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肠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

何智勇;苏志坚

关键词:嵌顿疝, 肠缺血, 嵌顿持续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肠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68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中因肠缺血坏死需行肠切除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中证实腹股沟斜疝54例,直疝4例,股疝10例,共计9例患者手术中同期行肠切除术,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嵌顿持续时间(≥48 h)(OR=12.345,P=0.005)和股疝类型(OR=9.684,P=0.019)是手术中肠切除的独立危险因子,而患者年龄、既往腹股沟疝病程、腹痛症状以及影像学肠梗阻征象等相关因素与肠切除无明显相关。结论嵌顿性股疝和嵌顿时间≥48 h的腹股沟疝患者急诊手术中肠切除危险显著增加,临床医师应对此类患者提高警惕,尽早手术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左心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而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又是肺动脉高压中常见的类型〔1〕。绝大多数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由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和(或)左心瓣膜病所致。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其病死率是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2〕。本文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陈海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暗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暗示疗法与认知疗法对老年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PSPD)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分别接受暗示心理治疗(暗示组),躯体意念引导式暗示心理治疗(认知组),分别在6个时间点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进行疼痛与焦虑评估。结果住院期间两组的时间交互效应无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时间交互效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暗示组疼痛值趋于稳定低值,而认知组疼痛程度呈上升趋势,出院6个月时暗示组复发率低于认知组(P<0.05)。结论躯体意念引导式暗示疗法对老年 PSPD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更好的长期效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维持疗效、预防复发较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有一定优势。

    作者:常国胜;倪居;张瑞星;苏连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比较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18例,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分成血液透析组(n=143)和腹膜透析组(n=75),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血液透析组情绪状态、社交能力、生理疼痛程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腹膜透析组( P<0.05);两组是否患有原发性糖尿病及是否失业均会对 SF-36总分及各项指标得分有显著影响( P<0.05);经多元回归统计,透析方法、原发性糖尿病、失业、文化程度是透析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腹膜透析的综合疗效高于血液透析,糖尿病及失业可以影响其生存质量。

    作者:何川鄂;杨林;贾中尉;朱平;黄倩;张祥文;夏敬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老年组),40例中青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青年组),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组(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原( PC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 IL-2、IL-6,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γ-GT和TBIL。结果老年组及中青年组IL-2、IL-6、TNF-α、FT3、FT4、ALT、AST、ALP、γ-GT、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PCT水平较正常组比较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2、TNF-α、FT3、FT4水平和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老年组IL-6、ALT、AST、ALP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清IL-6与TNF-α、ALT、AST、ALP呈正相关(r=0.45,0.32,0.39,0.28,P<0.05)。结论老年甲亢易伴发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卢亚敏;张明明;李天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造影在非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 CEUS)对非肝硬化背景肝局灶性病变( 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以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同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3例非肝硬化背景的FLL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其增强模式进行分析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恶性病灶共计8例,超声造影确诊7例,未明确诊断1例;良性病灶25例,超声造影明确诊断20例,剩余病灶1例考虑为恶性,未明确定性诊断为4例。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非肝硬化背景的FLL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值得肯定,具有实用价值,应继续广泛应用并深入研究。

    作者:刘建;周方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 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评定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 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逐渐降低,参附注射液组治疗后3、5 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5 d的心功能指标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SP患者,能有效改善的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

    作者:陈秋萍;冯永民;陆冰;谢德;刘广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路径管理模式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路径管理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医学临床和医护康复照顾为主要行业发展领域,称为临床路径( CP )。 Coffey 等〔1〕认为CP是由医生、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对于一个特定的诊断或程序,在适当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佳排序的措施。 CP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佳照护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2,3〕,现已从医院扩展到社区、疗养院〔4〕及学校教学〔5〕。本研究旨在探讨路径管理模式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杜小静;宋红霞;吕亚静;张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收集高龄(≥65岁)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IL)-2、IL-10、IL-25、IL-27和IL-35水平差异,同时收集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分析IL-2、IL-10、IL-25、IL-27和IL-35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IL-2水平显著降低〔(8.37±2.38) vs (32.48±4.71) ng/ml,P=0.000〕;IL-10显著升高〔(123.39±23.59) vs (23.40±5.39) ng/ml, P=0.000〕;IL-25显著降低〔(12.18±4.48) vs (28.39±6.97) ng/L,P=0.000〕;IL-27显著降低〔(18.39±6.57) vs (32.39±8.29) ng/L, P=0.000〕;IL-35显著升高〔(216.58±58.39) vs (178.03±56.59)ng/L,P=0.002〕。术后2年,共21例患者术后复发。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患者的 IL-2水平显著降低〔(6.18±1.49) vs (9.96±2.94) ng/ml,P=0.000〕;IL-10显著升高〔(143.96±34.58) vs (108.49±18.75) ng/ml,P=0.000〕;IL-25显著降低〔(9.72±3.83) vs (13.96±4.82) ng/L,P=0.015〕;IL-27显著降低〔(15.74±5.39) vs (20.31±7.12) ng/L, P=0.000〕;IL-35显著升高〔(239.58±68.58) vs (199.92±49.83)ng/L,P=0.035〕。结论高龄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可导致患者临床预后恶化。

    作者:郭文利;陆建菊;黄建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神经监护下关节镜微创治疗老年腕管综合征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关节镜下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年龄筛选60岁以上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15例,气管内全麻下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 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 MEP)对上肢正中神经进行实时诱发电位监测。应用开口套管保护正中神经,于2.7 mm小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关节镜钩刀联合射频消低温汽化切断腕横韧带、狭窄屈肌支持带和鱼际肌腱膜,进行腕管彻底减压。对比术前、术后术后2d、1w、2w、6个月及1年月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评分,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15例患者术中监测稳定,腕管中置入关节镜、钩刀和射频等操作过程对神经监护影响微弱。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所有患者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患者腕部Tinel征阳性,其中1例患者同时 Phalen征阳性。结论关节镜监视开口套管保护下应用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作者:杨睿;陈仲;赵敏;宋斌;欧阳毅;谭伟权;李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慢性病发生及急救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现状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后才能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其健康水平〔1,2〕。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人慢性病发生及急救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现状。

    作者:石雪;李淑杏;陈长香;张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 CGA)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CHF患者290例,随机分为CGA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干预组入院时行CGA评估,并据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组织多学科诊疗,对症治疗等措施,对照组予对症治疗。随访CGA干预对老年CHF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及急诊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CGA干预组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及急诊就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9.569,4.378,9.410,P均<0.05)。结论 CGA干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及急诊就诊率。

    作者:梁世秀;王少凡;胡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 L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可溶性CD40L(sCD40L)和 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血脂、血清sCD40L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期末直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直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且实验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40L、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D40L与TC水平、BNP水平呈正相关(r=0.481,r=0.537;均P<0.01),与 LVEF呈负相关(r=-0.59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血清sCD40L、BNP水平、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推荐采用血清sCD40L水平早期诊断CHF。

    作者:陆治平;黄进;李益民;刘剑南;严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脉通散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恶性肿瘤下肢血栓的疗效

    目的:探讨脉通散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老年恶性肿瘤下肢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12 h/次,疗程10 d;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脉通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量患者髌骨上、下缘15 cm处肢体的周径并计算髌骨周径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研究组治疗后髌骨上、下缘15 cm周径差分别为(2.84±1.75)cm和(3.34±2.12)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9±2.68)cm和(4.48±2.87)cm(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别为(4.72±0.72)mPA? s、(11.24±1.48)mPA? s、(1.41±0.13)mPA? s和(2.45±0.43)g/L,与对照组的(5.13±0.76)mPa? s、(12.09±1.54)mPa? s、(1.72±0.09)mPa? s和(2.87±0.46)g/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脉通散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陈红;王维;肖彩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骨痹颗粒防治兔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骨痹颗粒对兔骨关节炎( OA)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及骨痹颗粒2.78,5.56,11.12 g生药/kg三个剂量组;采用兔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 OA 模型,连续给药8 w,检测家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1β、前列腺素(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含量及关节液中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兔关节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骨痹颗粒5.56,11.12 g生药/kg可抑制炎症因子 IL-1β及 PGE2的生成,降低 MMP-1及 MMP-3水平,提高TIMP-1水平,抑制关节液中iNOS表达及NO释放,减轻关节软骨病变,降低关节Mankin评分。结论骨痹颗粒对兔OA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和炎性因子生成、调节基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有关。

    作者:周玲玲;刘慧;周聪;耿姗;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早期激光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3例136眼老年DR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DR分期,早期予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光凝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1年,视力提高45眼(33.1%),不变75眼(55.1%),下降16眼(11.7%),总有效率88.2%。术后2 w~1个月内激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白内障术后合理及时地进行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DR进展,改善视功能,稳定视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张剑虹;沈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轴突导向因子(Sema)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HIF-1α和Sema4D表达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和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和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TNM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Sema4D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7,P<0.05)。 HIF-1α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3.3个月,HIF-1α低表达组为48.7个月;Sema4D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0.7个月,Sema4D低表达组为49.5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HIF-1α和Sema4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相互协作加速胃癌浸润和转移过程,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改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样本调查方法,自制高血压健康行为改变信息采集表,进行社区及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改变率为86.5%;有行为改变者认为精神紧张可能是影响血压的因素;有行为改变者主动控制情绪的比例、控制体重、进行体育锻炼、对自己或家人的健康重视的比例均高于无行为改变者;有行为改变者在得知自己血压过高后仍吸烟的比例低于无行为改变者。结论加强对无健康行为改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态度重视自己的健康。

    作者:周罗晶;欧爱华;陶立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检测与临终老年患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 WBC)和C反应蛋白( CRP)两项指标与临终老年患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分析WBC、CRP这两项检测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组间WBC、CR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而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单独细菌感染、单独念珠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念珠菌细菌联合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单独细菌感染和微生物检测阴性组间比较WBC、CRP,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终老年患者的 WBC、CRP与念珠菌、细菌感染均有相关性;念珠菌感染后,WBC、CRP增高幅度与是否细菌联合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施彦臻;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 ARE)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56只。模型组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 mg/kg(5 mg/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刻(术后1、3、6、12、24 h,3、7 d)的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HO)-1、醌氧化还原酶( NQO)1、谷胱甘肽( GSH)和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各组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不同时刻的HO-1、NQO1、 GSH和 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主要通过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薛毅辉;陈富勇;吴赞艺;王灯亮;葛洪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吸烟对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归因分析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 COPD 死亡数为203922~234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徐刚;鄢艳兰;黄久玲;刘世炜;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