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和DHS固定疗效比较

蔡振存;王鑫淼;初金泽;朴成哲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A2型, 骨质疏松, 髓内钉固定术,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和动力髋螺钉( DHS)固定治疗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应用PFNA和DHS固定治疗58例65岁以上AO分型为A2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组33例,DHS组25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开始负重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 Harris评价标准。结果 PFNA组31例,DHS组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15.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PFNA 组(12.5±3.5) w、DHS 组(13.5±4.5)w;至末次随访,PFNA组和DHS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3%和83.3%;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PFNA组和DHS组分别为12.9%和33.3%,平均手术时间 PFNA 组为(40.3±12.7) min,DHS组(85.5±18.6) min;术中出血量 PFNA 组为(50.2±35.0)ml,DHS 组(182.0±76.9)ml;术后引流量PFNA组为(30.5±9.6)ml,DHS组(100.5±10.7)ml;手术切口长度PFNA组(4.3±2.7)cm,DHS组(10.5±5.6)cm;开始负重时间PFNA组(10.3±5.7)d,DHS组(30.5±10.6)d。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开始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PFNA 和 DHS固定治疗老年人 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较DHS固定方法简便、微创、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活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用Longa线拴法制作局灶性脑IR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均缺血8 h,再灌注4 h、24 h、72 h、1 w(n=4)与相应时间点处死,亚低温组于脑缺血后12~15 min实施病灶侧亚低温持续4 h。免疫组化法检测AKT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点,亚低温组比常温组缺血侧半暗带AKT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aspase-9显著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脑组织AKT表达,抑制Caspase-9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神经元损害。

    作者:黄杰;李丽茹;张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乳腺癌老年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乳腺癌老年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的相关资料。患者术前均使用全数字化 X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患者术后的病理诊断情况与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单用和联合使用的情况下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全数字化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性为83.00%,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2.50%,阳性预测值为87.72%,阴性预测值为76.74%;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为79.00%,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0%,阳性预测值为84.21%,阴性预测值为72.09%;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提升至91.00%,91.67%,90.00%,93.22%,87.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全数字化X线检查联合诊断乳腺癌,能有效弥补全数字化X线检查对肿块囊实性鉴别和血供情况判断不敏感的缺点,提高诊断的整体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符川;张建辉;张业雨;范平明;冼少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T血管造影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多层螺旋CT( MSCT)以其扫描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解剖层面不断增加、对比剂效应更强、对靶器官血管疾病的明确诊断率更高等优点,而被医学界人士公认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 CT 血管造影( CTA)作为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工具正在逐步地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1,2〕。21世纪随着320排及双源CT的出现,更进一步提高了螺旋CT血管显像的质量,在某些诊断脑供血动脉狭窄疾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的随访中部分取代了“金标准”血管造影技术〔3,4〕。

    作者:张东威;刘跃辉;李敏;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雷公藤多苷致肝毒及其减毒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多苷( TG)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中提取的有效组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1〕。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方面,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2〕、肾小球肾炎〔3〕、糖尿病肾病〔4〕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5〕。随着TG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且诱发肝损伤的发生率极高〔6〕。为了保证TG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本文对TG所致肝毒及其减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金洋;李军;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心身科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并结合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90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患者的PSQI得分均分为(12.45±5.15)分,多存在睡眠问题;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是否仍工作、负性情绪、运动锻炼、生活满意度对患者的睡眠状况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负性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是影响老年人睡眠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减少负性情绪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刘雪琴;万爱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治疗海南黎族肺腺癌患者效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rs34743033(5'端非编码区28 bp重复序列)及rs34489327(3'非编码区的1494 bp处6 bp核苷酸片段的缺失或插入)与培美曲塞治疗海南黎族肺腺癌患者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手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认海南晚期肺腺癌患者104例,采用PCR的方法检测5'端28 bp重复序列多态性;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3'端6 bp核苷酸片段的缺失或插入,随访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结果 TS 基因5'端非编码区rs34743033多态性位点3R/3R、2R/3R、2R/2R 基因型在肺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3%(70/104)、17.3%(18/104)、15.4%(16/104)。3'端非编码区rs34489327多态性位点+6 bp/+6 bp、+6 bp/-6 bp、-6 bp/-6 bp基因型在肺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3.8%(56/104)、34.6%(36/104)、11.5%(12/104)。2R/2R和2R/3R基因型患者分别为12.00和18.50个月,3R/3R基因型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1.63和18.17个月,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6 bp/-6 bp 和-6 bp/+6 bp基因型患者分别为12.00和18.70个月,+6 bp/+6 bp基因型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1.50和19.17个月,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TS基因rs34743033及 rs34489327多态性可能与培美曲赛治疗海南黎族肺腺癌的疗效和预后无关。

    作者:吴毓优;高炳玉;刘玉;夏立平;苏洁之;陈峙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5个乡镇共117名老年居民进行急救知识与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5.11±1.73)分,其中触电急救措施正确率(91.5%)高,对心肺复苏正确率(7.7%)低,生活经验和电视广播是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多因素分析,急救知识培训经历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急救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老年人群急救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急需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吴炜炜;黄吕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成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79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共269篇。对其使用的中成药及组成中药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研究频次较高的中成药有醒脑静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等;组成中成药的药物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水蛭23次,丹参21次,川芎19次,黄芪13次,三七13次;将组成中成药的药物进行分类统计,使用频次多的药物类型为补虚药。结论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成药较少,提取物类中成药在临床使用较多,但组分明确的中成药的种类较少。

    作者:闫晨;马德邻;马妍;朱金墙;周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清visfatin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2DM患者86例,测定visfatin及24 h U-mAlb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按24 h U-mAlb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24 h U-mAlb<30 mg)和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T2DM 组,24 h U-mAlb 30~300 mg),同期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进行visfatin、24 h U-mAlb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T2DM组血清visfatin水平较NC组及T2DM组均明显升高(P<0.01);T2DM组较NC组visfatin水平明显增高(P<0.01)。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 Visfatin 与 BMI(r=0.391,P<0.01)、WHR(r=0.308,P<0.01)、HbA1c(r=0.422,P<0.05)、FPG(r=0.204,P<0.05)、24 h U-mAlb(r=0.437,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isfatin对T2DM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茜;杨刚毅;向鹏月;高琳;陈其荣;唐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2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二组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表达。结果二组中sICAM-1和sVCAM-1的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sICAM-1和sVCAM-1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sICAM-1和sVCAM-1高表达,二者的上调参与病变形成和进展。

    作者:隋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状况的影响。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8例,随访用药状况1年,并测定患者血脂、血压、血糖情况,然后分批给冠心病患者做“关于冠心病规范治疗,三高达标”等健康教育讲座,并现场答题,发放《就诊信息提示手册》,随访1年,定期收回手册统计用药情况及检查结果,分析达标情况。结果未做健康教育随访1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完全达标率为22.9%,健康教育后随访1年,血脂、血压、血糖完全达标率为32.8%,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率。

    作者:方向阳;巩维佳;侯原平;陆玫;陈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NSCLC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PCR技术检测老年 NSCLC组织中EGFR 基因突变和 ERCC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50例老年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62例,突变率为41.3%,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率分别为18.7%和18.0%。老年NSCLC组织中,男性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女性(P<0.05),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低于非吸烟患者(P<0.05),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非腺癌患者(P<0.05),有肿瘤家族史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无肿瘤家族史患者(P<0.05),不同 TNM 分期患者EGFR 基因突变率比较有差异(P<0.05)。EGFR基因突变型ERCC1高表达率低于EGFR基因野生型(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21和外显子19突变为主,性别、吸烟、腺癌、肿瘤家族史、TNM分期为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EGFR基因突变者ERCC1基因表达量低。

    作者:张利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痴呆和认知障碍领域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美对比

    以阿尔茨海默病( AD)为主要类型的痴呆和认知障碍是一种多在老年期前后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病程呈进行性且病因迄今不明,是目前无法治愈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大脑疾病。由于全球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痴呆和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也相应增加;同时,此类疾病有高达5%的患者发生在40~50岁,这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据估计,我国AD患者近600万,到21世纪中叶将接近2千万〔1〕;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北京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11.6%〔2〕。在美国大约400万人患有AD,是美国第6位主要死因〔3〕。鉴于痴呆和认知障碍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本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的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成果数据,探讨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展情况,对比中国和美国的研究现状。

    作者:傅俊英;赵蕴华;王道仁;彭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河南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分析

    目的:分析河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145家乡镇卫生院、214家村卫生室和2938户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受访的乡镇卫生院和93.6%的村卫生室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48.2%的受访老年人接受过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为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领导重视、政策完整性、经费分配等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因素。结论应进一步提高供需双方的认识,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吕晖;龚勋;冯华;黄石松;张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各组患者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含有恩度的生理盐水进行胸腔局部灌注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含有顺铂联合恩度的生理盐水进行局部灌注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VEGF、MMP-9水平变化,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VEGF、MMP-9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KPS评分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顺铂联合恩度能够积极有效的提高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磊;杨卫兵;柏玉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户外登山对中老年人身体基本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户外登山对中老年人身体基本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经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的中老年人110例,制订合理的户外登山计划,坚持运动1年的为107例。分别测量登山前后受试者心功能指标、血脂、血糖及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动后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数均明显低于运动前(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运动后血浆中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运动前( 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运动后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显著下降( P<0.05)。结论户外登山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心脏功能、血脂、血糖及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一种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王俊杰;宋亚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脑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脑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垂体瘤切除术老年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后给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ELISA法测定血清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前血清NSE和S-100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血清NSE和S-100β高于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者(P<0.05)。结论老年垂体瘤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和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升高有关,术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不引起脑损伤,不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李正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民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实施对策

    目的:分析民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1048名老年住院患者,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老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跌倒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差错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患间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蔡燕;王绚璇;龚勋;王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及生存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346例被确诊为肺癌的老年患者中,74例合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为观察组,其余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病理类型、癌症分期、治疗方案和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对可能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因素主要有:化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心静脉导管、血红蛋白值及癌胚抗原(CEA)值。化学治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OR=2.71,P<0.01);血红蛋白值高于140 g/L 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OR=2.49,P<0.01);肺癌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OR=2.52,P<0.01);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OR=2.43,P<0.01);观察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 P<0.05)。结论化学治疗、血红蛋白值偏高、癌症晚期和肺腺癌是导致合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重要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对患者生存期具有较大影响。

    作者:方芳;林云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B7同源体4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和B7同源体(B7-H)4的表达,分析其意义。方法68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为观察组,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标本为对照组,体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女性30例血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留取清晨空腹血分离血清后进行 HE4、CA125和 B7-H4表达的检测。结果三组 HE4、CA125和 B7-H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E4、CA125和B7-H4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三者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HE4、CA125和B7-H4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中HE4、CA125和B7-H4高表达,三者对术前初筛肿瘤性质及判断病变程度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玉嵚;李永川;邢玥;艾小庆;王烈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