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黄艳;朱光发;武元星;刘玉磊;吴春婷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呼吸与危重症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及耐药性等情况,分三个阶段(Ⅰ阶段为2005-2008年,Ⅱ阶段为2009-2012年,Ⅲ阶段为2013-2016年)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1382株,其中Ⅰ、Ⅱ、Ⅲ阶段分别为206、496、680株.鲍曼不动杆菌在标本中的分布以呼吸道分泌物为主,达98.22%,其次血液为1.37%,尿液为1.30%.在药敏结果中,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为1.35%.在Ⅰ、Ⅱ、Ⅲ阶段,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6.00%、15.08%、25.7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18%、84.01%、83.04%,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1.52%、83.49%、77.62%.在Ⅲ阶段,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0.8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严重耐药,治疗困难.临床需通过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加强院感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哮喘致呼吸心跳停止2例分析

    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数分钟至数小时会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这种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耐受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Aspi-rin induced asthma AIA) [1].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盐的复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和疼痛. 本文将2 例赖氨匹林致严重AIA 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抢救及预防作一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绪梅;母前途;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克隆抗体治疗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以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及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据统计, COPD 目前居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3位,在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同时对社会经济亦造成严重负担[1].

    作者:邬祚虹;程德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消癌平注射液在Lewis肺癌中对肿瘤生长及VEGF、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消癌平注射液(Xiaoaiping injection,XAP)对Lewis肺癌小鼠体内移植瘤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癌平注射液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C57BL小鼠40只,在小鼠右腋下给予接种肺癌Lewis瘤细胞悬液以构建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XAP高剂量组(30mg/mL)、XAP中剂量组(20mg/mL)、XAP低剂量组(10mg/mL),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的移植瘤生长情况,肿瘤组织中VEGF、EGFR蛋白表达情况,脾、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结果 各组小鼠接种7d后均出现皮下肿瘤结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对照组小鼠移植瘤生长快,XAP高剂量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XAP高剂量组、XAP中剂量组、XAP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EGFR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XAP高剂量组、XAP中剂量组及XAP低剂量组的瘤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脾与胸腺免疫器官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消癌平注射液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功能的提高,抑制肺癌组织中的VEGF、EGFR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王媛;惠双;张成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腺癌组织中Connexin 43、TTF-1的表达与CT肺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CT肺灌注成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肺内单发结节行CT灌注成像,观察血流量(BF)、血容量(BV)与高增强值(PEI)等灌注参数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Connexin 43、TTF-1在肺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onnexin 43、TTF-1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的Connexin 43表达阳性率为55.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onnexin 43表达阳性率100%(P<0.05).肺腺癌组织中的TTF-1表达阳性率为81.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TF-1表达阳性率6.1%(P<0.05).Connexin 4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均相关(P<0.05);TTF-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均相关(P<0.05).148例肺腺癌患者BF为(46.5±9.7)mL·100mg-1·min-1,BV为(10.1±1.8)mL/100g,PEI为(22.4±7.2)HU.相关分析显示,Connexin 43的表达强度与BF、BV均呈负相关(r=-0.503,P<0.05;r=-0.496,P<0.05),与PEI不相关(r=0.135,P>0.05).TTF-1的表达强度与BF、BV均呈正相关(r=0.527,P<0.05;r=0.481,P<0.05),与PEI不相关(r=0.102,P>0.05).Connex-in 43表达强阳性组与弱阳性组的BF与BV值均显著低于Connexin 43表达阴性组(P<0.01).TTF-1表达强阳性组与弱阳性组的BF与BV值均显著高于TTF-1表达阴性组(P<0.01).结论 Connexin 43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而TTF-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下调Connexin 43及上调TTF-1蛋白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T肺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值与Connexin 43、TTF-1等肿瘤恶性分子表达水平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可将CT灌注成像用于肺腺癌肿瘤分期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作者:陈刚;陈少武;索方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胸膜固定方式在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肺大疱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胸膜固定方式在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肺大疱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并行单孔胸腔镜大肺泡切除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的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胸膜固定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机械摩擦后采用安尔碘涂抹的方法,共45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术.选取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发热情况、胸腔引流量、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及发热情况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有明显痛感在3天内均能明显缓解(P<0.05),在术后前2天观察组患者痛感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第3天两组痛感相当(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 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术胸膜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比机械摩擦后采用安尔碘涂抹的胸膜固定法有明显的优势,还可明显降低气胸复发率.

    作者:陈春雨;陶立伟;朱叶青;顾江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L-3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阻肺) ,是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常见但预后较差的类型. 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COPD患病总人数高达9990 万,6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 [1]. 慢阻肺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已有研究表明,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多种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炎症调控网络.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促炎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就IL-3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对老年ICU机械通气撤机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管理维持适度液体负平衡状态,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撤机前、撤机后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呋塞米日剂量、日均入量、日均出量、脱机当天液体平衡、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撤机期间并发症发生发生率.结果 两组撤机前的MAP、CVP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48 h,两组MAP、CVP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撤机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撤机48 h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为(430.42±89.7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26.75±92.88)pg/mL(P<0.05).两组呋塞米日剂量、日均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个脱机过程中液体日均入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脱机当天液体负平衡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02±1.90)d,显著短于对照组(8.01±2.14)d,撤机成功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5).观察组撤机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44%,显著低于对照组44.44%(P<0.05).结论 适度液体负平衡可改善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功能,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撤机成功率提高.

    作者:张敏;刘霁尘;玉静;刘思杰;马迎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FABP4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4)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功能为调节脂质代谢,参与炎性反应、细胞生长及分化.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 FABP4 与 COPD、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ALI、肺癌等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拟通过阐述FABP4 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ABP4相关肺部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研究线索.

    作者:贺容;徐双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华蟾素联合多柔比星通过Fas/线粒体通路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柔比星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Fas/线粒体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华蟾素(0、0.1、0.2、0.4、0.8μg/mL)、不同浓度多柔比星(0、0.25、0.5、1.0、2.0μg/mL)或联合用药(多柔比星0.5μg/mL分别与华蟾素0、0.1、0.2、0.4、0.8μg/mL联合使用)处理A549细胞.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华蟾素联合多柔比星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联合多柔比星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549细胞Fas/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华蟾素和多柔比星对A549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0.5μg/mL多柔比星分别与0.1、0.2、0.4、0.8μg/mL华蟾素联合处理下,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②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用0.4μg/mL华蟾素或0.5μg/mL多柔比星处理后A549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与单独用药比较,两药联合处理后A549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用0.4μg/mL华蟾素或0.5μg/mL多柔比星处理后A549细胞Fas、FasL、TNF-R1、Bax及Cyt-c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显著下调、裂解型Caspase-3/8/9显著增多(P<0.05);与单独用药比较,两药联合处理后A549细胞Fas、FasL、TNF-R1、Bax及Cyt-c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显著下调、裂解型Caspase-3/8/9显著增多(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多柔比星可显著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s/线粒体凋亡通路强化有关.

    作者:董伯升;徐克友;左彩莹;张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情变化有无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ICU接受机械通气的VAP患者,根据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鼻饲和基础疾病等.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MV持续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4周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 糖尿病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GCS评分降低,APACHEⅡ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4周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0.9%和14.0%,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9).结论 2型糖尿病对ICU接受机械通气VAP患者的生存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是增加VAP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海龙;赵丽英;孟波;李辉明;谢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人群肺功能受损分析——潮汕农村地区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该地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与慢性咳嗽、咳痰增多以及对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损伤的情况,以及暴露指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以潮汕无空气污染的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按村落分布情况随机整群抽样分析,选取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常住人口577名,分为生物燃料暴露组(观察组)420名,无生物燃料暴露组(对照组)157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生物燃料暴露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组村民的咳嗽、咳痰症状均比非暴露组严重,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的村民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χ2=4.869,P<0.05;χ2=5.084,P<0.05);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指标暴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EV1占预计值%指标于组间无差异(P>0.05),在小气道功能比较中,PEF25、PEF50、PEF75、MMEF和MMEF占预计值%指标,在暴露组人群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中,生物燃料暴露指数对肺功能存在损伤影响,分别为FEV1/FVC(回归系数-0.1)、FEV1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2)、MMEF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2).结论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可导致慢性咳嗽、咯痰增多以及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损伤.

    作者:蔡博;吴捷;俞光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Good's综合征1例

    Good' s综合征是一种成人免疫缺陷病,与胸腺瘤并存,临床上罕见.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表现为各种慢性感染,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未及时发现胸腺瘤,早期容易漏诊或误诊,贻误治疗,影响预后. 现就本人收治1例历经1年余方诊断Good' s综合征的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林炳棋;殷建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BIM基因多态性对NSCLC行铂类药物化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BIM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行铂类药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NSCLC患者84例,均采用铂类药物开展化疗,对其BIM基因多态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检测,探讨BIM多态性与NSCLC患行铂类药物化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84例中,共检测出70例BIM基因无多态性患者(即野生型)和14例BIM有多态性患者(12例混合型和2例缺失型).(2)相较于BIM基因混合、缺失型患者,野生型患者在化疗后的CA125、CEA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且其客观缓解率明显提高(47.14%vs 14.29%,P<0.05),但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80.00%vs 71.43%,P>0.05).(3)相较于BIM基因混合、缺失型患者,BIM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且1年、2年、3年生存率亦明显提高(P<0.05),化疗后的KPS评分亦显著高于前者(P<0.05).(4)BIM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9%显著低于BIM基因混合、缺失型患者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IM基因多态性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具有显著影响(P=0.005).结论 BIM基因多态性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铂类药物化疗预后产生明显影响,对BIM基因多态性开展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

    作者:代岩;曲伟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伴有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伴有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140例,根据MP-DNA检测结果分为A组96例(MP-DNA检测阳性)、B组44例(MP-DNA检测阴性),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对比两组BALF中相关细胞因子,并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组患儿的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显著的高于B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轻症、重症患儿的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分别高于B组的轻症、重症患儿(P<0.05);A组和B组的重症患儿BALF中的IL-17、IL-33、IL-6、IL-8、IL-10、TNF-α、HMGB1的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本组的轻症患儿(P<0.05).结论 伴有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较不伴有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

    作者:李会娟;梁东阁;常会娟;靳秀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百分比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诱导痰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eosinophile granulocyte)百分比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3名,设为对照组,均对诱导痰细胞、外周血EOS、肺功能实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诱导痰异常检出率为98.39%,显著较对照组的4.76%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E1.0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诱导痰与外周EOS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EOS百分比>10.0%的患者FVE1.0占预计值比显著低于<10.0%的患者,外周血EOS百分比显著高于<10.0%的患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可反应患者气道炎症程度.

    作者:古丽班努;苏婷;阿丽娅·艾依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道病原体季节变化的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慢性细菌性气道感染与病毒暴露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事件的发生率和季节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间,我院呼吸科招募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男/女分别为29/23例,平均年龄70.7±9.9年.患者每月以及在AECOPD发病时接受痰液标本取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病毒PCR分析,分析研究AECOPD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结果 总体上,AECO-PD患者痰液样本的细菌(61.7%vs 47.3%,χ2=7.647,P=0.0057)和病毒(32.5%vs 7.8%,χ2=48.8,P<0.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常见的病原菌为非典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而常见的病毒为鼻病毒.痰液样本中细菌与病毒同时检出的比率从COPD稳定期的4.6%升高到AECOPD的22.5%(χ2=37.38,P<0.0001).AECOPD病例的痰液标本的病原菌的分布呈季节性变化.AECOPD的就诊率从低季节的35.0%上升到高季节的65.0%,细菌性或病毒性导致的AECOPD的就诊率从低季节的64.3%到高季节的75.6%;对于病因阴性的AECOPD,由低季节的35.7%下降到高季节的24.4%(χ2=1.734,P=0.1880).结论 AECOPD病因随季节变化.冬季发病率上升可能是由于病原体存在增加以及非典型流感嗜血杆菌气道感染与病毒感染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

    作者:谢媛媛;欧阳玥;翟福利;蔡晓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与18 F FDG-PET/CT显像特征的关系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行18 F FDG-PET/CT检查,并在其行肿瘤切除术后进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PD-L1在病理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g)、PD-L1阳性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分化组、中分化组SUVmax值、SUVavg均高于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病灶内PD-L1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高分化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病灶SUVmax值与PD-L1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Spearman分析显示病灶SUVmax值与PD-L1指数呈正相关(r=0.705,P<0.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V max值和组织PD-L1表达呈正相关性,病灶SUV max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组织PD-L1水平,可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付立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海南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流行病学情况,为海南省NRDS预防措施制定提供参考,降低NRDS率,提升人口出生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海南省5家综合医院和2家妇产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新生儿资料,统计NRDS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Apgar评分等情况.孕妇情况:年龄、胎次、高危妊娠及类型、分娩方式、是否阴道难产及难产类型(巨大儿、糖尿病、扁平骨盆、肩难产等).按照是否为NRDS,将新生儿分为NRDS组和非NRDS组,采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法,比较两组新生儿及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海南省新生儿NRDS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了解NRDS患儿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探讨NRDS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 海南省2014年1月-2017年1月纳入调查医院共出生新生儿32183例,NRDS 392例,NRDS率1.22%.胎儿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出生Apgar评分、胎数、胎次、高龄产妇、胎次、阴道难产、高危妊娠是影响NRDS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胎、低体质量出生、胎龄≤35周、高龄产妇、阴道难产是NRDS危险因素.结论 NRDS预后差,产前对产妇及胎儿发生NRDS的危险因素评估,对于有NRDS危险因素的产妇做好产时应激预案,提升NRDS抢救质量.

    作者:钟丽花;王亚洲;李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氧化应激和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 ECM)的过度产生和沉积,及由肺泡上皮细胞慢性损伤后的异常修复所导致的肺组织的异常重构为特征的致命性的间质性肺疾病. 目前, IPF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IPF 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1].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肺纤维化的发生部分是由于控制氧化应激、自噬分子机制之间的不平衡引起. 氧化应激是指高度反应性氧化分子的累积效应,这些分子会造成细胞损伤.

    作者:刘洪艳;伍义兰;谢婷婷;闵香玉;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腔镜与开胸肺包虫内囊摘除术治疗肺包虫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17年3月开展的118例行胸腔镜下肺包虫内囊摘除术和87例开胸肺包虫病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胸管时间、胸管引流量、疼痛情况、术后漏气、出血、包虫残腔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05.18±23.57min,与开胸组98.56±11.37 min无显著差异,但在术中出血(28.37±6.85mL vs 91.47±10.29mL),胸管引流量(60.35±21.31mL vs120.33±11.47mL),以及术后住院时间(7.35±1.78d vs 10.14±3.75d)均有显著优势(P<0.05).胸腔镜组在肺部感染率(18,15.25%)、切口感染率(9,7.63%)方面明显优于开胸组(分别为23,26.44%及14,16.09%),胸腔镜组包虫残腔开放处理并置双引流管组术后漏气发生率(11.02%)、包虫残腔感染率(5.93%VS 5.74%)、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4.24%vs 3.45%)、咯血发生率(6.78%vs 5.74%)与传统开胸残腔缝合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胸腔镜组术后包裹性液气胸发生率(8.47%vs 18.39%)明显降低.结论 胸腔镜治疗肺包虫病较开胸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陈康;蒋颖博;王小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