能力强者其生活质量水平较高(P<0.05)。性别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社会应更加重视老年人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园;高飞;张红;岑爱飞;阎道武;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单、双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62例,根据术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2例3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伤椎高度恢复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 VS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9.4%,双侧组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水泥脱离椎体后缘进入神经椎管,也未发现骨水泥渗漏引起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掌握好进针角度,并采用多次推注的方法,可以达到与传统的经皮双侧PVP同样的临床效果,且经皮单侧PVP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术中 X线辐射剂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术者优先选择。

    作者:王玺;寇剑铭;贾学军;侯建文;田伟;高冲;仇志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与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从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和预后的文献,用比值比( OR)评价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值,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英文6篇,中文2篇),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1376例。5年总生存率(OS)(OR=5.16,95%CI:2.98~8.94)、5年无病生存率(DFS)(OR=5.17,95%CI:3.26~8.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OS和DFS均高于未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提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与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乔伟强;潘淋淋;寇长贵;庆一;赵亚宁;李珂;杨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分析其关联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对照组选择2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两组中 STAT3和 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TAT3和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浸润程度和病变级别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TAT3和 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高表达,且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异常表达均是肿瘤形成和进展的促进因素。

    作者:钟震海;石建国;刘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MicroRNAs在高血压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预计从2000年到2025年间,高血压全球发病率将增加10%,增加约5.6亿患者〔1〕。在我国,估计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持续高压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及其他器官损伤或疾病,如心肌梗死( MI)、心衰( HF)、肾功能衰竭和中风,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3〕。

    作者:王辉波;杨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①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 P<0.01)。②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 P<0.05)。③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作者:杨平;黄照权;石武祥;康敏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超声检查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AS )斑块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即易损斑块),AS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关系,大部分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由AS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致〔1,2〕。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颈AS ( CAS )斑块的超声无创性检查方法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金琳;王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代谢组,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代谢组加用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代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57% vs 30%,P<0.05),LVEF 较常规组提高13.7%(0.58±0.21 vs 0.51±0.19,P<0.05), NT-proBNP较常规组降低12.2%〔(2745±1528)vs(3127±1012)ng/L,P<0.01)。代谢组6 min步行距离较常规组提高20.3%〔(496±196)vs(412±153)m,P<0.01〕。不良事件中常规组有较多再入院事件。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等治疗作用。

    作者:卢竞前;杨锋;张洲;张鸿青;熊国昌;起飞华;贾永全;郑松青;田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体感游戏Kinect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感游戏Kinect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Kinect体感游戏辅助训练,于干预前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简易平衡评定系统mini-BESTest进行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4 w后两组FMA评分、mini-BESTest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组在下肢粗大分离运动、下肢精细分离运动、下肢总分及mini-BESTest步态稳定维度得分、总分5项比对照组评分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加入体感游戏Kinect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的康复进程。

    作者:成杰;朱祥;陈长香;李淑杏;张敏;窦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