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玲
目的:探讨白芍七物颗粒剂对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增高( 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肠黏膜征象积分与中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3例(7.69%),研究组未见肝功能异常,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剂可能通过降低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 IFN-γ、TNF-α、IL-8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与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杨周雨;何永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 WBC)和C反应蛋白( CRP)两项指标与临终老年患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分析WBC、CRP这两项检测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组间WBC、CR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而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单独细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组间比较WBC、CRP,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终老年患者的 WBC、CRP与念珠菌、细菌感染均有相关性;念珠菌感染后,WBC、CRP增高幅度与是否细菌联合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施彦臻;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IH)对大鼠认知功能、脑室旁白质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 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CIH预实验,每只大鼠缺氧前后均查血气分析,以判断是否达到低氧血症及低氧的程度。造模成功后,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CIH组20只、空白对照组( UC组)15只、空气模拟对照组( AC组)15只。 CIH组每日间歇缺氧8 h,连续8 w。 AC组与CIH组共用控制系统,不同的是所有吹入气体均为空气。 UC组正常饲养,未加干扰。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脑室旁胶质细胞GFAP和S100B表达水平变化,用光镜观察大鼠白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orris水迷宫学习成绩:定位航行实验:第5天训练结束时,CI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同期的UC组和AC组(P值分别为0.009,0.004),UC组与AC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03)。空间搜索实验:CI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UC和AC组显著减少(P分别为0.031,0.010);CIH组明显比UC组及AC组穿越平台次数少(P值分别为0.007,0.004)。而UC组与A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IH大鼠脑室旁白质区 GFAP、S100B较UC、AC组表达升高(P<0.05)。 CIH 大鼠脑室旁白质区 GFAP、S100B 和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r=-0.121,-0.015,P=0.028,0.015)。结论 CIH导致的认识功能损害可能与脑室旁白质病变有关。
作者:许盈盈;黄银辉;陈雅芳;林有榆;蔡若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TRUBP)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不适及各种并发症。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收集2015年1~11月住院TRUBP患者212例,其中86例为对照组,年龄(68±7)岁,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126例作为干预组,年龄(67±6)岁,采用个体化健康指导。结果实施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的患者,肠道准备情况得分2.99±0.09,术前焦虑得分35.36±2.09,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焦虑量表得分以及术后发热、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征以及肉眼血尿、大便带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能提高TRUBP患者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索晋柳;齐艳;郭燕;丁清清;刘春雷;王雪格;苏明阳;赵松;刘会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雌激素分布于身体内的多个器官组织中,调节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作用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雌激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集于脑组织中的不同部位,作为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和增强认知功能等〔1,2〕。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雌激素可以降低或延缓神经变性疾病,如延迟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脑缺血、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或改善其预后〔3~5〕,但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雌激素除了核受体以外,胞膜上也存在雌激素受体,核受体ER-α和 ER-β、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 GPR30和 GAq-ER等〔6,7〕,这些受体对雌激素反应途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张文丽;唐慧;张瑞;朱莹;秦丽娟;王瑞敏;王智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应用手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41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39例(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且无术中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同的疗效,相比传统开腹及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曹正涛;王西墨;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及失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38名老年人,运用乐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孤独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96%的老年人孤独感处在中等及其以上水平,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失能老年人;老年人乐观、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乐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结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在乐观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失能在老年人的乐观、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作者:张岩;周炎根;雷婷婷;王芳;杨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Exendin-4在高脂状态下是否具有抗脂毒性及其相关机制是否涉及胰-十二指肠同源盒( PDX )-1。方法不同浓度的Exendin-4培育βTc6细胞不同时间,再应用1 mmol/L游离脂肪酸( FFA)干预24 h,检测细胞内PDX-1表达及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①Exendin-4干预6 h,各组细胞PDX-1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善;②当 Exendin-4干预延长至12~24 h,随着干预浓度增高,细胞内PDX-1逐渐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好转。结论高脂状态下适宜浓度的 Exendin-4干预一定时限可上调β细胞内PDX-1的表达,并改善细胞增殖功能及胰岛素分泌能力。
作者:黄林晶;侯毅翰;杨立勇;严孙杰;沈喜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2011年的1.85亿上升到4.83亿,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预测值多出5200万〔1〕。老龄化所引起的医疗费用激增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而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经济基础和医疗条件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对医疗保障的需求。目前,医疗支出已成为继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居民消费〔2〕。因此,理清老年医疗费增长的内、外因素对于有效调控过度医疗支出,制定缓解方案,提高国民公共健康意识,降低国家财政支出,减少个人经济负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梁思雨;杨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肌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和对照组(75.0%)无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收集高龄(≥65岁)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IL)-2、IL-10、IL-25、IL-27和IL-35水平差异,同时收集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分析IL-2、IL-10、IL-25、IL-27和IL-35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IL-2水平显著降低〔(8.37±2.38) vs (32.48±4.71) ng/ml,P=0.000〕;IL-10显著升高〔(123.39±23.59) vs (23.40±5.39) ng/ml, P=0.000〕;IL-25显著降低〔(12.18±4.48) vs (28.39±6.97) ng/L,P=0.000〕;IL-27显著降低〔(18.39±6.57) vs (32.39±8.29) ng/L, P=0.000〕;IL-35显著升高〔(216.58±58.39) vs (178.03±56.59)ng/L,P=0.002〕。术后2年,共21例患者术后复发。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患者的 IL-2水平显著降低〔(6.18±1.49) vs (9.96±2.94) ng/ml,P=0.000〕;IL-10显著升高〔(143.96±34.58) vs (108.49±18.75) ng/ml,P=0.000〕;IL-25显著降低〔(9.72±3.83) vs (13.96±4.82) ng/L,P=0.015〕;IL-27显著降低〔(15.74±5.39) vs (20.31±7.12) ng/L, P=0.000〕;IL-35显著升高〔(239.58±68.58) vs (199.92±49.83)ng/L,P=0.035〕。结论高龄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可导致患者临床预后恶化。
作者:郭文利;陆建菊;黄建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 COPD 死亡数为203922~234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徐刚;鄢艳兰;黄久玲;刘世炜;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生物吸收性内固定材料聚左旋丙交酯( PLLA)在老年颌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7例老年颌骨骨折患者自愿行生物吸收性接骨材料PLLA(55例,PLLA组)和钛板(52例,对照组)内固定手术治疗颌骨骨折,对两组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PLLA在老年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PLLA组疗效的优良率与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且PLLA组术后3、6个月的张口度和术后6个月颞颌关节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LLA可很好地应用于老年颌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是目前老年人临床理想的固定材料。
作者:王陈飞;冯兴梅;冯桂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注二者与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56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5例无明显病变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SOX-2、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两组中SOX-2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及MVD值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OX-2和VEGF的阳性率和MVD值与肿瘤的大径和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 VEGF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累犯密切相关。观察组中SOX-2和VEGF的阳性率和MVD值均与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 SOX-2和VEGF、SOX-2和MVD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中SOX-2低表达、VEGF和MVD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中SOX-2对血管的形成无明显作用。
作者:秦风雪;卓玛;琪美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均显著降低,其中 C 组治疗后 TG、TC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且C组治疗后LDL显著低于 A组和 B组(P<0.05);三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C组治疗后CRP、TNF-α、IL-6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可以显著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钱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宽恕在老年人生命意义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老年人生命意义问卷、宽恕特质量表( TFS)和孤独感量表(UCLA),通过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结合的方式对福建省福州和厦门地区2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7份。结果①生命意义及其各维度(苦难认知、主动追寻、被动接纳)与宽恕呈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及其各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宽恕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②宽恕在老年人生命意义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7%。结论老年人生命意义对孤独感有直接的影响,且部分是通过宽恕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对提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作者:蒋怀滨;张斌;王超;李子璇;陈艳;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年龄在老年人低T3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性及机制。方法收集老年患者193例,其中低T3综合征患者(病例组)84例,平均年龄(81.5±0.738)岁,正常对照组109例,平均年龄(76.3±0.859)岁。采用UnicelBX1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反T3(rT3)。结果病例组 FT3低于对照组、rT3高于对照组(P<0.01),FT4、TSH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 FT3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2、R2=0.186,b=-5.639)。结论年龄可作为低T3综合征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董燕;乔莉;龚晨;田昌荣;申潇竹;包勤文;聂毛晓;汪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20s Proteasome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法及荧光标记蛋白质底物法检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中20 s Proteasome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结果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及核硬度的增加,20s Proteasome的表达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20s Proteasome与晶状体混浊程度相关。
作者:李卉;田蕊;吴怡;王陆飞;窦文文;张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 UA)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3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肝脏彩超结果分为肝纤维化组组195例和对照组190例。调查糖尿病病程,测量体重、身高;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白蛋白( ALB)、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移酶( ACT)、血肌酐( Scr)、SUA;测定24 h尿量,计算UA清除率和 UA排泄分数。肝纤维化组根据血 UA分为高UA组42例和正常 UA 组153例,分别计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结果肝纤维化组高 UA 血症的患病率(21.5%)明显高于对照组(8.9%)(P<0.05);高UA组预测晚期肝纤维化进展率为35.7%,显著高于正常 UA组(20.9%,P=0.047)。排除晚期肝纤维化率正常 UA组与高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vs 11.9%,P>0.05)。结论血UA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为高危人群的评估和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朱锋;魏佳平;黄斌;杨雪辉;金雅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抗衰老标志蛋白(RGN)及抗增殖蛋白(PHB)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造模组(36只)。使用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纤维化组(16只)、CGII干预组(16只)。CGII干预组给予60 mg/ml CGII肌肉注射,肝纤维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等渗盐水肌肉注射,1次/d,连续6 w。取大鼠肝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RT-PCR检测肝组织中RGN和PH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肝纤维化组大鼠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GII干预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变细、减少,纤维化程度较肝纤维化组明显改善。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中 RGN和 PHB 蛋白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CGII干预组RGN和PH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纤维化组(P<0.01)。肝纤维化组RGN和PH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GII干预组RGN和PH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P<0.01)。结论 RGN和 PHB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降低,与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
作者:马波;陈忠诚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