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ZH2抑制剂DZNeP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迪力夏提·金斯汗;吐鲁洪·沙列尔;赵倩

关键词:EZH2抑制剂,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 DZNeP 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 MCF-7、MDA-MB-231,经2.5、51、0、20μmol/L DZNeP处理后(设不加DZNeP仅添加完全培养基组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24、48、72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24、48 h的凋亡率,收集20μmol/L DZNeP处理72 h的MCF-7、MDA-MB-231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和Wnt/β-连接素(β-catenin)通路中的蛋白变化。结果 DZNeP在2.5~20μmol/L范围内可抑制 MCF-7和 MDA-MB-231细胞增殖,且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率升高( P<0.05),该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 DZNeP处理组的凋亡率均升高(P<0.05),DZNeP 各浓度处理48 h 的凋亡率均高于24 h(P<0.05);PI3K/Akt 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 DZNeP处理72 h后MCF-7、MDA-MB-231细胞的 PTEN 水平均升高,Akt水平均降低(P<0.05);而在 Wnt/β-catenin 通路上,20μmol/L DZNeP 处理72 h后两细胞株中的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DZNeP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肿瘤恶性行为相关的PI3K/Akt、Wnt/β-catenin通路有关,在乳腺癌治疗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宁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认知度

    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年代〔1〕。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了解南宁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及体检状况。

    作者:黄丽玲;陶立新;磨传真;梁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MRI、CT与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影像特点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 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作者:李大成;王振光;于明明;刘思敏;马蕾;于倩;薛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胶质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细菌脂多糖( LPS)所致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乳鼠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培养,利用LPS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超氧化自由基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炎性因子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激活神经小胶质细胞,促进其释放超氧化自由基,诱导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大幅上调TNF-α、IL-1β、IL-8炎性因子和升高iNOS蛋白质水平( P<0.05),EGCG明显抑制超氧化自由基及上述炎症因子的过度产生,减轻LPS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毒性。结论 EGCG能减弱LPS引起的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华;苗加伟;李晶;郝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39例,健康对照者52例,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将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7例,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CH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60例、2支病变组46例、≥3支病变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asp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vaspin、1,25(OH)2D3低于健康对照组, TNF-α、IL-6、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按临床类型分组:AMI组vaspin、1,25(OH)2D3低于SAP组、UAP组,TNF-α、IL-6、IL-10高于SAP组、UAP组(P<0.05);UAP组vaspin、1,25(OH)2D3低于SAP组,TNF-α、IL-10高于SAP组,(P<0.05)。将CHD 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组:≥3支病变组vaspin、1,25(OH)2D3低于1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TNF-α、IL-6、IL-10、Gensini 积分高于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P<0.05)。2支病变组vaspin、1,25(OH)2D3低于1支病变组,(TNF)-α、(IL)-10、Gensini积分高于1支病变组,(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CHD 组血清vaspin与BMI、1,25(OH)2D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2、0.214,P<0.05),与TNF-α、IL-6、IL-10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38、-0.321,P<0.05)。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组:Gensini积分与vaspin、1,25(OH)2D3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242,P<0.05),与TNF-α、IL-6、IL-1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265、0.341,P<0.05)。结论 CHD患者具有较低浓度的vaspin,vaspin含量与炎性因子相关,与CHD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海英;杨收平;秦继宝;冯小娟;安仲武;吴兆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SolitaireAB型支架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动脉内取栓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 Solitaire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 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赵均峰;潘德旺;李闯;张宪坤;孙正伟;李志国;郑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腰椎椎间融合各术式之间的比较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间融合和后侧入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1〕。

    作者:陈海丹;符策岗;曾艳;刘扬;肖运祥;赵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MicroRNAs在高血压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预计从2000年到2025年间,高血压全球发病率将增加10%,增加约5.6亿患者〔1〕。在我国,估计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2〕。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持续高压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及其他器官损伤或疾病,如心肌梗死( MI)、心衰( HF)、肾功能衰竭和中风,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3〕。

    作者:王辉波;杨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6例中老年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36条项目简明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老年RA患者生活质量与负面情绪的关系。结果156例 RA 中,SAS标准分为(47.12±7.35),有焦虑症状者51例(32.69%);SDS标准分为(52.83±8.12),有抑郁症状者79例(50.64%),其中轻度抑郁44例(28.21%),中度抑郁29例(18.59%),重度抑郁6例(3.85%);同时有焦虑、抑郁症状者29例(18.59%);与国内常模组标准分比较,RA患者SAS、SDS评分显著增高(P<0.05)。 SAS、SDS标准分均与疼痛、睡眠、饮食和疲劳四项VAS指标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无关(P>0.05)。结论中老年RA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与类风湿病情及生活质量有关。通过改善负性情绪可能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丽;石香花;孙仕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鸦胆子苦醇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转移的机制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 Reed-Muench法计算鸦胆子苦醇对A549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通过CCK-8测定细胞活力绘制增殖曲线和流式细胞周期测定鸦胆子苦醇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鸦胆子苦醇对A549细胞株转移的抑制情况,以及在半数致死浓度的鸦胆子苦醇浓度下不同时间对细胞转移的抑制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在鸦胆子苦醇处理后基本没有变化;鸦胆子苦醇处理后A549细胞的转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且在一定作用时间范围内有时间依赖性;肿瘤转移相关蛋白(BR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IGFBP-2)、CD151的表达水平在鸦胆子苦醇处理后的细胞中明显下调。结论鸦胆子苦醇是潜在的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果;李蔚;李小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佳时机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佳时机。方法选取肝硬化出血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180例)和非急诊组(60例),其中急诊组又分为A组(入院≤6 h行胃镜检查)60例、(入院6~12 h行胃镜检查) B组60例和C组(入院12~48 h行胃镜检查)60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胃镜治疗,比较各组入院后患者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急诊组,A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 B组,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其他组,输血量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其他组,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急诊组,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非急诊组,C组输血量显著少于非急诊组(P<0.05),B 组和 C 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影响肝硬化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婷;张杰伟;杜修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土壤因素对中老年人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的影响

    目的:分析土壤因子与血小板分布宽度之间的关系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752例45~80岁中老年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与土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与土壤因素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与表土砂砾百分率(X1)、表土粉粒百分率(X2)、表土黏粒百分率(X3)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得出中老年人血小板分布宽度回归预测方程:Y^=-3.275-0.253 X1+0.335 X2-0.145 X3+8.147 X4-0.024 X5+0.235 X6-0.144 X8-0.054X9±2.146。结论综合10项土壤因子与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 ArcGIS软件可绘制出我国45~80岁中老年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分布图,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

    作者:谷琳琳;葛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江川、颛桥、马桥社区的258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疾病知识:22.6%的老年 COPD 患者需要了解疾病预后及对健康的影响;②用药知识:59.6%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自身用药方面的知识;③自我管理:40.8%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何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④体育锻炼:57%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⑤饮食:56.6%的老年 COPD患者需要了解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⑥戒烟:极少数老年COPD患者对戒烟的方法有需求;⑦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老年COPD患者在健康教育需求方面有差异。结论老年COPD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差异,为未来开展老年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璐;乔建歌;解薇;童亚慧;赵振华;杨青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出生月份与寿命和疾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出生月份对寿命和疾病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与χ2检验对2011年北京大学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出生月份与寿命相关,秋天出生的人活到高龄的概率大;出生月份对绝大多数常见疾病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少数疾病因为与孕期光照关系密切因而影响显著。结论出生月份影响寿命,但与疾病相关程度有限,追求健康长寿需要合理的预防保健。

    作者:尹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电针对特应性皮炎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及对强啡肽、P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特应性皮炎( AD)瘙痒模型小鼠搔抓行为、脊髓强啡肽( DYN)及血清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曲池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 AD动物模型,共刺激7次。内关组和曲池组在实验第5天开始分别给予电针内关、曲池穴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小鼠搔抓次数、腹部皮损改变,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DYN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显著升高,腹部皮肤产生AD样湿疹皮损改变,脊髓内DYN及血清S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曲池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显著降低,腹部皮损炎症略有减轻,脊髓DYN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SP水平显著降低( P<0.05);内关组和曲池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DNCB诱发的AD样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脊髓中DYN的含量、抑制SP水平而介导的。

    作者:蒋丽;谢长才;黄键澎;符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EZH2抑制剂DZNeP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 DZNeP 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 MCF-7、MDA-MB-231,经2.5、51、0、20μmol/L DZNeP处理后(设不加DZNeP仅添加完全培养基组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24、48、72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24、48 h的凋亡率,收集20μmol/L DZNeP处理72 h的MCF-7、MDA-MB-231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和Wnt/β-连接素(β-catenin)通路中的蛋白变化。结果 DZNeP在2.5~20μmol/L范围内可抑制 MCF-7和 MDA-MB-231细胞增殖,且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率升高( P<0.05),该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 DZNeP处理组的凋亡率均升高(P<0.05),DZNeP 各浓度处理48 h 的凋亡率均高于24 h(P<0.05);PI3K/Akt 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 DZNeP处理72 h后MCF-7、MDA-MB-231细胞的 PTEN 水平均升高,Akt水平均降低(P<0.05);而在 Wnt/β-catenin 通路上,20μmol/L DZNeP 处理72 h后两细胞株中的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DZNeP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肿瘤恶性行为相关的PI3K/Akt、Wnt/β-catenin通路有关,在乳腺癌治疗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作者:迪力夏提·金斯汗;吐鲁洪·沙列尔;赵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在老龄脓毒血症大鼠肺部炎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β对老龄脓毒血症大鼠模型肺部炎症、炎症指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4月龄雄性SD大鼠,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建立脓毒血症模型,予GW5015160.25、0.75 mg/kg为低、高剂量组。分别液体复苏CLP术后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单纯CLP手术组比较24、48 h死亡率,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等方法了解肺组织中PPAR-β及Akt-1、核转录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结果(1)24 h 死亡率:单纯手术组42.1%,低剂量组10%,高剂量组20%;48 h 死亡率:单纯手术组27.3%,低剂量组16.7%,高剂量组50%。(2)RT-PCR:CLP术后24 h PPAR-β表达下调,使用GW501516后上调PPAR-β表达。 CLP手术打击可上调IL-6、NF-κB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GW501516后IL-6、NF-κB表达量下调,Akt-1表达量上调。(3)HE染色:CLP手术打击后肺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充血,GW501516处理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减轻。(4)免疫组化:使用 GW501516后肺组织中 PPAR-β阳性细胞增多。结论低剂量GW501516(0.25 mg/kg)可降低脓毒血症老龄大鼠早期死亡率,其机制与激活Akt-1、下调NF-κB有关。

    作者:曾增;周国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 OA)常累及的是膝关节〔1〕,它是影响台湾老年人的第二大慢性疾病,是引起欧美女性第四位和男性第八位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影响着5000万的美国人(约占总人口的10%)和1400万的澳大利亚人(约占总人口的7.3%),在我国约3%的人患有OA,而膝骨关节炎( KOA)占大部分比例〔2〕。 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病理性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其病因是生物力学、遗传因素、环境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3〕报告中国人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高于西方人群,也是国内骨关节病患病率高的,台湾及香港的研究也提出中国人膝关节疼痛常见而髋关节疼痛却相对少见。 KOA患病率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疼痛、功能障碍,还导致社会心理层面的焦虑、无助、抑郁、社交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医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2009年,仅仅在美国几乎有100万人因为OA住院,OA也是引起关节置换的根本原因,为此花费达到423亿美元〔4〕。本文总结国内KOA的流行病调查。

    作者:吕苏梅;张瑞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生物学网络调控机制及关键节点在痴呆早期的病机机制。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在线分析软件STRING和PANTHER对表达明显差异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调控网络分析,寻找关键节点基因。结果在40个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中,有19个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TBP、AKT1、CS、HSPB1及PARD6A蛋白为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蛋白。差异明显的基因主要涉及分子结合、催化活性及转录调节活性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关,参与了颞叶皮层的细胞间通讯、糖脂代谢、细胞转运等生理学过程。结论 AD颞叶皮层的发病与TBP、AKT1、CS、HSPB1及PARD6A等基因密切相关,主要涉及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和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利于针对性的采用具有调节相应网络功能的药物进行早期干预,保护AD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虞雪云;牛吉攀;张占军;王磊;白卫国;卫东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灌注组和常规灌注组各42例。热灌注组接受持续热灌注化疗,常规灌注组接受常规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热灌注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66.67%,χ2=4.200,P<0.05)。热灌注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灌注组(t=7.183~8.912,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 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t=6.658~7.38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6.19% vs 64.29%)(χ2=1.424,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化疗有助于抑制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VEGF的生成,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刘扬帆;万里新;屈中玉;张永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青藤碱关节腔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及滑液内脂素及抵抗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藤碱关节腔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及滑液中脂肪因子内脂素及抵抗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和青藤碱组。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和青藤碱组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诱导膝骨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和青藤碱干预,5 w后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及滑液中内脂素及抵抗素含量。结果各组间血清内脂素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滑液内脂素含量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P<0.05),青藤碱组较透明质酸钠组低(P<0.05)。模型组血清及滑液中抵抗素含量较其他各组均显著升高(P<0.05),青藤碱组血清及滑液中抵抗素含量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藤碱膝关节腔注射可降低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滑液内脂素水平及血清、滑液中抵抗素水平。

    作者:郑洁;寇久社;王瑞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