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

张靖;王琪

关键词:Hs-CRP, IL-6, 脑出血, 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神经损伤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其中<20 ml为小量出血33例,20~40 ml 为中量出血42例,>40 ml为大量出血47例,依据1995年脑血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损伤33例、中度损伤41例、重度损伤48例。对照组在入院1 d,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3、7、14、30 d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6水平,发病30 d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价观察组患者预后。结果入院第1天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各个时间点随着脑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其血清 hs-CRP、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个时间点随着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加重,其血清 hs-CRP、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Spearman秩和检验显示,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越低,其预后恢复效果越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与脑出血量与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对脑出血的诊断、评估病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伴抑郁效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抗抑郁、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1〕。文拉法辛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再摄取抑制剂,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糖尿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CYP2 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老年精神科患者70例,检测 CYP2C19基因型,同时监测患者口服的主要精神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口服相同剂量精神类药物时,比较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血药浓度差异。结果在口服0.5 g/d丙戊酸钠(德巴金)或20 mg/d的艾司西酞普兰患者中,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丙戊酸及西酞普兰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老年精神科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精神类药物代谢未见明显影响。

    作者:陈建平;林裕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英国Hospital to Home项目及其对中国养老照护服务的启示

    Hospital to Home(H2H)项目〔1~3〕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多机构合作政策,该项目旨在通过对老年出院患者居住环境进行针对性评估、合理修整及给予信息支持等措施,使其符合老年出院患者的康复和照护需求,确保患者出院后居住环境安全,从而避免出院延迟,保证出院后康复和减少再入院,终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作者:周萍;陈三妹;陈小萍;徐凤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观察组)和同时期收治的35例非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对照组),两组均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前、术日、术后第3、7天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科疾病合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 D-二聚体(D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日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 DD和 FI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日两组FUB和DD水平显著上升,ATⅢ水平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延长(P<0.05);术后第3天两组PT和TT较术前和术日显著延长(P<0.05),此时对照组FIB和DD水平较术日显著降低,且 ATⅢ和 PLT水平显著上升( P<0.05);术后第7天时除观察组FIB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且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提示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手术后应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补充适量的凝血因子,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俊;赵银必;张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icroRNA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 CR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约50%的患者死于转移相关并发症〔1〕。在我国,CRC是75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7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人数约为7.82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8.08%;75岁以上老年人的CRC病例占每年新发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的28.86%,占每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44.68%;与其他年龄段相比,75岁以上老年人CRC发病率的上升速度要明显高于胃癌等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后5年生存率较低〔2〕。因此,探索新型生物标记物以利于CRC的筛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将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雷;杨馥宁;邰建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症状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治疗

    目的:通过对10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探讨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碳呼气实验及快速尿素酶实验均阳性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种敏感抗生素加兰索拉唑和胶体果胶铋治疗,疗程10 d,停药1个月后通过13 C呼气实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根除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及炎症程度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除率分别是86.8%和61.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治疗后根除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炎症程度较未根除患者改善明显。结论幽门螺杆菌检测及细菌培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意义,个体化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程度。

    作者:崔岩;段金雨;苏健坤;曲智威;关晓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老年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半永久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及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71例,其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内瘘组),使用颈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例(导管组),并选取3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内瘘组、导管组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透析期间血清 C 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阻力指数( RI)的变化,记录随访期间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内瘘组、导管组透析前、透析3个月、12个月的血清CRP均显著增高(P<0.05)。内瘘组透析3个月、12个月血清CRP较透析前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导管组透析3个月、12个月血清CRP较透析前显著升高( P<0.05)。随访期间导管组7例患者静脉插管局部感染,8例患者出现导管功能不良,4例血流不.。内瘘组、导管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完成随访。根据随访前和12个月后的颈动脉血管彩超记录,内瘘组大 IMT、RI以及易损斑块比例较透析前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导管组大IMT,RI以及易损斑块比例较透析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半永久导管较自体动静脉内瘘更易加重微炎症状态,且导管长期使用会引起血管功能降低,引起颈动脉中膜增厚,斑块阳性率增加。

    作者:代丹娇;李艳红;夏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开展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水平、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和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值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口干1例,心悸2例,排尿困难1例,声音嘶哑1例,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出现心悸2例,胃肠道反应3例,发生率为13.2%(5/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相较于布地奈德吸入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阚晓美;许红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入联合限制性输液策略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 NE)静脉持续泵入对维持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限制术中输液量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ASA分级Ⅰ~Ⅲ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补足禁食禁水、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液体,晶体与胶体按2:1给予,晶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胶体为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80~110 mmHg。实验组术中只补充生理需要量,液体以羟乙基淀粉为主,麻醉诱导即刻泵注 NE(患者公斤体重×0.03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50 ml)3 ml/h~10 ml/h,维持MAP 80~110 mmHg,必要时单次静脉注射NE 4μg,手术结束前停止NE泵注。记录入室后、麻醉诱导后5 min、手术开始后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回到ICU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的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NE的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尿量、术后输液量、术后尿量及术后24 h肾功能。记录心肺并发症发生的数量及程度。结果实验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的MAP、HR和SpO2与术前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尿量未见明显差异;术前、术后肾功能均没有明显改变;两组均未出现心肺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持续泵注小剂量NE能够明显减少术中输液量,可有效维持术中循环系统的稳定,对老年患者是一种较安全的管理方案。

    作者:李志文;赵壮;潘树;麻海春;杨希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拉贝洛尔对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的影响

    目的:评价拉贝洛尔对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的影响及其治疗可能机制。方法200例≥70岁的女性CHF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病情相对稳定,无其他伴随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按时饭后服用拉贝洛尔200 mg,2次/d。采集患者静脉血液,分析心房钠尿肽(ANP)、醛固酮(ALD)和抗利尿激素(ADH)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浓度。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血浆ANP、ADH、PR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LD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老年女性CHF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敏;孙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自体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T细胞受体变化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自体T细胞过继在治疗后T细胞受体( TCR)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合细胞治疗的患者,免疫细胞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检测TCR表达的变化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的12例在 CD4+TCR基因家族中产生克隆化改变,而这种改变发生在CD8+TCR基因家族有16例。结论外周血TCR克隆化分析可能成为自体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冯燕;吕晓鹏;黄京子;冯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重男性老年人肥胖相关基因(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与运动减肥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相关基因( 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与运动减肥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以超重204例男性老年人为受试对象,测定他们FTOrs9939609基因变异,从中选取20例基因型为TT型和20例TA+AA型(其中AA型4例,TA型16例)受试者参与18 w健步走训练,分别测定体重、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腰臀比( WHR)、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和肌肉重量。结果无论是运动前还是运动后,TA+AA基因型受试者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受试者,而肌肉重量 TT基因型显著高于 TA+AA基因型,体重、BMI和臀围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同基因型中,有氧运动显著降低体重、BMI、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而臀围和肌肉重量未见显著差异( P>0.05);运动前后TA+AA基因型BMI、腰围、WHR、体脂百分比和脂肪重量之间的差值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运动前后的差值,而体重、臀围和肌肉重量前后差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步走对TT和TA+AA两种基因型超重男性老年人在改善身体成分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但是对含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艳环;韩盛祥;高春爱;髙静宜;李凤婷;李中军;赵永军;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 EP)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环氧化酶( COX)-2表达及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绝经前、后EP患者、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绝经前后 EP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及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MP-9、COX-2在绝经前EP组织中表达分别为83.33%(25/30)、57.67%(17/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8/30)、20.00%(6/30)(χ2=19.461、8.531,P<0.05);在绝经后EP中表达分别为73.33%(22/30)、47.67%(13/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9/30)、16.67%(5/30)(χ2=11.279、5.079,P<0.05);MMP-2与 COX-2在绝经前后 EP组织中呈正相关(r=0.383,P=0.037)。结论 MMP-9和COX-2在绝经期EP组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这两种蛋白酶可能参与绝经期EP的形成。

    作者:张艳;夏颖;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白芷总挥发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OAD)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EOAD低剂量组(70 mg/kg)和高剂量组(1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足趾皮内注射CFA诱导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第15天起连续给药7 d,观察EOAD对大鼠体重、足肿胀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前列腺素( PG) E2、一氧化氮( 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足肿胀明显,关节炎评分增加,胸腺和脾指数明显增加,血清中NO、PGE2和TNF-α含量及NOS活力均明显升高( 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EOAD治疗可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右后足的足肿胀(P<0.05),降低关节炎评分,并使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增加,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NOS活力和NO、TNF-α、PGE2的含量(P<0.01)。结论 EOAD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PGE2水平及NOS活力有关。

    作者:孙守坤;丛立新;郭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抑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老年 U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10、20 mg组,每组5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5、10、20 mg,1次/d,睡前口服,3组均治疗8 w。分别于治疗前、4、8 w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20 mg 组治疗后 TC、TG、LDL-C、hs-CRP 较5、10 mg 组显著下降(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降低 hs-CRP及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孙小强;何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肠腺癌中叉头框蛋白M1表达及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的关系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FOX)M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组(观察组)和正常结肠黏膜组(对照组)术后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FOXM1和 E-cadherin的表达,观察 FOXM1和 E-cadherin 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分析FOXM1和E-cadherin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M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M1过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浸润密切相关。 FOXM1过表达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M1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FOXM1过表达可以促进结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FOXM1过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对细胞间的黏附进行调节,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李晓峰;杨生虎;韩云;杨立平;秦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止颤汤,观察组予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帕金森病统评分量表(UPDR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近(80.6% vs 84.8%);治疗后,观察组HAMD、SDS量表评分,UPDRS量表中精神行为及情绪评分、总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止颤汤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对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钱卓磊;李文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孤独感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及孤独感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孤独感量表及费城老年中心总体SWB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69例平均年龄73.2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SWB总体上偏低,但是孤独感水平偏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对SWB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心理健康与SWB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减少个体的孤独感可以增加前二者的正性关系。

    作者:赵娜;周明洁;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连接黏附分子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连接黏附分子A(JAM-A)在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2例原发于头颈部的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及20例头颈部健康的上皮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样本组织中JAM-A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JAM-A的表达。但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JAM-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JAM-A在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高度表达。JAM-A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及转移。

    作者:田耕;腾河;李芳;呼和;张国威;吕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对牙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对人牙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作用后牙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结果各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均可以促进牙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6 h 20 ng/ml 组、72 h 10和20 ng/ml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ELISA检测发现细胞培养上清中cyclinD1的表达增加,20 ng/ml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而促进牙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作者:万英明;张玉影;张璐妮;邵玉;宁明杰;唐英;姜畅;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