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几丁质酶YKL-40及Toll样受体4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不伴鼻息肉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王海霞;石志坚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外源凝集素类, Toll样受体4
摘要:目的:探讨类几丁质酶YKL-40及Toll样受体( TLR)4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不伴鼻息肉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老年患者19例、不伴鼻息肉老年患者21例为研究组,取其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同期鼻中隔偏曲老年患者20例为对照组,取其下鼻甲黏膜。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中YKL-40、TLR4及核因子( NF)-κB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YKL-40、TLR4蛋白表达强度。结果mRNA水平:伴鼻息肉组和不伴鼻息肉组类几丁质酶YKL-40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伴鼻息肉组和不伴鼻息肉组 TLR4、NF-κB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伴鼻息肉组YKL-40、TLR4之间无相关性(r=0.087,P>0.05);伴鼻息肉组 YKL-40与 TLR4呈负相关(r=-0.852,P<0.05)。蛋白质水平:YKL-40在伴鼻息肉组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不伴鼻息肉组(P<0.01);不伴鼻息肉组与对照组 YKL-40表达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LR4在伴鼻息肉组和不伴鼻息肉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伴鼻息肉组与不伴鼻息肉组 TLR4表达程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鼻息肉组YKL-40与TLR4蛋白质表达呈负相关(r=-0.571,P<0.05);不伴鼻息肉组YKL-40与 TLR4蛋白质表达无相关性(r=-0.251,P>0.05)。结论类几丁质酶 YKL-40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且与 TLR4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同时参与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道食道双管喉罩全麻置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道食道双管喉罩(PLMA)全麻置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中均以PLMA进行气道管理,其中试验组静脉注射0.3~0.5 mg/kg的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照组静注1.5 mg/kg的丙泊酚,心电监护仪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和插管后10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 SpO2),并检测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 T1、T2、T3、T4时点的 DBP和T1、T2、T4时点的 SBP水平与T0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R比较,试验组T1、T2、T3和对照组T1、T2均与同组T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除T4 DBP和T0外,对照组与同期试验组的DBP、SBP和H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对照组 T1外,两组各时点的皮质醇水平与同组 T0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与同期试验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LMA全麻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较平稳,且不会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程俊;张朝科;余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和DHS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和动力髋螺钉( DHS)固定治疗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应用PFNA和DHS固定治疗58例65岁以上AO分型为A2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组33例,DHS组25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开始负重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 Harris评价标准。结果 PFNA组31例,DHS组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15.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PFNA 组(12.5±3.5) w、DHS 组(13.5±4.5)w;至末次随访,PFNA组和DHS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3%和83.3%;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PFNA组和DHS组分别为12.9%和33.3%,平均手术时间 PFNA 组为(40.3±12.7) min,DHS组(85.5±18.6) min;术中出血量 PFNA 组为(50.2±35.0)ml,DHS 组(182.0±76.9)ml;术后引流量PFNA组为(30.5±9.6)ml,DHS组(100.5±10.7)ml;手术切口长度PFNA组(4.3±2.7)cm,DHS组(10.5±5.6)cm;开始负重时间PFNA组(10.3±5.7)d,DHS组(30.5±10.6)d。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开始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PFNA 和 DHS固定治疗老年人 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较DHS固定方法简便、微创、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活动。

    作者:蔡振存;王鑫淼;初金泽;朴成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RTS)治疗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 RTS治疗)和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渗漏5例,纵韧带下渗漏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神经损伤2例,椎体前缘渗漏11例,纵韧带下渗漏5例,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结论 RTS在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椎体骨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恢复伤椎功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孙锐;张建军;刘家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户外登山对中老年人身体基本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户外登山对中老年人身体基本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经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的中老年人110例,制订合理的户外登山计划,坚持运动1年的为107例。分别测量登山前后受试者心功能指标、血脂、血糖及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动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数均明显低于运动前(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运动后血浆中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运动前( 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运动后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显著下降( P<0.05)。结论户外登山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心脏功能、血脂、血糖及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一种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王俊杰;宋亚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老年人群干眼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是干眼的高发人群〔1〕。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人群中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1对象及方法1.1调查对象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山西省汾阳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年龄42~86岁,平均(65.4±7.0)岁,共2137人,其中男1058人,女1079人。

    作者:刘院斌;郭俊儿;武忠华;任志凤;段惠萍;孙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老年抑郁症研究进展

    老年抑郁症发生与躯体、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1〕。自1977年美国学者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与此有关的研究热点〔2〕。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老年抑郁症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

    作者:于孟丽;李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密度仪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判断椎体骨折的诊断率

    目的:探讨利用骨密度仪椎体骨折评估( VFA)软件判断椎体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对204例年龄≥50岁,符合骨密度检测指征的患者,在行髋部骨密度检测的同时进行胸腰椎 T4~L5侧位扫描,并用 VFA 软件进行评估。结果54例患者共有98个椎体骨折,椎体骨折率为26.5%;髋部骨密度24例正常,97例低骨量,83例骨质疏松。结合骨密度与椎体骨折评估,骨质疏松诊断率从40.7%提高到51.5%。结论 VFA软件改进椎体骨折诊断,提高骨质疏松诊断率。

    作者:蔡思清;李毅中;颜丽笙;颜建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民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实施对策

    目的:分析民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1048名老年住院患者,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老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跌倒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差错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患间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蔡燕;王绚璇;龚勋;王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胞质胸苷激酶-1联合癌胚抗原、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联合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癌相关抗原(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 NSCLC组)、3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良性肺疾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TK-1、CEA和cyfra21-1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对TK-1、CEA和cyfra21-1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TK-1、CEA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良性肺疾病组患者血清TK-1、CEA和cyfra21-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良性肺疾病组为对照,血清TK-1、CEA和cyfra21-1的 AUC 分别为0.7892、0.8143和0.8725,cyfra21-1的 AUC大,准确性高;TK-1、CEA和cyfra21-1的诊断临界点分别为2.54 pmol/L、30.78 ng/L和28.74 ng/L;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特异性为94%。结论 TK-1、CEA和cyfra21-1对NSCL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以cyfra21-1高;三者联合检测可大大增加NSCLC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夏申宏;徐爱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B7同源体4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和B7同源体(B7-H)4的表达,分析其意义。方法68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为观察组,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标本为对照组,体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女性30例血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留取清晨空腹血分离血清后进行 HE4、CA125和 B7-H4表达的检测。结果三组 HE4、CA125和 B7-H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E4、CA125和B7-H4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三者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HE4、CA125和B7-H4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中HE4、CA125和B7-H4高表达,三者对术前初筛肿瘤性质及判断病变程度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玉嵚;李永川;邢玥;艾小庆;王烈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腺超声联合X线摄影在社区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和X线两种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咸阳市35个社区的37294名年龄30~65岁的女性进行乳腺癌临床和影像学筛查工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钼靶X线、超声及联合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筛查10843名高危女性,检出乳腺癌患者43名,乳腺癌检出率为396.57/10万,其中X线检查出13例;乳腺超声检查出15例;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出15例,钼靶X线、乳腺超声及联合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93、0.920;经Z检验,联合检查的准确性高于单线检查(P<0.05),超声的诊断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中,超声优于X线,二者联合可大限度地提高乳腺癌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申越;张秉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予利伐沙班DVT,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VT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结果①观察组术后2 w 内、术后4 w 内双下肢 DVT 发生率分别为3.08%、4.62%,对照组分别为13.85%、1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病患的 PLT、PT、APT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较,利伐沙班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中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覃业语;王敏;韦知樱;田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NSCLC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CR技术检测老年 NSCLC组织中EGFR 基因突变和 ERCC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50例老年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62例,突变率为41.3%,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率分别为18.7%和18.0%。老年NSCLC组织中,男性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女性(P<0.05),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非吸烟患者(P<0.05),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非腺癌患者(P<0.05),有肿瘤家族史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无肿瘤家族史患者(P<0.05),不同 TNM 分期患者EGFR 基因突变率比较有差异(P<0.05)。EGFR基因突变型ERCC1高表达率低于EGFR基因野生型(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为主,性别、吸烟、腺癌、肿瘤家族史、TNM分期为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EGFR基因突变者ERCC1基因表达量低。

    作者:张利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乳腺癌老年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乳腺癌老年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的相关资料。患者术前均使用全数字化 X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患者术后的病理诊断情况与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单用和联合使用的情况下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全数字化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为83.00%,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2.50%,阳性预测值为87.72%,阴性预测值为76.74%;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为79.00%,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0%,阳性预测值为84.21%,阴性预测值为72.09%;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提升至91.00%,91.67%,90.00%,93.22%,87.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全数字化X线检查联合诊断乳腺癌,能有效弥补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肿块囊实性鉴别和血供情况判断不敏感的缺点,提高诊断的整体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符川;张建辉;张业雨;范平明;冼少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巴丝肼联合电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胱抑素C及血清离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美多芭)联合电针对老年帕金森病( 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胱抑素C 及血清离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P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美多芭口服;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1β、胱抑素C及血清离子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ADL、MMSE 评分,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L-1β、胱抑素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镁离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电针治疗老年 PD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晓平;罗永杰;吴景芬;李晓佳;陈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免疫能力的调控作用

    目的:考察质子泵抑制剂( PPI)联合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免疫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样本炎症因子、免疫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治疗组(79.03%)(χ2=5.522,P<0.05);治疗后,胃镜检查发现,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溃疡面积缩小,数量减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内 CD3、CD4、CD8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CD8降低,CD4增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CD8更高,CD4更低(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45%,对照组复发率为29.0%,组间复发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具有改善炎症,提高免疫作用,可降低溃疡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磊;范月娟;陈福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老年牙周病流行趋势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中老年牙周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来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中老年人516例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医院自拟口腔状况调查表结合口腔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牙周病调查结果,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寻找牙周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16例被调查者中,共发现牙周病患者453例(87.79%),≥1个部位探诊出血的患者414例(80.23%)。口腔检查时共探诊18576个位点,牙龈探诊出血(BOP)阳性位点共3282个(17.67%),平均牙周袋的探诊深度(PD)为(1.722±0.823)mm,平均附着丧失(CAL)为(2.459±1.741)mm,口腔卫生指数(OHI-S)及牙龈指数(GI)均为(2.000±1.000)。单因素分析可知,牙周病发病与年龄、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60岁、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及合并糖尿病(P<0.05)。结论中老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口腔保健方面意识淡薄、长期吸烟以及合并糖尿病者的口腔健康,预防其牙周病的发生。

    作者:罗爱华;谢红;岳朝晖;周婷;夏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PFSG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来行肾活检诊断为PFSGS的老年患者(老年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年龄<60岁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在病程短、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 IgG、IgA、IgM、C3、C4浓度、肾脏免疫病理、疾病危险度方面两组无差异( P>0.05),但老年组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表现均以慢性肾炎常见,但老年组肾病综合征较对照组更常见(P<0.05);③病理方面:两组均以IgM沉积为主,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①PFSGS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②老年患者较对照组易发生水肿;③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较年轻患者相对常见。

    作者:张亚莉;余晓洋;冯婕;李燕;袁美群;冯学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Merkel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Merkel 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男性患者颞部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由大小一致、形态相仿的蓝色小圆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黏附性差,呈弥漫片层状或实性巢状分布,免疫组化见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HMB45,Syn 等阴性。 PET-CT结果见病灶部位代谢增高。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易局部复发或转移,其临床病理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及化疗。

    作者:方静;付强;万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